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習作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9.72K)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習作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習作教學反思

習作教學反思 篇1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愛之物,一個美麗的貝殼,一件漂亮的.毛絨玩具,一輛具有特殊意義的自行車……可是,當我們在課堂上讓孩子說說他爲什麼是你最心愛的物體的時候,佔主流的往往是這樣兩種回答:或“記不清楚了”,或“不知怎麼說了”。面對這樣的情形,即使我們講再多寫景的方法恐怕都收效甚微。本節習作課,我們就是來寫寫自己的心愛之物。但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寫好這篇文章呢,這是值得我深思的問題。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總結了自己的優缺點:

1、在這節課中,我抓住習作題目,讓學生深入瞭解題目,明確寫作目的,在寫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情況,通過設置“組織材料”“突破難點”“動筆練習”這些環節,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物可寫,有據可依,從而達到預期目的。

3、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沒能及時把握不同學生的.寫作情況,沒能對學生的作品做出及時評價,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改進。

本次習作難在學生不會選材,千篇一律的體育健將或是學習能手,爲了避免沒有“主見”的作文,讓生活與作文緊密聯繫,在生活中學習、運用語文。豐富的校園生活、多彩的假日、溫馨的家庭生活成爲學生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學生有了對生活素材的豐厚積累後,自由表達,體裁可以自定,內容可以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作文成爲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同時,參加徵文投稿、閱讀報刊雜誌又成爲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作文就成爲學生生活的需要,習作必定生機盎然。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難在學生不會選材,千篇一律的體育健將或是學習能手,爲了避免沒有“主見”的作文,課上結合班隊課,效仿學校不久前開展的爭做“陽光少年”的活動。讓學生人人蔘與,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之前是要老師輔導的)讓學生將自己的特長、本領、技藝展示出來,可以是現場的表演,可以是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口頭的介紹,越詳細,越生動,越活潑越好。再讓學生評定“陽光少年”不過要以書面的形式,要說清充分的理由。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一定會提高,相信作文的內容也會生動、鮮活起來。

習作教學反思 篇2

習作2是一篇寫小動物的作文。爲了能讓學生寫好這篇作文,我在教學《變色龍》、《金蟬脫殼》這兩課時對寫小動物的方法做了適當的講解。課堂上特別抓住變色龍的.外形指導學生反覆讀,讓學生明白寫小動物該從哪些方面來寫。我自己認爲我已經講得很細了,可當讀到孩子們的作文,我覺得很失敗。他們雖然能從動物的各個方面來寫,可讀起來平平淡淡,乾巴巴的。我總結了一下,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學生觀察不夠仔細。只有在觀察細緻的基礎上,才能寫好小動物。學生寫作文時只是憑自己的印象去寫,在動筆寫的時候,沒有把觀察的結果,有重點地加以選擇、有條理地加以描述,所以顯得囉嗦。

二、沒有恰當地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學生整篇文章都是大白話,讀了就像喝白開水一樣。

三、沒有將自已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寫進去。

習作教學反思 篇3

五上第一單元習作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角度,其中角度一“寫自己在讀書經歷中的故事”與單元專題“我愛閱讀”很貼近,大多數學生也非常感興趣,於是就決定以此內容習作。

學生習作時,可參考第一單元的《竊讀記》和《我的“長生果”》,但是近百年前的林海音因買不起書而偷偷躲到書店裏讀書,對於今天物質條件優越的孩子們來說是不可能的,更不會有滋味複雜的竊讀感受;著名作家葉文玲成年時情真意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讀書、作文的經歷,更是不接今天孩子們生活的地氣。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習作時有話可寫呢?我覺得開啓學生們的思路是第一要務。口語交際課上,首先交流分享自己讀書經歷中的故事,可是大家你望我我望你,沒人舉手,我只好拋出話題:我是一個小書迷。一次,在圖書館讀書竟忘了吃飯,害得媽媽着急地四處尋找……孩子們受到啓發,思路大開,一生說:我沒買到夢寐以求的書,懊惱地回到了家,以爲再也買不到了,整天耷拉着腦袋,沒想到第二天媽媽竟買回來了,我心情大喜,急忙捧起心愛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一生說:一次,一個故事沒看完,可是睡覺時間到了,於是我悄悄躲進被窩裏打起手電筒看,沒想到讀到高興處開心大笑,被媽媽發現……另一生說:悄悄地將媽媽給的坐公交車的錢存起來,每天上學、放學都步行,終於訂到了自己喜歡的科普讀物……就這樣,互相啓發,大家爭先恐後急着分享自己的讀書故事,第一步水到渠成,接下來就是寫法的指導了。

