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 閱讀(1.8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爲寫計劃犯愁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

一、設計理念

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探索才能學會數學和會學數學,與其說學習數學,不如說體驗數學、做數學,始終給學生創造自由發揮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扮演主動角色,教師不代替學生思考,而是把重點放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本節教學以學生爲中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正確理解乘方、冪、指數、底數等概念,會進行有理數乘方的運算。

2.能力目標

(1)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進行乘方運算。

(2)通過對乘方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

(1)通過對實例的講解,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學會數學的轉化思想,培養學生靈活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正確理解乘方的意義,弄清底數、指數、冪等概念,掌握乘方運算法則。

2.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各種概念併合理運算。

四、教學方法

引導探索,嘗試指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棋盤上的數學

古時候,在某個王國裏有一位聰明的大臣,他發明了國際象棋,獻給了國王,國王從此迷上了下棋。爲了對聰明的大臣表示感謝,國王答應滿足這個大臣的一個要求。大臣說:“陛下,就在這個棋盤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後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這麼一點米粒?!”國王哈哈大笑,大臣說:“就怕您的國庫裏沒有這麼多米!”

設計意圖:

通過創設故事和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慾望,營造一個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索的氛圍。

猜想第64格的米粒是多少?

第1格: 1

第2格: 2

第3格: 4=2×2=22

第4格: 8=2 ×2 ×2=23

第5格: 16= 2 ×2 ×2 ×2=24

……

63個2

第64格=2×2×······×2=263

二、乘方的'意義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an讀作a的n次冪(或a的n次方)。其中a是底數,n是指數。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得出的知識,比教師的單獨講解要記得牢,同時也培養學生歸納和概括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捷美。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2

丹桂飄香的時節,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爲落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化課程改革,實現質量興校,素質強校的目標,特制定了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1、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所有數學知識學習,都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或感興趣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並提供了衆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問題,以展開數學探究。

2、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在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上,還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啓發性的問題,設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包括歸納法則與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將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增強學好數學地信心。力圖採用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展開。

4、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課本中的習題分爲兩類:一類面向全體學生,爲他們熟悉和鞏固新學的數學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所設;另一類則面向更多數學學習需求

二.教學措施:

1、 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去其他老師的聽課,吸取他們的優點,改進自己的工作。

4、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3

這個學期我任教七年級1班、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爲了使工作更加地到位、細緻,我針對這個學期的工作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以“促進課堂改革,提高教學實效性”爲工作中心,力爭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教育理念,課堂上以學生爲主體,大膽開創課堂教育教學方法,爭取做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二、工作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素質,能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形成紮實的數學基本功,爲今後繼續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一批數學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較少。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

(一)、多方面學習,樹立新理念

開學初就要認真通讀數學新課程標準,潛心研究,反覆揣摩。以《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爲依據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認真領會《標準》編導意圖,去指導教學實踐,以便採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數學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二)、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國小進入中學,在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並不等於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鑑於這些心理特徵,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同時在言行上,教師要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七年級學生普遍保留國小階段積極舉手發言的良好習慣,面對孩子們這種學習熱情,教師應該表示讚賞,給予肯定,同時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有輪流發言的機會。

(三)、以課堂教學爲主陣地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馭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在學生方面,把學生按座次和成績分成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在課堂上發揮小組的集體力量,這樣用輔優,幫差,帶中間的方法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4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本章由數到式,承前啓後,既是有理數的概括與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數式運算的基礎,也是學習方程、不等式和函數的基礎。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2)理解同類項概念,掌握合併同類項的方法,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能正確地進行同類項的合併和去括號。在準確判斷、正確合併同類項的基礎上,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數,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的運算基礎上;理解合併同類項、去括號的依據是分配律;理解數的運算律和運算律性質在整式的加減運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列出整式表示.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後,從算術到代數的進步。

(5)滲透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要爲生活而服務的辯證觀點;通過由數的加減過渡到整式的加減的過程,培養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體會整式的加減實質上就是去括號,合併同類項,結果總是比原來簡潔,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

(三)單元教學的重難點

(1)重點:理解單項式、多項式的相關概念;熟練進行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的運算。

(2)難點:準確地進行合併同類項,準確地處理去括號時的'符號。

(四)單元教學思路及策略

(1)注意與國小相關內容的銜接。

(2)加強與實際的聯繫。

(3)類比“數”學習“式”,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繫,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4)抓住重難點、加強練習。

(五)學生學習易錯點分析:

(1)忽視單項式的定義,誤認爲式子是單項式。

(2)忽視單項式係數的定義,誤認爲的係數是4.

(3)忽視單項式的次數的定義,誤認爲3a的次數是0.

(4)忽視多項式的定義,誤認爲是單項式。

(5)忽視多項式的定義,誤認爲的次數是7.

(6)忽視多項式的項的定義,誤認爲多項式的項分別爲.

