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數學教學計劃通用15篇

教學計劃 閱讀(4.81K)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一份計劃,爲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教學計劃通用15篇

數學教學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已經養成了,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責任心也非常強,部分學生的書寫仍舊比較潦草,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必須要改進,同時要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有信心學好數學這門學科。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變動情況

1、降低了難度。主要體現在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內容的變化上。第一單元是統計的內容,原來二年級下冊主要是教學複式統計表以及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現在重點學習調查的方法和記錄整理數據的方法。第三單元是圖形的運動,現在只讓學生直觀認識軸對稱圖形、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刪掉了原來要求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紙上辨認圖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內容。

2、完善結構體系。主要體現在第五、六單元內容的變化上。首先及時安排了混合運算單元,其次是將“有餘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從三年級上冊移到了二年級下冊,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有餘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聯繫。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圖形的運動,表內除法,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

(三)編排特點

1、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

2、繼續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

3、繼續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

4、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5、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

6、爲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4、讓學生在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綜合應用表內乘除法的計算技能解訣一些簡單和稍複雜的涉及乘、除運算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6、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爲有餘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認識餘數。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餘數要比除數小。

7、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9、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2、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於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數學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爲準繩,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以複習課型模式研究,提高課堂效益爲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優生優培,中等生提高,困難生穩中求進;依綱據本,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強化薄弱環節;加強教情、學情研究,強化會考的研究,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促進九年級複習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所帶的班級仍是九(3)班和九(4)班,班級人數和上學期沒有發生變化。基礎知識水平較差,從期末考試的成績來看,及格人數佔60%;九(4)班的總體水平比九(3)班較好,但這與我之前的計劃相差還有一截兒。兩班班差生較多,期末成績單位個位數的就有4人,針對這些情況,分析他們的知識漏洞及缺陷,及時進行查漏補缺,特別是多關心、鼓勵他們,讓這些基礎過差的學生能努力掌握一部分簡單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學習隊伍,讓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數學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

三、教材分析:

由於上學期把26章“反比例函數”內容學習完了,所以本冊書就剩下3章內容涉及《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和“實踐與綜合應用”三個領域的內容,

第27章“相似”的內容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其內容以相似三角形爲核心,此外還包括了“位似”變換。在這一章的最後部分,安排了對國中階段學習過的四種圖形變換(平移、軸對稱、旋轉和位似)進行歸納以及綜合運用的問題。

第28章“銳角三角函數”的內容,都是基本初等函數的基礎知識,屬於“數與代數”領域。然而,它們又分別與拋物線和直角三角形有密切關係,即這兩章內容既涉及數量關係問題,又涉及圖形問題,能夠很好地反映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第29章“投影與視圖”也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這一章是應用性較強的內容,它從“由物畫圖”和“由圖想物”兩個方面,反映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相互轉化,對於培養空間想象力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對於“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的'內容,本套教科書除在各章的正文和習題部分注意安排適當內容之外,還採用了“課題學習”“數學活動”等編排方式加強對數學應用的體現。本冊書的第29章安排了一個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並在每一章的最後安排了2~3個數學活動,通過這些課題學習和數學活動來落實與本冊內容關係密切的“實踐與綜合應用”方面的要求。

四、教學目標與要求

九年級數學是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實施的,其目的是通過數學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過九年級數學的教學,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認識,全力以赴,進入衝刺狀態以“責任重於泰山,質量壓倒一切”的責任感,樹立“認真就是水平,負責就是能力”的觀念,九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發揚關鍵時刻衝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真真正正進入衝刺狀態,苦戰100天,用成績說話,堅決奪取今年會考的全面勝利。

2、周密計劃,科學安排

本學期完成教學進度後,即轉入總複習階段。總體時間安排是開學—3中旬月爲新課講授,3月中旬—4月中旬爲第一輪複習,以課本知識的疏理、歸納、總結爲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課外拓展爲主,5月下旬—6月會考前,主要是整合昇華階段,訓練應試能力與技巧。

三輪複習的具體思路是:

一輪複習本着全面、紮實、系統、靈活的指導思想,一是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把複習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堅持補弱糾偏,重在一輪;堅持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複習效率;堅持面向全體,實現大面積豐收。二是落實“四個爲主”,即以基礎知識的複習爲主,以低中檔題目的訓練爲主,以學科內綜合爲主,以小綜合訓練爲主。三是處理好“三個關係”,即:基礎和能力的關係(強化基礎,提升能力),揚長與補弱的關係,複習知識與做題的關係(做題的目的是回扣知識提升能力)。四是確保兩項常規的落實,即教師的教學常規和學生學習常規的落實。

二輪複習本着“鞏固、完善、綜合、提高”的指導思想,採取“專題複習加綜合訓練”的複習模式,突出“五個強化”,即①強化時間觀念;②強化研究:重點研究“兩綱”(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兩題”(綜合題和能力題)、“兩課”(複習課和講評課)、“兩生”(優生和困難生)、“兩法”(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兩情”(教情和學情);③強化訓練:立足“三個講好”,增強“五個針對性”。“三個講好”:講好專題、講好試卷、講好練習;五個針對性:針對目標生講、針對會考新模式指向講、針對二輪複習能力要求講、針對反饋的問題講、針對典型題目講;④強化應試技巧與規範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識性丟分;⑤強化學生心理調控,加強心理輔導,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複習,以必勝的信念參加會考。

三輪複習以“回扣、模擬、完善、調整”爲指導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綱化、回扣基礎系統化、回扣形式習題化、回扣時間具體化;抓模擬做到“四性要求”,即試題體現基礎性,考試體現模擬性,答題體現規範性,講解體現系統性。逐步達到完善知識體系,適應考試要求、調整教與學的方向、昇華應試技能的目的。