首先,讓學生回顧第一單元課文作者熱愛閱讀的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總結得出:同一個主題,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大家給自己的習作命題不一定非得是我和書的故事,可以用概括事件的一個短語、貫穿文章的一個線索或是比喻命題等吸引大家眼球的均可。

文章要言之有物,可以描寫當時的環境,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動作等。寫故事還要言之有序,就按記敘文六要素來寫,事情的經過部分要濃墨重彩來敘述。最後就是動筆習作了,看着孩子們急切的樣子,我好似暢遊在他們熱愛閱讀的故事中,和他們一起品嚐着閱讀的快樂,收穫着閱讀後的滿足。

習作教學反思 篇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一指導思想充分傳達出作文教學特別注重倡導“從生活中取材”這一先進教學理念,也就是說,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通過日常生活蒐集、積累和發掘習作素材,提倡寫出生活的真實面目。

前段日子剛剛學完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這一單元的習作教學任務是:在閱讀了四篇說明文之後,讓學生也來練習寫一寫說明文,內容是介紹一種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電器。旨在鼓勵學生將閱讀中體會到的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及時運用到習作中去,使學生在習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陶冶熱愛生活的情趣。

我提前了幾天佈置學生選擇好物品,並通過觀察、參觀、訪問、閱讀說明書、查找資料等方式,儘可能多地掌握這種物品的有關資料。課堂上,首先我根據學生所選物品的情況,將學生分成小組,如介紹蔬菜的爲一組,介紹水果的爲一組,介紹玩具的爲一組,介紹文具的爲一組,介紹電器的爲一組。然後,爲每個小組提供一篇相關的例文,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明確應從哪些方面進行介紹。學生比較容易知道了,介紹蔬菜、水果,應重點介紹形狀、顏色、味道,還可以介紹種類、產地、產量、營養價值等方面的情況;介紹玩具、文具、電器,應重點介紹形狀、特點、構造、用途以及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等。接下來,我對說明的順序和說明方法進行了恰當的指導。結合學過的課文《鯨》《松鼠》《新型玻璃》等文章,瞭解並列式、總分式結構的特點,特別是鼓勵學生大膽運用一些學過的說明方法,如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然後,就是動筆習作、自我修改和同桌互改,最後是修改定稿。

這次習作教學,我覺得成功之處有:

一是巧用例文,爲學生掌握寫作方法鋪路搭橋。例文的運用應當要慎重,運用不好,可能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但這裏主要是學習寫作方法,如表達順序、說明方法等。

二、是自我改評有實效。學生完成初稿後,我要求學生先進行自我修改和評價,練習在原文上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並針對我給出的評價方法寫眉批和尾批。眉批主要這樣寫:“先畫記出運用了說明方法的句子,再在旁邊寫上:用的`什麼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尾批這樣寫:“本文從_________等幾個方面介紹_________,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本文語言__________________,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做能夠鞏固寫說明文的方法,還能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但問題還很多:

一是資料的運用出現了偏差。我在教學前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看使用說明書等,結果有的學生就大量照搬了這些資料中的文字材料。可以這樣改進:建議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物品,最好不需要查資料;要查資料也可以,但要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習作時最好不要看資料。

二是介紹蔬菜、水果,應重點介紹形狀、顏色、味道,還可以介紹種類、產地、產量、營養價值等方面的情況;介紹玩具、文具、電器,應重點介紹形狀、特點、構造、用途以及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等,但沒有抓住主要特徵寫具體。

