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文學>

《圖形的旋轉》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

文學 閱讀(1.47W)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圖形的旋轉》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圖形的旋轉》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7篇)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1

圖形的旋轉是學生在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之後的內容,對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是:觀察感知、動手操作、深化理解。“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節課較好地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圖形的平移與旋轉是《課標》新增加的一個知識點,三年級學生只是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並初步接觸了將一個簡單的.圖形向一個方向平移一次)。本課是把學生的視角引入到第三種圖形變換——旋轉,意在通過欣賞、探索、創作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體驗到簡單圖形變成複雜圖案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爲今後繼續學習圖形變換奠定基礎。開課伊始,通過欣賞漂亮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形成了知識的表象,爲新課教學做了良好鋪墊。教學中,先通過觀察直尺(線的旋轉)不同的旋轉,感知旋轉方向、旋轉角度、旋轉中心的不同,探索旋轉的三要素,明白在描述圖形的旋轉時,要注意說到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利用觀察指針的旋轉,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旋轉現象,再上升到圖形的旋轉(面的旋轉),利用三角尺在方格紙上的直觀操作,畫出旋轉前後的圖形對比觀察,小組交流,發現旋轉後圖形的特徵。學生知識的建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自然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始終以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投入學習活動,學得高效。

教學中教師在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與點拔,注重引領學生認識和體會數學內在的美感。如“旋轉點”、“基本形”等數學語言所體現的簡約美;再如,旋轉變換帶給學生的奇妙感覺,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推力,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慾望;練習圖形的旋轉過程,既讓學生演示了順時針旋轉,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逆時針旋轉等不同方法得到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思維廣闊性。

總之,“圖形旋轉”的教學,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直觀教學爲主,逐步從形象思維向空間想像過渡,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的作用,注意教學的層次性,使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但是在本課教學中,由於準備不夠充分,課件的使用中出現了由於電腦版本不同的問題。在操作發現旋轉後圖形的特徵時,部分學生概括、抽象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培養,課堂應關注全體學生。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2

圖形的旋轉是在第一學段學習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和提高。在二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本課在此基礎學習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度後的圖形。講完課後我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學生們不能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旋轉變換,在畫三角形順時針旋轉90度時,出現了很多把平移當旋轉的情況以及不會畫或無從下手的情況。學生們沒有觀察旋轉的特徵:兩條對應線段的夾角就是旋轉的角度,來驗證所畫旋轉圖形是否符合條件,特別是遇到更復雜的圖形就更手足無措了。

在本節課的上課伊始,我由一個鐘面引入,從鐘錶的指針旋轉開始,讓學生體驗了線段的`旋轉,瞭解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然後再讓學生觀察並說一說風車的旋轉,體驗了整個圖形的旋轉現象。對於動態演示的旋轉過程,學生們看的很清楚,只是單純的觀察來說,好像感覺很簡單,都能看明白,但動手畫旋轉圖形時,卻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甚至一些好學生對於整個圖形的旋轉還是一知半解,不知道該怎樣去畫。現在回憶起來我感覺自己在課堂上對於畫法交代的挺清楚的,先找與中心點連接的線段,然後將這些線段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度,連接其他的線段,整個圖形也就旋轉了90度。可學生們畫出來的圖可謂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真感覺這節課上的很失敗。

本就知道旋轉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上課時已經很注意,放慢速度盡最大的可能講清楚,多演示,增強直觀性,沒成想效果還是這樣。反思其原因,我認爲在課堂上只重視了自己講得清楚,不停地講,不停地比劃,但是學生們卻坐在下面被動的接受,他們一節課下來真正能記住的又有幾句呢?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多多參與其中,說一說,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和方法,動手去旋轉一下試一試,看一看,這樣自己總結出的方法印象,會不會比我的傳授更深刻一些,效果更好一些。從中還反映出一些問題,孩子們的想象能力,抽象能力,空間觀念太差,亟待進一步加強,完全不知道旋轉是怎樣一回事,甚至不知道這節課是幹什麼呢?不能想象到圖形旋轉之後會到達哪個位置,是怎樣的?這都不利於學生準確畫出圖形。