3、細緻研究教材、考試說明、會考試題,做到有的放矢。

《考試說明》或學科新課程標準,是會考命題的基本依據。今年會考改革力度大,研究透徹《會考說明》及有關學科課程標準,是獲取會考信息的捷徑,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關鍵。教師要明白並教學生明白會考內容的範圍及試題結構,搞清“考什麼,怎麼考”的問題。密切注意會考動向,注重會考信息的蒐集與整理,保持與教研室、會考改革先進縣區、兄弟學校的密切聯繫,提高應試指導的科學性、時效性。

4、組織好大型考試,搞好質量分析

綜合拉練、模擬考試,要做到考務嚴密,分析透徹,補漏措施具體,使每一次考試成爲學生學習的加油站,教師教學的里程碑,教學質量的大會診。

5、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加強學法指導

要從只重視學生的智力因素轉移到重視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上來,特別應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激發、學習習慣與品質養成、理想教育與成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強化。要系統有序地教給學生本學科的學習方法,並注意跟上個別指導。

6、因材施教,?強學生的分層次教育。

切實貫徹“優生優培,中間生提高,困難生穩中求進”的原則。要增強優生優培意識,調整優生優培策略,要特別關注第一名,將其作爲重點中的重點悉心培養。在課堂提問、試卷批閱等環節要注意對中程生傾斜,使其儘快優化,以提高平均分,增加其升入高中的機會。對學習困難生,更要多一份耐心,要想方設法鼓舞其信心,利用複習的機會掌握一些基本知識,提高平均分,順利完成學業,以此提升平均分。

五.教法和學法指導方案:

(1)指導學生形成擬定自學計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學會預習的能力.要求學生邊讀邊思邊做好預習筆記,從而能帶着問題聽課.

(3)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

(4)指導學生做筆記、寫心得、繪圖表的方法,使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5)指導學生有效的記憶方法和溫習教材的方法.

3.學習能力的指導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學、表達等能力的培養.

4.應考方法的指導教育學生樹立信心,克服怯場心理,端正考試觀.要把題目先看一遍,然後按先易後難的次序作答;要審清題意,明確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細檢查修改.

5.良好學習心理的指導教育學生學習時要專注,不受外界的干擾;要耐心仔細,獨立思考,不抄襲他人作業;要學會分析學習的困難,克服自卑感和驕傲情緒.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結合數學教學採取多種方法進行培養;根據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培養數學學習能力,採取小步子、多指導訓練的方式進行;通過課外活動和參加社會實踐,促進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

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絡,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六、階段性測試或檢查方式及輔導措施:

(1)注重課後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2)批好每一次作業:作業反映了一節課的效果如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認真批改作業,使教師能迅速掌握情況,對症下藥。

(3)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單元測驗的有效、及時,測驗卷子的批改不過夜。考後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4)及時指導、糾錯:爭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務不推託到明日,爭取一切時間,緊緊抓住九年級階段的每分每秒。課後反饋。落實每一堂課後輔助,查漏補缺。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並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5)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6)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7)以“兩頭”帶“中間”戰略思想不變。

(8)深化兩極生的輔導。

七、使用教材及輔導用書

本次教科書是人民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中心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發開發中心依據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編寫的,經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20xx年審查通過的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

數學教學計劃3

一、情況分析

數學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中班幼兒的年齡大約在4歲左右,本學期仍有一部分是新生,沒有上過幼兒園,他們一直在家人的呵護下成長,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們在數學的知識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根據以上情況,本學期將對幼兒有針對的進行教學組織和設計,藉助具體的事物和形象進行初步的邏輯思考,激發幼兒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我們將關注班裏所有幼兒的發展,使每一個孩子都有進步。

二、教育目標

1、 認識1~10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學習目測樹羣,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勢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

3、認識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4、學習用各種幾何體進行拼搭和建造活動。

5、學習概括物體的兩個特徵;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和數量進行分類。

6、學習按量的差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

7、觀察、比較、判斷10以內的數量關係,逐步建立等量觀念;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問題,學習新知識,促進初步的推理和遷移能力的`發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義,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學習正確運用這些時間詞彙。

9、學習區分和說出以自身爲中心的前後方位;學習區分和說出物體之間的上下、前後位置關係;學習按指定方向運動。

10、 幼兒能注意和發現周圍環境中物體量的差異、物體的形狀,以及它們在空間的位置等。

三、具體措施

1.教師根據數學計劃按時開展數學活動。

2.爲幼兒提供多種操作,探索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操作,探索。

3.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物品幫助幼兒學習,理解數學知識。

4.結合遊戲活動,操作,鞏固數學知識。

5.結合操作卡片,幫助幼兒學習上,理解數學知識。

6.家長配合教師,共同幫助幼兒學習,理解數學知識。

四,教學進度安排表

我身上的數

2.和數字朋友做遊戲

3.舉卡片

4.我長大了

5.漂亮的月餅盒

6.拼彩旗

7.不一樣的蛋糕

8.量布做圍巾

8.玩具有多少

9.幾個朋友在一組

10.圖形變變變(一)

11.數字口袋找朋友

12.大大小小的水果

13.拾落葉

14.分樹葉

15.打扮活動室

16.圖形寶寶

17.圖形變變變(二)

18.各種各樣的帽子

數學教學計劃4

一、本年級學生情況分析,本學期針對性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與措施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爲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整體需要加強的是:培養書寫工整和細心閱讀的習慣、規範作圖和列式;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

學生課堂紀律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安時完成作業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優秀學生的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針對課堂練習中錯誤率高的知識點進行強化練習和加強輔導。