(7)把多項式的各項重新排列時,忽視要帶它前面的符號。

(8)忽視同類項的定義,誤認爲2x3y4與-y4x3不是同類項。

(9)合併同類項時,誤把字母的指數也相加。

(10)去括號時符號的處理。

(11)兩整式相減時,忽略加括號。

(六)新教材和原教材的知識體系區別:

原教材:

新教材:

由圖表可以知道新舊教材一些不同的地方:

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

舊教材大概用三個課時完成“列代數式”的學習,而我們新教材淡化了“代數式”的概念,用小半節課回顧國小學過的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然後直接引入單項式的概念,對於生源不太好的學校,用字母表示數的掌握可能要花多一點的時間教學。

添括號的知識;

新教材直接把這方面的知識刪除,我覺得我們學校可以適當補充。

升降冪排列。

新教材是在討論合併同類項時,以一個旁註的方式給出,我認爲這個知識點還是有必要詳細講解。

(4)新教材增加“數學活動”。我們可以通過課件或者學生小組動手合作教學,引導學生體會式子比數字更具一般性。

(七)教學建議:

(1)瞭解整式並學好合並同類項的關鍵是什麼?

整式的加減法,實際上就是合併同類項,同類項的概念以及合併同類項的方法,是本章的重點,而同類項及其合併是以單項式爲基礎的,所以,單項式的概念或意義是完成合並的關鍵。

(2)單項式與多項式有什麼聯繫與區別?

教材中先講單項式、後講多項式,然後概括爲單項式、多項式統稱爲整式,對於單項式的係數,僅限於數字係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這點務求仔細體會,切不可加以引申,而多項式沒有係數;對於次數,單項式的次數指,所有字母的指數之和,而多項式的次數是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單項式)的次數,需要加以注意的問題是:單項式的係數,包括它前面的符號,不要把常數作爲字母,單項式x的係數是1,且單獨一個數(零次單項式)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對於0也是一個單項式;多項式的每一項都應包含它前面得符號;單項式和多項式得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

(3)學習合併同類項的方法;

先把同類項分別作上記號,然後根據合併同類項的法則進行合併,合併後把多項式按某一字母降冪或升冪排列;當多項式中同類項的係數互爲相反數時,合併後爲0;

(4)什麼是合併同類項中要加以注意的“兩同”?

合併同類項是整式加減的基礎,深入理解同類項的概念,又是掌握合併同類項的關鍵,教材中通過一個探究問題(三個填空題)的引入,進行比較、歸納,從而得出判斷同類項的“兩同”標準: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這樣的項叫做同類項。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同類項至少有兩個,單項式不叫同類項。

(5)其它注意事項:

①整式中,只含一項的是單項式,否則是多項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數式不是整式,當然也不是單項式或多項式。

②單項式的次數是所有字母的指數之和;多項式的次數是多項式中最高次項的次數。

③單項式的係數包括它前面的符號,多項式中每一項的係數也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④去括號時,要特別注意括號前面是“-”號的情形。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5

一、教學內容

本期教科書中的所有章節: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與應用。本章重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實際應用。本章難點:列一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組:本章主要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與應用。本章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及實際應用。本章難點: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本章主要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簡單應用。本章重點: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與簡單應用。本章難點:不等式基本性質的理解與應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第九章:多邊形:本章主要學習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角及多邊形的內角和等內容。本章重點:三角形有關線段、角及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性質與應用。本章難點:正確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線及角平分線的性質並能作圖,及三角形內角和的.證明與多邊形內角和的探究。第十章:軸對稱。

二、奮鬥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素質,能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紮實的數學基本功,爲今後繼續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一批數學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較少。形成良好學風,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構建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

三、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精選習題,精心備課,做好教案,上好新課。同時仔細批改作業,作好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作認真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和原因。

2、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製作教學道具,設置教學情境,結合日常生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主動加入課堂學習和討論,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究與規律的總結。

3、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發現的快樂。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精心設計探究主題,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5、開展分層教學模式,成立互助學習小組,以優帶良,以優促後。同時狠抓中等生,輔導後進生,實現共同進步。

四、教學進度

第六章第一週---第三週

1、從實際問題到方程第一週

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週

3、實踐與探索第二週---第三週

複習與考試第三週

第七章第四周——第六週

1、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它的解第四周

2、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第四周

3、實踐與探索第五週---第六週

4、複習與考試第六週

第八章第七週——第九周

1、認識不等式第七週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七週

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第八週——第九周

4、複習與考試第九周

期中複習與考試第九周——第十週

第九章第十一週——第十三週

1、三角形第十一週

2、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第十二週

3、用正多邊形拼地板第十二週

4、複習與考試第十三週

第十章第十四周——第十五週

1、生活中軸對稱第十四周

2、軸對稱的認識第十四周

3、等腰三角形第十五週

4、複習與考試第十五週

期末複習及考試第十六週——第十九周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裏,本人將積極接受學校分配給自己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入工作。遵紀守法,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工作任勞任怨,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素質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質教育,堅決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在行動上。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教案是老師講課的依據,教案中不僅寫明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也寫清能力訓練的內容、要求、目的及教學措施等,不僅體現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保證將大綱要求落實到實處。這樣做就能使素質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成爲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避免了盲目性,隨意性,增強了計劃性。在編寫教案時注意選擇教育的方法和時機,達到既給學生傳授知識,又開發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所學內容,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吸取其它方面的“營養”,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實事求是和刻苦學習的科學態度。

