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走近老師》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2.18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近老師》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走近老師》說課稿

《走近老師》說課稿1

一、 背景與目標

紅燭、園丁、默默的耕耘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讚美教師的語言數之不盡,然而對於每天陪着自己學習、生活的老師,學生們又有多少了解呢?他們真正的關注過教師嗎?他們能體會到教師工作的酸甜苦辣嗎?於是,《走近老師》開始了。此次活動要兩個月的時間,力求給學生一個遠離網絡、立足生活、揮灑個性的研究空間,適用於國小六年級.結合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效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點,我將活動目標定爲:

1、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體驗教師的生活,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認識教師的生存現狀和內心世界。

2、提高學生蒐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爲將來適應社會、認識人生、發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礎。

3、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辨證唯物觀,激發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懷。

二、準備過程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爲各小組準備標誌。

學生自由組合成活動小組,準備活動的用品(視各自情況而定)

三、活動方式

全班同學分成7個小組,每小組7-9人不等,力爭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通過觀察、調查、採訪,通過與小組內學習夥伴的合作,與其他小組的交流,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主體地瞭解和認識教師的生存現狀和內心世界。

四、活動過程

此次活動分爲四個階段

(一)選擇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活動開始,師播放校園生活(師生共同學習、生活)的場景,學生們討論錄像片的內容,師隨即問:你認爲片中的主人公是誰?畫面中出現了哪些老師?

此時,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興趣,師便引導學生進一次口語訓練,以《我所瞭解的XX老師》爲題,談談自己比較熟悉的一位老師。

學生對於老師的瞭解是片面的,他們產生了一種想從各方面瞭解老師的願望,於是活動主題就確定了。

主題確立以後,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經過討論確立研究的內容爲:年齡、畢業時間與學校、最高學歷、計算機等級、普通話等級、愛好、特長、理想、家庭成員及有關狀況、工作安排、節假日安排、衣食住行情況、進修學習情況、榮譽成績、其他資料、典型事例等。

這樣處理,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與主動參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現實生活,尋找自己感興趣、有創意、有設想、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符合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

然後徵求學生的意見,是先分組後選組長,還是先選組長後分小組,根據學生的意見,現場組織了一個“組長競選”孩子們充滿自信的表述自己想當組長的願望和決心,最終選出了7名組長,組成了研究小組,確定小組成員協商選擇最想研究的教師,制定小組的活動方案。

在以小組爲單位確定研究對象時,有兩個小組同時選擇了他們的班主任國老師,而我的設想是每個小組選擇不同的研究對象,於是我便動員他們兩個小組協商,可協商的結果是他們兩個小組仍舊選擇同一位老師,在接受他們意見的同時,我提示他們要有合作、有分工,調查要選擇不同的切入點,爭取有不同的研究成果誕生。

這樣進行分組、確定研究對象,極大程度的徵求了學生的意見,聽取了學生的建議,使學生的研究興趣高漲,小組成員之間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他們配合更加默契,合作意識更強,能主動的互相幫助,具有團隊精神。

然後,讓學生一小組爲單位彙報自己的活動方案,交流時不但要向別人介紹自己小組的活動方案,還要熱心的爲其他小組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引導學生交流,每個小組都有了內容具體、分工明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使下一步的研究活動有章可循,也學到了做事要有計劃,行動要有章法的教育。

(二)依據活動方案,展開觀察、研究活動

由於不同的小組有不同的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成果彙報方式,所以在活動中,我堅持一小組爲單位,鼓勵學生按研究方案活動,我隨時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

有一個小組調查的是教音樂的張老師,孩子們活動中發現張老師不但愛好廣泛而且特長突出,並拍攝到了大量的畫面,當孩子們高興的向我彙報時,我故意泄露了一個小祕密——張老師除了會演奏電子琴、吉它、架子鼓外,還會其它的樂器。於是,孩子們又興致勃勃去“打擾”張老師,終於拍攝到了一組珍貴的畫面,在後面的展示中大放異彩。

可以說,整個活動的過程,我既沒有放任學生自由活動,也沒有一包到底,掌握好了“扶與放”的度,使學生真正的親歷了問題探究的實踐過程,學會了從實際出發,通過認真,腳踏實地地探究,實事求是的求得結論。

(三)蒐集整理資料,應用深化活動。

幾個小組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這時,我就引導學生對活動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形成研究成果,並準備在彙報上展示。在這一環節,我沒有侷限學生的思維,也沒有把我認爲合適的“成果展示形式”灌輸給學生,而是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意願,給了學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這充分的自由度使學生“如魚得水”。

