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篇

說課稿 閱讀(2.2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站在這裏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根據教學設計,我將按以下步驟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情;四、說教學程序。

一、 說教材

《慈母情深》節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作品《母親》,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的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知識目標: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 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根據國小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文本細讀、質疑引導、合作交流、聽讀學習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

三、 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經驗,而且前面學了一篇有關父愛的精讀課,對於這篇略讀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優裕了,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課前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或問爺爺奶奶,瞭解當年的情況,幫助突破本課的難點。本課是略讀課,但篇幅比較長,所以我事先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爲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上主要通過品詞品句,以讀悟情、討論交流等方法完成學習目標。

四、 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首先,新課導入,揭示課題。通過複習古詩《遊子吟》導入新課。這樣,一方面鞏固了已學知識,喚起了學生對母親的感情;一方面又順理成章的引開了課文;

其次,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由於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讓學生帶着“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有什麼感想?”這樣的問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次,細讀文本,品味感悟。由於本單元的主題是“父母之愛”,所以,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質疑引導學生對母親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來細細地品味感悟偉大的母愛;

最後,總結與拓展。通過向學生質疑:“本文通過講述什麼事,表達了什麼”來總結出這篇課文的中心。由於本文的重難點是“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所以,我設計了“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最想爲母親做的一件事”活動,通過播放歌曲《母親》創設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感悟偉大的母愛。由於“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所以我大膽地對“母愛”進行拓展延伸,通過讓學生背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昇華主題,感悟偉大祖國的母愛。

總之,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許許多多不足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來,以期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謝謝!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農業的變化真大》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本單元是以愛科學爲專題編排的。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佔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了佔世界百分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令人驚歎,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孩子們在瞭解科學技術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農”“致” “勃” “技”等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等四字詞語。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藉助插圖瞭解一些農業知識,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圖文的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並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

(2)教學難點:通過對科學技術的學習瞭解,感受農業技術的發達,增強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教具準備]:

錄音機、掛圖、字卡。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導入(出示巨型茄子、特長絲瓜圖片)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很有意思的圖片,想看看嗎?

這是什麼?(生猜)像房子一樣大的茄子,多有意思呀!農業科技成展中有好多這樣的新產品呢!

想去看看(農業科技成就展)嗎?

3.孩子們都那麼充滿期待,都那麼感興趣,課文第一自然段有個詞寫出來了,是什麼呢?打開書,讀一讀。

4.是個什麼詞?生說,師出示興致勃勃讓學生反覆讀,聯繫實際說。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因此,新課的導入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看到圖片時,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隨之學習願望和參與動機便會自然產生。)

(二)、層層遞進、引導讀文

1.初讀

(1)藉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抽讀這幾段中的生詞(注意提示詞語連讀)(帶拼音自讀,去掉拼音抽讀,齊讀) 讀好四字詞語:

興致勃勃 引人注目 百花盛開

瓜果飄香 十分茁壯 科學技術

生字掌握了嗎?(帶拼音讀—提醒易錯字音—鼻音、邊音、翹舌音歸類讀—齊讀)

這些字在哪些地方見過?能組什麼詞?(識字途徑與組詞結合起來)

這些生字,你怎麼記住他們?(注意識字方法及歸類)

(2) 練讀長句:(生練讀—抽讀—師示範讀—齊讀)

A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B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彙報(每人讀一自然段)

(4)評價 重點評價學生讀時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應根據低年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過高,這樣便於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2.再讀

同學們非常想了解農業有哪些變化,老師相信小朋友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明白的,有信心嗎?好,用你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課文吧!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

(2)反饋學生閱讀信息,抽說你都看到些什麼?

然後逐一用簡筆畫畫出:

雜交水稻 溫室大棚彩色棉花 無土栽培的植物

我看到這些農業產品,不禁發出讚歎:農業的變化真大!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

《長城和運河》是滬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這首詩歌寫作者駕駛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看到長城和運河。詩歌有兩節,第一節寫的是看到萬里長城,像巨龍蜿蜒在羣山之中,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第二節寫的是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開通了運河,方便了水上運航。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作,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小作者以生動的語言,抓住長城和運河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壯麗而宏偉的景象。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學習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爲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意境,重點抓好識字教學。根據《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瞭解課文內容,能根據提示填空。

3、瞭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知道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

教學難點:

知道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長城和運河》是一首詩歌,歌頌了中華民族祖先的偉大,詩歌抓住長城和運河的特點,給讀者勾勒出一幅鮮明、形象、雄偉的藍圖。語言文字生動,讀來讓人浮想聯翩。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二年級的孩子讀進文中,走進詩中,放手讓孩子去品味、欣賞、誦讀。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爲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藉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理解;通過學生自讀自評、小組比賽讀、男女生分別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最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鍛鍊。

四、說教學程序

(一)複習導入

爲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誘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一上課就覺得似曾相識,進入想學、願意學習的境界,上課伊始,我讓學生欣賞了幾幅長城和運河的圖片,勾起對兩大人間奇蹟景色的暢想。接着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小作者去長城和運河的上空看一看,看一看長城和運河有哪些景象嗎?首先去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長城是怎樣的一種奇異景象?這樣的導入,複習舊知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學習課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愉快的享受!在學習這首詩時,我將詩分成了兩部分的教學,首先學習長城的教學,在學生自讀課文時我給學生安排了兩個問題:

(1)在作者眼裏長城是怎樣的?

(2)長城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裏?其次,按照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我按順序出示了相應的語句引導學生齊讀、小組競賽讀、師生分角色讀通過多種活潑有趣的讀,以讀促悟。並結合多媒體讓學生藉助圖和文共同理解,讓學生有種直觀的感受。在此節教學中我還用我講解了一些修築長城的艱辛,從而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祖先的.崇敬之情。最後再讓學生根據已學片段進行填空,鞏固學生的學習!

在第二部分的運河教學中,我也同樣運用了教學長城的類似教學,先引出兩個問題:

(1)在作者眼中運河是怎樣的?

