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6.29K)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爲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順應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潮流,制定了新版英語課程標準。在科組的組織下,我們一起學習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自己也聽了程曉堂教授關於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發展新方向的講座,受益匪淺。接下來從這四個方面談談我的學習心得:核心素養的演變,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教師的發展方向,最後附上我個人發現的新舊版的英語課程標準的變化。

1、核心素養的演變

英語課程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程教授細緻地講解了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鑑賞;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學習能力指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展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2、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習和運用英語有助於學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逐步形成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客觀、理性看待世界,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爲學生終身學習、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3、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

語言是以語篇形式存在的: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都離不開各種類型的語篇。語篇都有主題,語言學習活動是圍繞語篇主題意義開展的活動。學習語言就必須瞭解語言運作的規律,因此需要學習語言知識。語言與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學習語言必須學習並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語言能力包括聽、說、讀、看、寫等語言技能。聽、說、讀、看、寫是課堂教學的形態,也是教學的內容。爲了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學生需要掌握並有效運用學習策略。

4、教師應如何提高專業化水平

(1)凝聚智慧,建立教師學習和研究共同體

科組教研努力創造“全員參與、守正創新”的良好氛圍,從時間、人員、內容、形式等方面統籌規劃和實施校本教研,凝聚全組教師的教育智慧,構建實踐導向的學習和研究共同體,合力應對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作爲教師,我們在讀書、學習、思考和研討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話促進交流,取長補短。以立德樹人爲目標,聚焦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進,明確目標,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突破教學難點,以達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目的。

(2)更新理念,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精髓

我們應該深入研讀課程理念,全面認識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和育人途徑,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精髓,定位好課堂教學的功能。建議還指出,教師要將課程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中,改變傳統的以孤立記憶和操練語言點爲主的知識導向教學,從淺表性、碎片化和應試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探索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指向素養培養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

(3)研讀教材,開展基於學情的精準教學

教材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我們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材對於落實英語課程育人目標的重要作用,充分研讀教材,熟知教材的設計理念、主題範圍、語境創設、內容選擇、活動設計和資源配置等。同時,還要注意研讀和梳理整套教材的編排特點,特別是各冊之間、各單元之間,以及單元內各課之間的邏輯關聯和進階特點,爲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奠定基礎。

除了做好教材分析,我們教師還要做好學情分析,要基於學生已有基礎和學習需求,根據他們不同的學習風格、生活經歷、能力層次和語言水平,選擇和組織教材內容,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實施和評價教與學的活動,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我們還要在全面、準確、透徹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情,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重組或取捨,實施精準教學,確保學生學習機會的最大化和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4)堅持反思,促進自身專業可持續發展

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成功實施課程的關鍵保障,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知識、方法、信念和態度,除了通過外部培訓和培養形成,還需要通過在實踐中的持續反思逐步形成。

例如,我們可以就以下問題進行反思:

我的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爲什麼?該如何作出調整?

我今天教給學生了一些什麼內容?

學生是否學會了我教的內容?我怎麼知道他們是否學會了?

我教的這些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學生的學習表現是否超出了我的要求,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教學中出現了什麼預料之外的事情?爲什麼?

學生爲什麼不主動回答問題?

學生爲什麼在表達中沒有運用到本節課新學的語言和知識內容?

不斷的反思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爲解決問題、實施教學改進提供依據。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我們從自身所處的特定情境出發,基於具體問題,不斷對自己、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事件進行深入的反思,善於從實踐中發現意義與價值,吸取教益,實現改進。我們只有在持續的反思中才能付諸行動並作出改變,在改變中繼續學習和反思,實現自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5、新舊版英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變化

