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1.63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1.不要輕易對學生說“不”。 “不”意味着一種否定,如果運用不當,可能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提問時,對學生的回答我最常用的評語就是“很好”、“有創意”等,這種做法包含着一種期待的色彩,能使學生不斷自我肯定,不斷進步。

2.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老師的肯定往往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強精神,激勵他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1.“學起于思,思起於疑”

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爲起點,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精緻的小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2.以幽默的語言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課是一門枯燥無味的課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新鮮感,讓學生從笑聲中明白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3.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着多媒體逐漸進入課堂,過去單純的說教式教學就走到了盡頭。多媒體技術把色彩、動畫、音效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並茂”,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創造合作學習,達成有效互動

合作學習是培養思維創造性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爲完成同一個目標分工合作,相互啓發。相互取長補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具體在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事可做。發材料、做實驗、記錄數據、發言、總結、彙報等都由不同的學生來承擔,使每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使每個成員都意識到自己是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讓人人都成爲小組學習的主人。

2.建立機制。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爲會影響整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訴說,尊重別人的意見,從而使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

3.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爲學習小組的一員,參與學習活動,並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方法,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我們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時的教學,取出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務實的探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一定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課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進。 “有效學習”校本研修反思(二) 我們常常期待這樣的教學:見解深刻、獨具慧眼、旁徵博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精益求精,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這就不得不提到“教學有效性”這5個字。那麼在新課改下,怎麼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呢?我有三個方面的思考

一、把握導入的有效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則有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新課標教育的理念中“以興趣愛好爲動力”正是強調了這一點。我們每位老師備課時總會精心設計課堂的“導課”環節,雖然它不是教學的重點,但它的內容是爲整個教學做好知識的鋪墊和心理準備。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導入模式,始終都不得擯棄這樣兩點原則:1、激發學生興趣與求知慾望的同時緊扣知識點;2、導入應力求精簡,點到爲止,把課堂氣氛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二、發揮學生主體的有效性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努力尋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知識。更多的考慮讓學生如何“學”而不是教師如何“教”。

三、落實提問的有效性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 提問作爲一種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學組織形式,已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認同,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慾望和思維能力。經驗表明:指向明確,又逐層遞進、層層深入的提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那麼教師要做到以上三點,就得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品質那麼一堂有效的課就可以達到優質的程度.獨到。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源於教師的獨創性思維。教師對教材要有真知灼見,能夠於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

總而言之,當學生帶着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對所學的知識感到驚奇與嚮往,並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努力掌握一種知識與技能的體驗時,教學已經叩響了成功的大門了。有效教學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教育改革的一種目的,是我們教師奮鬥的一個目標。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巧用各種教學方法與策略,優化和組合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心得體會共3

教研室“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心得體會

教研室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心得體會

前幾天,我們學校有幸請來了教研室張主任,他爲我們帶來了專題講座有效課堂教學。學習了張主任主講的課程培訓---有效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讓我有不小的觸動和收穫,使自己原本愚鈍的頭腦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特別是在有效性、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景、教學關係等諸多方面的講解讓自己受益匪淺。現在作爲一名普通的'國小老師,我的體會如下:

首先,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學習和培訓,我明白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堂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纔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過程與方法纔是作爲我們老師需要改革整頓、反思總結的部分。每節課我們教師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它表現爲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其次,在學習中,我知道了: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的有效性依賴於教師有效的教,並克服無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發展。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蘊涵的靜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另一方面要注重開發課堂教學中生成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

再次,做爲教師而言,我要克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要着力做到:牢固樹立三維目標的的意識,爲每一節課制定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據音樂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科學感悟,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要把生成的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纔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優質教學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特徵:深刻、獨到、廣博、啓發、機智、絕招。希望我今後的課堂教學:見解深刻、獨具慧眼、旁徵博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精益求精,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在現實的課堂中,許多老師爲了體現教學向生活的迴歸,往往致力於創設各種生活情境,卻沒有意識到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的生活。所以說,課堂教學必須基於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應當成爲課堂教學的主人。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必須彰顯教師的主體性。