(2)運河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裏?其次,以不同的讀法,讓學生體會運河的美以及壯麗!此外,每一節的開頭和結尾都採用相同的句式是本篇課文的一大特色。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每小節都有的相同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朗讀,這樣,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感悟,把握了句式表達的語氣。

(三)總結抒情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滲透了全詩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學生的感知,更重要的是爲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鋪設橋樑,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4

說教材

《再見了,北京!》是代替了《2008,北京》的一篇新課文。本文根據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有關材料改的。課文選取了“聖火熄滅”和“人們狂歡”這兩個特寫的鏡頭來表現“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喚醒留在我們心間的“北京記憶”。課文簡短優美,畫面感強,情感充盈。從全文來看,“留戀與不捨”貫穿其中,是情感的明線。“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蘊含其中,是情感的暗線。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無論是在中國人民的心中還是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中國的形象更加地高大了,作爲一名中國人,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是盛會,卓越、友誼和尊重也是人們共同的心願。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對奧運會的背景,隆重的場面,人們的表現等的瞭解激發他們民族的自豪感,同時也讓要他們感受到“卓越、友誼和尊重”奧運的精神。

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課前查閱的資料和第一課時的學習,瞭解奧運,知道申奧的不易。

2、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後人們的歡慶場面以及北京奧運會的隆中而盛大的場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人們對即將結束的奧運會的留戀與不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弘揚奧運精神。

說重、難點

通過場面描寫感受北京奧運的隆重而盛大,體會人們的“留戀與不捨”,感受“卓越、友誼和尊重”的奧運精神,激發愛國的熱情。

說教學準備

教師:

1、準備多媒體課件、提前利用時機給學生簡介奧運歷史、人物故事、申奧歷程等相關知識。

2、在第一課時中讓學生讀準生字的讀音,初步讀通課文

學生:上網或向父母親友請教,瞭解奧運的有關信息資料等。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2008年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這短短的17天中,什麼場景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出示填空提示:(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相關的圖片,幫助學生回憶。

3、學生回憶自己印象中的奧運會。

【由於課前的資料的收集以及第一課時的介紹,學生對北京奧運會有了一定的瞭解,讓學生說說自己印象深刻的場景可以加深學生對奧運的瞭解。教師再結合圖片,使學生體會隆重的場面、喜慶的氛圍和奧運會是世界人民的節日。】

3、這是一次成功的奧運會。

二、品讀感悟

(一)感悟場景,體會留戀與不捨。

1、出示句子:北京時間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屆夏季奧運會即將落下帷幕。

指名朗讀句子。

問:即將落下帷幕是什麼意思?

【落下帷幕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樣就讓學生知道落下帷幕是結束的意思也可以讓學生從奧運盛會過渡到奧運會的閉幕式。】

2、奧運會要結束了,此時,大家會不約而同地說:出示課題:再見了,北京!(齊讀課題)

3、複習詞語。

出示:五環旗緩緩降下 運動員深情回望 場上響起歌聲 聖火漸漸熄滅

同桌共同朗讀詞語,指名朗讀。

【這四組包含生字的.短語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場景,通過這種方式出示既可以複習課文的生字詞,也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概括性的瞭解。】

4、這四組詞語也是閉幕式中的感人畫面,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這四組短語分別描寫了怎樣的場景,將那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5、找到了嗎?哪個場景最讓你感動,再認真地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

6、彙報交流。

a 在“鳥巢”上空飄揚了17天的五環旗已經緩緩降下。

問:你知道了什麼?或者想向大家介紹什麼相關的知識?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補充介紹。

(1)“鳥巢”是什麼?(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

爲什麼要加引號呢?(出示鳥巢的圖片,教師介紹:那是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網編織成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把一個可容10萬人的體育場比作一個溫馨的鳥巢!如同是用來孕育與呵護生命的“巢”,寄託着人類對未來的希望。)(2)對五環旗的理解。(出示五環旗)教師介紹:五環旗上的五環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師:所以奧運會正是世界人民相聚的盛會友好的盛會,五環旗的緩緩降下意味着這次世界人民友好盛會的結束。

(3)再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對於鳥巢和五環旗的介紹,可以讓學生學生對奧運有更深的瞭解,對奧運的精神有更深的體會,也有助於深化課文主題。】

b 表演臺上,幾名外國運動員登上“飛機”旋梯,他們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燒的奧運聖火,以微笑告別北京。

(1)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深情回望:表達了對北京奧運會無盡的留戀與不捨。微笑告別:說明外國運動員在北京非常開心。)

(2)這時候,這些外國運動員可能會想到什麼?

【這是一場深情的聖火熄滅儀式,幾名外國運動員登上回國“飛機”舷梯的一剎那,他們“回望着熊熊燃燒的奧運聖火”,記憶的換卷漸次打開……我在這兒讓學生說說他們可能會想到什麼?正是讓學生展開想象,同時結合現實,說一說這些外國運動員在中國受到的禮遇,正是中國人民的友好待客讓這些外國友人們對北京戀戀不捨。】

(3)再讀這句話。

c 場上彷彿又響起了《我和你》的歌聲: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

(1)播放《我和你》歌曲片段,從歌聲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世界是一家)

(2)場上真的響起了《我和你》的歌曲嗎?從哪兒看出來?那麼歌聲是從哪裏來的呢?

師:雖然沒有真正響起《我和你》的旋律,但是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的歌聲早就在人們心中迴盪,此時所有人的心都連在了一起,全世界成了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正是北京奧運會將人們的心都聚到了一起。

【在這兒我讓學生說說是不是真的響起了《我和你》的音樂,是爲了人學生感受到雖然沒有正真的放這首歌曲,但是人們的心中早就不由自主地吟唱這首歌,這首歌中唱到的“心連心,永遠一家人”正是這次奧運給人們的共同感受。】 (3)齊讀這句話。

d 帶着無盡的留戀與不捨,高達8米的聖火漸漸熄滅了。

(1)是誰帶着無盡的留戀與不捨?他們留戀、不捨的是什麼?

(2)師小結:從五環旗降下的那一刻到外國運動員深情回望的那一眼,從《我和你》的歌聲從人們心底飄出到奧運聖火的漸漸熄滅,人們心中充滿了留戀和不捨。

相機板書:留戀不捨

【從五環旗的降下到奧運聖火的熄滅,整個自然段充斥着人們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在學完整個自然段後,在重點強調一下並用板書記錄下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3)分小組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7、指導背誦。

(1)出示四個場景,指名逐個背誦。

(2)指導連起來背誦。同桌互背,指名背誦。

二、感受狂歡,體會奧運精神

1、教師朗讀:這時,北京城禮花四起,如同將一束束絢爛的鮮花拋向填空。人們不分膚色,不分年齡,唱啊,跳啊,歡呼啊,擁抱啊!

2、問:你感受到了什麼?(歡樂、激動、狂歡等)

你能用我們學過的哪些成語來形容此時此刻的北京嗎?(欣喜若狂、歡聲雷動、燈火輝煌、載歌載舞)

【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此時的場面既複習鞏固了學過的成語,又能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成語,一舉兩得。】

3、“不同膚色,不同年齡“是指哪些人?(來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

4、觀看狂歡的視頻,問: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師:不分膚色,不分年齡,在奧運精神——卓越、友誼和尊重的感染下,來自世界各國參與北京奧運會的人們,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年齡盡情歡樂。

【通過理解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的含義使學生明白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的盛會,在這盛會中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歡聚在一起,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奧運精神,也爲後面爲什麼人們不願離去做好鋪墊。】

5、那天晚上在觀賞禮花的還有許多小朋友呢,如果當天你也在天安門廣場,你會怎麼樣?