(1)20xx與20xx課標對比,20xx,新課標註重主題化學習,注重篇章閱讀。

(2)20xx,新課標,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分級標準有變化。

(3)20xx,新課標的語言知識內容要求,3-4年級掌握自然拼讀,用自然拼讀讀單詞。

5-6年級使用自然拼讀拼讀單詞,7-9年級用音標準確讀單詞,對自然拼讀國際音標的識字記字要求更高。

(4)20xx,新課標,語篇類型大幅度提升,題型來源更廣泛。

(5)階段詞彙量要求增加

20xx考綱:1600詞

20xx考綱:1800+200注重主題,通過前綴、後綴、詞根瞭解單詞。

(6)20xx,課標後,篇章理解要求增大,閱讀寫作要求增多。

以前做閱讀理解,學生可以根據問題中的關鍵詞線索,找到答案,以後會深入讀懂文章,才能得到分數。閱讀理解能力包括了理解+速度。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國小英語教師必須學習"英語課標"才能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適應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才能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效益,達到"英語新課標"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話,才能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或優秀的國小英語教師,達到教書育人,不誤人子弟的目的。

我對新課標的最大的體會是:新課標體現了以人爲本,注重人的發展的新理念摒棄了過去的教學大綱只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的落後觀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纔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現代課程價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正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目標上不僅僅是關注國小生知識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國小生能夠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要讓國小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換句話說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既要從事教學活動,又要從事教育活動。

2、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要確立以學生爲中心和以學習爲中心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爲中心就是要求國小英語教師在教材選用和教法設計時,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考慮國小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水平,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要求與個體差異。以學習爲中心,就是要求國小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把英語課上成知識傳授課,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國小英語課一定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學習英語,通過說說、聽聽、唱唱、玩玩等形式,讓國小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3、要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和諧的師生關係有時教法更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國小生的朋友、幫助者的身份出現。尊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關愛那些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要儘可能多地爲國小生提供實踐英語的機會,鼓勵他們所做的嘗試,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增強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參與性,培養合作意識。

三、創設情景

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創設情景,相互交流,啓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直觀情景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之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技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遊、問路等。爲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四、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國小英語教學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評價的實施和課程資源的開發上都要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就目前國小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要做到以學生爲主體主要應該都考慮以下幾點: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國小英語教學一定不要變成教師滿堂灌的知識課,不要讓國小生在課堂上被動地學習。“玩”是兒童的天性,“遊戲”是兒童的重要的學習方式,從這種認識出發,“活動”就應該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動中兒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只有在活動中兒童纔會獲得學習的成就感,纔會鞏固學習興趣。二重新定位師生關係。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的作用是指導國小生在活動中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練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強調師生互動。國小英語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國小生的學習會更加主動,學習效果會更加明顯。三是國小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滿足國小生英語學習的需要。

尊重個體差異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尊重個體差異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要認識到我們的學生是有差異的,另一層含義是我們應該做到針對不同差異的孩子進行教學,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所獲

五、應及時進行有效評價。

評價是一種教學方法,一種教學手段,一種學生成長的記錄。首先,教師可以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如恰當地運用好:Good!Goodjob!t!Welldone!You’’reagoodgirl.其實,教師只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學生,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生動的、表揚式的、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這些讚揚的話使國小生精神振奮,信心倍增;其次,教師還可以用體態語言對國小生進行表揚和評價。如國小生英語說得好,教師就鼓掌祝賀;國小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正確時,教師就豎起大拇指讚賞;對認真聽課的學生,教師微笑讚許。對錶現好的小組,教師進行加星等,更好地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學生的知識結構在不斷更新,駕馭英語的能力在不斷提高,掌握的詞彙在不斷擴充,社會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只有通過對新教材的學習,迎接新理念新考驗新挑戰,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善於鑽研,才能駕馭教材,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近日參加了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課改有了新的人事,新課程改革對於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種機遇,現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我的培訓心得體會:

一、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求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中學生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彙,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更需要興趣,因爲教師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彙總兩個最活躍的因素,他們相互作用,共同推動教學過程的進展。

