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日記>

精選讀書日記模板集合9篇

日記 閱讀(9.62K)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日記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讀書日記模板集合9篇

讀書日記 篇1

我和書是老朋友了,我一有時間就在書的海底裏暢遊。高爾基說過:“書是大家發展趨勢的階梯。”我還在書裏獲得許多專業技能,許多高興。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書給我造成了無窮的開心。我的臥室都是書,甚至我的全部家都放滿了書。我愛書,並且愛看書。一有空閒時間,因爲我在潛意識中,無指導思想地擡起一本書讚歎不已的看起來。令人出乎意外的就是我一看奏章,就如同踏入了書裏使我們刻畫的全世界,隨着着書里人物角色的`生死離別,我的感情也在造成着全部所有喜怒哀樂,書裏艱辛動人的故事故事情節,時僅僅我驚訝不己,一會兒叫我落淚,親臨其境一般。書在觸動着我,書給我啓迪。一天地學回家,我做完作業,媽媽催我到外面玩一會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而我卻否則,這關鍵期消耗豈不能是?還是找點書看看吧,我隨手抄起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讚歎不已地讀過起來,書裏原創者的遭到,深深吸引着我,我越看越有勁……“寫完工作中要把挎包梳理好!”媽媽語錄才使我如夢方醒。書竟讓忘記了一切。

書給了我多種多樣的專業技能。有一次上語文教學,老師想試一下誰的專業技能多種多樣,有意使大家玩成語接龍這個遊戲。老師面帶微笑的說:“按照學籍號來接。我先出個字吧!……恩,”“一衣帶水”,“名正言順”,“成與敗”,“恩…失道寡助”……“揚長避短!”“短…短”,老師仁慈地叫他坐下來,對我說:“你說吧!”“兵戎相見”,我隨意講出。老師以稱讚的目光向我投去,我心裏像吃完密糖一樣甜。

上學豐富多彩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變的有意識。上學使我明白了思考,有着一定的深層次和積累,上學使我高興。

讀書日記 篇2

清清好溪,我捧一掬最清;片片晚霞,我擁一縷最美;翩翩楓葉,我拾一片最紅;綠綠的青草,紅紅的花,我採一束最嫩、最紅。是讀書讓我領略了大千世界的無限樂趣,在“暑期親子”讀書活動中,我又認認真真地閱讀了《搗蛋鬼日記》。

《搗蛋鬼日記》的作者是萬巴,原名露易基.貝臺利,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著名詩人。《搗蛋鬼日記》的主人公是加尼諾,他真是個淘氣十足的離奇人物啊!在不到半年時間裏,他一直想做些好事,卻往往弄巧成拙,惹得大人們暴跳如雷:他想去釣魚,卻不小心掉進了萬丈深淵的河流裏;他興致勃勃的表演魔術時,卻無意中射傷了客人的眼睛;他想給姑媽一個驚喜,結果讓姑媽火冒三丈大發雷霆;他想讓鄰居小孩長點見識,卻惹得小孩的父母義憤填膺;他和同學打賭,卻釀成了一場車禍;他玩釣魚遊戲,卻釣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這個聰明絕世的孩子爲什麼總是做出那麼多的荒唐的事呢?因爲他有一個暴君一樣的父親,一味溺愛他的母親,還有一個言行不一的姐姐和姐夫……孩子是沒有錯的,錯的是大人!

《搗蛋鬼日記》記錄了一個個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不幸、委屈、反抗與懺悔的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從而揭開了所有孩子們在幼兒時代共同成長的祕密。《搗蛋鬼日記》是西方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堪稱暢銷百年的兒童成長教科書,與《愛的教育》、《木偶奇遇記》並稱爲意大利的`三大兒童文學名著。

讀了《搗蛋鬼日記》,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不僅僅是一部惡作劇大全,更是一本讓人捧腹大笑的少兒讀物,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引導讀者的思考,啓發人們對孩子必須進行真正的愛的教,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書,像一顆顆雨露,澆灌着小花、讓小花茁壯成長;書,像一座座綠色的森林,綠化了整個世界,綠化了我們的心扉;書,像一朵朵潔白無瑕的雪花,飛舞在冰天雪地之中,是書讓我們飛舞在知識的海洋之中。讓我們堅持每天看書,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因爲書能讓你快樂的成長、成才、成功。