(不願離去——戀戀不捨,不忍離去)

6、爲什麼不願離去。(卓越、友誼、尊重的奧運精神是人們共同的願望,在這樣的氛圍中,誰都會覺得特別快樂的,所以都不忍離去。)

7、齊讀最後兩句話。

8、出示:北京奧運會我想對你說。

師:此時,作爲中國人,你想說什麼?如果你是外國運動員,你想說什麼?如果你是外國觀衆,你想說什麼?如果你是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你想說什麼?如果你是……,你想說什麼?

三、讀好詞語,寫好生字。

1、出示生字:場機環

2、給生字找朋友。

3、這三個生字有什麼共同點?(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4、教師示範書寫場

5、學生書空筆順後自己描紅後書寫,教師巡視。

6、選出寫得有缺點的學生本子,共同討論。學生再次書寫,取長補短。

7、同樣的方法學寫後兩個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要花足夠的時間進行教學。】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5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黃山奇石》,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教學設計流程】【說教學過程】

【說教材】

本節課是河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教科書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並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表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偉大。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寫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點明黃山的怪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四處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樣子,寫出了黃山奇石的有趣。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紹了幾處有特點的奇石。結尾依據不僅交待了黃山的奇石數量多,而且有助於引發學生的思考、想象。

課文緊緊抓住一個“奇”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寫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在作者筆下惟妙惟肖,趣味橫生,讓人對黃山產生無限嚮往。文章字裏行間蘊含作者對黃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讚美。

【說學情】

據調查,我班學生沒有一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因此,在課前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所以,本課時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說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會寫“陡峭”兩個字。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

情感目標: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產生去黃山看奇石的願望和喜愛黃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難點: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說教學設計流程】

品味課題 理解“奇”字

導讀課文 揭示“奇石”

默讀感知 找出“奇石”

精讀品讀 欣賞“奇石”

學習生字 規範書寫

自主性作業 豐富積累

【說教學過程】

一、品味課題,理解“奇”字

以問題導入,提問: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說明黃山奇石的特點?你覺得“奇”是什麼意思?帶着你對“奇”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裏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爲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纔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課前教師蒐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整理成圖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鬆、雲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導讀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讓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的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學生頭腦中想象着黃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願望。

三、默讀感知,找出“奇石”

教學中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奇石的樣子,說自己認爲最奇、最有趣的石頭並想它的樣子,讀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主動、專注,興致勃勃地去讀。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改變了教師的“指令性”行爲,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比較句子,體會“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下來的一個大桃子,在山頂的石盤上。”

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於是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想象,體會到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了“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爲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賦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點詞語,領悟“奇”

如:猴子觀海

教學中抓住抱、蹲、望三個字,讓學生體會這三個字把猴子寫活,使得這塊石頭不但像猴子,而且它還有猴子的動作、神態,多像一隻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滾的雲海”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峯錄像,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詞的含義。沒有去過黃山的人,很難想像雲海的樣子,播放錄像,讓學生親眼看到雲海翻滾的景象,深刻的體會雲海的浩瀚與壯美。這時再讓學生讀,學生對“猴子觀海”這一奇特景觀理解的更爲深刻。

3、展開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想象這位仙人的樣子,想像他會說些什麼。(站 伸 指)

又如:金雞叫天都

在指導學生理解“金”時,想想金光閃閃的雄雞什麼樣。理解“叫”時,提問:難道這隻雞還會叫嗎?結合句子想像它伸着脖子,好象在那裏對着天都峯啼叫。這時,巧妙地導入了一段空谷迴盪的金雞雞叫聲,金雞鳴叫其實是作者的聯想,課件的運用,是爲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引發情感的共鳴。

4、師生同讀,加深“奇”

引讀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賞黃山奇石怎麼奇。就說仙桃石吧:學生接;還有有趣的猴子觀海呢:學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雞叫天都怎麼樣!

5、發散思維,創造“奇”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運用課件直觀演示,說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樣子,爲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這裏學生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爲了他們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於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自主選擇性作業:

課前學生收集了黃山風景圖片,課下小朋友互相介紹。安排此題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意識,二是鼓勵學生初步學習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積累。激發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板書設計:

2、 黃山奇石

仙桃石 飛 落

猴子觀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雞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不認識媽媽的孩子》是語文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 課文,該單元以“科學啓蒙”爲主題展開。《不認識媽媽的孩子》講 述的是石油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故事,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正 確認識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愛科學的教育,激發學 生的創新慾望。

這節課是本課的第一課時,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 新課標中“知識和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 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認識 14 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我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和“初步懂得一些做 人的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 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 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 和勾畫圈點法,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 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 1 設疑引趣

學貴有疑,有疑纔有欲,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質 疑,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 2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以個人讀的形式展開,這是第一層次讀,目的是讀通全文,讀準 字音。教師請學生學生邊讀邊圈畫出文中的會認字,在語境中建立生 字的音形義聯繫,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環節 3 檢查反饋

通過簡單的小組合作,有效的檢查並促進學生對會認字的掌握。

環節 4 再讀課文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 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一環節中, 我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議。 首先討論:你是怎麼知道那些色彩繽紛的展覽品是孩子,石油是它們 的母親的?找到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而後進一步引發學 生思考:孩子們爲什麼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呢?導入課文 1、2 自然段 的學習。

環節 5 細讀課文

思考:孩子長的什麼樣?媽媽長的什麼樣?讓學生說一說,之後 是填空練習,讓學生通過第 1 自然段這些詞語感受展覽品的美。

1、2 自然段的對比讀,讓學生感受石油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外形 的截然不同。

展覽品的話的朗讀,是一次朗讀訓練的時機,同時通過朗讀可體 會到展覽品對石油的不喜歡。

環節 6 發散想象

抓住課文結尾展開討論, 延伸想像, 並演一演, 使學生受到教育, 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初步懂得以禮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學 重點。

環節 7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這就是我本節課的教學思路。 《不認識媽媽的孩子》反思這節課,從整體上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認識 14 個生 字。”“朗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 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這 3 個目標,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學生 學習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和討論。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7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從國小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本課教學中我擬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

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在分析了學情,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及教法、學法後, 我設計了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並努力追尋語文教學的“詩意”:

一、想象描摹,浸潤心肺

上課伊始,一曲美妙的《鳥叫》,把孩子們帶入了鳥的天堂,並讓孩子們說說,在這美妙的音樂聲中看到了什麼,想起了哪些詞語或詩句;課間,出示數幅羣鳥圖並配上動聽的音樂,讓學生想象鳥兒的歡快及父親的歡樂之情;讓學生想象父親說話的神情、動作及“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的父親是如何愛樹林、愛小鳥?父親走進樹林,望着小鳥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二、揣摩文本,情思相融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演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摸文本,用心靈揣摩文本。

1、聽讀課文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然後說說聽到了什麼?