二、 注意從基礎知識教學入手,構建學生學好英語的起步工程。

語音是表達思想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學習和記憶詞彙的重要方法,也是焦急的重要工具。國中英語不是簡單的鸚鵡學舌,在教學方法中應與國小區別開來,更重視發揚的教學和訓練,把字母教學和音標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儘快掌握拼讀規則,讓學生儘早順利的突破品讀管,爲學好英語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這次新教材培訓,我對新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保護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國中英語教學工作。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讀了新課程標準,讓我深切感悟到:只有學習新課標,才能把握新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效益,達到新課標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只有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才能讓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英語帶來的快樂。《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細讀《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讓我知道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及目標,同時還明白新課程標準在教學觀念、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策略與評價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體現了當前教育教學與時代的發展的新趨勢。

《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

(一)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二)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爲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保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三)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四)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爲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着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髮展與完善

《標準》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英語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參與、實踐、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以描述學生“能做什麼”爲主線,強調學生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如何將學習內容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應更加關注如何爲學生提供最有利於語言學習的環境和儘量真實的語境;同時必須關注學校的整體課程設置與實施在行爲養成上做了什麼,是怎麼做的。

除此之外,《英語課程標準》更加需要創新型教師,要求教師以創新的精神尋求優良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育教學。

1、在使用教材上要創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對教材的順序做出適當的調整,將教學內容重新組合和不斷補充擴展。教師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斷創新。教師要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靜態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積極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情境運用並不斷學習。

3、創設新型師生關係。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創建民主、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當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之間要有互動,既互相幫助又互相鼓勵,形成一個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的新局面。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最近,在“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國家頒佈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雙減”政策將教育主導權重新還給學校、讓學生迴歸正規學校教育,而新版課標的頒佈與實施將會使學校教育走向高品質、有內涵、高質量的發展。《20xx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新課程理念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以核心素養爲培養目標的教育,形成的是整合的、可沉澱、可遷移的綜合素養,融合了認知性素養和非認知性素養,可伴隨學生一生,使其終身受益。

這不禁讓我想起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在第三屆全國思維型教學大會中,就“如何讓教學改革走向‘深化’”這一主題中的提出的“三個超越”。

第一、超越學科

我們要站在一個全人的角度,超越我們本學科去考量。”語言學習不再僅僅圍繞語言這一符號體系展開,而要同步關注語言背後所承載的與立德樹人直接相關的主題和跨文化知識以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態度和價值觀。所以我們的英語教育應該定位於培養一個能與人成功交流的人,而不僅僅培養學生掌握一種工具。

第二、超越教材

申繼亮認爲,教材的內容是經過概括提煉,通過找到共同點後編出來的,而孩子的生活是豐富多樣的,“我們滿分一定要將教材與孩子的現實生活充分聯繫。”我非常認同這一說法,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經歷,對於同一個事物也會有不同的感知。老師如果死板地教教材,可能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所以,作爲教師,我們要超越教材、跳出教材,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搭建聯繫,讓他們對於教材內容有新的認識。

第三、超越課堂

“教師今天的一句話很可能會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發展軌跡。”申繼亮認爲,育人環節要考慮到孩子們的未來發展。“我們在實踐操作上也要實現‘超越’。”這強調了新版課標的育人導向,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應該是指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學習能力是指學會學習、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思維品質指學生能夠提出問題,獨立思考,並且對於一個問題能夠批判、辯證地去思考。這些能力都是學生在終身學習和適應未來社會發展中所需要的關鍵能力。所以教師不僅僅把目光放在一節課上,而是應該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去考慮。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爲“雙減”政策下的一線教師指明瞭方向,在之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學習和研究新課標並且努力踐行,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

20xx年4月21日,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及各學科課程標準》正式頒佈。利用五一假期,我認真閱讀了新課標,並結合自己最感興趣的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學習心得。

一、新課標爲什麼這麼重要

我們現在的課程體系,教材,教輔資料,考試內容和方向都是根據20xx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制定的。新版的新課標將從今年9月份正式實行,將決定今後10年的教育發展方向和藍圖,使得孩子們的學習內容產生變化。這對我們老師來說可是件值得深入研究的大事。簡單的舉個例子,我們會發現現在孩子們學的東西跟我們小時候有一點不一樣,比如書寫筆畫順序等,但是整體上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二、新課標變了什麼

