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精華】美術教學計劃集合六篇

教學計劃 閱讀(3.12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美術教學計劃集合六篇

美術教學計劃 篇1

a. 繪畫類 目 標:

1、 認識並逐步學會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筆、蠟筆、油畫棒),培養正 確的繪畫姿勢,手腿保持一定距離。握筆自然有力。

2、 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興趣,認識並學會使用3-6種顏色:紅、綠藍、黑、黃、褐點。

3、 從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逐步學會掌握點、豎線、橫線、斜線、圓形和方形塗染等方法畫出所熟悉的物體,如樹木、花草、人、動物等,培養幼兒大膽畫畫的能力。

b. 手工類 目 標:

1、 認識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稱(粘土、橡皮泥及麪糰),知道它們的性質是柔軟的,可以塑造的。

2、 學會用搓、團圓、壓扁、沾合等方法,簡單地塑造一些物體,並能按自己的意願塑造。

3、 認識紙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稱,學會一些簡單的摺疊方法(如對邊折、二邊向中心折、對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學習粘貼簡單圖形的方法。

(二) 高級班

a. 繪畫類: 目 標:

1、 教幼兒學習用圓形、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塗染等方法畫出自己生活中觀察過的物體,簡單的風景,動植物,能畫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徵。

2、 教幼兒區別蠟筆、水彩、蠟筆水彩混合畫的特徵,對色彩調合能互相互補,用色協調、明快、潔淨。

3、 構圖方面能用點、線、小圓點、花朵、葉子等畫出簡單的圖案,教到色彩鮮明,比例恰當。

a. 手工類:

目 標:

1、 泥工:學習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徵,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塑造簡單的玩具和動植物。

2、 紙工:學會一些簡單的摺疊方法,能折出有關事物形象的紙工作品,及節日裝飾、環境佈置等,培養幼兒的初步美感和審美能力。 月計劃 九月份教學計劃: 初級班:

a. 繪畫: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運用做做玩玩的方法進行直線弧線的練習。

b. 手工:幫助幼兒認識工具、材料、瞭解其名稱和使用方法。 高級班:

a. 繪畫:以蠟筆爲主,用顏色臨摹爲授課方法,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和構圖。

b. 手工:學習撕紙粘貼方法,能撕出簡單的樹葉、樹幹和花草,調和畫面。 十月份教學計劃 初級班

a. 繪畫:運用直線、弧線組合形成整體畫面,如:《小鴨戲水》、《月亮和星星》

b. 手工:學習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條、團圓、壓扁、沾合等。用這些技能可以做成小湯圓、蘋果、糖葫蘆等。 高級班:

a. 繪畫:以水彩爲主,掌握水彩特性,能畫出簡單的植物的顏色(水、樹、花、雞、鴨等)。

b. 手工:掌握剪紙貼,能作出各種形狀,拼帖簡單的畫面,如《秋樹》、《雨中娃》等。

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課標》要求,力求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和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授課班級2個,三年級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非常高,平時就有很多學生平時就愛畫畫,但受到右腦模式干擾較強,所以教師應繼續保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並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適當的繪畫方法指導,讓他們接觸初步的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更大的魅力。

三、全冊教材分析:

全冊共十三個課題。考慮到中段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國小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在整體結構上延續了整套教材的知識體系,如:手工系列的《會走的小人》、《旋轉卡》;設計系列的《花樣》、《卡通大亮相》;泥塑系列的《盤泥條》;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

從主題選擇上看,突出多元化與趣味性。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國小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並注意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四、全期教學總目標: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想象畫的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繪畫練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3、進行工藝製作,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學生欣賞水平,培養美術興趣。

難點:

1、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繪畫、工藝教學中,使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得到進一步培養,動手能力,立體造型,空間想象力也有所發展。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 次 教學內容 課 時

1~2 常規教學 3

2~4 老師您好 5

5~6 卡通大亮相 3

6 鳥之王 1

7 會走的小人 1

7 旋轉卡 1

8 盤泥條 1

8~9 留住秋天 3

10~11 玩偶大本營 3

11~12 花樣 2

12 紙盒“城堡” 1

13 開心檯曆 1

13~14 我是生活小主人 3

15 幸福樂園 2

16~17 複習、考試 4

七、教學措施:

1、注重對學生造型表現的培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爲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3、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5、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6、教師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視、錄像、範畫,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教師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檢索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八、評價工作安排:

評價方法:合作學習評價法

評價措施:把學生按四個人一組分成獨立的合作團,每一個合作團中又給每個人編好號(1、2、3、4),在課中設立情感態度星、紀律星、合作星、創意星,每週小結一次,期終作好總結工作。