三、教研工作

我將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工作,不斷對教法進行探索和研究。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對於素質教育的理論,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努力工作,不斷向老教師學習,吸取經驗。-

四、學情分析

702班學生:61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5人。通過國小的升學成績來看,學生的數學成績參差不齊,總體上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在學生的數學知識上看,國小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爲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國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在數學的思維上,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於思維的題,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國小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通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很感興趣的',儘管成績較差,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嚴重喪失信心,談數學而色變,因此要給這部分學生樹信心,鼓幹勁;對於國小升入國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迅速適應國中生活,同時,國小六年,使用的是原來的教材,對於學習新教材,學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對於我自己,也有一個研究新教材,新標準,擴充教材的過程,對於我仍然是一個挑戰。

五、明確本期教學目標

本期教材知識內容爲“走進數學世界”、“有理數”、“整式的加減”、“圖形的初步認識”、“數據的收集與表示”。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和代數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數和代數式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能運用有理數,代數式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有理數的代數式來進行描述;學生在經歷物體和圖形的初步認識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識圖與作圖技能,認識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進而認識角、相交線和平行線,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推理技能;學生通過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做出判斷並進行交流活動的全過程,體會數據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技能,形成對統計與概率的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目標:

①學會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有理數、代數式刻劃事物間的相互關係。

②學生通過在探索圖形(點、線、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窨幾何體的相互轉換(三視圖、展開圖)等到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能在說理的推證過程中,體會證明的必要性,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③學生能在數據的收集與表示中,學會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並能用實例進行檢驗,從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學會能結合生活實際的具體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

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對比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並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3、情感與態度目標:

①學生通過初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樂於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信息,願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②學會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勇於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克服困難並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③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到數學中的有理數、代數式和幾何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這些數學知識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而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認識到數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的探索過程,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着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⑤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學習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能虛心聽取、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⑥通過閱讀學習,瞭解我國數學家在數學上的傑出貢獻,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上述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繫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否則它們的實現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爲前提。

六、具體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爲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數學建模,野外測量,七巧板遊戲,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4、挖掘數學特長生,發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5、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統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狀態,八方聯繫,渾然一體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鬆。成績好,發展學生的素質。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七年級數學是國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適應日常生活,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及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情況分析:

本人本學期擔任七年級(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根據國小升國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學生較多,而且學習欠缺勤奮,學習的自覺性不高。根據上述情況本期的工作重點將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抓優扶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三、具體教學措施:

1、教材是教學質量的保證,是教學的基礎設施。在教學中必須依綱靠本,以教學大綱爲指導,以教材爲依據鑽研教材抓好重點。

2、在課堂中儘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教師的指導作用。

3、設計好的開頭儘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課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以“練”爲主。

4、要扭轉學生的厭學現象。利用晚自修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予提問,給後進生樹立信心。對優生要嚴格要求,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抑制他們產生驕傲情緒。

5、樹立榜樣,以點帶面,以先進帶後進,讓後進生自動自覺向先進看齊,從而發揮榜樣的力量。

6、堅持因材施教原則,逐步實施分層教學,向基礎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優生吃得飽,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即課堂練習、作業及要求等進行分層。

7、在課堂教學中將嚴抓課堂紀律使學生形成自學遵守紀律的習慣,要求他們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作業認真完成。但同時又不死板,給時間讓學生討論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8、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利用課餘時間多接觸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9、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循序漸進原則,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做好知識的銜接及章元過關工作。及時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查漏補缺本期教學進度如下:

章 節週數安排
第一章 我們與數學同行第1周
第二章 有理數第1至5周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數第6至7周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8至13周
第五章 走進圖形世界第14周
第六章 平面圖形的認識(一)第15至18周
期末考試第19至20周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自己擔任七年級數學,該班共有學生46人。七年級學生往往延用國小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這樣既沒讀懂弄透,又使其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要重視對學生的讀法指導。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着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二、教材及課標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數

1.通過實際例子,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

2.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藉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通過上述內容的學習,體會從數與形兩方面考慮問題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並能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能運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4.理解乘方的意義,會進行乘方的運算及簡單的混合運算(以三步爲主).通過實例進一步感受大數,並能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瞭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爲數學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瞭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認識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

2.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能利用它們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瞭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標(使方程逐步轉化爲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會解法中蘊涵的化歸思想.

4.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表示問題中的等量關係”,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

5.通過探究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1.通過大量的實例,體驗、感受和認識以生活中的事物爲原型的幾何圖形,認識一些簡單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棱柱、棱錐、圓柱、圓錐、球等)的基本特徵,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初步瞭解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係.

2.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直棱柱、圓柱、圓錐、球)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得到的平面圖形;瞭解直棱柱、圓柱、圓錐的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想象和製作立體模型;通過豐富的實例,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3.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掌握它們的表示方法;結合實例,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理解兩點之間的距離的含義;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及線段的中點的概念,會畫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

4.通過豐富的實例,進一步認識角,理解角的兩種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一個角的大小,會計算角度的和與差,認識度、分、秒,並會進行簡單的換算;瞭解角的平分線的概念,瞭解餘角和補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補角相等”“等角的餘角相等”的性質質,會畫一個角等於已知角(尺規作圖).