2、及時進行單元質量分析,做好針對性的鞏固練習。

3、每天口算三十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4、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

5、注意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

6、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

7、抓實常規,堅持以教學爲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爲,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8、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書寫和閱讀等學習習慣。

二、本年級學生學科培養目標

基本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調整目標

1、大數的認識加強相應知識點的針對性練習,要求人人過關。

2、數角的方法和組合圖形中有幾個角的練習,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歸納能力。

3、三位數乘兩位數中加強大數乘大數練習和適當補充三位數乘三位數的方法和練習,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

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加強組形的組合與分割練習,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本學期學生能力測試內容、測試標準,培養學生能力的具體措施

本學期能力測試內容是口算,測試時間5分鐘,題量84題。

具體措施:每天定時完成定量的口算作業。

四、作業類型、每日作業量(時間)

書面作業:口算(3分鐘)與每節課的配套鞏固練習(15分鐘)

五、教學進度安排

單元(主題、課文題目)

單元增減內容

所需的教學資源

主備負責人

課時

完成周次

數學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爲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爲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分式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難點是分式四則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2、反比例函數掌握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性質,並利用其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變量與常量的辯證關係,進一步認識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

3勾股定理:會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4、四邊形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難點是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以及中心對稱。

5、數據描述

三、教學措施:

1、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併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通過講授選學內容和組織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2、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雙向五環”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先佈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並佈置與課本內容相關、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課前完成,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髮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升爲數學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3、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佈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4、課後輔導實行流動分層。

四、課時安排。

16.1分式2課時16.2分式的運算6課時16.3分式方程3課時複習小節與檢測2課時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8課時

17.1反比例函數3課時

第十六章分式13課時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4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2課時第十八章勾股定理8課時18.1勾股定理3課時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3課時第十九章四邊形17課時19.1平行四邊形5課時19.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6課時

19.3梯形2課時19.4重心2課時複習小節與檢測2課時第二十章數據描述15課時

20.1數據的代表6課時20.2數據的波動5課時20.3數據分析2課時複習小節與檢測2課時期末總複習

數學教學計劃6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 名學生,從上學期來看,整體水平 ,特別中下生比較多,教學中學生接受效果 ,每次考試 ,上學期期末考試雖列教學區第二名,但不及格的有好幾個,當然這也可能與全學期教學日比較少,複習不夠、補差不到位有關。本學期學習日比較長,我將針對本班實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大課後的補差力度,使本班整體水平有比較大的提高。

(二)總的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2. 使學生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會用兩種不同的折線分別畏示兩組數量的變化情況,會利用複式折線統計圖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

3.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4. 使學生通過系統的複習,鞏固和加深理解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並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和轉化措施:

對於圖形知識,加強操作,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注意知識間的聯繫與整理,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

制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制訂計劃時,根據國小教學的目的任務,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能力發展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學生學習中的缺陷、薄弱環節及存在的問題,在這基礎上進行合理編排,擬定複習的順序、重點、課時分配。

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整體意識,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進行歸納複習,使學生獲得的概念、法則、性質系統化。

注意培養能力。計算能力、估計能力、空間觀念、測量和畫圖的技能、綜合應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書中的韙題目數量不足適當補充題目量。

注意啓發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整理與複習。

複習時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獨立作業,及時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根據錯誤情況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解決,對於不同水平的學生繼續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成績較好的,適當安排做一些補充題,提高複習的興趣,對於成績較差的,則要着重幫助他們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正確率,以達到國小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

(四)各單元教學要求及重點難點等

第一單元 期初複習

單元課時:2

周 次:第1周

教學要求:

通過複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上學期學過的知識,使分數和百分數的概念得到鞏固,圓的知識更加熟悉,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整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掌握得更好,進一步掌握好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點、解題思路和方法,爲新學期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複習重點:

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第二單元 圓柱和圓錐

單元課時:12

周 次:第1~~3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2. 使學生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會計算。

3. 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4. 結合圓柱、圓錐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估計,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簡單的判斷、推理的能力。

5. 培養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中的形體特徵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感覺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第三單元 簡單的統計(六)

單元課時:2

周 次:第4周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初步瞭解它的特點和作用;能完成製作複式折線統計圖時的描點、連線等工作。

2. 使學生能根據繪製的統計圖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3. 滲透統計思想,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第四單元 比 例

單元課時:14

周 次:第4~~7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 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正確判斷成正比、反比例的量,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 使學生能夠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 距離或實際距離。

4. 通過比例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教學重點:正、反比例應用題的教學,正確分析題裏的數量之間的關係,判斷出成什麼比例,形成解題思路。

第五單元 總複習

單元課時:35

周 次:第7~~14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複合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 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正確進行名數的簡單變換,能夠進行簡單的估計或應用。

3. 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能夠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

4. 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並能夠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和求得平均數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

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爲實現四個現代化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基本情況分析:

1、4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對而言,數學尖子約xx人,中上等生約xx人,中等生約xx人,中下生約xx人,差生約xx人。

5班共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本班相對而言,數學尖子約xx人,中上等生約xx人,中等生約xx人,中下生約xx人,差生約xx人。

2、4班在國中升入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在100及以上的有xx人,80—99有xx人,60—79有xx人,40—59有xx人,40以下有xx人,其中最高分爲xx,最低分爲xx。

5班在國中升入高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在100及以上的有xx人,80—99有xx人,60—79有xx人,40—59有xx人,40以下有xx人,其中最高分爲xx,最低分爲xx。

3、4/5班分別爲高一年級9個班中編排一個普高班和一個普高班之後的體育班,整體分析的結果是: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簡易邏輯、映射與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數列、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論,是近代數學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函數是中學數學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數列有着廣泛的應用,是進一步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