評價原則:堅持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堅持多元評價的原則

堅持而向全體的原則

九、個人業務學習安排:

1、閱讀專科教育雜誌和教育報刊。

2、單週業務學習,雙週政治學習,並做好筆記。

十、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教研專題:

1、讓學生學會欣賞;

2、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研究措施:

1、積極爲學生創造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

3、教師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能力。

6、積極與班主任聯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起搞好學校的美術工作。

十一、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1、開展學校美術特長班的訓練活動。

2、組織學生書畫展。

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美術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美術可以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美術可以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善於實踐的心理品質,這樣將會對他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美術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標

1、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造型、表現)

2、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

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設計、應用)

3、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欣賞、評述)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綜合、探索)

三、教學內容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1、在美術遊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顏色。

2、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

4、通過各種方式的實物拓印,產生肌理,獲得視覺和觸角的感受。

5、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過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進行簡單器皿和動物形象的造型。

6、用單色、彩色紙以及廢舊畫報、掛曆,採用折、剪、撕、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表現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1、以遊戲的方式,觀察或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並作簡單的組合造型。

2、用自然硬質媒材或人工硬質媒材,通過拼擺、粘接、堆積、組合等技法進行造型遊戲。

3、以遊戲的方式,用單色或彩色紙,採用折、剪、撕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爲主的練習。

4、安全地使

用材料和工具。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1、走出教室,觀賞校園和所在地的景色。

2、欣賞自己和同學創作的美術作品。

3、瞭解、欣賞我國民間美術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點。

4、通過觀摩錄像、畫冊,對中外優秀的卡通藝術形象進行欣賞和討論。

5、到閱覽室翻閱畫冊,觀看學生美術作品,找出最喜愛的一件作品,並說明理由。

6、欣賞木偶戲和皮影戲的人物造型,通過錄像或實地觀看木偶或皮影戲的表演片段。

7、欣賞中外畫家描繪兒童生活的美術作品。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1、利用各種材料特點,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表現出自己的想象,創作出藝術作品,並發表自己的感受。

2、結合語文、音樂等學科內容進行美術創作,共同設計、佈置學生美術作業展覽或美化教室。

3、根據兒歌、童話設計和製作頭飾或面具等,並表演舞蹈、童話劇等。

4、用各種材料製作小型商品,並佈置成小小超市,模擬商品交易過程。

四、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以下教學原則:

1、審美性原則

把審美教育作爲主線貫串教學全過程,通過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和表現,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思想性原則

發掘教材內在的思想性,在教學的內

容與形式中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則

教學內容和方法應適合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淺顯易學,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4、創造性原則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啓發、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5、實踐性原則

聯繫學生的實際,理論講述與操作訓練相結合,充分使學生眼、手、腦協調並用。

6、趣味性原則

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7、因材施教原則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間個性的差異,在教學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考慮個別超常學生與後進學生的情況,採取一般教育與個別知道相結合的方法。

美術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美術教學計劃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浙美版第二冊教學計劃教案。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美術教學計劃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美術教學計劃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們的喜愛。

二、學情分析及措施

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畫時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於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於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停留在幼兒園的水平。

措施:

1、學生的行爲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成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爲重點,特別讓他們記住在準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遊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不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本學期教學的教學目標

1、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教案《浙美版第二冊教學計劃教案》。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四、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周次課時內容目標重難點

21五彩的煙花1、繼續學習色彩的初步知識,進一步認識各種顏色。

2、初步學習油畫棒和水彩顏料相結合的塗色技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等。

3、觀察煙花的色彩變化,表現節日煙花的美,促使學生養成平時觀察和表現美好事物的習慣。重點:初步掌握油畫棒和水彩相結合的畫法。

難點: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後,能較自如地表現對煙花的感受。

21水彩遊戲1、瞭解染、吹、淌、滴這些不同水彩技法產生的效果。

2、初步學習運用染、吹、淌、滴這些水彩技法創作一幅有主題的水彩畫。

3、培養學生大膽、細心的創作習慣,學習由於創新的精神。重點:學習水彩遊戲的各種玩法。

難點:運用多種形式的水彩技法創作一幅有主題的水彩畫。

31繽紛花布1、認識點、線、面等美術元素,知道它們不同的組合形式和作用。

2、通過對花布的觀察和欣賞,能運用點、線、面進行巧妙組合,大膽地運用蠟筆水彩畫形式塗色,能設計出色彩鮮豔、圖案精美的花布。

3、通過對點、線、面的綜合感知、設計、製作,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重點:利用點、線、面巧妙地設計花布。