新課程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並不排除教師的主體性。因爲課堂教學同樣也是教師的生活,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充滿智慧、激情、潛能和創造力。只有具有主體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主體意識的學生。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如何爲學生髮展創造條件上,體現在和學生的教學交往中怎樣發揮引導的作用,更體現在對自我的認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說,一節課展示的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藝術,而且展示的還是一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風格。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促進師生智慧的生成。讓智慧迴歸教育,讓智慧喚醒課堂。實際上,評價一節課質量的高低,關鍵應看教師怎樣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怎樣在師生的教學交往、情感交流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動機。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創造出智慧的課堂、培養出有智慧的學生,也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師生生命成長。葉瀾教授早就說過,課堂教學應被看成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馮建軍教授也說,要將生命融於教育,將教育融於生活,讓教育成爲生命的詩意存在,凸顯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並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2

近年來,隨着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進發展,怎樣進步教學的有效性再次成了人們議論和探索的焦點,有效教學就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和教師得到更多的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的課題,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現實意義。《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這本書從多方面給我們進行了闡述,使我們教師對有效教學有了深刻的理解,也給我們的工作給與指導。

那麼到底何謂有效課堂?“有效課堂”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一堂課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假如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勞也是無效課堂,同樣,假如學生學得很辛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課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啓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爲教師只有恰當運用教學策略,才能進步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條件。因此,探討有效教學策略對完成教學目標,進步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

一、備課策略

1、開放性備課策略。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開放思想,拓寬自己的備課視野,讓學生有一個開放的成長空間。具體體現在:從封閉的自我個體備課轉變爲教師之間的協作備課,這樣教師可以取長補短,優化備課;先讓學生通過預習提出一些題目,然後教師從這些題目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與教學密切相關的題目,並將這些題目設計到教案中。

2、結構性備課策略。教師將某一知識點放在整個知識結構體系中來備課,這樣就能更好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便於學生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建構。

3、反思性備課策略。將備好的課進行實踐,把在實踐中所獲得的反饋信息滲透到教案中,進行二次增刪、調整、修改,使其不斷地優化。

二、差異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只有立足於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愛好和熟悉結構的不同實施差異的教學,這樣才能進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實施分層遞進的教學。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教學只有走在發展的前面,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他把現有的發展水平與最高潛伏水平間的區域稱爲“最近發展區”,是一個尚處於形成狀態,正在成熟的認知結構。這裏,“分層”是爲了確保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適應,“遞進”則是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變成現有發展水平,從而使學生的熟悉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向前推動。分層遞進教學是班級授課制中實施個別化教學的新探索,是“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深化和具體運用,有利於進步教師的教學有效性。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3

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一、創設良好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情境中創設懸念,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創設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打開思維的閘門,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學“0表示沒有的意義”時,我有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啓發學生參與,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以極高的熱情投入新知的探求過程。上課開始,用課件播放五顏六色的氣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後拿來氣球和學生一起玩放飛氣球的遊戲:每次放飛一個,每放一次問學生手裏還有幾個氣球,把手中的最後一個也放飛了,手中沒有氣球了,還能用前面所學的5以內數來表示嗎?怎麼辦?該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這樣,通過安排兒童非常熟悉,非常喜愛的放飛氣球的遊戲,並在遊戲過程中提出問題,從有與無的對比中,突出“一個也沒有,用什麼表示呢?”自然地將0表示沒有的意義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加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繫,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爲負擔,而會成爲一種執着的追求;有了興趣,學生纔會去積極探索,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爲樂。實踐證明,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而學生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和點撥。

三、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我們的教育技術也隨之現代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代替了傳統教育的小黑板、掛圖等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由“靜”變“動”,這是教育的進步。應該說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公開教學的時候,有些教師爲了追求一種時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在課堂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其實並沒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真正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程度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發揮其優勢和特長,才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一年級小朋友在學生求“被減數”的“解決問題”時,應該說此類問題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屬於逆向思維的問題,學生總是定勢地習慣地運用順向思維來思考和解決,由於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口算比較簡單,學生總能一下子把答案口算出來,然後把答案帶入算式中進行列式計算。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4