2、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第一遍時,要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第二遍時,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麼新發現。自讀後,教師檢查學生字詞學習情況,並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說說讀文後的`感受。

3、品讀課文

抓住重點句“父親突然站定,朝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裏有不少鳥。’” “父親指着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裏,沒有風。葉子爲什麼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很輕,生怕驚動了鳥。”“父親又對我說:‘在鳥最快活的時刻,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等句子進行品讀。在教學中,採用抓重點詞深入理解、想象“父親”的神態、動作、語氣及教師導語煽情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昇華。

如:在體會“父親突然站定,朝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裏有不少鳥。’”這一句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 出示句子。

(2) 霧濛濛的樹林是什麼樣的?

(3) “喃喃地說”是怎樣地說?父親爲什麼要這樣輕,這樣慢地說?

(4) 誰能學學父親說話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5) 師:父親在霧濛濛的樹林邊就知道了林子裏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裏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用鼻子聞了又聞,就知道了林子裏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並沒有看見一隻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4、演讀課文

請同桌分別演父親和孩子,練習對話。全班分角色讀。老師讀旁白,男同學讀父親的話,女同學讀孩子的話,老師給課文加入提示語。

三、積累拓展,情思飛揚

1、交流關於鳥類的知識及有關描寫鳥的詞語和詩句。新課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於鳥類的知識。

2、積累詞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課間,在領會“小鳥和樹林的快樂” 時,我給學生提供了許多詞語,如:“燕穿雀躍、鶯歌燕舞、百鳥爭鳴、鳴聲清脆、婉轉動聽、低徊盤旋、凌空飛翔、迎風展翅、輕盈優美、姿態飄逸、小巧玲瓏、俊俏可愛”等,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用一用,既幫助學生體會“小鳥和樹林的快活”,又豐富了語言,提高了說話能力。我還指導學生運用課後“我會讀”中的詞語用不同的句式說話。在“作業超市”中,又設計了這樣的作業:“用“快活”寫句子;抄寫課後的詞語 ;抄寫課文中你認爲最精彩的對話;蒐集愛鳥、護鳥格言。“

3、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讓學生觀看一則公益廣告《我是一隻小小鳥》,在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的歌聲中,鳥媽媽帶着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後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隻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麼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麼做等等。

四、昇華情感,餘音嫋嫋

尾聲時,我讓孩子們從“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一句中體味出孩子的愛鳥之情、護鳥之願。並動情地說:“孩子們,父親經常來樹林,和這些可愛的小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聽懂了鳥語,理解了小鳥的喜怒哀樂,他就是鳥兒的知心朋友。讓我們像父親一樣知鳥、愛鳥,與自然界的小動物和諧相處,做他們的朋友吧!”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我出示了一首小詩《小鳥的朋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8

《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豔的筆墨爲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不僅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1、秋天是美麗的、可愛的、喜悅的,爲了孩子們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盡興地、愉悅地學習課文,我對教材做了如下處理:

⑴ 爲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文的過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濃郁的秋色,針對富陽的氣候特點,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將第一單元的課文後置到了十月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邊學文一邊帶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頌秋天,真正達成情感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同步發展的目的。

⑵ 適量的從課外引進一些學生喜愛的描寫秋天的古詩、兒歌和散文,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

⑶ 與音樂老師商量是否能與此同時教一些讚美秋天的歌曲,讓孩子們多維的感受秋天美麗與喜悅。

2、根據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⑴ 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⑵ 體會秋天的美麗和喜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 能夠仿照課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 通過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秋天的特點,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

⑸ 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秋天。爲了突破重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

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理解了課題,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學會了生字,並理解了部分詞語,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三課時帶學生走進春秋公園觀察秋天、欣賞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讚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預設要幫助學生達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目標。爲了能較好的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我採用今天這樣一個教學設計,下面我就這個設計來談談我的設計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反思。整個課可以分爲四大部分:

① 第一步:以詩導入,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李吉林曾經說過:“教師的情感對於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於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學生在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後,對秋天的美麗和喜悅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讓這種感受進一步昇華,讓他們不僅有對秋天美景的喜愛,更有對文中優美語句的喜愛。課後我反覆地研讀了課文,讀着讀着,我發現這篇散文讀起來更像一首優美的詩歌,於是我以中間四句爲主基調對其他的幾句進行了修改,果然讀來更朗朗上口了,而且這樣的修改也突出了重點句式,便於學生的朗誦和仿寫。後來我便在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當舒緩優美的鋼琴曲響起時,教師開始動情地朗誦小詩,將學生帶入那幅詩意的秋天的圖畫中,如果孩子們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爲老師鼓掌,當老師問:“想讀嗎?”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像老師一樣去朗誦詩歌,這時學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發,因爲他們朗誦時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詩人的。在讓學生反覆地動情地朗誦之後,再讓學生來談讀後的感受就比較到位了。

② 第二步:賞讀重點句,發揮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說前面的教學是朗讀指導的第一步,學生通過仿讀對課文的朗讀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那麼朗讀教學的第二步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一些朗讀技巧,來品味經典語句,體味文本意境。所以在前一環節讓學生動情朗讀和談感受之後,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了這份快樂?”將學生的思維從感性逐漸帶入理性,孩子們很聰明很快就找到四個重點句。這時問題出現了,孩子們整首詩都已經讀得很有感情了,接下來我又該如何指導朗讀這四個句子,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呢?這時我想到了愛因斯但的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對,動用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眼中的文字活起來,不僅能幫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麗的圖畫,而且還能潛移默化滲透比喻句的教學,爲學生奠定寫的基礎。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再讀讀這四個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從今天的課堂教學看來,這一環節確實還是挺出彩的,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所以後面讀這四句的'時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愛。

③ 第三步:發現規律,欣賞文外景,讀寫結合: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切實把握好語言訓練的點,紮紮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這篇課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寫載體。在第二環節想象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四個重點句的句式規律。再利用多媒體爲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秋天的美麗圖景,讓學生在感嘆之餘,用手中的筆,模仿課文的句式盡情書寫一番,可謂水到渠成。針對一些中下學生即興訪寫難度教大的特點,我採用了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幅或幾幅寫一寫,讓孩子們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愉悅地學習知識。

④ 第四步:拓展閱讀,走出課堂,豐富積累:

語文專家指出: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僅僅學會課本上的幾篇文章,這些文章再怎樣經典,它也不過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摹本,要真正的學好語文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和習慣,指導他們做個細心觀察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所以我在課的最後一環節,將學習語文的觸角伸向了課外,不僅插入了課後的選讀課文學習,讓學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較中,感受語言表達的多樣性,秋天景物的神奇有趣。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尋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讚美秋天。這一活動將安排在第三課時,希望到時孩子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0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課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一篇精讀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並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爲在宇宙飛船裏,水失去了重量。”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這些有趣的事情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獵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他們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依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開學生實際和課先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具準備:

學生收集的有閉太空的資料。製成飛船形狀的字卡、詞卡。

二、說教法和學法:

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人爲本,着眼於學生的實際,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貫串於教學始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這一“例子”,訓練學生識字寫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運用語言,甚至在說話中創造語言,體現了農具性的特點;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創造平等調和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學、樂學。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懷。在教學中採用精彩的視頻,激發了學生的探知慾望,讓學生說出所見的畫面,從讀課題中說出自己的發現,提出疑問,用不同形式的讀——小組說——模擬宇航員介紹,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在識字中,我先讓學生讀文自主識字,接着由句——詞——字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再次認讀,體現識字的層次性。接下來讓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相互測讀,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師生互動,識字——組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研讀感悟中,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讀、模擬讀、介紹讀、展示讀等一系列讀書活動,間或穿插說話訓練,真正達到了理解課文、提下表達、運用語言的目的。課標要求教師要有大語文瞅,要着力全面提下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文感悟先,教師依據學生已調動起來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基礎,順勢而導,讓學生談學習的感受,激發學生愛語文的感情。接着又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產生對網絡這一新科技的喜愛,最先飽勵學生上網或上圖書館再查資料,把語文課堂擴大到了課外,走入了學生的平常生活當中。

三、說教學進程:

本課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美麗的太空畫面,讓學生瞅看。

(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國小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嚮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彙報。

(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集體感受,並飽勵指導他們說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說話熱情。)

3、師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點綴着無數顆美麗的星球,它們看上去似乎彼此離得很近,但實際上卻相隔非常遙遠。在狹闊無垠的太空裏,藏着無窮的奧祕。看到如此美麗的太空畫面,你想說點兒什麼?指名談感受。師順勢利導: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遊一番,你們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4、學生自由說先,師導入課題:如果在太空生活,許多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今怪”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空生活有閉的課文。(板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自由說先)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賤有疑,疑而促思。學生產生“想知道”的願望先,才能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能激發學生去通過讀書探究的迫切願望。)

2、學生帶着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小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自主識字與小組開作的形式相結開,能提下學生的開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3、彙報讀文:採取團體展示讀、小組競賽讀、領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順。

(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能滿足低段學生好表現的慾望,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去讀書。)

三、引導學生識字:

1、學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讀幾遍,師相機出示相閉句子,領讀、齊讀,師生同同正音。

2、從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詞,去掉其餘部分,學生認讀生詞。

3、去掉上述詞中其餘部分,只留生字,讓學生認讀並自由組詞。

(由句——詞——字的認讀,依據難度不同,有層次地多次再現生字,讓學生隨文識字,既是新授,又是單現。在讀的`進程中,生字不斷單現,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相互測讀。

(生生互動,使課堂呈現出平等、調和的氛圍,測讀形式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

5、師生開作認字:師拿出字詞魔方,任意翻轉各面,學生開火車認讀。

6、學生再讀文,讀通順,讀流利。齊讀或小組接龍讀。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也是學習活動的開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識字和接龍讀書使枯燥的識字教學顯得生機盎然。師生互動讓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四、開作學習,自主記憶: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記字的方法,看誰記的最多,方法最好。

2、學生彙報交流,師適當參與,給以啓發性的引導。

3、仿照“讀讀說說”給生字組詞。

(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肯定他們的集體體驗,以展示才能的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讓識字方法異彩紛呈)

五、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

(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不束縛、不牽引學生,有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閃現與發展。)

2、學生自由彙報,師相機板書:睡覺、喝水、走路、洗澡。

3、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全篇)大聲朗讀。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生字(詞)魔方,測讀生字詞。

2、指名回瞅:課文主要介紹了太空生活的哪些趣事?

二、研讀感悟:

1、你最喜歡哪些趣事,把有閉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有趣、驚奇。

2、假如你現在就是宇航員,你準備怎樣向大家介紹太空生活的趣事?先模擬宇航員的語氣再讀課文,然先在小組內相互介紹。(師巡視時適當參與活動)

3、小組派代表比賽彙報,師相機指導。

(讓學生以宇航員的身份參與學習,並介紹太空趣事,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師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讀,給學生充分讀的機會,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是培養語感、提下語文能力的重要方法。)

模擬學習:

第二段:

(1)、彙報人上臺介紹,可讀文,可用書上的話說。讀出神奇感,讓人嚮往。

(2)、用“要想……必須……”說一句話。

(3)、彙報小組齊讀此段。

第三段:

(1)、生生開作:對喝水感興趣的同學向彙報人詢問,由彙報人詳細解答。

(2)、學生自由讀第三段,再次體會。

(3)、全班配動作齊讀。

(4)、用“即使……也……”和“要想……得……”說話。

第四段:

(1)、學生邊介紹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2)、用“爲了……”說話。

第五段:學生介紹先,實錄讀,領讀。

(在學生自由彙報的基礎上,每段又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既使課堂窮於變化,避免單調,又給了學生自讀感悟的空間,體現了閱讀教學中以讀爲主的理念。適當而精要的語言訓練,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發展。在學語言用語言的進程中,夯實了語文基本過。)

4、聽了幾位於航員的介紹,你有什麼想說的呢?又有什麼想問的呢?(啓發學生探究太空生活與地球生活不同的原因。)

三、整體感悟,瞭解“失重”:

1、小組開作,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這麼奇特的原因。

(哪怕是再深奧難懂的科學道理,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師決不包辦。自讀自悟中提下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師相機板書:趣事多)

3、語言訓練小結:太空生活真是太,我真想。

四、感情朗讀:

小組接讀比賽,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有感情,最有趣。

五、拓展延伸:

1、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別的太空趣事嗎?你又是怎麼知道的?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2、課先請小朋友們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更多有閉太空知識的資料,來和同學們交流。

(現代信息社會,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是他們今先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這一環節的例文,激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學習,產生了解新科技的興趣,激發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爲他們具備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六、指導寫字:

1、生瞅察8個字,按結構歸類。

左右結構:杯、件、住、須、能、飄;獨體字:必、事。

2、引導學生髮現怎樣寫好字的方法。如:“杯、件、住、須”四字左窄右寬,“能、飄”二字左右大致相等……

3、師選重點實錄寫,學生認真看,注意速度和力度,不能太慢,也不能用力過大。如:“必”字只講解“臥鉤”的寫法和筆順。

4、學生先描白,先書寫。師提醒: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前看範字的位置,結構及筆畫差異;臨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寫一筆看一筆;寫完先再與範字對照,力求寫下一個字時有所進步。

(寫字教學,重在寫。但掌握好的方法,能使記字、寫字達到事半過倍的效果。此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看——想——說,加深印象。教師的範寫與學生的認真瞅察,能讓生較快地掌握寫字方法。)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0

《黃山奇石》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圍繞着“奇石”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個景點,根據岩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課文最後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強調黃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語言淺顯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的好教材。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秀麗風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創設情境,描述畫面,發展獨白語言。

教學難點:創設情境,描述畫面,深入情境,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教法選擇

1、情境教學法;2、問題教學法;