5.逐步掌握學過的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據語句畫出相應的圖形,會用語句描述簡單的圖形.

6.初步體驗圖形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並能初步應用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意義.

7.激發學生對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活動,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1.瞭解通過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收集數據的方法;會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收集數據;能根據問題查找有關資料,獲得數據信息.

2.初步感受抽樣的必要性,初步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3.掌握劃記法,會用表格整理數據.

4.進一步體會條形圖、扇形圖和折線圖在描述數據中的作用.

5.能用計算器處理簡單統計數據,進一步體會計算器處理運算的優越性.

6.從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統計活動,經歷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體驗統計與生活的聯繫,感受統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進度安排

1.1正數和負數 2課時

1.2有理數 4課時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4課時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5課時

1.5有理數的乘方 4課時

小結 2課時

2.1從算式到方程 4課時

2.2從古老的代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 4課時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2) 4課時

2.4再探實際問題和一元一次方程 4課時

小結 2課時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4課時

3.2直線、射線、線段 2課時

3.3角的度量 3課時

3.4角的比較和運算 3課時

小結 2課時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2課時

4.2調查中國小生的視力情況——全面調查舉例 2課時

4.3課題學習 1課時

小結 2課時

四、奮鬥目標

達到學校要求的目標,進入同年級同學科前列。

五、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落實課標理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主動地進行學習。

2、把握好與前兩個階段的銜接,把握好教學要求,不要隨意撥高。

3、突出方程這個重點內容,將有關式的預備知識融於討論方程的過程中;突出列方程,結合實際問題討論解方程;通過加強探究性,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數學文化。

4、把握好“圖形初步認識”的有關內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現實世界中的實物原型進行教學,展示豐富多彩的幾何世界;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和主動參與,讓他們在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認識圖形,發展空間觀念;注重概念間的聯繫,在對比中加深理解,重視幾何語言的培養和訓練;利用好選學內容。

5、適當加強練習,加深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練習的數量。

6、強調在統計活動的過程中建立統計觀念,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統計思想;選擇真實素材進行教學;

7、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着重利用計算器,豐富學習資源。

8、搞好教學六認真,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讀法指導、聽法指導、思法指導、寫法指導、記法指導。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9

1、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4、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

5、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6、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踐,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此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0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入學了,學生總體情況如下:七年級(1)(5)班學生:78人,通過入學考試發現,學生的數學成績參差不齊,總體上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在學生的數學知識上看,國小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相應的較爲簡單的應用題,對圖形、圖形的面積、體積,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代數的知識,圖形的知識都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這就是國中的內容,本學期將要學習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對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在數學的思維上,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的轉變期,這期間,結合教學,讓學生適當思考部分有利於思維的題,無疑是對學生終身有用的;在學習習慣上,部分國小的不良習慣要得到糾正,良好的習慣要得到鞏固,如獨立思考,認真進行總結,及時改正作業,超前學習等,都應得到強化;通過前面幾天的觀察,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是很感興趣的,儘管成績較差,但仍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嚴重喪失信心,因此要給這部分學生樹信心,鼓幹勁;對於國小升入國中,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起點宜低,講解宜慢,使學生迅速適應國中生活,同時,對於學習新教材,學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對於我自己,也有一個研究新教材,新標準,擴充教材的過程,對於我仍然是一個挑戰。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豐富的圖形世界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通過生活中熟悉的圖形展開研究,包括圖形的形狀、構成、性質、圖形的展開與摺疊,圖形的截面,圖形的方向視圖等。

這部分從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入手,使學生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在展開與摺疊等數學活動過程中,認識常見幾何體及點、線、面的一些性質;再通過展開與摺疊、切截,從不同方向看等活動,在平面圖形與幾何體的轉換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後,由立體圖形轉向平面圖形,在豐富的活動中使學生認識一些平面圖形的簡單性質。

展開與摺疊、切截,從不同方向看,是認識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學習過程中,要親自去展開與摺疊、切截,親自去觀察、思考,並與同伴交流,從而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第二章 有理數及其運算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的概念及其加減法、乘除法、和乘方運算,以及使用計算器作簡單的有理數運算。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從實際問題情境與已有的國小數學知識基礎着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新的有理數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數的數量關係及其規律。在方法上採用了由具體特殊的現象發現一般規律,使學生初步體驗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學會表示數量關係的一些數學工具以及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的方法。同時適當控制練習和習題的難度,引人計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煩瑣的計算。這部分的內容不僅是爲下一部分內容“整式的加減”的學習作好一個鋪墊,而且是整個國中數學“數與代數”內容中關於“數”的學習的重要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內容,可以說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國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一個重點。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減

列代數式,單項式及其有關概念,多項式及其有關概念,去括號法則,整式的加減,合併同類項,求代數式的值。重點:去括號,合併同類項。難點:對單項式係數,次數,多項式次數的理解與應用。整式是簡單代數式的一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整式表示有關的量,體現了變量與常量之間的關係,加深了對數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數式,去括號及合併同類項是後面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求代數式的值在會考命題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 基本平面圖形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從學生生活周圍熟悉的立體圖形入手,使學生隊物體形狀的認識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數學圖形,學會畫簡單的立體圖形,通過立體圖形的展開圖介紹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從而引人組成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的介紹,進而以此爲基礎介紹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有關概念與性質以及平行線的識別方法,並介紹這些知識的一些初步應用。