所謂“有效教學”,就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進行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活動。

課堂有效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就語文學科而言,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

一,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統一。

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活動,就是語文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學生豐富文學素養和駕馭語言文字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作爲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作爲教學的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爲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和發現規律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的活動中去,以實現有效的、多方面的和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筆者認爲,作爲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就必須把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作爲教學的首要目標,關注教學效益與教學質量,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統一起來。下面,就實施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談談自己的膚淺認識,希望對語文課堂教學有所啓示。一、激發學習興趣,實現五大轉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譬如,在課堂教學結構中,要注重導入激趣這一環節,以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體驗。具體可以採用音樂渲染、古詩薰陶、師生對話、直奔主題等教學方法,使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一種新奇,一種學習的衝動,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富有激情與想象,從而自然地激發學生深入瞭解文本的興趣,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過程的有效與高效。

只有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才能達到了“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從而使課堂呈現出五大轉變:變“教師爲本”爲“學生爲本”,教師成爲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變“師道尊嚴”爲“平等、和諧、民主、互動”的師生關係,師生在教與學中共同感悟、共同體驗;變“聚焦式”教學爲“立體型輻射型”教學,營造課堂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場面;變“被動接受知識”爲“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變“知識傳授”爲目的爲“全面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爲目的,對學生作出動態的、發展性的評價。

二、重視教學預設,有效處理教材

進行有效課堂教學預設,有效地處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課是否是有效教學的標準之一。作爲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對語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靈活的方法來處理教材,精心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根據教材的重點來處理。譬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題,可採取以下的解決辦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從文中找描寫人物肖像、神態、語言等的語句體會。小說的主題,及主人公的理解,通過設計啓發性的問題,加以適當的點撥來解決。

2、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來處理。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抓過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應的句子等來突現文章的結構特點。例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中間的過渡段入手,先閱讀百草園部分,再閱讀三味書屋部分,讓兩者對比着閱讀,這樣更能突現文章的主旨,學生更易理解,感悟。

3、根據教材的構思來處理。例如,余光中的《鄉愁》中出現了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

4、根據教學的目標來處理。我們在教學沈復的《童趣》時,由於七年級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的學習很陌生,因而在教學設計時更要把“朗讀”作爲首要的目標,完全可以圍繞着“朗讀”這個目標來處理教材,從朗讀中把握字音,讀準節奏,讀懂意思,讀出趣味。

三、營造課堂氛圍,還學生以課堂

我們的學生是一羣充滿活力的青少年,但他們的人生經歷不豐富,生活的圈子狹窄,有時文章中描寫的事、物、景距離他們的'生活實際較遠。這時,教師必須讓生活呈現於課堂,讓課堂迴歸於生活。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致力於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主動思維,還課堂於學生,讓學生成爲教學活動的主體。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可以從教學需要出發,努力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去探究、發現,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在探究、質疑、問難中學,引起學生共鳴,提高教學效率。

譬如,在教學吳敬梓的《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時,可以課前安排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並提出具體要求:將這篇課文改變成適合表演的劇本;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扮演的角色,並將人物性格特點盡情展現出來;充分考慮人物的特點,設計表演時的表情、語態、動作;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小說的主題。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氣氛高潮迭起,成效很大。而作爲教師,只須在課堂上充當了一個欣賞者、評價者的角色,起到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

通過這樣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主動學習後成功的喜悅,爲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立了保障。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這個學習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四、實現激勵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更應關注的是怎樣才能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實現多元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譬如,當學生解答了一道疑難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及時作出評價,評價語言要富於變化;當學生思維受阻時,要善於啓發誘導,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當學生回答問題錯了的時侯,教師也應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於回答問題,然後再鼓勵他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或者,一個問題,多名同學回答後,讓學生自主評價,最後教師作總結性歸納補充。學生在這種廣泛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學習他人、認識自我並不斷改進自我。