讀書日記 篇3

作爲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現代短篇白話小說的《狂人日記》,國中時就曾被老師要求讀過,但那時尚小,不曾懂得魯迅先生的意圖。頭一回看的時候,都覺得背後陰陰陣陣,有一種看《十宗罪》的感覺,上了高中,再讀此文,感覺自己讀懂了一部分。

我覺得小說主人公“狂人”,從現代人的角度看來,他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害怕,多疑。用現在的`醫學術語來說,也叫作“迫害妄想症”患者。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他認爲那是把他養肥好吃肉。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只是個心理變態。然而,魯迅先生並不是在寫一個精神病人的犯病史。“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挑戰的知識分子,一個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這些纔是“狂人”形象的真正內涵。

據魯迅先生說,這篇小說“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何爲“弊害”?乃在“吃人”。對於這篇文章,我最欽佩的是魯迅先生的構思,竟能想出用“吃人”來表現封建制度的害人之處。也確實,那時候的社會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黑暗籠罩,人們整天惶恐不安,他們無法起來反抗,因爲在日夜不停的恐嚇下,雙腿早已發軟,內心也喪失了站起來反抗的勇氣,只能順從地任人宰割,什麼時候,自己的肉被吃完了,血也被喝光了,骨頭都沒剩下多少,纔是一種解脫。

讀書日記 篇4

1942年—1944年,戰爭與種族滅絕的陰雲佈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1942年7月,由於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爲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爲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 來自:作文大全 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爲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讀書日記 篇5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笑貓日記》,它是中國當代最受小讀者熱愛的童書作

家——楊紅櫻阿姨的一本新作。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隻可愛又有信念的貓咪——“笑貓”爲了治好他的愛人“虎

皮貓”被鐘樓的鐘聲震聾的耳朵而尋找藍色兔耳朵草的故事。楊紅櫻阿姨的這本書猶如“心靈的雞湯”,用夢想溫暖我們的童年,用智慧點亮我們的童心!當你陪

伴着笑貓一路走下去,我相信你會流淚,你會歡笑,你會感動,你會思考……在遙遠的羣上之中,藏着一座晶瑩得如藍寶石般的藍山。在藍山上生長着一種藍色的兔耳朵草,它美麗又神祕,它是笑貓心中的珍寶。溫柔善良的虎皮貓在每個黃昏來臨的時候她都會不辭勞苦地爲人們敲響祈福的晚鐘,長年累月她的耳朵竟被巨大的`鐘聲給震聾了,看着心愛的虎皮貓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裏沒有了歡樂,笑貓的內心也很難過,他發誓要去藍山找到藍色的兔耳朵草,因爲老老鼠告訴他,只有用它才能治好. 通往藍山的路危機四伏。那黑色的長着八隻巨大腳的山蜘蛛隨時能吐出有黏性的絲,笑貓一旦被網住就別想掙脫;兇猛的會吞掉自己孩子的母老虎,隨時都會把笑貓當作自己嘴中的食物;殘暴的每天會用他那像鋼鞭一樣的尾巴打斷幾百棵樹的公花豹,笑貓差點就成了他掌中的玩具;還有力大無比能吞掉山羊一條腿的湖怪,能用他無數條腕足的吸盤把湖邊的動物緊緊吸住。這一些都能輕易的置笑貓於死地,但是爲了心中的那份愛,笑貓一路走的義無反顧!他哀求山蜘蛛和母老虎,等他採到兔耳朵草治好虎皮貓的耳朵再回來做他們的食物,他告訴公花豹和湖怪自己和虎皮貓相戀的故事……他的話和故事感動了這些兇殘的動物,讓他們流下眼淚,紛紛爲他讓路前行。這是一隻會用笑來表達自己心情的貓。他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苦笑,還會皮笑肉不笑。他像是我身邊的某個夥伴和朋友,讓我覺得可親可愛!他是一隻有思想的貓,他喜歡觀察人,也能聽懂人說話。他是一隻心中有愛有信念的貓,他勇敢而執着,讓人心中肅然起敬! “歷盡千辛萬苦採來的兔耳朵草,竟被幾隻饞嘴的兔子偷吃了。笑貓萬念俱灰地回到了馬小跳的家……”看到這裏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因爲虎皮貓可能再也聽不見笑貓的那句話“我愛你!”。但是,我也相信綠毛龜,我也相信:只要心中有愛,奇蹟就一定會出現…… 當笑貓在虎皮貓身邊一遍又一遍的講他在深山裏尋找兔耳朵草的那些故事,他講得聲淚俱下,我也看得淚流滿面。可愛的笑貓明明知道虎皮貓聽不見,但他還是固執地一遍又一遍在她耳邊說:“寶貝兒,我愛你!”感動了枯樹發芽,鐵樹開花……終有一天虎皮貓聽到笑貓的聲音,她深情的迴應“我也愛你!”