3、延緩評價法;4、媒體輔助法。

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2、讀議結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說,訓練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

4、自由想象,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教學時間

本課我設定兩課時,課文教學在第二課時。今天說課中的教學過程爲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字卡片,多種方式複習生字

(二)緊扣“奇”字,破題激趣,導入新課。

1、開場白,出示課題:《黃山奇石》

2、找出關鍵字,破題;

3、提出中心問題,導入新課。

(三)通讀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處。

(四)創設情景,突破難點--“奇”在何處。

1、朗讀全文;

2、從重點景觀中選出自己喜歡的景點,大膽描述,自由交流,教師延緩評價;

3、 以“金雞叫天都”爲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進行學法指導:

(1)出示圖片,引導想象;

(2)抽讀相關文字,採用多種方式訓練朗讀,進行讀

法指導;

(3)引導想象、體會文中蘊含的意象美;

(4)學法小結。

4、學生再選重點景觀,運用學法自讀自悟,交流感受:

(1) 選出景點,自行自讀自悟;

(2) 質疑釋疑,解決字詞難點;

(3) 彙報交流,訓練獨白語言;

(4) 適時評價,延續學習熱情。

(五)圖文結合,積累語言,感受“奇特”

自主選擇景點,背誦相關文字。

(六)拓展延伸,訓練表達,突出“奇特”:

(1)、模仿課文,自由練說;

(2)、小組交流,互評互議;

(3)、全班交流,教師點評。

2、自由想象: “獅子搶球”

3、仿寫片段,寫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彈琴

3、獅子搶球

(七)課後延伸,激發興趣,深化感情

板書設計

各種黃山奇石通通圍繞着一個“奇”字,大大的“?”是留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

《鄉下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4課,這首詩歌描寫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遊戲、勞動等生活情境,反映了他們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作者以鄉下孩子從幼年到漸漸長大的時間推移爲“經”,以鄉下孩子從媽媽懷裏,爸爸背上到廣闊田野的空間轉移爲“緯”,交織成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鮮活畫面,同時融進作者嚮往之意,讚賞之情。

全詩語言洗練而有童趣,所創造的意境清新活潑,我所執教的對象是城市孩子,大多學生對鄉下生活了解不多,但他們思維活躍,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想象豐富。因此,在熟讀成誦、積累語言的基礎上,側重學生感悟、體驗,開拓視野,發展想象力是我教學的重中之重。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我教學理念的靈魂。其次,轉變教師角色,和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給學生自主權,在合作中學習,是我教學的策略。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有豐富的想象,有表達的自信心,培養創新能力,是我教學的又一理念。 語文課標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課標還要求“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此,我的教學流程設計是這樣的:

《鄉下孩子》一課,反映了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那麼,如何使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同時,又感悟到這一點,既而轉化爲對農村,對大自然的熱愛呢?在教學流程中,我採用了“情感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作爲鄉下孩子的客人去體驗、去感悟鄉下生活,進一步想象,鄉下孩子還會幹些什麼?同時,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聲情並茂的動畫素材,再現農村生活,使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所以,教學的主線是“以說爲入、以讀爲主、以悟爲神”。

一、 情境導課,激發興趣。

在導課的環節中,我先出示了一幅農村生活畫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畫了哪些景物?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通過讓學生觀察畫面上飛舞的蝴蝶,遊動的小魚和漂亮的白鵝,可愛的花狗,美麗的公雞,饞嘴的貓咪,,憨厚的胖豬,清澈見底的溪水,盛開的野花等景物,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鄉下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我接着問:誰會在這裏生活呢?當學生說道鄉下孩子時,我又巧設過渡:“今天,就有一位熱情好客的鄉下姑娘邀請我們到她的家鄉去做客,她的名字叫‘大眼睛妞妞’。她悄悄地告訴老師,她生活得特別快樂,所以專門做了一首詩歌送給大家,你們想知道嗎?”這種導課方式,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1、一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看看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三讀課文,劃出小節。想想每小節都寫了鄉下孩子什麼有趣的事?

[通過三次不同要求的讀,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逐步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三、 創設意境,讀中感悟

在學生對詩歌內容有大致瞭解的基礎上,我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用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自由結合成小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學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尋找自己興趣相投,關係親密的小夥伴,就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小組內大膽質疑,積極發言,展示自己,在合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產生新問題。這時,我就作爲小組的成員,深入到各小組,與他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一方面,可以瞭解他們的學習主題,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學生遇到的困難,以便在小組彙報時,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彙報第一小節時,有一位同學提出爲什麼說他是“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我讓學生說一說,小時候躺在媽媽懷裏會覺得怎麼樣?爬在爸爸背上會幹些什麼?由此喚起學生得到父母愛撫時那種溫暖幸福的情感體驗,回憶起當時歡樂愉快的心情,體會到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就像“歡唱的黃鸝”,父母看到天真活潑的孩子就像“盛開的野菊” 。

[讓學生明白這一小節作者用了兩個比喻。把鄉下孩子小時候在媽媽懷裏“撒嬌”、“淘氣”,在爸爸背上“頑皮”“任性”的特點表現了出來。學生體會後,心靈碰撞、真情感悟,深情地讀出那份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的愉悅之情。]

又如:學生朗讀第二小節後,我覺得他們讀得不到位,就出示課件,讓學生邊讀邊觀察畫面,引導學生進入鄉下孩子的生活情境去想象:鄉下孩子是怎麼捉蝴蝶,會編個什麼樣的故事?(美麗的童話故事)他選用什麼樣的草葉,會吹出什麼動聽的曲子?體驗鄉下孩子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嬉戲時的活潑愉快,學生進入情境後,指導學生用輕鬆、愉快的語氣朗讀和背誦這一小節。

小組彙報完後我用第一人稱的語言描述,導讀各個小節,配以優美的音樂,把學生帶到鄉下孩子童年的意境,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鄉下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勤勞能幹的性格特點,同時,感受鄉下孩子在如此環境中是幸福快樂的。激起學生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四、啓發想象,遷移練習。

對課文進行朗讀、背誦後,我對學生說,假如你到了妞妞的家鄉,你會幹些什麼?你能像妞妞一樣也編個詩歌嗎?低年級的學生生活經歷較淺,讓他們言之無境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我首先根據學生實際創設情境,出示了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的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有一定的物質依託,圖上有小狗、公雞、小貓、小魚、小豬、鵝等學生喜愛的動物,學生們見了個個神采飛揚,見物慾言。紛紛舉手發言:“拾一把稻穗,樂壞了驕傲的公雞。”“割一籃青草,饞得小羊咩咩叫。”“捉幾條小蟲,撐圓了公雞的肚皮。”“撿幾根肉骨頭,樂得小狗直搖尾巴。”這樣,“一石擊起千層浪”,孩子們爭先恐後,思維活躍,不僅能夠準確地運用課文上的句式,而且還能夠聯繫實際,說出生活中喜愛的小動物、吃的食物及相關的一些事情。這時,我又引導學生:你們都是城市孩子,能把自己的城市生活再現成詩歌,說給“大眼睛妞妞”聽嗎?學生憑藉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大膽地去想象,去創新,在嘗試中體現我能行的快樂,做出了一句句,一首首天真、稚嫩、充滿童趣的小詩。比如:“曾是媽媽懷裏/可愛的小豬。曾是爸爸背上/頑皮的猴子。彈一首歌曲/能喚起美好的回憶,打一次籃球/鍛鍊鍛鍊自己的身體。”雖然不夠完美,但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遷移練習,把課堂還給學生,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拓展,去創新,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主人。]