信息時代的特徵是信息來源廣、信息種類多、信息量大、信息傳遞快,在活動中,我不但注重了讓學生有選擇地利用多渠道獲取信息,更讓學生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識別信息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信息,真正地提高學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成果彙報交流,拓展延伸主題。

這是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爲了更好的'總結和檢閱前期的工作,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才能、分享他人成功喜悅的機會,我將成果彙報交流設計爲兩個階段:

1、階段性成果彙報。

在活動進行中,我給學生創造了一個階段性成果彙報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對其他小組的活動過程、研究的方法、途徑、研究的核心問題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交流中,孩子們紛紛給其它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並發現了自己小組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有一個小組的幾名同學,在活動中爲了更深的體會教師工作的艱辛,去一年級做了一天的小先生,並在階段成果報時播放了他們做小先生的錄像片段,激發了其他小組的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向這幾位小先生提出了很多問題,並表示在下面的活動中也要進行類似的體驗,我便提醒他們做小先生要考慮自己小組研究對象所任教的學科。通過這種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迸發了智慧的火花。生成了新的研究內容,是研究活動更加深入。

2、研究成果彙報交流

研究成果彙報交流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展開,力求讓學生動口動腦,並引導學生談談活動的感觸、收穫、遇到的困難,使學生在總結中體會成果的喜悅,認識到不足,不斷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和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產生更大收益。

彙報中,我引導學生在所取他人彙報基礎上,評出“優秀組織獎”、“積極參與獎”若干,並完成《活動自我評價表》。並組織進行了此次活動的《活動總結評價表》,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及小組在活動中取得的進步,發現活動中全體同學通過努力取得的成就,激發了學生繼續參與探究的熱情。這樣做,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養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確態度,並激發學生參與探究的熱情。

彙報的最後,我引導學生交流:“關於這些可親可敬的老師,你還想了解什麼?你認爲怎樣才能進一步走進老師的內心世界?”這樣的交流,深化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又生成了新的主題,鼓勵學生去發掘新的探究題材。

五、活動效果

此次活動,我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自主的、開放的、自用的學習空間,寬鬆的,沒有過多常規的課堂。活動中,我始終處於一個“隱性”的位置,從始至終幫助、引導學生研究、思考和設計,隨時起着支架的作用。幫助學生在自我的探究中構建新的認知,發現問題,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研究對象,彙報與評價,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調動了學生極大的熱情,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力也大大增強,符合我的設計初衷,那就是要給孩子們一種自由——離開課堂、離開書本,去做孩子們心中感興趣的事。

通過活動,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的立體地瞭解和認識了教師的生存現狀,走進了老師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教師的酸甜苦辣,更好地認識了人生的價值,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六、活動反思

作爲一名國小綜合實踐教師,四年間我完成了由兼職教師向專職教師的過度,從開始的兩手空空到今天擁有了的點滴經驗,一路走來是艱辛的、幸福的。印象最深刻的有一位班主任看了成果展示會後,說:“不看不知道,原來我的學生可以這麼積極主動的發言,看來你很難從他們中發現誰是優生,誰是差生了”。簡短的一話,卻道出了我的心聲。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另一面,也讓我走進了孩子的心裏,這是我在以前的教學工作中體會不到的樂趣。本學期,我利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和學生共同進行了《走近老師》綜合實踐活動,使我對綜合實踐活動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現結合活動談自己的幾點粗淺認識:

(一)、良好的選題是成功的開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選擇確定課題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端。如果選擇的課題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學生的興趣,則成功的機率就大一些。《走近老師》這一主題,根植於現實生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關注教師,就是關注自己,走近老師,便是走近生活,活動摒棄了教師研究學生的老題材,開拓了學生研究學生的新紀元,爲學生進一步認識人生的意義,探究生命的本質搭建了新舞臺。

(二)、強調自主、體現合作是保證。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針對少數優等生,特長生開設的,它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力求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發揮特長,張揚個性,它重視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重在參與是它的主旨。此次活動,研究小組的組成、研究內容的設計、研究對象的選擇、活動方案的制定、研究活動的開展、研究成果的展示,都是強調自主、體現合作的,教師只是適時的點撥與引導。研究目標的實現更是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體驗、自我感悟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自覺達成,而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幫助更是貫穿活動的始終。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係,注重過程性指導是關鍵。