新課標的變化內容很多,信息量很大,就英語學科而言,我發現變化大致與雙減減量增質的觀點相符,課時量在6—8%,與之前保持一致,在主課中的'比例較小,但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所要達到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從原來的五個等級變成了三個等級,而且每個等級後面都有級別+,給學有餘力的孩子提供的選擇。

以我現任教的二年級爲例,一二年級屬於預備級,以視聽爲主。另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詞彙量的增加,從1600個了20xx個,同時閱讀和寫作更注重考察語言能力,這就意味着,英語學習在減量不減質的路上走得更遠了。英語學習光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課下的閱讀積累也愈加重要。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學習的內容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小時侯倡導的話題式教學,已悄然推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主題式教學,這與我校一直堅持的主題情境教學是相符的。

三、如何應對新課標帶來的變化

對於學校來說,組織老師們解讀新課標的同時對比舊課標,把握新課標的亮點,找準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在研討中發現,新課標聚焦核心素養,優化課程內容結構,更強調跨學科主題式學習。同時,重視學段銜接,強化教、學、評的一體化,研製學業質量標準。課標的這些新變化爲新時代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意味着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持續發展,也要加強教師的自身學習,持續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更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

老師們在學習中感悟,在實踐中磨鍊,在不斷提升自我中成長。相信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大家必能落實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對於家長和孩子們來說,應更加篤定不超前教育和拒絕躺平。要更加看重孩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小做好語言積累,加大閱讀纔是正解。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

四月教育部公佈了20xx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在這份新課標中,義務教育英語的課程標準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今天,我們緊隨大咖的步伐,在線上深刻解讀聚焦“核心素養”解讀新課標。在這次解讀培訓講座中,使我深受啓發的是關於討論主題意義要注意的問題,在這一主題上,作爲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理解一個主題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能學生談論某個主題,並不能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而有些主題或話題本身不含什麼正確與否,或者唯一性,作者的觀念也並不需要全盤接受;在一個主題上,不僅僅是what、why、how,關鍵是選擇“本質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去理解其主題的.意義。在這問題上,教師在教授中,要注意的是教師不應強行引導學生去按照自己的觀念灌輸學生,這反而可能阻礙學生獨立發展思考的能力;教學目標也不能簡單的設計爲學生能談論某些話題,而是發展核心素養,同時發展他們的語音運用能力;在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審辯能力,即批判性思維能力,最根本的是要能對作者的觀念、觀點質疑的能力。教師更好的作用是有效發揮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不同的語言下,形成客觀理性、具有思辨的價值觀念。課改無邊,學海無涯,社會一直在前進,我們教師更要不斷學習,立足“雙減”的政策下,聚焦核心素養,立足學生,深耕課堂。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9

近日在“雙減”的大背景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發佈,經過初步學習後我發現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變化很大,我主要從新課標語言技能要求方面進行了研讀,將學習新課標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英語學科考試難度增大

1、取消考綱與考試說明;

2、嚴格依據課標命題,不擴大或壓減考試範圍;

3、不出難題偏題,但是也不能過易,難以體現區分度。

這就是說,老師再也沒有會考說明來把握考試了,但又要求會考的題目難度需要保證體現區分度,也就是保證測試的篩選功能。通俗來說就是以後會考英語的難度上限會更高。學生們之間的成績落差會越來越大。

二、詞彙量增加

對比舊課標義務教育階段的1600個詞彙量,新課標最高級別的詞彙量是20xx個。多出來的.這400個詞彙,就是出現新課標的最高級別——“三級+”。

按照對新課標的理解,如果未來想考取一個職業高中,詞彙量需要達到1600詞,想考取一個普高,詞彙量需要達到1800詞,而想要考上一個重點高中,你的詞彙量需要達到20xx+!