五、處理反饋信息,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不斷地輸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間不停地進行反饋。教師從反饋信息中瞭解學生學習、掌握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思路,做到因材而教,因人而教;學生從反饋信息中瞭解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發展情況,發現知識的遺漏並複習、改正。

我們要細心回授學生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各樣的反饋信息,處理要適度、合理、及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提高思維品質的目的。如果教師能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有效地處理來自學生方面的反饋信息,實施最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案,就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及時地抓住有利時機回授來自教師,包括自己的同學指導學習的反饋信息,或者克服思維定式,或者增強自信心,那麼對學生自己積累學習經驗更具有積極意義。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永恆話題,更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追求語文課堂的有效,是一種理想的境界,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它取決於教師自身教學藝術的發揮,也取決於教師對教學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們能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我們一定能擁有高效的語文課堂。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5

通過五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國小有效課堂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較爲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還明白了要深入多方位瞭解所教學生的重要性,並且得到了專家的一些理論上的指導。下面是我一些膚淺的體會:

我認爲提高有效教學:第一,要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爲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並準確提高課效應着力做到: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第二,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學科感悟。第三,要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既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第四,要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要特別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第五,要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從而不僅提升知識教學的效率也提升能力培養的效果。

有效課堂教師要堅持做到先學後導,把先學後導貫穿於課前、課中、課後,並要以建構主義教學爲基礎,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經驗出發,幫助學生找準新舊知識間的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和衝突。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轉化關係,這需要教師創設真實的情景來互動。教師設問題,學生生成問題,教師引發討論,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機活力。

有效課堂教學要把評價滲入課堂。教師要使知識問題化、問題能力化,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必須與學生共同建立起知識的橋樑,形成合作、探究解決,並以問題爲核心,以學生爲本,該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或情境?指導學生的學習是要科學化,訓練的問題是要目標化,內容的評價要全面真實化。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必須進行全面的思考與評價。

羅國羣老師與我們談了,實施國小有效教學必須讀懂三大點,一要讀懂教材二要讀懂教法學法三要讀懂學生和課堂。要實現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有效的備課至關重要。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爲“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爲教學、爲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不能死抱着教學設計,亦步亦趨,牽着學生鼻子走;不能課前操練,課中表演,少數參與,多數旁觀。數學課堂應該是學生髮展的天地,數學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這時的他追求“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追求真實自然下的動態生成。有效的.課堂追求簡單和實用。應該讓學生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鮮活的數學,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有效的課堂講求對話和共享。課堂教學中不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和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夥伴和真誠的朋友。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社會閱歷感染着學生,同時,學生的獨特見解和來自學生的生活經驗直接或間接的作爲個人獨特的精神展示在教師面前。這樣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生成的課堂需要耐心和智慧。對於教師來說,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的。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需要教師展示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善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運用老師的智慧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

還有聽了幾名校長的報告,我真是大開眼界,打心眼的佩服他們。像馮家茂校長所講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思考,其實許多教師都知道這些現狀,就是不說出來,而我們的馮校長批評指出了,也認真的思考了課堂要做到“三實”“三聲”“六個度”,確實說得好。陳傳榮校長不僅與我們說了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成長水平與內在學習要求,要關注數學的現實性還與我們談了他的教學理念值得借鑑。我真想到陳校長的學校去走進他的課堂傾聽。

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會學好專家的教學理論,繼續努力在教學中不斷摸索的。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6

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實驗。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各種實驗活動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堂練習的可操作性與實驗效果,從而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提高學習的效率。

5、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

7、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認爲教師只有恰當運用教學策略,才能進步教學的有效性。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使學生願學。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7

所謂“有效課堂教學”就像書中所說,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如果學生學了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勞無功。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教學,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多方面的考慮。

現代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能力的過程,教師應努力爲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爲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給學生主動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上,應儘可能創設多元化的課堂情境空間,營造利於能力發展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需要恰當的條件和環境。在教學中,可通過語言、實行、音樂、畫面、角色表演等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情境,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溝通和融合,達到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要求。學生在遊戲中學,在表演中學,在自我參與中學,輕鬆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們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自信心悄悄地形成。