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學生在國小所學的“空間與圖形”知識爲基礎,通過大量豐富的立體、平面圖形,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認識與感受,探索圖形中存在的簡單關係,初步體驗一些變換的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說理。在這部分的內容編排上,以體——面——線——點爲序,從學生周圍的、熟悉的各種物體入手,直觀認識立體圖形,然後通過視圖與展開圖,進一步加以認識,再轉到對各種平面圖形的認識,對基本圖形——點和線的認識,最後認識角、相交線及平行線。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分析、在操作中體驗變換。這部分內容也是本學期教學內容的又一個重點。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介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概念,解方程和運用解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豐富的實例,從中尋找等量關係,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平直觀地歸納等式的性質,運用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歸納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建立方程模型,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總結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過程。

第五章 數據的收集與表示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數據的收集、數據的表示、可能還是確定。前兩部分是屬於統計範疇的內容,後一部分屬於概率範疇的內容,整個內容圍繞着真實的數據展開教學。這部分內容在設計上是以大量豐富的實際生活例子爲載體,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操作與合作探索活動學會數據的收集與表示的簡單方法,並用來處理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問題,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這部分內容的引入是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可以幫助人們對大量的數據作出合理的推斷與預測的一種新的研究工具——統計與概率。

三、明確本期教學目標:

本期教材知識內容爲“豐富的圖形世界”、“有理數及其運算”、“整式及其加減”、“基本平面圖形”、“一元一次方程”、“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和代數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數和代數式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能運用有理數,代數式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有理數的代數式來進行描述;學生在經歷物體和圖形的初步認識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識圖與作圖技能,認識最基本的圖形――點和線,進而認識角、相交線和平行線,掌握與此相關的基本推理技能;學生通過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做出判斷並進行交流活動的全過程,體會數據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技能,形成對統計的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①學會能對具體情境中較大的數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能用有理數、代數式刻劃事物間的相互關係。②學生通過在探索圖形(點、線、角、相交線、平行線)的性質、圖形的變換以及平面圖形與幾何體的相互轉換(三視圖、展開圖)等到活動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在合理的推證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③學生能在數據的收集與表示中,學會收集、選擇、處理數學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大膽的猜測,並能用實例進行檢驗,從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學會能結合生活實際的具體

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對比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並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⑥學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養成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3、情感與態度目標:①學生通過初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樂於接觸生活環境中的數學信息,願意參與數學話題的研討,從中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②學會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勇於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克服困難並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③學生通過學習,體驗到數學中的有理數、代數式和幾何圖形是有效地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認識到這些數學知識是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從而瞭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認識到數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可以獲得數學猜想的探索過程,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着創造性,感受證明的必要性、證明過程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⑤學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學習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能虛心聽取、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從而學會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⑥通過閱讀學習,瞭解我國數學家在數學上的傑出貢獻,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

上述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它們是相互聯繫的和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否則它們的實現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的實現爲前提。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爲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說。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數學建模,野外測量,七巧板遊戲,課件演示。使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4、挖掘數學特長生,發展這部分學生的特長,使其冒尖。

5、開展分層教學實驗,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知識,使人人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統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狀態,八方聯繫,渾然一體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得鬆。成績好,發展學生的素質。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瞭解代數式概念的基礎上,能把簡單的與數量有關的詞語用代數式表示出來;

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列代數式.

難點:弄清楚語句中各數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用代數式表示乙數:(投影)。

(1)乙數比x大5;(x+5)。

(2)乙數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數比x的倒數小7;(-7)。

(4)乙數比x大16%?((1+16%)x)。

(應用引導的方法啓發學生解答本題)。

2?在代數裏,我們經常需要把用數字或字母敘述的一句話或一些計算關係式,列成代數式,正如上面的練習中的問題一樣,這一點同學們已經比較熟悉了,但在代數式裏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敘述的.一句話或計算關係式(即日常生活語言)列成代數式?本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個問題?

二、講授新課

例1用代數式表示乙數:

(1)乙數比甲數大5;(2)乙數比甲數的2倍小3;

(3)乙數比甲數的倒數小7;(4)乙數比甲數大16%?

分析:要確定的乙數,既然要與甲數做比較,那麼就只有明確甲數是什麼之後,才能確定乙數,因此寫代數式以前需要把甲數具體設出來,才能解決欲求的乙數?

解:設甲數爲x,則乙數的代數式爲

(1)x+5(2)2x-3;(3)-7;(4)(1+16%)x?

(本題應由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完成)。

最後,教師需指出:第4小題的答案也可寫成x+16%x?

例2用代數式表示:

(1)甲乙兩數和的2倍;

(2)甲數的與乙數的差;

(3)甲乙兩數的平方和;

(4)甲乙兩數的和與甲乙兩數的差的積;

(5)乙甲兩數之和與乙甲兩數的差的積?