這節課對於我,對於每次教五年級的我都是一個困惑,不知該怎樣才能達到好的學習效果。望賜教。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3

《圖形的旋轉》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的第一課時。在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能夠較爲準確的判斷出某一物體的運動現象是“平移還是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並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知識點,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一個滲透,是後續學習中心對稱圖形及其圖形變換的基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

教材看起來編排的比較簡單,但對學生來說沒有一定的空間觀念還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要畫出旋轉90度後的圖形,有些孩子想象不出根本無從下手。在課堂上怎樣把這個知識點講的更加簡單通俗,學生易於理解一點。課前我認真看了教師用書,對教材還是進行了適當的處理,從課堂效果看,實現了教學目標。反思教學過程,有如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調整教材,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因爲這一教學內容安排在第一單元,上課選擇了四年級學生,因此對教材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教材的呈現是通過鐘面指針的旋轉得出旋轉的三要素,在探究“圖形的旋轉”的性質和特徵時,直接呈現了組合圖形的旋轉。根據學情,本課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如下的改進,按照由線段旋轉——————單個的簡單圖形旋轉——————組合圖形的旋轉線索來設計教學活動。教學從觀察“指針從12到1”開始,如何描述指針的旋轉呢?在交流中弄清順時針、逆時針旋轉的含義,明確要想表達清楚指針的旋轉,一定要說清“繞哪個點旋轉”、“是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在認識圖形旋轉的性質和特徵時,設計了兩個探究活動,即“單個三角形的旋轉”和“風車的旋轉”。“單個三角形的旋轉”是由線段旋轉到組合圖形旋轉的一個坡度,爲學生的學習降低難度,也爲後面畫一個簡單圖形的旋轉做好鋪墊,突破畫圖這一難點。

二、三次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國小數學對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培養非常重要,不但是發展學生空間想象的基礎,也是爲學生今後系統的學習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在圖形的學習中,爲學生建立起空間觀念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問題,除了直觀的觀察,形成表象外,想象在圖形教學中也非常重要。本堂課的教學,圍繞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設計了三次想象。第一次是“想象一下,指針從3繞點o順時針旋轉90°指向幾?”,學生想象指針旋轉後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第二次在組合圖形的旋轉操作之前進行有效的想象,“想一想: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後,每個三角形都轉到了什麼位置?”;第三次是在畫出三角形順時針旋轉90°後的圖形之前進行想象,爲學生提供畫圖的思路,“先想一想,三角形旋轉後,每條邊都轉到什麼位置了?你準備怎麼畫?”。三次想象表面看上去減慢了上課的節奏,實際上爲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時間,讓學生想象出線段、三角形、風車的位置變化,扣住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建立了幾何表象,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生活素材,體會數學的生活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並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大膽表現好奇心、挑戰心、想象力。基於這樣的理念,本堂課在導入部分以學生熟系的《大風車》歌曲呈現,“風車是怎樣運動的?”,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旋轉,緊接着學生尋找“生活中你還見到這樣的旋轉現象嗎?”,課件展示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回憶以前學習的知識,快速地將學生帶入課堂。在認識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後,設計了“生活中的這些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圖形旋轉而來的?”,欣賞由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圖形的變化得到的漂亮的圖案,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自己設計圖案裝點自己的生活,學生認識和體會數學內在的美感,感受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四、動手探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動手操作是國小生實踐的主要形式之一,學生學習數學只有通過自身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纔可能是有效的。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具有豐富感知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概念,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有效地培養每個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訓練學生的智能素養,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認識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很難獨立的發現旋轉的特徵。教學時設計了兩次同桌合作探究的活動。在探究單個簡單圖形旋轉特徵和性質時,學生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數一數等方法,解決“你是怎樣判斷三角形旋轉的角度的?”在集體交流中初步感知三角形旋轉後位置發生了變化,但圖形的大小、形狀沒變。探究風車旋轉(組合圖形)時,“貼一貼”、“想一想”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圖形旋轉特徵和性質。兩次探究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穫,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然,每堂課都不會是完美的,總有一些值得思考和改進之處,比如作圖環節,儘管有三角形旋轉特徵和性質的探索、有對應點知識補充,但仍有個別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另外還需要根據學情對教材有大膽的重組和設計。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4