新課程教學不再要老師的“滿堂灌”;不再逼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強調學生親自經歷發現、體驗、探究與感悟。那麼,在課堂中怎樣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呢?自主學習是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爲中心出發的,它倡導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這就意味着要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時間、地點和形式上的自由選擇,它含有一系列新的學習觀念,其主旨首先就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良好的自主學習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動機、形成需要,進而產生內驅力,使學生越學越願學;可讓學生在輕鬆自在的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積累、昇華認識,形成自主意識與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越來越會學。學生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點選擇目標、內容和方法,進行自主學習。以“生生互動”爲特徵的合作學習在新課程學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合作學習是學生形成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和相互尊重習慣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併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着學生之間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幫助,集體的榮譽感、責任感、領導意識,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識都會得到增強。

在教學中,學生可採用兩人或四人小組活動的方式。如在一些比較適合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件作品的教學過程中,可先請每一個小組爲他們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具有藝術性的名字,這時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展開了。教師可根據教學的要求,不斷地提出一些須由各小組每個成員互相配合才能夠完成的一些課題、任務,使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小組的集體中,教師可以對小組的組織給予鼓勵和恰當的評價,鼓勵學生們在互相學習中提高各方面能力。針對傳統教學忽視同伴作用的弊端,教師應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普遍性,形成尊重、關懷、友善、分享等品質,使學生能力和人格得到和諧發展。在學習中,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當小組達成目標時,教師又適時地給小組以獎勵。在教學中,對小組成員的獎勵和祝賀活動能夠提高合作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團隊的合作意識,培養集體精神。新課程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既給每個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又爲他們營造了同伴間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集體氛圍。這種學習方式超越了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發展原則,使學生成爲既有個性、又有知識,還會合作的一代新人。

教師要從“以學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爲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要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的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有效教學是爲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它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爲。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自己還需要加倍努力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通過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己課堂的有效性。我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時間、精力及現有的教學資源。深入教育教學,提高效能,實現教學目標!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

通過這次的遠程網絡通識培訓,我聆聽到專家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的精彩講座,聽後覺得收穫很大。課堂教學必須做到有效的教學,否則,就等於浪費自己和學生的寶貴的時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要想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我覺得可以嘗試以下兩點:

一、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於激勵,把好奇轉化爲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主動的學習行爲,激發和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慾,喚起探究慾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激發起學生強烈興趣的同時,還要給學生設置一定的懸念,激發學生在課外完成。比如在教學《大樹和小草》時,帶領學生在校園先觀察狗尾草、蒲公英、車前草,並用簡圖把狗尾草畫下來,觀察狗尾草、樟樹莖的相同和不同處。最後歸納大樹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處。教師有目的.的設置一些懸念,不僅使學生保持了持久的學習興趣,而且節省了課內教學時間。

二、重視課堂教學情境化的創設,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科學,這樣我們可以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解決實際問題。比如《鹽到哪裏去了》一課我爲學生創設了生活情境,採用生動有趣的課件和照片,引起學生的高度的關注。學生會懷着極大的興趣去探究、討論、合作,產生好的效果。在設置情境時,做到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並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強化了學習動機,拓寬了學習的內涵和外延。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途徑還有很多,做爲一名教師,我們的探索路途還很長,希望在我們各位同仁的努力下,我們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會更上一層樓。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9

記得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師”。起初我聽了這句話的時候很氣憤,我們做老師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有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能成材,我們是在盡心盡力地教,可他們不學啊?有的時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學。

但是最近學習了王金霞博士講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後,我的原有的觀點在頭腦中慢慢退去,爲什麼他會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因爲他不喜歡這位老師,所以他更不會去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我們深究一下,孩子爲什麼不喜歡老師啊?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或老師發生矛盾等,尤其是當和老師發生矛盾時,他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有的時候是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爲沒有達到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厭學了。