分析:本題應首先把甲乙兩數具體設出來,然後依條件寫出代數式?

解:設甲數爲a,乙數爲b,則

(1)2(a+b);(2)a-b;(3)a2+b2;

(4)(a+b)(a-b);(5)(a+b)(b-a)或(b+a)(b-a)?

(本題應由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完成)。

此時,教師指出:a與b的和,以及b與a的和都是指(a+b),這是因爲加法有交換律?但a與b的差指的是(a-b),而b與a的差指的是(b-a)?兩者明顯不同,這就是說,用文字語言敘述的句子裏應特別注意其運算順序?

例3用代數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數;

(2)被5除商m餘2的數?

分析本題時,可提出以下問題:

(1)被3整除得2的數是幾?被3整除得3的數是幾?被3整除得n的數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餘2的數是幾?如何表示這個數?商2餘2的數呢?商m餘2的數呢?

解:(1)3n;(2)5m+2?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有理數的概念,會對有理數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培養分類能力.

2.瞭解分類的標準與分類結果的相關性,初步瞭解集合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有理數進行分類,發展學生的分類意識,體驗分類是數學上常用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2.經歷從整數和分數擴充到有理數,瞭解人類對數的認識是不斷髮展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了解數的擴充,體會數的擴充對人類發展的作用.

2. 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能有意識地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

二、重點難點

重點:

正確理解有理數的概念.

難點:

正確理解分類的標準和按規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兩節已經學習了正負數,這爲本節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有理數的概念不太容易理解,尤其是有理數的分類,因此一定要嚴格把握教材要求。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

環節 問 題 設 計 師 生 活 動 備註

設 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已將數的範圍擴大了,你能寫出3個不同類的數嗎?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名學生板演

(1)把他們寫出的數進行分類:1,2,3,0,-1,-2,-3,5,8,26,29,-0.5,-150.25

…………

(2)我們是否可以把上述數分爲兩類?如果可以應分爲哪兩類?

(3)我們所學過的整數(0除外)能否寫成分數的形式?上面的分類標準是什麼?我們還可以按其他標準對數進行分類嗎?

問題三

到現在爲止,我們學過的書(π除外)都是有理數。你能對我們學過的數進行合理分類嗎?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自己進行分類,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結果,如果不全,可以補充.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先看書,回顧思考得出結論: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爲整 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爲分數。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

整數可以看成分母爲1的分數,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也都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如:

5可以寫成 ;0.3可以寫成 ;0. 可以寫成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得出結論:整數和分數統稱爲有理數。

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後,小組討論.

教師在參與討論時啓發學生進行分類,明確分類的基本原則:不重不漏.同時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完善

如:按整數和分數分;或按正負數分等。但是要注意遺漏0的問題。

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入手,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學生通過概括得出有理數的概念.

關注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探究活動,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通過對有理數進行分類,讓學生進一步領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爲他們以後更好地學習新知識作準備.同時也能使學生加深對有理數的理解.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會用有理數的加、減運算法則進行混合運算,並會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利用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使學生初步瞭解類比學習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有理數的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體會有理數混合運算的意義和作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利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章重點之一,《標準》中強調: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重視在具體 情境中去體驗、理解有關知識;注重過程,提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活動,培養髮現規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應用,加強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本節內容把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融入實際問題中,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又突出了《標準》對本節內容的特別要求。本節內容也爲後繼學習數學知識作必要的基本運算技能,雖注重應用,加強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但基本的運算技能也是學習數學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節內容對學生學習數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啓發式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複習引入(課件出示)

1、敘述有理數加法法則。

2、敘述有理數減法法則。

3、敘述加法的運算律。

4、符號“”和“—”各表達哪些意義?

5、—9(6);(—11)—7

(1)讀出這兩個算式。

(2)“、—”讀作什麼?是哪種符號?“、—”又讀作什麼?是什麼符號?

把兩個算式—9(6)與(—11)—7之間加上減號就成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2.7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探索新知講授新課講評(—9)(6)—(—11)—7

省略括號和的形式

教師針對學生所做的方法區別優劣

對此類題目經常採用先把減法轉化爲加法,這時就成了—9,6,11,—7的和,加號通常可以省略,括號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 6 11—7

雖然加號、括號省略了,但—9 6 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這個算式可以讀成……(教師糾正)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計算。

先自己練習嘗試用兩種讀法讀,口答。(負9正6正11負7的和或負9加6加11減7)

讓學生嘗試,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自己就會尋找到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所做的.方法,及時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來給學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寫成省略括號代數和的形式後,通過讓學生練習兩種讀法,可以加深對此算式的理解,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鞏固練習

1、把下列算式寫成省略括號和的形式,並把結果用兩種讀法讀出來。

(1)(9)—(10)(—2)—(—8)3;

(2)—(—)—(—)—()

2、判斷式子—7 1—5—9的正確讀法是()

A、負7、正1、負5、負9;

B、減7、加1、減5、減9;

C、負7、加1、負5、減9;

D、負7、加1、減5、減9;