《圖形的旋轉》是在繼平移、軸對稱之後的又一種圖形的全等變換,隱含着重要的變換思想,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樹立運動變化觀點的好素材。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功能,力求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開展觀察、比較、操作、分析、推理、交流、反饋等系列活動,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新知。如:讓學生了解圖形的旋轉要具備些什麼條件,即基本圖形、旋轉的中心點、旋轉的方向、旋轉的角度;讓學生了解什麼叫順時針和逆時針,規範數學上習慣用語及用手勢比劃順時針和逆時針;讓學生學會看圖判斷旋轉的角度等基本知識點。

反思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使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學科融合,將教學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效率,使本節課基本達到我預設的目標。具體表現在:

1、應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文化氛圍。

課始,我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組織學生欣賞幾組經過旋轉的情景圖,如在多媒體上呈現飛機螺旋槳旋轉、摩天輪旋轉、開關門窗等動態現象,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旋轉現象,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並用手勢比畫各種遊樂項目的運動的畫面,並說說它們的運動現象,是怎樣轉動的,讓學生真實感知旋轉現象,給學生更爲直觀,更爲生動的體驗,從而形成表象,引出課題。

2、應用多媒體課件,把握知識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課中,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功能,力求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開展觀察、比較、操作、分析、推理、交流、反饋等系列活動,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新知。如:讓學生了解圖形的旋轉要具備些什麼條件,即基本圖形、旋轉的中心點、、旋轉的方向、旋轉的角度;讓學生了解什麼叫順時針和逆時針,規範數學上習慣用語及用手勢比劃順時針和逆時針;讓學生學會看圖判斷旋轉的角度等基本知識點。在判斷旋轉角度是多少的教學中,我選擇先讓學生猜旋轉角,然後一起來利於課件來嘗試,探討出確定角度的最佳方法,即看基本圖形的多少。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下結論的學習過程,也讓學生的嘗試的過程中,欣賞了不同的旋轉角度所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奇妙和數學的美,學生很是開心。最後是根據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來畫旋轉圖形,剛開始學生有點束手無策,我就從畫圖的工具,畫圖的'步驟詳細地進行指導,經過我的講解與示範,學生基本上能夠畫出來。

3、應用多媒體課件,實現數形結合,滲透數學思想。

在導入新課時,引入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及旋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我都使用了多媒體手段,特別是在探究圖形旋轉的性質時,在學生經歷了實踐、觀察、總結後,再通過多媒體反覆動動態演示,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旋轉的性質並加深印象。這樣,在教學活動中利用有聲、有色、有動感的畫面,不僅扣開學生思維之門,也打開了他們心靈之窗,使他們在欣賞、享受中,在美的薰陶中主動地、輕鬆地、愉快地獲得新知。

當然,課堂是千變萬化的。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所有表現形式只是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還需要教師靈活調控。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查漏補缺、銳意創新,更加深入地學習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力求把新的課程理念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5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延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本節課的學習主要讓學生掌握一個簡單圖形在旋轉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複雜的圖形,這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感悟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義。

第一、本節課的內容設計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舊知和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內容的有趣從而讓學生充滿情趣學習數學知識。課伊始,通過對舊知的複習,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結合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始終將旋轉的三要素分散開來,由學生自己各個擊破,準確的找到旋轉時要注意的三個要素(旋轉點、方向和角度),對後面的學習順利進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通過課件逐步展示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製作出複雜圖形的過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總結出的三要素來描述圖形是如何旋轉得到的,讓學生從動態演示中體味圖形旋轉的過程,直觀形成了知識的表象,爲新課教學做了良好鋪墊,讓學生不會感到數學學習的枯燥,從而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學得高效,學得深入,學得開心。此外在教學中還需要側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一步體會旋轉90°的含義,並將之與所學的垂直知識進行聯繫,使學生初步掌握旋轉的技能,一找:找出關鍵線段,二畫:畫出對應線段,三連:連線,四檢:用三角尺檢驗原線段和旋轉後線段之間夾角是否爲90度。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和加深。