通過《鄉下孩子》的教學,以創設情境、趣味閱讀、感悟運用爲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同時,讓我更深地體會到教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2

說教學內容:

本課是國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篇講讀課文。小柳樹和小棗樹各有長短,怎樣看待每個人的長與短,是課文的立意所在。課文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自己能借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誇獎小柳樹。

說教學目標:

1、正確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2、懂得怎樣看待別人的長處和短處。

說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1、出示圖片:圖上畫的是什麼?

板書:小柳樹和小棗樹說說兩種樹的特點。

2 、今天小柳樹和小棗樹一起來到了這裏,成爲我故事當中的.小主人公。我現在就來讀讀課文,看看學完課文後你喜歡小柳樹還是小棗樹?

【創設情境使學生有興趣讀】

二、朗讀質疑

1、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2、比賽讀課文。指定段落讀,要求:吐字準確、聲音宏亮。3、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4、討論問題。

【鍛鍊學生能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

三、朗讀感悟

1、初讀: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麼不一樣?

2、再讀:用不同符號畫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3、品讀:讀勾畫的句子,看誰讀得好。

4、選讀:小柳樹和小棗樹除了長得不一樣以外,還有什麼不同?從哪兒看出來的?找出來讀一讀。

5、賽讀: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說的話,體會他倆有什麼不一樣。 ⑴、當小柳樹吐綠、發芽兒、長葉之後,他看着小棗樹說了些什麼?態度怎樣? “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樹怎樣?— 得意、驕傲、不懂禮貌。 ⑵、當小棗樹結滿棗子,大家在樹下品嚐棗子的時候,小柳樹是怎樣想的?讀一讀。小棗樹責怪、取笑他沒有?而是在小柳樹一再追問下她纔開口。讀一讀小棗樹的話。“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啊!” 小棗樹怎樣?— 寬宏大量,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6、評價讀:小柳樹前後的表現有什麼不一樣?說說你的根據。7、分角色朗讀全文。

【在品詞品句中理解課文,知道小柳樹和小棗樹不同的生長特點,通過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語言進行朗讀,體會它們性格的不同,通過比較明白小柳樹前後表現不同。】

四、實踐活動

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提醒。

五、課堂總結

1、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嗎?

2、小柳樹和小棗樹各有長短,我們要正確看待每個人的長與短,才能成爲一位受人尊敬的人。

3、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你能不能用一組成語來告誡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3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九板塊《寄給青蛙的信》第二課時,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幾方面來簡單的說一下本課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分析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青蛙等信,松鼠寫信、蝸牛送信的情節,告訴人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升入二年級,在朗讀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感,但對體會人物心情還需教師的點撥,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要求的誦讀,運用創設情境,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教學手段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有所體會、感悟,獲得情感薰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書寫“說、話、收、到”四個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體驗朗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從而體會到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

四、教學重。難點

1、正確、規範書寫生字。

2、體會到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

五、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

由於本課是一篇童話,淺顯易懂,教學中,創造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帶學生走入童話的世界。

2、讀文感悟法

尊重學生個性化行爲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朗讀,鼓勵有創意的談感受。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濃的文章,所以,我把教學設計的落腳點放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採取以讀帶學爲主,情境渲染爲輔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知、讀中思、讀中悟、讀中學。

爲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確定如下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猜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2、複習舊知

3、指生讀詞語,全班齊讀。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貼青蛙,松鼠和蝸牛大叔的'圖片,同時梳理課文的大致內容,學生自由讀文。

2、精讀課文品悟情感

(1)小青蛙和小松鼠這一對鄰居是怎樣相處的呢?讀一讀小松鼠的話。小青蛙是怎麼回答的?

(2)作爲鄰居的小松鼠,聽了小青蛙傷心的話,能做些什麼呢?請三名同學讀一讀3、4、5自然段。

小松鼠都做什麼了?我們來看看松鼠是如何請求蝸牛大叔幫忙的?

師小結:生活當中我們也要做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3)小松鼠把信交給蝸牛大叔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小青蛙的家。一推門,小青蛙正躲在房間裏——哭呢。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此時心裏在想什麼?(創設情境,體會青蛙心情)

引讀課文:(出示第三次對話)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這麼傷心,心裏多麼難受啊!於是他拉着小青蛙的手,安慰他說:——(生齊:別難過,今天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

師:可小青蛙還是難過地說:——(生齊:不,不會的!)

(4)(出示蝸牛在路上爬行的圖)小松鼠們,快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青蛙吧!

(5)剛纔小青蛙還哭得那麼傷心,可接到信後呢?故事中用了一個什麼詞說小青蛙?(高興極了)帶着這份快樂再來讀一讀這封信吧!

如果你是小松鼠,還會說些什麼呢?出示課件:“親愛的青蛙,我要告訴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6)出示省略號:現在我們都來做小松鼠,想想他在信中還要對小青蛙說什麼呢?指生補充完整。

(7)分角色朗讀全文。

(8)做課後練習。

(9)指導寫字

(三)作業

你能爲小青蛙設計一封回信嗎?

(四)總結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寄給青蛙的信

青蛙(圖片)小松鼠(圖片)蝸牛(圖片)

等信、念信寫信送信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我是什麼》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三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是一篇科學短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的利弊關係。

二、說目標

依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情況,本課教學準備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11個生字,寫1個字,體會“落、打、飄”的用法。(2)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瞭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且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描寫,讓讀者去猜,因此,我認爲文章的重難點是:(1)認字寫字,體會“落、打、飄”等詞語的用法。(2)引導學生懂得“我”是指水,瞭解水是怎樣變化的;初步瞭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3)適當地進行知識拓展。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低年級閱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創設意境法。

讓孩子們都來做小水珠,去親身體驗一下它的千變萬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課,我製作了優秀的'課件,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在課件的輔助下,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3)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2、學法:

①讀中感悟法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採取自讀、小組合作讀、開火車讀、範讀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在此基礎上,讀懂課文。

②質疑問難法

通過師生互問、學生質疑,引導孩子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③自由合作探究法

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去朗讀,討論問題,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又能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讓學生在討論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