(二)用加法運算律計算出結果

—9 6 11—7

(三) 鞏固練習

1、—4 7—4=—___—___ ___

2、6 9—15 3=___ ___ ___—___

3、—9—3 2—4=___9___3___4___2

4、— — = ___ ___ ___

1題兩個學生板演,兩個學生用兩種讀法讀出結果,其他學生自行演練,然後同桌讀出互相糾正。

2題搶答

按教師要求口答並讀出結果

討論後回答這兩題旨意在鞏固怎樣把加減混合運算題目都轉化成加法運算寫成代數和的形式,這裏特別注意了代數和形式的兩種讀法。

學生運用加法交換律時,很可能產生“—9 7 11—6”這樣的錯誤,教師先讓學生自己去做,然後糾正,又做一組鞏固練習,使學生牢固掌握運用加法運算律把同號數放在一起時,一定要連同前面的符號一起交換這一知識點。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4

一、 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承擔七(1)(2)兩班的數學教學,這些學生整體基礎參差不齊,國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任務艱鉅。在國小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對優生來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也較爲清楚,但位數不多。對多數學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掌握,成績稍差。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要得到加強,還要提升整體成績,適時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抽出一定的時間給強化幾何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2、教材分析:

1、第1章有理數:本章主要學習有理數的基本性質及運算。本章重點內容是有理數的概念,性質和運算。本章的難點在於理解有理數的基本性質、運算法則,並將它們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和計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減:本章主要是學習單項式和多項式的加減運算。本章重點內容是單項式、多項式、同類項的'概念;合併同類項及去括號的法則及整式的加減運算。本章難點在於理解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的法則。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本章重點內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本章難點在於解一元一次方程,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第4章幾何圖形初步:本章主要學習線段和角有關的性質。本章的重點是區別直線、射線、線段,角的有關性質和計算;理解互爲餘角、互爲補角的性質及應用。本章的難點在於線段和角的有關計算。

二、 教學目標和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獲得數學中的基本理論、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會將實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幾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過程並學會在實際問題進行應用。

3.初步具有數學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1.採用思考、類比、探究、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動;

3.密切聯繫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類比、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係,和諧發展的主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逐步形成數學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爲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三、 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l、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考試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5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有理數乘法法則。

2。內容解析

有理數的乘法是繼有理數的加減法之後的又一種基本運算。有理數乘法既是有理數運算的深入,又是進一步學習有理數的除法、乘方的基礎,對後續代數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與有理數加法法則類似,有理數乘法法則也是一種規定,給出這種規定要遵循的原則是“使原有的運算律保持不變”。本節課要在國小已掌握的乘法運算的基礎上,通過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數乘正數(或0)的規律在正數乘負數、負數乘負數時仍然成立,那麼運算結果應該是什麼”的結論,從而使學生體會乘法法則的合理性。與加法法則一樣,正數乘負數、負數乘負數的法則,也要從符號和絕對值來分析。由於絕對值相乘就是非負數相乘,因此,這裏關鍵是要規定好含有負數的兩數相乘之積的符號,這是有理數乘法的本質特徵,也是乘法法則的核心。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兩個有理數相乘的符號法則。

二、目標及其解析

1.目標

(1)理解有理數乘法法則,能利用有理數乘法法則計算兩個數的乘法。

(2)能說出有理數乘法的符號法則,能用例子說明法則的合理性。

2.目標解析

達成目標(1)的標誌是學生在進行兩個有理數乘法運算時,能按照乘法法則,先考慮兩乘數的符號,再考慮兩乘數的絕對值,並得出正確的結果。

達成目標(2)的標誌是學生能通過具體例子說明有理數乘法的符號法則的歸納過程。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有理數的乘法與國小學習的乘法的區別在於負數參與了運算。本課要以正數、0之間的運算爲基礎,構造一組有規律的算式,先讓學生從算式左右各數的符號和絕對值兩個角度觀察這些算式的共同特點並得出規律,再以問題“要使這個規律在引入負數後仍然成立,那麼應有……”爲引導,讓學生思考在這樣的規律下,正數乘負數、負數乘正數、兩個負數相乘各應有什麼運算結果,並從積的符號和絕對值兩個角度總結出規律,進而給出有理數乘法法則,在這個過程中體會規定的合理性。上述過程中,學生對於爲什麼要討論這些問題、什麼叫“觀察下面的乘法算式”、從哪些角度概括算式的規律等,都會出現困難。爲了解決這些困難,教師應該在“如何觀察”上加強指導,並明確提出“從符號和絕對值兩個角度看規律”的要求。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觀察給定的乘法算式;從哪些角度概括算式的規律。

四、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1 我們知道,有理數分爲正數、零、負數三類。按照這種分類,兩個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會出現哪幾種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從有理數分類的角度考慮,區分出有理數乘法的情況有:正數乘正數、正數與0相乘、正數乘負數、負數乘正數、負數乘負數。

設計意圖:有理數分爲正數、零、負數,由此引出兩個有理數相乘的幾種情況,既複習有關知識,爲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又滲透了分類討論思想。

問題2 下面從我們熟悉的乘法運算開始。觀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發現什麼規律嗎?