綜合實踐活動雖然注重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發展個性,但離不開教師的組織、指導和參與。活動中,爲了讓孩子們不在自己的研究中孤立無援,也避免老師過多的參與和指導,我只是以一個協助者,一個顧問的身份出現,這使孩子們心理上的了依託,也得到了活動的主動權,開展活動也更有熱情了。如學生在調查其它同學對某位教師的喜愛程度時,他們採取了問卷的形式,我發現這種方法廢時廢力,就問他們是否還有其它更快捷的辦法,一個孩子提出來:拿一個小黑板到班級調查,說明情況後只需要舉手,數數就可以了,我寫上對他的方法的肯定,陪他們深入到班級採訪,有我的陪伴,他們膽子大了,勇氣足了,即使面對六年級的大哥哥、姐姐仍是那麼自如,結果出色的完成了調查任務。

(四)、改變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是“突破點”。

綜合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活動要以學生爲主,不一味的惦記着“給”學生什麼,而關注能爲學生“做”什麼,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在交流時,我把此次活動的最終評價權交給了學生,這也體現了活動中學生全程參與的主動地位。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本次活動以多種形式的實踐,爲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觀察、共處、小先生”等體驗活動,促使學生深入教師生活、體驗教師角色、積澱教師情感,從而認識人生的價值。

(五)、拓展延伸,尋找新問題是“發展點”。

活動的最後,我引導學生談:“關於這些可親可敬的老師,你還想了解些什麼?你認爲怎樣才能走進老師的內心世界?”這樣的交流,深化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給學生留下了“思考題”,又爲以後的研究性學習埋下了伏筆,生成了新的主題,鼓勵學生去發掘新的探究題材,也體現了此類學習的連續性。

此次活動的結束意味着下一個活動的開始,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將以“得到學校、家庭、社會的積極支持和認可”爲努力方向,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基礎;不斷嘗試,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導”藝術;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成熟起來。

《走近老師》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課題是《走近老師》,我將從說學情、說教材(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說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設計反思六個方面,來說說我對《走近老師》一課的教學探索與思考。

一、學情分析

師生關係是國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重要關係之一,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促進其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現實生活中,由於身心發展特點等原因,學生一面具有向師性,一面可能存在着這樣一些困境:

1.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獲取信息的多元化,對老師的權威產生“質疑”。

2.“戀舊”情緒。七年級學生剛剛離開朝夕相伴的國小老師,心理上一時難以接受和適應“新教師”,難免感到陌生,不敢與老師親近。

3.心智尚不成熟,不能理性看待不同風格老師。

4.教學調整,教師調整對學生的影響。

因此,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的需求,也是教學的需要,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說教材,分別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容在第一單元《成長的節拍》和第二單元《友誼天空》的基礎上,圍繞着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引導學生深入地認識和理解身邊的教師,學會接納、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與老師交往、溝通的意識和能力,增進與教師的感情,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共度教育好時光。本課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學生素養。

(二)教學目標

目標是靈魂、目標是方向。是“教什麼”問題。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教師職業所蘊含的價值取向,培養尊敬老師的道德品質;

(2)主動增進與老師的感情,尊敬老師、理解老師、體諒老師。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接納不同風格的老師;

(2)自主探究、創新、協作能力:敢說、敢想、敢評、善合作、勇探究。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教師的工作特點,理解教師工作的特殊性;

(2)知道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風格。

4.教學目標確立依據

一是,深入瞭解學生,是教學目標確立的必要依據:

1.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哪些可以自己學,哪些需要老師教)——教學有的放矢。

2.學生的特徵和學習風格——選擇適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3.已有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學的必要條件)。

4.可能的認知誤區,不正確的價值觀表現(教學的目的)。

二是,教學目標確立與學科核心素養要求一致:

1.道德與法治課,不知不覺中實現了對核心素養的培養。

2.本節課的核心素養目標:尊敬老師,責任擔當。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重點:承認、接納、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

2.教學難點:理解老師、體諒老師、主動培養尊敬老師的道德品質。

三、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直觀演示法:圖片、音頻、視頻,激發學習興趣,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2.情境教學法:積極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生成、體驗提升。

3.案例分析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明辨是非,培養理性精神。

(二)學法:

1.合作探究法:在探究材料的基礎上,以自主、合作多形式,鼓勵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多動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思維的創造性,以及分析歸納和表達能力。