3、教材重點:幾種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不等式的解法、數列的概念、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

4、教材難點:關於集合的各個基本概念的涵義及其相互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映射的概念以及用映射來刻畫函數概念、反函數、一些代數命題的證明、

5、教材關鍵:理解概念,熟練、牢固掌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6、採用了由淺入深、減緩坡度、分散難點,逐步展開教材內容的做法,符合從有限到無限的認識規律,體現了從量變到質變和對立統一的辯證規律。每階段的內容相對獨立,方法比較單一,有助於掌握每一階段內容。

7、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較強,每一階段的知識都是以前一階段爲基礎,同時爲下階段的學習作準備。

8、全期教材重要的`內容是:集合運算、不等式解法、函數的奇偶性與單調性、等差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和前n項和。

四、教學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並集、補集的概念。瞭解空集和全集的意義,瞭解屬於、包含、相等關係的意義,能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能正確地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並能熟練求解。

3、瞭解命題的概念、邏輯聯結詞的含義,掌握四種命題及其關係,掌握充分、必要、充要條件,初步掌握反證法。

4、瞭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礎上理解函數及其有關的概念,掌握互爲反函數的函數圖象間的關係。

5、理解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的概念,並能判斷一些簡單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數的奇偶性與圖象的對稱性的關係描繪圖象。

6、掌握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概念及其圖象和性質,並會解簡單的函數應用問題。

7、使學生理解數列的有關概念,掌握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並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說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啓發學生思考。

3、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於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繫;加強複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自始至終貫徹教學四環節,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教法。

數學教學計劃8

說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是高中《解析幾何》第二章第七節內容,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歷年大學聯考、會考的必考內容,是在學完求曲線方程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橢圓的特性,以完成對圓錐曲線的全面研究,爲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前啓後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的要求,並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以及它們的應用。

(2)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b)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培養學生快速準確的運算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類比、分類討論的思想以及確立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因爲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是解決與橢圓有關問題的重要依據,也是研究雙曲線和拋物線的基礎,因此,它是本節教材的重點;由於學生推理歸納能力較低,在推導橢圓的標準方程時涉及到根式的兩次平方,並且運算也較繁,因此它是本節課的難點;座標系建立的好壞直接影響標準方程的推導和化簡,因此建立一個適當的直角座標系是本節的關鍵。

說教材處理

爲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做以下的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

2、教材內容的組織和安排:

本節教材的處理上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說教法和學法

1、爲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而愉快的學習,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層層展開。請學生參與課堂。加強方程推導的指導,是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有機的溶爲一體,爲此,本節課採用引導教學法。

2、利用電腦所畫圖形的動態演示總結規律。同時利用電腦的動態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圓錐曲線是大學聯考重點考查內容。“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是《圓錐曲線與方程》第一節內容,是繼學習圓以後運用“曲線和方程”理論解決具體的二次曲線的又一實例。

從知識上說,它是運用座標法研究曲線的幾何性質的又一次實際演練,同時它也是進一步研究橢圓幾何性質的基礎;

從方法上說,它爲後面研究雙曲線、拋物線提供了基本模式;

所以,無論從教材內容,還是從教學方法上都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它是學好本章內容的關鍵。因此搞好這一節的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通過對橢圓標準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合作學習等,提高學生實際動手、合作學習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教學中充分揭示“數”與“形”的內在聯繫,體會數與形的統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鑽研的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橢圓的.定義及橢圓的標準方程。

教學難點:橢圓標準方程的建立和推導。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學習了直線與圓的方程,對曲線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瞭解與運用的經驗,用座標法研究幾何問題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但由於學生學習解析幾何時間還不長、學習程度也較淺,對座標法解決幾何問題掌握還不夠。另外,學生對含有兩個根式之和(差)等式化簡的運算生疏,去根式的策略選擇不當等是導致“標準方程的推導”成爲學習難點的直接原因。

據以上對教材及學情的分析,確定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橢圓標準方程的推導爲本課的難點。

4、教材處理

根據新課程大綱要求,本節課的內容特點以及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節內容分2個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主要研究橢圓的定義、標準方程的推導。

第二課時,運用橢圓的定義求曲線的軌跡方程。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個性思維品質,這是本節課的教學原則。根據這樣的原則及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我採用如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是引導發現法、探索討論法等。

1、引導發現法:用動畫演示動點的軌跡,啓發學生歸納、概括橢圓定義。

2、探索討論法:由學生通過聯想、歸納把原有的求軌跡方法遷移到新情況中,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

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其創造性。

引導發現法和探索討論法是適應新課程體系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它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師生、生生交流,體現課堂的開放性與公平性。

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化抽象爲具體,降底學生學習難度,增強動感及直觀感,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法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會學生:

1、動手嘗試。

2、仔細觀察。

3、分析討論。

4、抽象出概念,推出方程。

這樣有利於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爲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設計:認識橢圓→畫橢圓→定義橢圓→推導橢圓方程→橢圓方程知識講解→橢圓方程知識運用→本課小結→作業佈置

五、教學評價

1、這節課圍繞“認識橢圓→畫橢圓→定義橢圓→推導橢圓方程→橢圓方程知識講解→橢圓方程知識運用”這一主線展開。

2、教學中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動手實踐,自己總結出橢圓定義,符合從感性上升爲理性的認識規律。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採用引導發現法、探索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注重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的滲透。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數學教學計劃9

爲了更好的完成學校的七年級數學的教學任務,依照教科室的計劃,針對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所教兩個班的的具體情況特制訂如下教學計劃:

一、 學情介紹

我本學期擔任七年級七、八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七年級(八)班共有學生55人,七年級(七)班有學生56人。根據國小升國中考試的情況來分析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算理想,總體的水平一般,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着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成績的好壞相關,七年級學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份較多,理解記憶的成份較少,這就不能適應七年級教學的新要求,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好的學習習慣、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培優補差,同時強調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反對死記硬背,以推動數學教學中學生素質的培養。

二、教學措施

1、根據今年學校及教科室計劃,認真構建“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雙思”是指教師反思教學、學生反思學習;“三環”就是定向、內化、發展;“六步”分別是指:提供資源(入境生趣)、瞭解學情(自學生疑)、弄清疑難(學習釋疑)、點難撥疑(練習解難)、反思教學(反思學習)、引導實踐(遷移創新)。 我們要在反思中成長,學生要在反思中進步;我們要反思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優化“三環六步”教學設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要反思的主要內容學習積極性、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運用是否得當、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七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國中階段,正是從國小過度到國中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進行“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最佳時期,要逐步的培養和完善這種模式,要求我們多研究、多思考、多創新、多探究。按照“低(起點)慢(速度)多(落點)高(標準)”元素結構教學法進行教學,“低起點”考慮到學生的`基礎,七年級學生從國小數學到國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飛躍,怎樣幫助學生慢慢過渡是一個難點,從細小的問題、每一個小知識點出髮結合國小知識融匯到國中的知識中去,從而使學生很快接受知識。 “慢速度”反對快速度教學,主張教學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接受程度,兼顧七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知識、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徵和差異,步步爲營,梯次推進,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多落點”強調教育要考慮到七年級學生個性差異的特點。個性差異是表現在多方面,不僅有年齡、性別、性格、身體的差異,還有很多學習上的差異,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差異。推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高標準”爲學生確立的學習標準。而且把目標細化,使學生能很快達到,既能掌握知識又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使七年級的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標準。

2、精心設計習題,使習題從簡單到複雜形成梯度,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批改作業做到全批全改,從過程到步驟嚴格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作認好總結,從七年級使學生慢慢養成認真按步驟做作業的習慣。

4、繼續實行課前一題的模式。課前五分鐘每個班的課代表把上一節課涉及到的典型題目呈現在黑板上,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複習上一節的內容,而且也能做到儘快把學生從課間拉回到上課的的狀態,併力求把學生中新方法新思維挖掘出來。

5、實行一對一的幫扶活動,由好學生帶動一個差一點的學生,從知識、作業、學習習慣等各方面互幫互助,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合理落實各項教學常規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在備課時深入鑽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準備大量的、難度不同的習題備用,備課以個人獨立鑽研備課爲主,在此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廣泛吸取其他老師的優點和精華,完善自己的備課達到精益求精。

2、上課時要嚴格按照“雙思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步驟進行教學,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使課堂教學既層次分明,又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特別是要照顧到差生,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作業要求要嚴格,但佈置的作業要適量。精選作業,根據不同程度學生,佈置適當的選做題,以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分層教學、佈置作業。作業批改要有批語,批語要多鼓勵學生,根據作業情況查缺補漏,做好個別輔導。

4、要保證後進生的進步。因爲基礎的不同,有一部分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而且這部分學生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特別是精心設計一些適合他們的問題和練習作業,引導他們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餘時間,加強對後進生的個別輔導。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學科活動日”和集體備課,多加強理論學習研討,提高理論實效,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教學觀摩和說評課活動。結合學校的“課前四準備,課內四重視,課後四落實”課題研究做好適合數學學科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訓練方法;在上好每一節課的基礎上,及時寫出教學反思爲以後工作做好總結。

五、教學進度和期末複習安排:

第一週 9.7—9.13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約2課時

1.2 有理數 約4課時

第二週 9.14—9.20

1.3有理數的加減 約4課時

第三週 9.21—9.27

1.4 有理數的乘除 約4課時

第四周 9.28—10.11

1.5 有理數的乘方 約3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 約2課時

第五週 10.12—10.18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約2課時

2.2 整式的加減 約2課時

第六週 10.19—10.25

2.2 整式的加減 約2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 約2課時

第七週 10.26—11.1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約4課時

第八週 11.2—11.8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約4課時

第九周 11.9—11.15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2)約4課時

第十週 11.16—11.22

3.4再探實際問題和一元一次方程 約4課時

第十一週11.23—11.29

複習、期會考試

第十二週11.30—12.6

第四章圖形的認識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約4課時

第十三週12.7—12.13

4.2直線、射線、線段 約2課時

第十四周12.14—12.20

4.3角的度量 約3課時

第十五週12.21—12.27

4.4角的比較與運算 約3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 約2課時

第十六週12.28—1.3

第五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約 2課時

4.2調查中國小生的視力情況——抽樣 調查舉例 約3課時

第十七週1.4—1.10

4.3課題學習 約2課時

數學活動、小結 約1課時

第十八、十九、二十週1.11—2.1

複習本學期內容

第二十一週 2.2—2.6

期末考試

數學教學計劃10

本學期擔任高二(1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爲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爲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

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

能力。立足我校學生實際,在思想上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知識上側重雙基訓練,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知識遷移、歸納拓展、綜合運用等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由於高二進行文理分班,所教的文科實驗班。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較好,學生較自覺,但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數學的信心不足,積極性和主動性需加強,在做題時的靈活性還不夠,要加強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問題的出現,在本學期擬訂以下目標和措施。其具體目標如下: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提高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數學的提出、分析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四、教法分析

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五、教學措施:

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環節,因此,抓好課堂教學是教學之根本,是提高數學成績的主要途徑。