第二、重視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圖形變換的特點。例如,通過讓學生動手在方格紙上旋轉半圓儀,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探索發現旋轉的三要素,通過探索的過程讓學生對旋轉產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讓學生利用三角板來體驗旋轉,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圖形是繞固定點,按照一定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旋轉。旋轉變換帶給學生奇妙的感覺,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慾望;練習圖形的旋轉過程,既讓學生演示了順時針旋轉,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逆時針旋轉等不同方法得到圖案,培養學生的思維廣闊性。最後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平移和旋轉的圖形,是對本節課的知識的鞏固與延伸。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6

《圖形的旋轉》學生已經對平移進行了初步地學習,並對旋轉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旋轉的概念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讓學生構建準確的概念又是必要的。旋轉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從數學的意義上講,旋轉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圖形的旋轉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1、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伊始,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轉風車”遊戲開始讓學生們說運動的方式,這一活動的設計,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着,呈現兩幅鐘面圖通過“觀察這些旋轉你發現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此環節的設計又使學生認識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旋轉,爲之後的用語言描述打下基礎。

2、動手實踐、讓學生親身經歷新知識的形成過程。

整個數學課堂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機會,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拓寬學生的空間,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比較、概括、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處理,從生活實際入手,先完成錶針由12到3的描述,再去描述書上的例題。由於學生們知道三整時十時針和分針所形成的角度是90度,這樣爲例題中指針旋轉30度、60度的認識減少難度,更有助於學生的認知。動,從而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旋轉的三要素:旋轉的中心點、旋轉的方向(可分爲順時針、逆時針兩種)和旋轉的角度描述物體的旋轉,感悟不足。

1、學生在探索後的對旋轉現象的敘述中,學生語言不夠完整,教師應及時給與指導,並投入精力讓學生語言敘述儘量完整。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夠。

2、在方格紙上畫出旋轉90度之後的圖形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組內交流,在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知到了找圖形旋轉角度的方法就是看圖形中一條邊旋轉的角度。並且在畫圖形旋轉之前安排了將一條線段繞一點旋轉,使學生們知道了畫旋轉90度後的先導和原有的畫垂涎的方法一樣,最然後再畫圖形的旋轉,但是學生們畫起來仍然很困難。之後百思問題所在,終於在之後的練習中發現與圖形的平移可以建立起聯繫,設想如果課上練習圖形的平移效果會不會好一些?

通過本節課教學,使我意識到今後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教學觀念還要不斷更新,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充實自己頭腦,指導新課程教學實踐。

3、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7

《圖形的旋轉》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也是《課程標準》新增加的一個知識點,對於學生來說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並會將一個簡單的圖形在方格紙上向一個方向平移幾格,本課是將學生的視角引入到旋轉的實質,不僅要初步理解旋轉的含義和三要素,還要認識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觀察對比、自主探究、想象操作、合作討論、歸納概括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創設了春遊的情境,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着讓學生說出圖中看到了什麼?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再讓學生舉一些旋轉的例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新知的興趣。

2、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

在認識旋轉三要素這一環節,我用多媒體動畫播放簡單圖形的旋轉運動,通過兩個相同的圖形不同的旋轉運動,讓學生認識旋轉中心、旋轉方向和角度,通過動畫演示和對比,進而讓學生用手比劃,模擬,有效用多媒體制作的運動過程能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旋轉的三要素。

3、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進行旋轉性質的.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歷讓學生動手轉一轉、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理解旋轉運動中的變和不變,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參與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和平臺。

4、讓學生體驗數學美,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在學習完新課後,我將本課的知識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先欣賞由旋轉創造出的美麗圖案,感受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和便捷,並能用旋轉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用旋轉知識創造美的熱情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旋轉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

反思本課的教學環節,覺得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有:課堂中關注學生的個體還不夠,在小組合作環節中,對於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來說,大多數都是在聽別人說,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課堂展示的機會相對來說就更多一些。教師的教學語言,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還應更豐富些,以便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從更高層次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