3、有的時候我們老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自己也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還有的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技巧,沒有建立新的課堂學生行爲規範,如有的老師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明知學生因爲不專心答不上來,就故意提高嗓門,將其一軍:“某某同學,請你重複一遍剛纔老師講的話。”這樣讓他下不了臺的老師他怎麼會喜歡呢?不喜歡的老師又怎麼能喜歡聽他講的'課呢?所以他的成績也不會好。

5、還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更不會樂學了。

所以爲了做一個好老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老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不能把課堂管死,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爲規範必須使其明確;然後要對學生建立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接着要在課堂上確立合理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鐘都集中在教師的身上,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學舌功能的有意注意時間,把具體任務交代下去,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控制注意力。當然還要多創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對課堂問題的處理要機智巧妙,比如:旁敲側擊法、目光暗示法、變換聲調法、行爲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組長管理法等等,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們老師借鑑。最後是對學生的評價,在評價時要準確,肯定評價多於否定評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爲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只有我們老師做到了這些,能被學生所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0

最近,學校組織我們全體教師聆聽學習了:解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提高小班化教育有效性的對策建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怎樣做課題研究等內容,讓我學習之後受益匪淺。下面就王潔老師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我自己從事語文學科教學已經十幾年了,我覺得要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教學質量就能有很大的提高。通過學習,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目標科學的定位。

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課標、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目標定位。學生已經有了哪些知識與技能,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分別是什麼,學生的認知規律又是什麼;在課堂教學中要逐一落實,這樣纔能有的'放矢,各個擊破,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優化教學方法。

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對於我本身來說優化教學方法首先是認真學習他人成功的教法,然後博採衆長,找到最合適我和我的學生的教法,靈活運用到教學中去。潘主任介紹的洋思經驗、杜郎口經驗、梨園經驗等都值得我在實際教學中去應用和探索。

三、課堂教學時間和容量的合理安排。

一節課45分鐘,如果課堂結構鬆弛,進程緩慢,知識容量少,也談不上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所以我在教學時做到把握知識的重難點,精講多練,老師如果高效率的教,學生也會高效率的學,提高教學力度,以達到最好效果。

四、合理地與生活實際情況和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進行教學。

實踐證明,合理地應用一些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能夠易於解決知識的重難點,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強化學生記憶,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進傳統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五、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而終生學習的願望是人不斷髮展的前提和基礎。成功的教育,就應該是喚起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那些喚起學生學習探究欲、驚訝感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所以教師要放開手腳,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善於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去探索知識的奧祕: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充分培植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以活躍、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狀態去積極參與學習情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讓數學從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主學習的魅力、成功的體驗,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支撐點。

教師的造就,是爲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髮展自己的彈跳力,自己跳過橫杆,而不是把學生託過橫杆。教師不應當放棄自己的責任,但教師的責任不是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只是學生在教師那塊土地上採掘? 把舞臺讓給學生,一個個學生的慷慨激昂,造成的是學生之間的聰明才智的相互傳染,這不是教師一個人在那塊瘠薄的土地所能比擬的教師的責任,就是爲學生創造條件,使教育的意義學生的發展得到實現。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

學習了楊老師的“有效課堂實施與策略”後,使我對有效課堂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我想有效課堂的最終目的就是把我們的教學變得有效。楊老師說過所謂“有效”是相對於學生而言的,必須使學生獲得效益,而不是注重教師教的如何。通過對“有效課堂策略與反思”的學習可以優化自己的教育行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如今的社會對有效課堂的教學要求成了教師們的永恆追求,那又能如何才能實現有效課堂呢?我想首先就要求教師要真正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要明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良好的成長與發展”。

以下就談談“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的學習心得:

一、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對自己的角色必須正確定位,即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起着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有意識地培養他們思考的能力。反之,學生學習興趣和思維就會受到壓抑無法正常發揮。

二、協調好教與學的關係。良好師生關係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和藹的態度和言行爲榜樣,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要有度,學生對老師有好感自然而然地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也就不斷提高了,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體性發揮的重要前提。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良的表現對學生的思維會有負面影響,學生的情緒也不高。教師的微笑,學生的思維也活躍,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提高,從而也使課堂變得有效了 。