三、英語學科考試難度增大

按照新課標語言技能部分的要求,國小3到4年級課外閱讀量需達到1500-20xx詞;國小5到6年級課外閱讀量需達到4000-5000詞;而到了國中七年級,課外閱讀量陡增到4萬詞!到了八年級,課外閱讀量需達到10萬詞!而到了九年級,課外閱讀量需達到15萬詞!國小到國中對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呈指數級增長!15萬詞的閱讀量,以一篇文章300詞計算,需要閱讀課外文章500篇,才能達到要求,這是真正的“量變達到質變”!在閱讀這一項,舊課標的要求是7個,而新課標將閱讀和聽力放在一起,普通要求是13個。同時,增加了三個“+號”考察細分項,分別是:

1、理解語篇中顯性或隱形的邏輯關係。

2、根據重複、解釋和停頓,理解話語意思。

3、理解非文字資源表達的意義。

舉個例子:以前的英語考試有獨立的詞彙題、語法題,學生即使讀不懂意思,也能夠通過死記硬背,套語法和句型,來找到紙面上的答案。以後這種應試技巧會越來越失效,在語篇理解爲目標的大幅閱讀理解題中,只有深入讀懂了文章內容,才能真正拿到最難的那些分。

從題型的角度來分析,細節題將減少,而文章組織結構題,文章主旨大意題,作者觀點態度題,猜測詞義題將增加,體裁上學生平時做題的時候需要注意增加這部分題型的訓練。

在寫作方面,“書面表達過程中根據交流的需要選擇恰當的語篇類型、設計合理的語篇結構、規劃語篇的組成部分、保持語篇的銜接和連貫。”傳達的信息很明顯:

1、傳統的翻譯類作文形式將產生變化,很有可能跟大學聯考一樣,成爲“讀寫類作文”,給一篇文章,先讀懂理解文章,提煉主旨,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作文。

2、還是要求寫作文時的銜接和連貫,運用一些連詞、高級句式使文章更通順,具備準確性和邏輯性。說白了,就是要有“好詞好句”。

經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新課標之後的考試難度上限提高了。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增加閱讀量和詞彙量,做到“學有餘力”,才能在未來的考試大軍中“異軍突起”!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0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楓,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而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書中就只是單純的爲了考試而教,忽略了對學生文化意識、情感態度的滲透,使課堂形式比較單一枯燥,只是學生興趣不高。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就會比較主動,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有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充分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爲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併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

此外,課程標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爲中心,摒棄原來的課堂上以教師爲中心,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通過學習後我才發現,我們大多數老師都埋怨說課堂上一直講個不停,喉嚨都啞了,學生還是不掌握,成績還是沒有提高,慢慢地就出現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惡性循環的現象。歸根結底是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沒以學生爲中心,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去灌輸知識,這樣的教書學生較爲被動,肯定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標中要求我們教師教學中要注重“以人爲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爲新課標中大力推廣的教學方法。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只要我們教師充分理解了新課標的核心,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去備課,相信課堂上的教學效果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次的新課標學習,讓我受益良多,讓我發現了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誤區,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以新課標爲中心,認真備課,從多種渠道學習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1

20xx年新課程標準修訂之後,對英語的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聽說和閱讀能力,讓學生不再只靠答題技巧得高分,而更加註重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聽說能力

新課標指出,國小階段開設英語,起始年級爲三年級,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以在一至二年級開設,以聽說爲主。以聽說爲主,這非常符合語言學習的一個規律,也就是在學習初期給孩子打下一定的聽說基礎,但是由於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性,大多數地方三年級纔有條件開設英語課,在學習初期就要求聽說讀寫齊頭並進。沒有聽說的一個鋪墊,孩子是很難適應學校這種高強度的背誦和寫的`一個訓練的,兩極分化就會越來越明顯。

所以學齡前的一個大量的聽說輸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閱讀能力

新課程標準增加了語篇的要求,也就是要通過大量閱讀爲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文體素材,並且新課標標準對學生在各個階段的閱讀量有了明確要求,國中畢業階段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5萬字以上。