3×3=9,

3×2=6,

3×1=3,

3×0=0。

追問1:你認爲問題要我們“觀察”什麼?應該從哪幾個角度去觀察、發現規律?

如果學生仍然有困難,教師給予提示:

(1)四個算式有什麼共同點?——左邊都有一個乘數3。

(2)其他兩個數有什麼變化規律?——隨着後一個乘數逐次遞減1,積逐次遞減3。

設計意圖:構造這組有規律的算式,爲通過合情推理,得到正數乘負數的法則做準備。通過追問、提示,使學生知道“如何觀察”“如何發現規律”。

教師:要使這個規律在引入負數後仍然成立,那麼,3×(—1)=—3,這是因爲後一乘數從0遞減1就是—1,因此積應該從0遞減3而得—3。

追問2:根據這個規律,下面的兩個積應該是什麼?

3×(—2)= ,

3×(—3)= 。

練習:請你模仿上面的過程,自己構造出一組算式,並說出它的變化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構造算式,加深對運算規律的理解。

追問3:從符號和絕對值兩個角度觀察這些算式(指師生給出的所有含正數乘負數的算式),你能說說它們的共性嗎?

先讓學生觀察、敘述、補充,教師再總結:都是正數乘負數,積都爲負數,積的絕對值等於各乘數絕對值的積。

設計意圖:先得到一類情況的結果,降低歸納概括的難度,同時也爲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問題3觀察下列算式,類比上述過程,你又能發現什麼規律?

3×3=9,

2×3=6,

1×3=3,

0×3=0。

鼓勵學生模仿正數乘負數的過程,自己獨立得出規律。

設計意圖:爲得到負數乘正數的結論做準備;培養學生的模仿、概括的能力。

追問1:要使這個規律在引入負數後仍然成立,你認爲下面的空格應各填什麼數?

(—1)×3= ,

(—2)×3= ,

(—3)×3= 。

練習:請你模仿上面的`過程,自己構造出一組算式,並說出它的變化規律。

追問2 :類比正數乘負數規律的歸納過程,從符號和絕對值兩個角度觀察這些算式(指師生給出的所有含正數乘負數的算式),你能說說它們的共性嗎?

先讓學生觀察、敘述、補充,教師再總結:都是負數乘正數,積都爲負數,積的絕對值等於各乘數絕對值的積。

追問3:正數乘負數、負數乘正數兩種情況下的結論有什麼共性?你能把它概括出來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模仿已有的討論過程,自己得出負數乘正數的結論,並進一步概括出“異號兩數相乘,積的符號爲負,積的絕對值等於各乘數絕對值的積”。既使學生感受法則的合理性,又培養他們的歸納思想和概括能力。

問題4 利用上面歸納的結論計算下面的算式,你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嗎?

(—3)×3= ,

(—3)×2= ,

(—3)×1= ,

(—3)×0= 。

追問1:按照上述規律填空,並說說其中有什麼規律?

(—3)×(—1)= ,

(—3)×(—2)= ,

(—3)×(—3)= 。

設計意圖:由學生自主探究得出負數乘負數的結論。因爲有前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學生能獨立完成。

問題5總結上面所有的情況,你能試着自己給出有理數乘法法則嗎?

學生獨立思考後進行課堂交流,師生共同完成,得出結論後再讓學生看教科書。

追問:你認爲根據有理數乘法法則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時,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你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如果有困難,可先讓學生看課本第29頁有理數乘法法則後面的一段文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嘗試歸納乘法法則,明確按法則計算的關鍵步驟。

例1計算:

(1)

;(2)

;(3)

學生獨立完成後,全班交流。

教師說明:在(3)中,我們得到了

=1。與以前學習過的倒數概念一樣,我們說

與—2互爲倒數。一般地,在有理數中仍然有: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爲倒數。

追問:在(2)中,8和—8互爲相反數。由此,你能說說如何得到一個數的相反數嗎?

設計意圖:本例既作爲鞏固乘法法則,又引出了倒數的概念(因爲這個概念很容易理解),同時說明了求一個數的相反數與乘—1之間的關係(反過來有—8=8×(―1))。

例2 用正數、負數表示氣溫的變化量,上升爲正,下降爲負。登山隊攀登一座山峯,每登高1km氣溫的變化量爲—6°C,攀登3km後,氣溫有什麼變化?

設計意圖:利用有理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小結、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帶着下列問題回顧本節課的內容:

(1)你能說出有理數乘法法則嗎?

(2)用有理數乘法法則進行兩個有理數的乘法運算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3)舉例說明如何從正數、0的乘法運算出發,歸納出正數乘負數的法則。

(4)你能舉例說明符號法則“負負得正”的合理性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知識內容和學習過程兩個方面進行小結。

作業:教科書第30頁,練習1,2,3;第37頁,習題1。4第1題。

五、目標檢測設計

1。判斷下列運算結果的符號:

(1)5×(—3);

(2)(—3)×3;

(3)(—2)×(—7);

(4)(+0。5)×(+0。7)。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有理數乘法的符號法則的理解。

2計算:

(1)6×(—9);

(2)(—6)×0。25;

(3)(—0。5)×(—8);

(4)0×(—6);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