通過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學習,我獲益不淺,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文化知識,積極地參與研究和探討,就能更好地改變課堂教學的質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

學習“有效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2

從有效教學過程來看,有效教學意味着教師能夠有效“指導”,包括有效“講授”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包括有效“提問”並“傾聽”學生。

有效“講授”是任何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中教師講授也是必需的。教師清晰的有效講授可以在師生互動中點撥、引領、啓發、強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蘇格拉底式的講授方式雖然充滿爭議,但還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首先,蘇格拉底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其次,蘇格拉底總是很有耐心地“傾聽”學生,關注學生的想法,從學生的回答中進一步追問,以澄清學生的思考。一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也都會穿插教師的提問或者學生的提問,但真正能夠傾聽學生,從中展開教學的卻比較少。教師的提問更多地是爲了教師自己講授的需要。

教師“講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關注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事件”。我們可以考慮加涅等人所建議的“教學事件”,包括創設情境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便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供鼓勵性的即使反饋以便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一)使“講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

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這與一般性的維持紀律式的組織教學不同。對教師的要求更明確,教案中就要設計好用怎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如果學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學活動將成爲一系列無意義的事件。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使教師引入話題是新穎而有趣的。它不該是簡單的、乾巴巴的內容介紹,或者諸如“請將數學課本翻到79頁”。教師可以在開始講課時,有時舉一個結果令人驚異的例子,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二是“把目標告訴學生”。僅僅用某些吸引注意的手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或一般性的外圍提醒,如“注意了,開始上課”、“看,這一排同學坐得多端正”等組織教學,有時並不一定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集中注意的一個常用方法是告訴學生在課時結束時應該哪些“行爲結果”。“把目標告訴學生可以幫助他們在上課前組織思維,在他們頭腦中提供可以掛靠要點的鉤子。這激活了學習過程,並使學習者集中注意去獲取所要求的行爲結果。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三是“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的多樣化並不意味着無重點地蜻蜓點水,在多種呈現方式中的各項學習內容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上課開始時就要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和練習冊中的“關鍵”部分。在課堂教學的進行中、結束時強調相應的關鍵部分,以免學生只關注形式的多樣熱鬧和參與的開心,卻抓不住核心內容。多樣化教學不能沖淡主題。強調難點和重點可以幫助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和知識主題。

(二)使“講授”保持一定的節奏

使講授保持一定“節奏”。這一點非常重要,卻被很多不細心的教師疏忽或遺忘。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奏”,它的效果將不限於能夠帶來藝術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這種節

奏既能使教師的“講授”變得輕鬆(凡抱怨上課勞累的教師多半與節奏感缺失相關),且能使學生藉助某種暗示效應而更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並形成相應的價值觀。“最有效的教師會保持一種順利的、相對快捷的節奏。??雖然教學活動的速度很快,但卻與課程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能力很匹配。

如何保持講授以及整個教學的“節奏”,實在是值得考慮的教學問題。這裏有一個教學藝術的領會過程和教學經驗的積累過程,但還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慮:

比如可以使教學節奏與任務的難度或複雜程度相適應。教師必須儘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過長時間地停留,循序而不進;還要避免離題太遠而做一些與教學主題無關的敘述;或者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單個學生或一些學生身上。

比如應該重視教學環節以及不同主題的“過渡”。當教師改變話題、重點或活動時,就會出現過渡。“過渡,尤其是小過渡,是課堂上的常見現象,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程的順利進行。不好的過渡會極大地妨礙教學時間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師應該保證過渡數量不多,但儘可能有條理、簡潔。當沒有處理好過渡,或者下一個環節由於某種原因被延誤時,問題就會產生。

爲了使教學過渡順利,教師在“備課”時就應有所考慮,尤其須預先準備好與過渡有關的材料設備。當準備上課時,就可以預先估計哪裏會出現變化,哪裏需要停頓。教師還可以將經常性的過渡常規化、慣例化。例如,當學生提前完成作業時,應該幹什麼,而不是坐在那兒等候。