2.體驗法、感情交流法:通過自身生活體驗和交流,使學生認同觀點,從而主動內化爲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中,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合一。

四、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中,設計了“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鞏固應用——總結全文,情感昇華”五個環節,達到實現三維整合,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一)圖片、趣味鏈接導入。導入是教學環節的一部分,不爲了導入而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展示圖片——春蠶、園丁、人梯、蠟燭。提出問題:它們被用來比喻誰?(學生觀看圖畫,討論與交流畫面內容,大膽猜想,積極發言。)

趣味鏈接:“師”前面爲什麼加“老”呢?(引出中華民族尊師的傳統)

——有兩種釋義:一是表明老師是歷史最悠久的職業;二是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因爲老的詞義解釋其中之一是“敬詞”。因此“老師”的稱謂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

(二)板書課題,講授新課

【環節一】瞭解教師職業

活動一:感知不易:錄製、播放《老師的一天》,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視頻內容爲:上課、備課、批閱作業、輔導學生、管理班級、培訓學習等。

觀看視頻後,設置問題,組織討論。

1.談一談,你的感受?(觀看視頻後談感受,自主展示表達)

2.說一說,教師的工作包含哪些內容?嘗試概括教師的職業特點(合作研究)。

3.你覺得合格的老師應具備哪些素養呢?(小組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出示的問題。)

(設計意圖:1.誇美紐斯“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教學素材選擇來源於生活的“真實”視頻,引導學生去觀察教師生活,感知教師職業生活;2.通過問題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深入瞭解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職業要求,認識到教師工作內容的多元性和工作時間的多面性。3.激發學生情感共鳴,從瞭解老師到理解老師的不易。統一三維目標。)

活動二:情感昇華

請你給他們的微信“朋友圈”評論?

準備教學素材

教師微信學生的生活記錄,四條朋友圈

回覆評論,敢於分享。活動體悟,情感昇華。

素養是個體與情境在長期互動中逐漸生成的。在體驗中實現知識能力、道德情感的統一,在體驗中感受生命的涌動與價值的提升。

【環節二】風格不同的老師

活動三:課堂調查“我喜歡的老師”

引導學生形成調查結論:

1.老師有不同風格

2.每個人喜歡的風格也有不同

合作探究問題:

1.爲什麼不同老師風格不同?

2.作爲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風格不同的老師?

本活動設計意圖:自主完成調查,真實感受,敢於分享;在教師引導下,形成調查結論;合作探究,完成提問。

1.課堂調查,聽學生的“心聲”

2.合作探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解決生活困惑的`方法和技能

活動四:出謀劃策

1.我就喜歡語文老師講課,他幽默風趣,總是讓我們開心。我就不喜歡數學老師,他的課真無趣,除了做題就是做題。喜歡老師就喜歡哪一學科,怎麼辦?

2.國小畢業已經兩個多月了,可我還是懷念原來的老師們,總想回到原來的班級,每天到學校都很不開心,我該怎麼辦?

3.喜歡的英語老師調走外校了,換來一另一個數學老師,原來最愛上的是英語課,現在……這次考試一落千丈,我該怎麼辦?

如何讓敞開他的心門,走出誤區?請同學們給他出主意,想辦法。小組合作探究、分享,提出合理化建議。

通過以上三個情境,降低難度,落實教學重點“承認、接受、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越辯越明,提升學生的理性精神。

(三)實踐探究,課堂小結

欣賞歌曲《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之後,引出下面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表達自己對老師的親近感,如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給老師寫一封信(可以是道歉,可以是感謝,或是其他)。

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反思、創造。

設計思路:“教育是課後或者走入生活依舊可以帶走的東西”。強化重點,運用新知,指導生活實踐,主動走近老師,培養尊敬老師的情感,主動創造道德生活,提高核心素養。

五、說板書設計

走近老師

一、教師的含義

1.文明的傳承者

2.專業人員

3.教書育人(育人塑德)

二、合格的老師(四有)要求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三、不同風格產生的原因

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

四、面對不同風格老師的態度

1.承認老師的差別

2.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優點

3.瞭解老師教育行爲的目的

4.主動交往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瞭,突出重點,體現教學目標

六、說設計反思

課題——走近老師

目標——核心素養髮展目標(尊敬老師,責任擔當),考試評價達成目標

實施——主要教學策略,突出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評價——核心素養髮展目標評價,生活道德表現,階段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