①紮實落實集體備課,通過集體討論,抓住教學內容的實質,形成較好的教學方案,擬好典型例題、練習題、周練題、章考題。

②加大課堂教改力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有效的學習

是自主學習,因此,課堂教學要大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

過知識的產生,發展,逐步形成知識體系;通過知識質疑、展活遷移

知識、應用知識,提高能力。同時要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

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提高數學素養,並大面積提高數學成

績。

加強課外輔導,提高競爭能力。課外輔導是課堂的有力補充,是提高數學成績的有力手段。①加強數學數學競賽的指導,提高學習興趣。

②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全方面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特別是自主能力,並通過強化訓練,不斷提高解題能力,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③加強對邊緣生的輔導。邊緣生是一個班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將下大力氣輔導邊緣生,通過個別或集體的方法,並定時單獨測試,面批面改,從而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有質的飛躍。

六、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複數:瞭解數系的擴充過程;理解複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法則;瞭解複數的幾何意義。

統計案例:瞭解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應用;瞭解線性迴歸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應用。

推理與證明:瞭解合情推理在數學發現中的'作用;掌握演繹推理的基本方法;瞭解分析法、綜合法、反證法的思考過程和特點。

框圖:瞭解程序框圖;瞭解結構圖。

2、教材體系內容分析說明

本模塊的內容包括:統計案例、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複數的引入、框圖。

通過統計案例的教學,使學生鞏固必修課程的統計基礎知識,瞭解解決特殊問題的統計過程及一些常用的統計方法。

通過數系的擴充與複數的引入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數系擴充的過程以及引入複數的必要性,學習複數的一些基本知識;體會人類理性思維在數系擴充中的作用。

通過框圖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流程圖,結構圖等刻畫、解決問題體會框圖是表示一個系統各部分和各環節之間關係的圖示;體驗用框圖表示解決問題過程的優越性。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

維能力、表達和交流能力。

3、學生學習情況總體分析

在高二第一學期中,通過全體備課組成員的努力,學完了必修和選修以及選修。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而且養成了一定的良好學習習慣。

4、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學新程準,提高教自身素。理學的同,持學,本教根據本年教材特點,教材教法,相互交流互相學,互相取短。在數學教學中引學生重本,指學生本,養成看、重本的,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數學教學計劃11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的內容都很重要,但是重點在第一、二、四、五單元。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本冊的一個重點。這一冊進一步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學習使用小括號,繼續學習解答兩步應用題的學習,進一步學習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稍複雜的數量關係,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並繼續培養學生檢驗應用題的解答的技能和習慣。

第二單元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學的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數的認數範圍擴展到千億位,總結十進制計數法,然後對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加以概括總結,這樣就爲學習小數、分數打下較好的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學的基礎上把所學的計量單位加以系統整理,一方面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加鞏固,另一方面爲學習把單名數或複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單名數做好準備。

第四、五單元系統地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一冊的幾何初步知識,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認識直線、線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認識射線、垂線、平行線、梯形,並萄一些簡單圖形的作圖的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三、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有三級的多位數。

2. 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

3. 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 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 使學生初步謒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 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係稍複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並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啓蒙教育。

四、教學措施:

1. 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 以學生爲主體,提倡啓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慾。

3. 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並及時反饋。

4. 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6.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8.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數學教學計劃12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我們來進行一個小小的拍球比賽,下面我們請甲隊的__(3人),和乙隊的__(4人)到前面來,每人拿一個球。注意:比賽的規則是在規定的時間裏,哪個隊拍球的總個數最多,哪個隊就獲勝,聽懂了嗎?(聽懂了)

老師控制時間(5秒),根據拍球的個數板書,如:

甲隊:6+7+8=21(個)

乙隊:10+4+3+6=24(個)

結束後要求學生把球輕輕的放在這裏,慢慢的走回座位。

師:下面兩個隊以最快的速度把你們這個隊拍球的總數求出來。根據學生回答老師將上面的板書補完整。

師:我們來看看,在規定的時間裏,甲隊拍了21個,乙隊拍了24個,哪個隊贏了?(或問我們能說明乙隊贏了嗎?)生髮現不行!

師:你爲什麼說不行?

生:我們是3個人拍的,他們是4個人拍的。(你什麼意思啊?)就是這樣不公平。

師:甲隊的隊員聽了他這麼一說也都覺得不公平了,是嗎?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比較總數就不公平了,可在我們生活中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剛剛我們進行了期會考試,我們是怎麼比較三個班的成績的呢? (比較平均數),我們這裏就可以比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個?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平均數產生的需要

生1:分別用21÷3=

24÷4=

分別求出等於多少

師:比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個?先來幫甲隊算一算,爲什麼“÷3”?再來幫乙隊算一算,爲什麼“÷4”?

師:我們以乙隊爲例,這“6個”是表示什麼?(可能有學生正好拍了6個)問有沒有不同意見?(平均每人拍了6個)

2、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師:1號你明明拍了10個怎麼變成6個了,多的哪兒去了(多的補給拍的.少的人了)那麼拍的少的2號拍了4個怎麼變成6個了(拍的多的給了我幾個,就慢慢增多了,)

師:多的補給了少的,多的就慢慢(少了),少的就慢慢(多了),最後他們4個人就慢慢變得相等了。這個6就是4個人拍的平均數。(板書:平均數)

問:這個平均數是怎麼算出來的?(先加再除)

師:我們再來看看,多的10個給了少的,少的就慢慢增多,多到什麼程度了?