可以看出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要進行課外閱讀,並且要大量、廣泛進行閱讀。其實在以前的課程標準裏面也是這樣要求的,但是爲什麼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學生不多呢?第一是我們的學生沒有從小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到了學齡後由於學業的壓力,更不會拿出時間來進行英文的課外閱讀;第二是沒有英語閱讀的能力。由於學齡前沒有打下一個閱讀的基礎,導致孩子沒有能力去閱讀,即便有心閱讀,但如果感覺難度較大則對閱讀提不起興趣。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到從小閱讀的重要性。

三、新課程標準對詞彙的掌握數量也有所增加

九年級畢業生的要求是會運用20xx左右的單詞,這是會使用的單詞。那麼如何能掌握大量的詞彙呢?單純依靠課堂的學習顯然不能滿足對詞彙的需求,並且將單詞學習孤立開也不是正確的方法,還會抹殺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那麼在學齡前的輸入過程中(包括聽兒歌、親子對話或者親子閱讀等)孩子自然而然地會積累大量的詞彙,有了這些詞彙輸入的基礎,再加上自然拼讀的學習,自然能將單詞寫出來,對學齡後的單詞記憶幫助是很大的。

綜上所述,英語啓蒙對孩子學校的英語學習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會讓孩子在學校的英語學習之路中走得更加順暢。

作爲老師的我們可以在吃透課標的基礎上,才能在教學活動中針對拓展,遊刃有餘。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版)在近期發佈,今天通過雷詩傑老師組織的線上學習活動,觀看了程曉堂教授的講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發展的新方向》,讓我更新了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法。

程曉堂教授從核心素養的演變、內涵與構成;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英語課程的核心理念;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英語教學途徑與方法;英語教學評價的改革與創新這幾個方面對新課標做了完整的解讀,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思考。作爲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要理解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是什麼?展開來說,在語言能力上,不僅僅只是單詞與句型的認識,而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有效、得體地進行交流;在文化意識上,不侷限於認識文化內容,而是滲透到對於不同文化的態度以及採取的行爲選擇上;在思維品質上,要注意我們平時的教學用語和提問方式,避免思維定勢,採取能真正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動;在學習能力上,要讓學生們學會拓寬學習的渠道,採用多種方式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另外,程曉堂教授也指出了新課標突出強調的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所在,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讓學生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在教學途徑方面,程曉堂教授爲我們拓展了英語活動觀的教學理論,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努力去創造一個真實的情境,提高學生交流的意義,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運營知識。最後,程曉堂教授指出,新課標也在教學評價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強調育人方向,逐步提高聽力和口測的比例,這些都可以對我們平時的教學有所指導。

講座結束後,雷詩傑老師給我們做了分享和總結,雷老師提到雖然在新課標中英語佔比越來越低,但是考試的難度卻在增大,並且從以往的考察知識變成考察能力,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並將其應用於實際的教學之中。學無止境,勤則可達;志存高遠,恆亦能成。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3

在認真學習《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熱潮中,我也認真研讀了這本書,認識到:英語課程承擔着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它也承擔着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展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我們的任務任重道遠,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能用英語做事情”,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該綜合課本知識呈現、學生興趣和師生關係各方面的綜合考慮出發,爲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良好的興趣是成功的一半”,中學生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彙,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因而教師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爲新課標中大力推廣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英語教學中更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提高教學效率

“親其師,信其道”,特別是“差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老師除了要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還要特別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把激勵帶進課堂,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構建,大膽創造,才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才能大幅度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四、精心備課,提高教學效率

“備課”是教與學活動的先導,是啓迪智慧的前鋒,也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備課不等於只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蒐集信息、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如何體現“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這一英語課程理念,確實需要教師認真把握住備課這一環節,善於發現教材內容的趣味點,善於捕捉教材語言的魅力點,善於尋求教材資源的拓展點,善於開掘教材理解的昇華點,通過精心備課以提高教學效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爲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4

通過學習和培訓,使我對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認識到要上好新教材,我們教師必須對新課程標準有一個較爲深入的瞭解。教育部對《20xx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與舊的課程標準相比而言,更加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的能力的開發。並且對教學目標進行修正,更加細化和具體。但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許多老師都有意無意地注重應試教育,對學生文化意識、情感態度的滲透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使課堂形式單一枯燥,學生興趣不高。