難點:設計時能夠做到形狀和色彩的和諧統一,富有情趣。

4~52美麗的盤子1、欣賞各種盤子,認識盤子的特點和種類,瞭解有關盤子的歷史。

2、通過對不同盤面的花紋、圖案進行設計,並運用添畫或拼貼等技法,培養學生大膽設計、動手製作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重點:設計製作一個美麗的盤子。

難點:對盤面進行裝飾設計,使之更具有裝飾性和審美情趣。

5~62粘貼小動物1、認識泥塑的一般特點和小動物的不同種類。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貼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貼出有趣、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對泥塑的興趣,從小樹立愛護小動物、與小動物和睦相處的意識。重點:通過粘貼小動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難點:創造性地製作自己心目中的各類小動物。

6~72船兒出航1、瞭解有關船的知識,知道船的基本結構和用途。

2、能用蠟筆、水彩畫等形式創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想象力。

3、使學生從小熱愛航海事業,培養不怕困難的精神。重點:航行中的船的特點。

難點:描繪航行中的船,體現學生的想象和創意。

7~82蘑菇家園1、觀察蘑菇的生長特點,瞭解蘑菇的有關知識。

2、能運用繪畫或泥塑的形式設計"蘑菇"家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3、通過蘑菇家園的設計,表達對自己家園的熱愛。重點:設計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園。

難點:綜合創作能力、創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

8~92各種各樣的樹1、瞭解樹的結構、外形和種類等知識。

2、運用繪畫、拼貼的形式來表現所觀察到的樹的特點,並進行添加、想象的訓練。

3、培養熱愛樹木,保護大自然的情感。重點:表現樹的特點。

難點:表現不同季節中的樹所具有的特點。

9~112卡通寶寶1、認識卡通的類型和特點。

2、學習用水彩筆等作畫工具製作卡通形象,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段,把自己喜愛的物品設計成鮮明的卡通形象。

3、培養學生對卡通的熱愛,爲創作富有特色的中國卡通形象而努力。重點:運用誇張變形等擬人手段,把自己喜歡的物品設計成卡通形象。

難點:形象的創意性與生動性。

111信封紙偶1、瞭解信封紙偶的不同形式,體會其藝術魅力。

2、學習運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紙偶,並在製作中培養學生的創作、表演和設計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培養學生製作紙偶的興趣,同時使學生養成變廢爲寶的良好習慣。重點:運用不同的製作材料,把信封巧妙地設計成紙偶。

難點:綜合設計能力的培養。

121東西南北1、認識紙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獨立折出一個完整的東西南北,利用畫、剪、貼等各種方法制作出與衆不同的美麗的立體造型的東西南北。

3、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重點:用彩紙折一個有趣的東西南北,初步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

難點:對東西南北進行誇張的再創造,使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131紙拎袋1、學習紙拎袋的製作方法,能製作出一個實用新穎的紙拎袋。

2、通過紙拎袋的設計、製作和裝飾美化,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動手能力。

3、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關心生活,學會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重點: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學習製作過程的有序性,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表現。

難點:製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帶的牢固度,形式及裝飾的多樣性。

13~142熱帶魚樂園1、瞭解有關熱帶魚的知識,認識熱帶魚的特點。

2、運用誇張等手法表現自己心中美麗的熱帶魚。

3、培養學生喜愛熱帶魚,熱愛海洋的情感。重點:運用誇張手法繪畫或拼貼出美麗的富有情趣的熱帶魚形象。

難點:創造性地表現熱帶魚的形象。

141神氣的大公雞1、能抓住雞的神態,畫出一隻神氣的大公雞。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習慣和分析物體特徵的能力。

3、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重點: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鼓勵學生畫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

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公雞各部位的特徵,表現出公雞神氣的樣子。

151剪拉花1、學習拉花的製作方法,體驗紙材的特性並能夠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

2、通過欣賞和實踐活動,能用製作的拉花、彩練設計出多種用途並進行環境美化。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聯想、自主學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重點:運用多中紙材和剪制手段表現不同的拉花,並能用拉花美化環境。

難點:剪刀的使用與控制,拉花的不同表現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練時對紙張及色彩的選擇與排列。