《笑貓日記》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這個世界需要愛,人與人之間更需要關懷。在親情、友情、愛情和困苦之間,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並堅持把心中的愛給予身邊的人,就一定會感動世界!這個世界也會處處充滿愛!

讀書日記 篇6

幼年時代

小時候,我很早就與美麗的白雪公主,可愛的七個小矮人,善良的牧鵝公主,法力無邊的金魚……交上了朋友。然後告訴小夥伴們安徒生和格林講給我的一個個神祕有趣的童話故事,享受着他們羨慕的目光。在那個現實與想像分不清的年齡,童話教會了我去愛他人,愛世界。純真的我終日沉浸在童話中,想像着自己也擁有一雙美麗的水晶鞋,自己也擁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城堡,美滋滋地沉浸在泡沫一樣五顏六色的夢幻中,充滿快樂,充滿幻想,充滿對成長的渴望。

童年時代

走出天真爛漫的童話時代,一篇篇生動優美、清新質樸的美文如磁鐵般吸引了我,看着它們,我領略了別人不一樣的生活,足不出戶卻可縱觀世界。讀書給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如何熱愛他人、熱愛生命!

書中的大千世界令人神往,它令我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助我鼓起挑戰未來的勇氣,我自信地向自己喊到:向前衝!

少年時代

跨入中學的校門,我變得更加成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巴金選集》《上下五千年》闖進了我的生活,閱歷的進一步擴大,讓我學會了思考。“讀一本好書就如在同一個高貴的人談話”,一本本好書給我的心靈上了一堂堂非同尋常的`課。對生活的讚美,對生命的熱愛。對人生的感悟,讓我真切地意識到,只有不斷拼搏、不斷奮鬥的人生才最有價值。富國強民的神聖使命需要我們去完成,不容變更的人生目標讓我感到每一天都很充實,而這一切都是讀書帶給我的。讀書點燃我心中的激情,插上我青春的翅膀,推動我向未來奮飛。

驀然回首,書已伴我度過天真的幼年,純真的童年,又迎來我人生中最美麗的少年,書帶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我想它終將伴我度過最完美的一生。其實,享受讀書的樂趣何嘗不是在享受生活的樂趣呢!

一個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見聞有選擇地、真實地記錄下來,這就是日記。堅持寫日記,可以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有助於培養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助一個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見聞有選擇地、真實地記錄下來,這就是日記。

讀書日記 篇7

尚在大集體時代,生產隊裏的耕牛很多。那時農業機械不發達,牛就是農業的生命線。按人口和勞動力的多寡,分攤給社員看養,我家勞力少,生產隊照顧,只分了一頭牛。

逢到星期天,家長早早地打發我去看牛,我倒也樂意混在看牛的.隊伍中,因爲我夾帶了一本在別處借來的《史記選講》,可以心無旁騖地啃食、咀嚼,似乎要和牛兒比賽。看牛隊伍,其實就是一支文盲隊伍,要麼是老人,要麼是輟學的童子,有些童子根本就未進過學堂,那時尚未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適齡學童不上學已是見怪不怪。