中學生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彙,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地域性,這就要求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及興趣去安排課程,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課本上該刪的活動刪,該增加的增加。

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於良好的教學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爲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讓他們多說多做,培養興趣,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爲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公平的對待沒一個學生,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爲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我們應做到: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綜上所述,英語學習,應以興趣爲先。要以學生爲主體,讓他們主動的學,並且爲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纔可以學的更好,老師纔可以教的更輕鬆。作爲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英語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

近日反覆研讀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20xx年版)》,感觸頗多。從新課標的發佈,一時間各個平臺都掀起了解讀之風。其中,英語學科成爲了較大話題中心。這次新課標裏,英語的總課時安排下降到6%到8%,似乎印證了之前一直在傳言的可能取消英語考試。作爲英語教師的我們都還跟着擔心會“失業”。

認真理解新課標後會發現,英語依然需要引起重視。首先,“新課標”告訴我們,一個面向未來的孩子,一定要有強大的英語應用能力。我們把20xx年的課標版本拿來跟20xx年的新課標對比,我們不難發現,語數外等科目的課時量佔比並沒有多大變化,因爲國家課程是在國小三年級纔開設英語課,課時量自然沒有那麼多。而在城市國小,尤其在一些發達地區的國小從一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課時量比例大大高於總課時。仔細研讀的“新課標”的具體內容,發現英語的地位非但沒有下降,難度反而還增加了。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明顯看出:第一,詞彙量要求增加了,從1600詞彙+,提升至20xx詞彙+。第二,在9年級時,增加了課外“視聽”活動,即通過看視頻、聽音頻來提升英語能力,並且課外閱讀量累計要達到15萬詞以上,這明顯更重視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升。第三,新課標英語把課程內容由原來的五個等級,減少爲三個等級,但是每個等級後都有一個+號,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選擇。如果一個孩子的英語能力還不錯,那麼我們會鼓勵他多學一些。正所謂“減時增效”“減量提質”。從而我們更應該重視英語作爲一門語言課程的應用能力。那麼作爲英語教師的我們是否更應該思考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這種能力呢?

一、思想認識度

孩子未來的.目標是更高的學歷,更有國際化傾向的工作,比如,科研、外交、國際貿易等等,需要更深入地學習英語。想要了解世界,瞭解最前沿的理論與技術,英語就是你必要的一個溝通交流的工具,只能加強它,而不是放棄它。

二、課標理解度

通讀國小段新課標,其新變化:1。核心素養內涵,包含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2。課程內容,包含內容要求和教學提示兩部分。其中“內容要求”從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及學習策略六個要素的學習範圍和學習要求進行描述,它們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核心素養髮展的內容基礎。3。學業質量,包含學業質量內涵和學業質量描述。其中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爲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徵的整體刻畫。英語學業質量標準以學生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及其學段目標爲基礎,結合英語課程的內容和學生英語學習的進階情況,從學習結果的角度描述各學段學業成就的典型表現。

三、教學減增度

英語不再只是單詞語法的學習,而是學習有用的東西。比如,學習世界主要國家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節日餐桌禮儀,日常問候,互動交流;瞭解世界主要國家的生活習俗、飲食文化、文化傳統等;初步比較文化異同,圍繞主題交流,表達清楚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觀點;用英語向世界展示我們中國的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等等。

結合“雙減”減去過重的學業負擔,減去校內課時和校外輔導;增加詞彙量,增加閱讀量,加大寫作聽力難度。當然,英語考試本身不會更難,但試題會更加靈活,就意味着多年來各種應試技巧將逐漸失效。

作爲英語教師就更應該學習,瞭解英語學習的目標和要求,認識多學科融合和現實生活實踐運用,英語學習不能再侷限與課本和校內,而是如同大語文一樣,必須重視大量的課外閱讀,即重閱讀,多輸出,培養孩子深度思考、學習能力。學習內容要有寬度和跨度,緊密聯繫生活,體現時代特徵,反映社會新發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等三大主題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