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精華】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篇

教學計劃 閱讀(5.29K)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篇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爲了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更大的發揮語文教學的職能作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特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情分析

所教班級七年級(3)班44人,這個班級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差。一部分學生靈活一些,男女生的學習態度有很大差別。大多數女生勤奮,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但男生的學習態度較差,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個別甚至不學。學生智力水平較低,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偏低。經過上學期的學習鍛鍊,突出的特點是:

1、學生對語文課的認識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膽嘗試和探究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3、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

4、課堂上有用於帶頭的.好學生,課堂教學開展還行

 存在的不足有:

1、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差

2、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

3、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

4、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

5、積累較少,閱讀面不廣。

 二、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繼續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繫爲線索,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板塊組織單元。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個部分。六個單元,依次安排了成長、祖國、名人、文化、探險、動物六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爲主題的課文。這些課文,有的講述自己從孩童遊戲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的講述自己在父親及周圍大人的教育和影響下不斷成長的生活故事(林海因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語文教學,不斷提高語文教師備課的質量,更好地爲學生服務,七年級語文備課組對本學期的語文備課工作擬定以下的計劃:

七年級備課組成員有。備課組成員在同一個辦公室辦公,便於互相交流學習。語文備課本着合作互助的原則,集大成者服務於教案,但同時也不侷限教師個人的備課風格。

根據河大版語文教材的特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根據《學科說明》的相關說明,根據備課組成員的教學優勢,本學期七年級語文備課設計如下。

一、現代文課文備課

現代文課文在語文教材中佔有相當的絕對的優勢。教材中精選了現代文課文,含金量很大。

在現代文備課中,包含很多語文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每課都要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在這裏要體現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生字詞的識記和應用;重點句子和優美句子的理解及仿寫句子能力;重點段落和優美段落的賞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能力。

過程與方法。教學過程要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無論哪一個教學步驟都要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課堂信息反饋,教師及時給與迴應。在我校推行“小組活動型”教學模式,在備課中要充分體現。

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是一門極具情感的學科,在此要體現學科特點,結合具體課文給學生積極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不僅學得到語文知識也受到美的薰陶,體現大語文的先進時代理念。

當然在備課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年齡特點,即備課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

現代文備課可以結合課文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備精講課文,略講課文,自讀輔導課文。

二、文言文和古詩詞備課

文言文和古詩詞在語文語文教材中也佔有一定地位,七年級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大多比較淺顯。文言文和古詩詞是語文的精華,經過歷史淘金保留至今,所以很有學習的必要。

七年級文言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及語感,當然每課也要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文言文教學要讓學生識記和理解一定的文言詞彙,尤其是對實詞的學習。這便於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對文言句子的教學,不要僅限於讓學生背會爲止,應教會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如直譯法、意譯法。讓學生用方法去學習,用方法提高能力。在串通課文的基礎上,再進行整體感知和深入點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七年級學生剛接觸文言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做講解,悉心輔導。關於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和能力要逐步體現逐步實施,不要急於求成。當然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優點,讓學生互動探究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文言文中蘊含着很多高尚的情感,在教學中要善於挖掘,也要善於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特徵,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情感薰陶。

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很多名篇:《論語》等,在備課中也要體現背誦的基本功。

三、寫作實踐、綜合活動、口語交際

寫作實踐是令很多語文教師困惑的語文教學部分。

爲了便於教學,教材進行了精心設計。寫作實踐的安排貼近單元課文和實際生活。寫作實踐的難度在於這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和體現,所以在備課中要全面考慮,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應有所側重。緊密結合單元教學,體現單元教學的語文技能。

很多語文教師認爲作文是寫出來的,所以作文課就是學生寫寫寫。其實這樣做是很讓學生爲難的,如同大海撈針。

寫作實踐的備課同樣需要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寫作實踐的技能是綜合性的,要結合單元學習提煉濃縮語文技能,讓學生明白在這次作文中應運用什麼技能或是如何寫作。當然重點要體現出來。如第一單元,側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只要學生想象豐富,那就是一篇達標的作文。

過程與方法。教師一定把有關的知識點幫學生捋清晰,然後輔導學生寫作。這個過程不是模式化的,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如有的學生需要例文,有的學生需要題綱式的輔導,有的學生需要提示思維思路,教師可以巡迴輔導。