我和書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歡,一起躍,從未有人干擾,只是有時看牛回家免不了父母的一頓數落,因爲有人已告狀———牛兒吃莊稼了。我不但沒有懊惱,反倒在心裏偷偷地樂———我可比牛兒貪吃得還多呢!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項羽本紀》裏的一個章節: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何等的氣概!這絕不是好高騖遠,這是一個人的所謂“立志”。打那時起我就琢磨出一個理:所有非凡之人,從小必有非凡之舉,學不來,偷不來,好像是天生的。

人,少時若能遇到一本好書,遇到一個好老師,遇到一個好朋友,乃人生一大幸事。

人,不但要立志,更需勵志

讀書日記 篇8

暑假裏我閱讀了《女生日記》這本書。這是以校園和家庭爲題材寫給像我們一樣的國小生的成長小說,而且也是老師和家長閱讀的教科書。

《女生日記》描寫了六年級女生冉冬陽在成長的快樂和煩惱冉冬陽有很好的爸爸媽媽在畢業考試之前並不是把她關在屋子裏複習功課,而是帶她出去玩。她想幫助它的好朋友梅小雅的麼媽媽,他們全力支持,她爲了幫助同學的弟弟寧願不和爸爸媽媽去海邊度假卻自己一個人在家……

冉冬陽還有三個使人讚不絕口的三位老師:班主任羅老師,每學期都給每位同學發特別漂亮的寄語卡,鼓勵同學。還有教數學的`舒老師,他爲了不傷同學們的自尊心,考試從來不打分數之大A,B,C,D。然後還有音樂老師米老師,她利用了一個小小的詭計使同學在歌唱比賽當中露出歡樂的微笑最後得到了第一名……

我雖然沒有冉冬陽那麼優秀但是我也有很好的爸爸媽媽。我記得有一次我由於太粗心拔一次數學考試給考砸了我願意爲爸爸會罵我可我沒想到爸爸給我講了一大通道理使我受益匪淺。結果,第二次我考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女生日記》陪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暑假,我從這裏感受到了親情和和友情這本書讓我感到開心難過。

讀書日記 篇9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安妮·弗蘭克被德軍迫害,無奈之下只得藏身密室兩年時的生活。安妮從13歲生日(1942年6月12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整整兩年多。作爲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共計八位“室友”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的真實生活與對戰爭的厭惡與恐懼。當她13歲生日時收到一本日記當生日禮物後開始寫日記,日記中,她常以“親愛的凱蒂(她爲日記本起的名字)”爲開頭,體現出了她將日記本視爲極其重要的知己,向它說出自己不敢說也不能說的關於渴望和平,對德軍不滿的話語,我能感受到這個不滿16歲地少女希望停止戰爭的迫切和她真摯的情感。她樸實的文字,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事實往往是不公平且極爲殘酷的。雖然他們已經極力躲藏,可是最後還是沒能躲過被捕這一劫,她不幸在16歲那年離開了,。戰後,朋友將安妮的日記交給了安妮的父親,她的父親是戰爭中唯一倖存的.人。在她的日記裏寫到: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她的願望終於能得償。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裏,生活困窘到我們根本無法想象的地步,連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飲食起居在他們眼裏都變得十分危險,他們還得極力降低各種聲音的音量,即使是咳嗽,打噴嚏都不能發出聲音,因爲這關係到他們八個人的生命安全。安妮多次寫到她自己和室友們對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她在見證着戰爭與迫害的生活中艱難地活着,不過,她堅持着過這種地獄般的生活,唯一能讓她毫無保留地吐露心聲的對象,便是這本日記,並且這本日記也是見證逃避納粹迫害與戰爭的恐怖爲數不多的有力見證者。它告訴我們一個成長期的少女如何在面對戰爭、種族迫害中頑強地成長。

二戰雖然已經過了六十多年,但是,安妮的日記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深刻反思,認識到和平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