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熱門】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

教學計劃 閱讀(2.17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篇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共有20個教學周,每週3節英語課。本教科書每單元的教學可用5節課完成,共12個單元50課。複習單元用4節課,每個單元的最後一課以複習爲主。

根據教材編寫的宗旨,現將教材具體分析如下:

1、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體系編寫。話題、功能、結構、任務四個方面緊密聯繫、融爲一體,既吸取國外教材注重交際、情景真實的優點,又發揚國內以往教材結構清晰、系統性強的長處,以利於學生在掌握語言基本結構的同時獲得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句型不是通過機械性的單句操練進行教學,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對話之中,力求使學生在操練句型時就學到現實生活中有交際價值的語言。

2、內容淺顯易懂、重點突出,題材結合實際、貼近生活,語言正確規範、真實地道,插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比較符合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比較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

3、採用循環式編排方法,較好地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擴展、點面結合、不斷復現”的原則。

4、在安排詞語和語法項目時採用了“早滲透”和“重積累”的方法。所謂“早滲透”,是指某些詞語和某個語法項目在進行正式教學之前,先在前面課文中少量出現,使學生對之有所接觸和了解,以便正式學習時比較容易領會和掌握。所謂“重積累”,是指把已學過的詞語或語法與教授內容結合起來,以舊帶新,溫故知新,逐步擴展,不斷積累。

二、教學建議

1、教學不要進行淘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儘量讓學生做到單詞、課文能認讀。

2、對每個學生要有不同的標準,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有創造地學。

3、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否標準是興趣。(當然是一定要求的興趣:單詞認讀,能整體認讀課文,對話。)

4、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教師一定注意三年級不能單純地聽說, 三級目標級級把關順利過渡。

5、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充分激發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三、實施方案

1、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設計真實的場景,真實的人物,在學中學會交際。

2、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多說多練。

3、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引導學生的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耳、眼、口、鼻、身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種才能組織安排課堂,如唱歌、跳舞、畫畫等。

以上就是爲大家提供的三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幫助!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習內容與目標

通過學習,學生能達成以下的學習目標:

知識上:

1.詞彙:能準確記住本學期的重點單詞。

2.對話:能流利朗讀、背誦課文,並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態度上:

繼續保持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樹立和增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方法上:

教師爲輔學生爲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二、學習課時要注意

1、教學內容以學過的單詞,句型,對話爲主

2、重溫已學內容(回憶、強化)

3、彌補不足(教與學的不足)

4、歸納總結,發展技能(整理、歸納、概括、運用、發展)

5、課堂教學形式以訓練活動爲主(學生語言訓練活動,有層次性的活動安排)

三、學習方法

⒈全面學習。

⒉關注學困生。

⒊系統學習。

⒋突出重、難點。

⒌有效的利用時間。

⒍操練爲主、遊戲爲輔。

⒎及時反饋。

四、具體步驟

⒈學習前的準備工作:

把學過的單詞歸類(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的習慣)

本學期的單詞可分類如下:

學習用品,身體部位,顏色,動物,食物,數字等

創設情境學習每單元的.單詞,句子

⒉課堂上的工作:

⑴歸納每單元的重點單詞和句子:把平時上課講過的重點句子都整理出來

⑵聽力訓練:在總學習時,要保持每天訓練聽力的頻度。

⑶口語練習:圍繞本單元的話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自編對話

⑷課堂尾聲:先讓學生來小結教師再來補充。

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絕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參加了少先隊組織,班上班風好,學風好。但也有幾個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上課時能勉強遵守課堂紀律,課餘時間就不能自覺了,本學期加強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主線,將品德、行爲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地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的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別能力,爲他們成長爲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三、教學要求: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4、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5、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

1、能夠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爲習慣。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參與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4、學習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三)知識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3、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簡單瞭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4、知道在中國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初步知道影響中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初步瞭解新中國成立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5、知道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四、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教學時數

第一週 我的自畫像 2課時

第二週 別人眼中的我 2課時

第三週 心中有陽光 2課時

第四周 溫馨的港灣 2課時

第五、六週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3課時

第七週 爸爸媽媽的心,我能懂 2課時

第七週 說說我們的學校 1課時

第八週 校園裏的發現 1課時

第九周 給學校畫張“地圖 2課時

第九周 在學校工作的人們 1課時

第十週 我能爲學校做點什麼 2課時

第十一週 看地圖,找家鄉 1課時

第十二週 家鄉的山和水 2課時

第十三週 我的家鄉變了樣 1課時

第十三週 家鄉明天更美好 1課時

第十四周 我喜歡過年 2課時

第十五週 家鄉的風味小吃 2課時

第十六週 小城故事多 2課時

第十七週 一起採風去 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