情感態度價值觀。作文教學不同於課文教學,作文的情感蘊含在學生的作文裏。因此在寫作之前要幫助學生醞釀情感,“詩言志”,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想要表達或抒發什麼樣的情感,從而在寫作過程中親身體驗美的情感。作文很注重真情實感,讓學生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培養學生的情商。

綜合活動和口語交際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備課中體現可操作性,體現趣味性,當然也要能體現語文的技能。

當然課外閱讀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備課組成員共同合作,從衆多的閱讀文章中精選好的文章,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寬。

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備課組成員團結協作攜手並肩,語文備課的內容一定豐富多彩。在相互的學習中每個人都會有收穫的。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教育方針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爲指導,以七年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爲依託,認真組織教學,努力體現課程標準精神。

二、學生基本情況。

這期間我在高一教語文。從學生入學考試來看,學生語文成績和語文素養不容樂觀。學生語文優秀率不到10%,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不高,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也不好,所以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之路可謂仁忠。儘管如此,我仍將繼續按照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認真工作,着眼於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努力爲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這本教材由7個單元和30節課組成,包括16節精讀課和14節略讀課。它由五個現代語言單元組成,每個單元有四節課。第一單元筆記,第二單元寫人,第三單元寫風景,第四單元寫小說,第五單元寫童話和科幻。在文體上,這五個單位可以歸爲敘事風格。有兩個中國古典詩歌單元,每個單元有五節課。大多數文本也可以歸類爲敘事風格。還有《名著引讀》《漢字的形體》《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等三個附錄。

2.寫作分爲整體寫作、片段寫作和課外練習。整個寫作安排七次,課後每個單元結合“思考練習”進行一兩次片段寫作。課外寫作需要學生養成習慣。口語交際安排七次,散的口語交際活動也在課後“思考練習”中適當安排。

3.綜合學習安排3次,涉及學習查閱資料,考察社會上的漢字,探索現代科技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4.寫作安排了兩次,涉及到複習正楷,初步瞭解正楷的基本筆畫組合內閣規則。散寫練習結合課後“思考練習”,每個單元安排一兩次。

5.單位目標

第一單元:敘事散文單元。目標是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引導他們開展實踐活動。教學設計:首先,介紹作者,引起學生對課文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然後引導他們掌握文章的脈絡,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的重點部分。巧設題目讓學生充分表達觀點。

第二單元:寫人的散文。目標是培養健康的感情,正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懂得如何對待自己的親人、老師,體會自己的愛;懂得處理個人、家庭、國家的關係,服從大局。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寫作技巧。教學設計: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要點。

第三單元:寫風景的散文單元。目標是瞭解關於寫場景的文章的特點,學習寫場景的方法(掌握場景的特點,合理安排寫場景的順序),欣賞作品準確生動的語言。教學設計: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過程。

第四單元:小說單元。目標是瞭解小說的一般特徵和相關知識,瞭解小說通過塑造人物、安排情節、描寫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國內外優秀小說,培養學生想象力,學會簡單分析評價人物。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寓教於樂

第五單元:童話單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通過單元教學達到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設計:注重發展思維和想象力,通過閱讀、討論、設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課堂教與學的氛圍。

第六、七單元:古詩詞單元。目標是讓學生逐漸接觸和了解優秀的中國古代文化。引導學生培養誠信,成爲合格的現代公民。在學習中大膽質疑,大膽探索。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古詩之美,初步瞭解中國古詩的輝煌成就。

四,一般教學目標。

新課程教材的教學目標不是教材的`教學目標,而是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教材只是一個例子,重要的是在於學生的情感體驗。

1、掌握七年級(上)階段要求掌握新單詞的發音和詞義,並學會使用。

2.學習本書的課文,完成木學期的教學任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常用的學習方法。

4.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讓他們能夠感性地閱讀課文,爲培養學生的語文語感奠定基礎。

5.閱讀大量課程標準要求的課外讀物,增加閱讀量。

6.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文章的主題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7.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貫穿語文學習。

五、教學措施

1.注重教學目標的整合。傳統的目標設計強調結論勝於過程,認知勝於情感,智能改變勝於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

2.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語文課要從單一到綜合,從平面到立體,從封閉到開放,激發學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