生:每個人的相等。

師:那麼這個6就是同學說的它是10、4、3、6這一組數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很好的反映了南邊這組的整體水平。甲隊和乙隊,甲隊平均水平7個,乙隊平均水平6個,哪一個隊的整體水平高些呢?學生直接說甲隊。

小結:提問,剛纔我們比較總數的時候,我們好多同學都有意見覺得比較總數不公平,那麼當人數不相等的時候我們比較什麼才公平呢?(平均數)

3、溝通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

師:同學們,平均數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來了,在我們生活中學習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平均數。(學生舉例子)

三、估計平均數的策略

1、出示五一期間南通兒童樂園的遊客統計圖

談話:同學們五一期間出去旅遊了嗎?去了哪兒?

(1)估一估

問:看到這張統計圖,說說你讀懂了什麼信息?還沒有發言的同學說說看。

生:1號1100人,2號來了1300人,3號1000人,4號900人,5號700人。

師:那麼你還想了解點什麼嗎?(平均每天來了多少人?)出示問題:這五天平均每天來了多少人?

要求:不許計算,只能估一估。(生估計1000、1200、只要在700與1300之間就行)

如果有學生估計500、600、20xx等,讓學生討論:可能是500、600、20xx嗎?爲什麼?

小結:最多的要給少的,多的就少了,平均數不可能比最多的還要多。少的會變多,平均數也不可能比最少的還要少。也就是平均數既要比誰少又要比誰多啊?

(2)算一算

師:好,每個同學再估計一個數把它藏在心裏。要看估計的準不準就可以算一算,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獨自的認真的算一算,有不同方法的呆會兒來給我們介紹。

彙報:都是1000,問你是怎麼算的?把你的方法介紹給我們。

簡單的說:把這幾天的總人數求出來,再除以5。也就是先……再……。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一生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介紹,也得到了1000,這叫移多補少。(板書移多補少)

(3)揭示估計方法

師:咦,剛纔你第二次估計的數與1000接近的人舉手。老師剛纔也偷偷的估計了一下,老師估計的是20xx,你們說可能嗎?爲什麼呀?給我說說看!

生:平均數要比最多的少,比最少的要多。我們估計要有根有據。

師:從統計表上看,從2號開始來的人數越來越少,如果你是南通兒童樂園的管理人,你有什麼招能吸引遊客?(降低價格、提高環境)是個不錯的招,下課後王老師會在網上把我們三3班同學的建議發給南通兒童樂園的管理人,好不好?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3、出示本班期會考試4名同學的數學成績

談話:前天我們做了張試卷,這是4個同學的成績。

問:的和最少的分別是多少分?他們的平均成績肯定要比的怎麼樣?比最少的怎麼樣?

問:你想用什麼方法算出他們的平均成績?

分別介紹兩種求平均數的方法。(90分)

4、分別出示三幅圖片

談話: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水資源相當豐富,但分佈不均勻。

(1)我國嚴重的缺水地區

介紹:這是我國嚴重的缺水地區,他們一戶人家平均每月用水量30千克,用它吃飯洗衣服洗菜。

(2)出示小芳家用水統計圖

師:這是老師調查的小芳家用水統計圖,第一季度用水16噸、第二季度用水24噸、第三季度35噸、第四季度21噸。你知道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嗎?

可能有學生會選1和2。安排選1的和選2的個一名代表到前面來。要求選2的向選1的同學提提問題?選2的問:題目要求的是什麼?那麼一年有幾個月?那麼你爲什麼還選1?問第三個問題時對方可能不回答了。

師:這個問題關鍵的地方要看求的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而1、3分別求的是什麼?動筆算一算他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16+24+35+21)÷4=24(噸)

(3)小芳家平均每月用水約24噸

再同時出示(1)(3)兩種畫面,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麼?節約用水從我們自身做起。

數學教學計劃13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複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儘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儘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爲準,反覆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爲每次考試佔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爲調劑,認真思考,儘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儘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瞭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如何學好數學

學好數學的方法其實跟讀其他科目沒太大差別,流程上可區分爲六個步驟:

1. 預習

2. 專心聽講

3. 課後練習

4. 測驗

5. 偵錯、補強

6. 回想

以下就每一個步驟提出應注意事項,提供同學們參考。

1. 預 習 :

在課前把老師即將教授的單元內容瀏覽一次,並留意不瞭解的部份。

2. 專心聽講:

(1)新的課程開始有很多新的名詞定義或新的觀念想法,老師的說明講解絕對比同學們自己看書更清楚,務必用心聽,切勿自作聰明而自誤。

若老師講到你早先預習時不瞭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別注意。

有些同學聽老師講解的內容較簡單,便以爲他全會了,然後分心去做別的事,殊不知漏聽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幾句話,那幾句話或許便是日後測驗時答錯的關鍵所在。

(2)上課時一面聽講就要一面把重點背下來。定義、定理、公式等重點,上課時就要用心記憶,如此,當老師舉例時才聽得懂老師要闡述的要義。

待回家後只需花很短的時間,便能將今日所教的課程複習完畢。事半而功倍。只可惜大多數同學上課像看電影一般,輕鬆地欣賞老師表演,下了課什麼都不記得,白白浪費一節課,真可惜。

3. 課後練習 :

(1) 整理重點

有數學課的當天晚上,要把當天教的內容整理完畢,定義、定理、公式該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學以爲數學著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這觀念並不正確。一般所謂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義、定理、公式是我們解題的工具,沒有記住這些,解題時將不能活用他們,好比醫師若不將所有的醫學知識、用藥知識熟記心中,如何在第一時間救人。很多同學數學考不好,就是沒有把定義認識清楚,也沒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 適當練習

重點整理完後,要適當練習。先將老師上課時講解過的例題做一次,然後做課本習題,行有餘力,再做參考書或任課老師所發的補充試題。遇有難題一時解不出,可先略過,以免浪費時間,待閒暇時再作挑戰,若仍解不出再與同學或老師討論。