五、說教學準備

根據本課的教學需要,我搜集素材製作課件並要求學生回家充分預習。

六、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

由教師利用課件直觀出示與課文有關的四則謎語,巧設懸念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強烈願望。接着讓學生說說通過這些謎底發現了什麼。學生有可能講,都是一種自然現象,或都跟水有關等。趁勢讓學生初讀課文。我之所以設計這樣的導入,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猜謎是他們非常喜歡的活動,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低年級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初讀課文前我要求學生自己給自己提要求,通過學生自己給自己提讀書要求,明確初讀目標,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再用課件直觀地出示所要認的11個生字,讓學生個體展示讀,生生挑戰讀、生生互評、師生互評。通過自讀、評價讀、挑戰讀,激發情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輕鬆達到讀準字音,突出重難點字音的目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用好辦法記住生字,其中儘可能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如聯繫法、形聲法、加減法等。因爲,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三)細讀、品讀課文

認字環節結束後,選一小組學生開火車讀課文,其餘學生想想“我是什麼?”,讀後回答,課件點出一滴小水珠,問“誰願意做小水珠”,可能會出現很多學生都想讀的情況,那正好設定情境:大家都是小水珠,自己小聲讀課文。說出小水珠可以變成什麼?根據學生回答,課件點出相應圖片,爲了後面的排序做鋪墊。(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正是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習第一自然段,小組內用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一自然段,再指名小組讀後,課件出示太陽曬,水變成汽的圖。直觀得讓學生認識到“遇熱水會蒸發”。水還會變成雲,課件出示相關語句和圖片,指導朗讀,讓學生質疑,學生可能問“我什麼時候穿白衣,什麼時候穿黑衣,什麼時候穿紅袍?”小組展示讀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填空,體會比較“落、打、飄”的不同用法,進行詞句訓練。(我這裏所着重培養的是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通過體會比較不僅積累了語言,還體會到了用詞的準確。)學完一、二自然段後,課件出示“水珠、汽、雲、雨、雹子、雪”圖片,學生排序,通過這一環節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教師範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讓學生閉眼想象後,課件出示①平靜的池水;②緩緩流淌的小溪;③奔騰的江河;④波濤洶涌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大海。指導朗讀、指名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環節使用課件充分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並通過多次不同層次地讀,讓學生自己接觸語言材料,用他們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第四自然段主要讓學生自學,並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適當進行知識拓展。如課件出示灌溉農田的情景,水電站,洪水暴發的情景和攔河壩。

(四)寫字

正如同識字教學一樣,寫字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同樣重要。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要寫的字,讓學生說說自己認爲哪個字最難寫,學生可能會說“黑”或“器”,讓學生說說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再由教師範寫,學生點評,在書上寫好這個字,然後在剩的字中再選一個寫,先自己仔細觀察,再寫。整個寫字過程學生自主觀察生字的特點,找出寫好生字的關鍵所在,由學生自己來認識如何寫好字,取代老師一筆一畫地分析。

(五)小結,佈置課後作業

將課後泡泡中的題目作爲課後作業佈置給學生,通過作業的形式,使語文學習聯繫生活實際,鞏固所學知識,訓練學生動腦動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

一、 教材分析

用心讀過《父親和鳥》一文後,我就深深地感受到用“真摯感人”這個詞來形容這篇課文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這第一句,是本文的開篇句,真切地告訴我們,父親和鳥的關係不同尋常。讀着課文,你會打心眼裏感受到“知鳥者父親也,愛鳥者亦父親也。”他的話和鳥的活動配合得那麼默契,他和鳥是那麼親密無間,好似一家人。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寫“父親”是怎樣保護鳥的或爲鳥的生活環境提供什麼方便,而是通過敘述“父親”對鳥的深層瞭解來表現“父親”的愛鳥。課文通篇是“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從“父親”的話語中我們發現,他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麼時候愛唱歌,什麼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而“知鳥”,不正是對鳥深深的愛嗎?課文最後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多麼稚氣又多麼純真,誰說“我”不會像“父親”那樣知鳥愛鳥呢?

課文從頭到尾沒有一點說教的痕跡,反覆閱讀,用心體味,卻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本應是十分和諧、十分融洽的。

二、 教學目標(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4.能夠選擇或創造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護鳥的實踐活動。

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整篇課文我打算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識字教學,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第二課時一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二是引導學生進行合適的護鳥實踐活動。)

四、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五、 學情分析、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運用讀思議結合法、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等方法教學。學生是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自主合作,朗讀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實踐等學習活動。

六、教學流程(下面我就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向各位老師談談自己的拙見)

整篇課文我抓住一條探究“父親、鳥和我”之間的情感的主線展開

1、自讀課文,感悟體驗

自由朗讀課文後,我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體會來改寫課題,把《父親和鳥》中間這個“和”字改掉,這形似改課題其實是讓孩子們說出自己讀後對父親的感受,初步瞭解父親和鳥之間的.關係——知鳥愛鳥。

緊接着順水推舟地給孩子們一個研究的問題:

“聰明的小讀者是從哪些地方讀出父親是那麼地知鳥愛鳥?”

2、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探究的過程中,創造一個真誠傾訴和啓迪思想碰撞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在與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所以對於這個研究主題我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請孩子們四人小組盡情地討論,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句子詞語中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能體會到多少就說多少,哪怕只是一點也是好的。

在對這個問題進行集體彙報交流的過程中,我着重引導孩子們細細品味父親和我的對話,父親的語氣以及父親的動作神態。我想語文教學要想讓孩子們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句、關鍵詞,讀讀、品品、議議,讓孩子們在品中感悟,從而積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本課中我引導孩子們自主地體會站定、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喃喃、話音很輕、生怕等詞語的涵義,體會父親和我說的話,相信孩子們會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父親內心深處的東西。既而,讓孩子們體會課文中的“我”看到自己的父親那麼知鳥愛鳥又會對父親產生怎樣的感情?

在這番體會之後,我讓孩子們帶着自己的感悟再讀課文,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好父親說話喃喃的,親切自然的語氣,讀好“我”天真快樂,敬佩父親的語氣。孩子們有了前面的深入體會,自然能讀好了。

至於我和鳥的關係,有了前面的探究也就顯而易見了,引導孩子們品讀課文的最後一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不難體會到受到父親的感染我也愛鳥,想要護鳥。

自此,孩子們在自主的朗讀中感悟,在相互的交流、溝通、影響中探究,再在深入的體會後再朗讀,定能對課文產生較爲深刻又極富個性的獨特的感悟。

3、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自從我和孩子們的情感投入到課文中去以後,我們也就是課文中的一部分,我們也一定會深深地被父親感動着,所以我讓孩子們自己選擇一種方式來愛護小鳥,例如,收集有關鳥類的知識和大家交流;寫一寫護鳥的口號;畫一畫護鳥的宣傳畫等等,孩子們可以展開各自的語文實踐活動。

七、板書

知、愛

父親 鳥

我 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