(三)提供鼓勵性的即時反饋

在提供參與機會,學生有所表現之後,緊接着,教師必須做出相應的適宜的即時反饋。這兩種事件在時間上是緊密相連的。“行爲和反饋之間儘可能短的時間間隔是學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行爲和反饋之間的聯繫越緊密,學習就會越快發生。也可以說,提供反饋是引發活動的完整和延續。反饋可能是引發活動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活動。由於引發活動沒有提供反饋,學生無法知道自己的行爲是否正確。即時反饋有助於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矯正和強化。所以,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間距要儘可能地短。

在引發期待行爲階段,學生對問題或練習的回答必須是“個體”的,即個體嘗試着進行回憶、概括、釋義、應用或者解決問題,但緊隨其後的反饋可以指向“全班”。這樣做可以使個別學生的正確答案爲全班所借鑑,使個別學生的錯誤爲全班引以爲戒,起到舉一反三的.範例作用。

對於學生錯誤的回答特別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對於錯誤答案作出富於鼓勵的答覆,從而保持引發活動的非評價性的特點。如“開頭不錯”,“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確的”,“可以做得更好”等鼓勵性話語。類似這樣的回覆能夠使學生關注更有用的回答,而不因爲學生的錯誤回答受到批評。學生行爲之後緊跟着表揚和鼓勵而不是批評,更有可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遷移。“在儘可能非評價性的氛圍中引發學生回答,這使學生能夠自由地冒險式地回答,對於這些回答他們可能不大肯定,但他們能以它們爲起點,開始構建正確的答案。任何回答,不管多麼粗糙或錯誤,只要給以恰當的反饋和糾正,都能成爲學習的起點。

當然,反饋活動既可以是即時的、隨堂的、非評價的,也可以是延時的、脫堂的、評價性的。在有些時候,“延遲評判”多學生來說可能更具有鼓舞人心的效果。包括一些測驗和第二天返回的作業題目,或者若干天或若干周後返回的延伸任務。一般而言,教師對這些作業的評判應該儘快地向學生反饋,甚至可以“讓學生當時知道結果”。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作業和練習都需要“即使反饋”。有時“延時評判”會發生另外的效果,尤其當某種作業的結論帶有不確定性時,這種“延時評判”就變得更加必要。

一個完整的課時計劃往往包括以上多個“教學事件”。但在教學實踐中,並不一定都要包括所有的教學事件。比如有時一整節課都是複習,有時回憶先前知識和評估行爲在當天的課時中沒有出現的必要。靈活機智是有效課時計劃設計和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

可見,無論教學如何改革,“講授”仍然作爲“有效教學”的一條有意義的教學方式顯得卓爾不凡。它以它的“優勢”使之在長久的教學實踐中延續下來,並形成了自己的傳統。

當教學目標是傳遞信息時,教師講授是有效而經濟的。教師講授滿足了教師一定的個體需要和職業需要。即便於教師的控制,教師在講授時可以更好地對班級進行調控;益於學生成功,尤其是信息性的知識獲得,講授能增進學生的理解;時間經濟,教師講授是對時間的有效使用,是學生獲得知識最經濟的一條捷徑。教師講授也可能滿足學生的一些需要。這些需要包括:“獲取——學生獲取信息的需要;順從——欽佩他人的需要,在這兒,他人是指講述者;一致——同意他人和相信他人的需要;求助——尋求幫助的需要。另外,好的講述能幫助學生髮展重要的學習技能,這包括傾聽、做筆記、思考的能力。

教師講授最大的侷限性在於,它可能不容易充分地將學生捲入進來,使學生處於被動靜聽狀態,單調乏味,加上內容過多或過長,使那些缺乏良好注意、記憶力差的學生獲益很少。傳統的教師講授難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以教師爲中心、以書本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的教學總是源於某種不恰當“講授”。

無論“講授”多麼有效,教師若想有效地激發學生“投入”學習,則需要有效地“提問”並“傾聽”學生的聲音,使教學保持某種“互動”的、“對話”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