(3) 練習時一定要親自動手演算。很多同學常會在考試時解題解到一半,就接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練習時是用看的,很多關鍵步驟忽略掉了。

4. 測驗 :

(1) 考前要把考試範圍內的重點再整理一次,老師特別提示的重要題型一定要注意。

(2) 考試時,會做的題目一定要做對,常計算錯誤的同學,儘量把計算速度放慢, 移項以及加減乘除都要小心處理,少使用“心算” 。

(3) 考試時,我們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學術研究,所以遇到較難的題目不要 硬幹,可先跳過,等到試卷中會做的題目都做完後,再利用剩下的時間挑戰難題,如此便能將實力完全表現出來,達到最完美的演出。

(4) 考試時,容易緊張的同學,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a. 準備不夠充分,以致缺乏信心。這種人要加強試前的準備。

b. 對得分預期太高,萬一遇到幾個難題解不出來,心思不能集中,造成分數更低。這種人必須調整心態,不要預期太高。

5. 偵錯、補強 :

測驗後,不論分數高低,要將做錯的題目再訂正一次,務必找出錯誤處,修正觀念,如此才能將該單元學的更好。

6. 回想:

一個單元學完後,同學們要從頭到尾把整個章節的重點內容回想一遍,特別注意標題,一般而言,每個小節的標題就是該小節的主題,也是最重要的。將主題重點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們在學些什麼東西。

數學教學計劃1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例瞭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體會用集合語言表達數學內容的簡潔性、準確性,學會用集合語言表示有關的數學對象;

(2)初步瞭解有限集、無限集的意義;

(3)掌握常用數集及集合表示的符號,能用集合語言(集合的表示符號)描述一些具體的數學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集合的含義,從中體會集合中蘊涵的分類思想;

(2)通過對集合表示法的學習,認識到列舉法與描述法不同的適用範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集合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體會數學學習的意義。

二.教材分析

集合語言是現代數學的基本語言,使用集合語言可以簡潔、準確地表達數學的一些內容。課本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對我國湖泊分類,讓學生初步感受集合的概念,再從學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數集合、有理數集合等)出發,進一步理解集合的含義,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重點和難點

①.本節的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與表示方法。

②.本節的難點: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四.學法指導

由於集合的概念較難理解,因此建議採用漸進式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大家剛剛軍訓,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x營x連集合”,顯然,這裏的集合是動詞,含義爲把某些特定對象集中起來.數學裏,集合變爲名詞,某些特定對象的全體叫集合.

(二)新課講授:

1、集合:某些特定對象的全體.通常用大寫英文字母來標記,比如A、B ‥‥

2、元素: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字母a、b ‥‥ x、y … b標記;

3、元素與集合的關係: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於A,記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於A,記作

4、集合的表示:

①.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寫在大括號內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組成的集合,表示爲{-1,1}.

這裏的大括號表示“全體”、 “都”的意思.

再如,四大洋表示的集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②.描述法:(對於某些集合用列舉法就不方便了,比如:X-3>0的解集)

{ X | X >3 } ——— 分析描述法的`結構

↓ ↓

元素 屬性

象這種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屬性表示集合的方法.

舉例: {y|y=2 x2,x∈R} ; {x|y=2x2};{(x ,y)| y=2 x2,x∈R}.

注: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可以省去豎線及左邊部分,如 {x|x是直角三角形},可以表示爲 {直角三角形}.

③.韋恩圖:用一條封閉的曲線的內部來表示集合的方法.

比較各種表示法的優、缺點:

列舉法:元素個數較少時;

描述法:共同屬性明確;

韋恩圖:形象直觀.

5、集合中元素的特性通過上述表示方法,可以發現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6、集合的分類: 有限集、無限集、空集.

7、常見數集的記法:

(1).自然數集,記作 N ;

(2).正整數集,記作 N*或者N+;

(3).整數集, 記作Z;

(4).有理數集,記作Q;

(5).實數集, 記作R.

(三)知識運用:

例1、下面表示是否正確?

(1).Z={全體整數} (2).{(1,2)}與{1,2}是同一個集合

(3).{0}= (4). x2-2x+3=0的解集爲{1}

例2、已知:A={x|x= n2+1,n∈Z},a= k2-4k+5,k∈Z

試判斷a的集合與A的關係.

解: a= k2-4k+5=(k-2)2+1 ,且k-2∈Z

∴ a∈A

例3、已知集合A={x∈R|mx2-2x+3=0,m∈R},若A中的元素至多隻有一個,求m的取值範圍.

(四)課堂小結:

(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2).集合中的元素有何性質?

(五)課後作業:

習題1—1 A組 4、5 B組 1、2

數學教學計劃15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按數羣計數,5的組成,6和7的組成,5的加減,6的加減,數的記錄,製作統計表,單數和雙數,7的加減。8的組成和加減,測量,9的組成和加減,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球體和圓柱體。二等分和四等分,10的組成和加減、認識時鐘、認識人民幣等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記數、操作文作等數學活動來呈現實際學習內容,加減法的處理不以10以內數的合成與分解作爲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

但教材並沒有削弱對數可分可合的認識,強化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加減法學習混合,算法多樣。空間與圖形包括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形狀、大小。分類與統計都重視對過程的經歷。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10以內數的意義,會認、會讀寫0—10的數。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經歷比大小、高矮、、輕重、長短的過程。體驗“比”的方法。

2、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感受日常生活與其的密切聯繫。

3、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整時、半時、記時方法,體驗時間的長短。

4、認識物體的位置、順序、大小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5、學會簡單分類、統計,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三教學重難點:1、認識1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四教學措施: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繫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