151彩旗飄飄1、初步學習形的變化。

2、能用繪畫或者剪貼的形式製作一面小彩旗,並能用製作的彩旗美化環境。

3、在瞭解彩旗作用的同時,引導學生提高對形的聯想能力和基本的設計製作能力。重點:彩旗形狀的變化、美化及設計製作。

難點:各種形的認識及組合、表現。

161面具1、初步瞭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種不同風格面具的藝術特色,參與美術優秀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2、學習用紙質材料設計製作表現特點突出的面具,進一步提高創造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3、體驗設計製作紙面具的樂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拓展美術視野。重點:學會面具的基本設計、製作方法。

難點:能設計、製作有特色的紙面具。

161畫畫親近的人1、初步進行人物的繪畫練習。

2、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人物的特徵和表情,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

3、通過欣賞和表現最親近的人的感情,從中認識藝術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重點:抓住人物特徵,表現親近的動作和表情。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的形象感受,力

美術教學計劃 篇5

本階段以色彩靜物寫生爲主,適當的稍加入素描和速寫,在上學期色彩學習的基礎下,增加靜物的內容,提高難度。

6月2日至13日 色彩(靜物寫生),以陶器,水果,蔬菜等作爲基本元素組成畫面。要求基本的色彩傾向正確,用色大膽豐富,冷暖傾向正確。

6月16日至27日 色彩(靜物寫生),加入透明的器皿,啤酒瓶,或者高腳杯等,注意透明器皿在畫面中的表現。注意空間感的表現以及環境色對固有色的影響。

6月30至7月11日複習階段,素描(石膏像臨摹或寫生)+色彩(靜物寫生)。綜合學習。

u 要求:

1. 構圖上,可以利用一些圖案的法則,譬如變化統一、對稱均衡、對比與調和等,注意突出主體,畫面均衡、舒適。最好自己動手擺出靜物,鍛鍊自己的色彩搭配以及構圖的能力。

2. 色彩的運用要求更加豐富,可以在畫面中加入自己對色彩的感受。要求畫面用色大膽,色彩豐富。

3. 注意冷暖色性在畫面中的應用。要有意識的使畫面呈冷色調或暖色調。提高自己對色彩色性的把握能力。

4. 要求加入透明的玻璃器皿,適當增加作畫難度。

u 目的:

在上學期色彩學習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內容,增加難度,學生自己動手擺出靜物,提高色彩搭配以及構圖的能力。作畫要使畫面主體突出,空間感,體積感強,色彩飽滿,富有感情。

美術教學計劃 篇6

(一)抓好激發興趣的課堂欣賞教學

“興趣是的老師”,如果能讓學生對美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無疑會給今後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讓學生參與查詢課題資料

要求學生在課前,徵求各種意見後成立課題組,根據課題查詢資料,收集素材。通過網絡,書本等一些課外資源,學生在課前就瞭解了相關知識。例如,在高中教材《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欣賞》一課前,學生分成不同的剪紙組,年畫組,皮影組,風箏組,刺繡組,泥人組。然後根據小課題,學生在網絡,書本中查詢資料。學生不但查找了各個民間美術的大量圖片,還了解了中國民間美術的含義,特色,分佈,有的學生還進行了民間美術現狀的調查,民間美術在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面的調查。從而在未來的生活中,影響學生去發現,喜歡美術。

2.讓學生合作評價欣賞作品

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美術欣賞具有主觀成分,這些主觀成分造成欣賞活動的複雜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自己對作品的判斷改變爲推測性的語言,從而引導學生自己去感知和評價作品。做法是把學生分成多個合作小組,一般5-6人爲一個合作小組,以小組爲單位設計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課上,團隊合作,小組合作,利用口頭,書面等形式大膽評價欣賞作品。學生用口頭或書面形式闡述自己觀點,學會了與其它同學合作,交流思想,改變了以前教師講什麼,學生就認爲什麼,但並不知道其它同學想什麼的欣賞課。在整堂課上,教師的評價並非是和終極的,學生也不再是以孤立的個體出現在課堂上,而是羣體中的一員。例如:在高中美術欣賞教材中,講到《蒙娜麗莎》,《維納斯》,《向日葵》等一些高中學生已經瞭解的作品時,不是象以往欣賞課一樣評述作品的美感,而是讓學生小組討論後推出每組代表,回答“蒙娜麗莎的笑神祕在什麼地方,你覺的美嗎?”“斷臂的維納斯爲什麼名氣大於完整的維納斯?”“你喜歡凡-高嗎?你怎麼看待他的代表作成爲當今標價的畫?”等問題。高中學生個體思維和羣體的思維是不同的,直至他們找到答案,上臺發言。幾乎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被調動起來了。合作使學生們意識到一個團隊就象美麗的拼圖,缺了誰都不完整。使比較獨立的高中生漸漸融入了集體,一個集體的成長漸漸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