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1.45W)

一、說教材

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說課稿

1、教材分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安排的課文內容是以成長爲主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節選自她的小說《城南舊事》,小說講述了自己在父親及周圍大人的教育和影響下不斷長大的故事,學習這篇小說,要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領悟父愛對“我”成長的影響。領悟文中的“我”對父親的摯愛,以及失去父親之後的痛楚。

2、教學目標:

①閱讀課文,整體感知,用簡明語言概述文章內容。

②研讀課文,說說文章具體寫了哪些事,理清寫作思路。

③找出經歷家庭變故後,有關“我”表現的詞句,認識生活需要勇氣這一道理。

④闡述具體體現父愛的事件,解讀人間至愛親情。

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達到情感薰陶的目的”

3、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父愛,領悟父愛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4、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句子“我是小小的大人”這句話的含義。

5、課時:2課時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啓示

二、說學情

本課所記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七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理解這些事件的能力;另外,他們正處青春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和看法,並且有表達個人觀點的願望。

三、說教法

1、複述法: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複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合作探究法:四人爲一小組,交流自己對文章某片段的理解。

四、說學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動筆勾畫、積極讀書。

2、發現法: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學習課文之前播放電影《城南舊事》插曲《送別》,引入課文。然後簡介《城南舊事》的故事內容。播放歌曲,是爲了引發學生興趣,渲染一種淡淡的離別氣氛,如歌中所唱“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2、學習新課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腫脹、叮囑、恐懼、驪歌、花圃。

(2)感知情節,讓學生帶以下問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①你是怎樣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個題目?

②文中哪些寫眼前的事,哪些寫回憶的事?回憶的事是怎樣引出的?

③說說下面的幾句話和文中哪幾件事相照應?

A、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B、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去學校,這是你在國小的最後一天,可不能遲到!

C、沒有爸爸,你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了解故事內容、小說中插敘的寫法。從而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3)分析人物

①從全文來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請用“我認爲這是一個 的爸爸”的句式說說你眼前的爸爸。

②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長?

請以“英子,你是好樣的”開頭,說一句或一段話。

父親的愛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評價,瞭解父愛,瞭解父愛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4)品味語言:

①你感觸最深的句子是: 爲什麼?

②最能引起你的聯想的句子是: 它讓你想到些什麼?

③你認爲最有哲理的句子是: 通過這些語言,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④說一處文章的妙筆。

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親近文本,可以領悟作者的感情,產生自己獨特的體驗。如文中爸爸叮囑我:“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學生可能體會到這個父親將要丟下一羣未成年孩子時的那種辛痠痛楚和不放心。

每個人體驗是不同的,理解也不同,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這個環節要讓學生充分地去朗讀課文,讀出情感,談出感受,進而體會父親的深情,以及他對我的影響。

讓學生在說話中明白成長過程總會遇上一些挫折,爲走好今後的路做好思想準備。

同時讓學生再一次感悟父愛使自己的認識得到提高,感情得到昇華

(5)感悟和反思

①說說自己或別人的成長經歷。

②開展“尋找父愛”的活動,口頭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感悟父愛。

③說一句精彩的讚美爸爸的話。

設計思路的指導思想:這一節課,是通過聽,讓學生走進故事,感知課文;然後說,分析人物、感受成長;接着讓學生品語言,獲得語感。課堂中通過讓學生聽、說、讀、寫、思來掌握學習語文的一些規律。

六、板書設計

2、爸爸的花兒落了

說一段故事

談一點感受

品一品語言

悟一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