三是說明的順序和說明方法的指導還不到位。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去記錄生活,引導學生把寫作和生活實際相聯繫,寫實實在在的事情,寫想表達的感受,給學生展示的舞臺,在展示中鼓勵優秀學生,帶動暫時有困難的學生。還要輔導學生捕捉生活的細節,積累寫作題材,在寫好作文的同時,要把作文修改初稿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並有意選取某個學生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在班中朗讀,討論分析,共同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作文,不再爲上習作課而犯愁。

習作教學反思 篇5

【摘 要】國小生天真活潑,樂於想象也長於想象,一朵白雲、一株花兒、一個小巧的回形針甚至一個簡單的數字“0”,也能讓孩子們浮想聯翩,奇思妙出。《語文課程標準》中多處提到:“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等。要寫好想象作文,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濃濃興趣中願交流、樂寫作。結合本次習作教學的備課設計和教學效果,我認爲應該根據學生學情,針對習作內容進行方法的指引點撥,巧妙地把寫好想象作文的“金針”度與學生,激發習作興趣。

【關鍵詞】激發 習作 興趣

一、由讀導寫,創設情境

本次習作教學是對課文《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要求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假如自己擁有一隻尼爾斯的鵝,自己將和馬丁有哪些奇妙經歷。一般而言,這種習作要注意讀與寫的結合,通常可採用如下方式: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這篇童話課文情節有趣,學生興趣盎然,愛讀想讀,能認真品讀故事內容,感受尼爾斯的歷險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多種途徑巧設情境,由讀導寫。在上課之前,我佈置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行根據課文的描寫,結合自己的想象、理解,用卡紙、羽毛等材料製作手工作品“尼爾斯的鵝——馬丁”。上課一開始,我利用課件出示《尼爾斯騎鵝歷險記》的插圖,讓學生複述童話故事。當學生沉浸在種種奇妙經歷時,我適時引入話題:“瞧,尼爾斯的鵝馬丁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這時請學生拿出所製作手工作品,學生們紛紛傳看、觀賞、討論各自的手工。這樣,我順利吸引學生對寫作對象的`注意,激發其參與興趣。此時我自然而然地引入本次習作話題:假如你有一隻尼爾斯的鵝,你將與它有怎樣的奇妙經歷?你最想和馬丁去哪裏,去做什幺?接着我通過有趣的兒童玩水節、森林動物才藝比賽、溫馨愛心節等多媒體圖片的展示,刺激學生的視覺感覺和新奇感,引起孩子們對“和尼爾斯的奇妙經歷”的期待;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通過配樂引導想象、相互暢談交流等環節,嘗試啓發學生的思維,點燃他們心中的激情;最後,我創設了“奇妙故事會”這個情境,讓學生向同學講述自己和馬丁的奇妙經歷。從教學實際來看,由讀導寫,多途徑、多角度的情境設置是比較成功的,啓發想象環節所選的圖片和提示的方向由於緊密貼合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也符合兒童追求新奇事物的天性,由此學生能保持興趣,基本都願想、敢想,樂說、會說。

二、豐富想象,爲“炊”備“米”

“無布不成衣,無米難爲炊。”許多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就是因爲沒有合適的材料和話題,到寫作時,根本無話可寫,無事可記,更談何興趣呢?在以往的想象作文教學中,發現學生寫出來的習作多存在着想象貧乏、敘述不詳、甚至亂想一通等問題,這是由於學生生活體驗以及知識積累的不足而造成的。如果只是簡單把“假如我有一隻尼爾斯的鵝”這樣一個話題拋給學生,無疑大部分學生是難以展開的。本節課中,我主要從豐富學生生活體驗這方面來啓發學生的想象,廣開其“思”路,使其擁有了可“炊”之“米”,從而樂於表達,易於動筆。

1、關注現實,實踐中體驗生活。

這是寫作的基礎。一方面,我佈置學生在週末時候,自己或約上小夥伴把“最想做的事”做一做。學生由於年齡和生活經歷所限,大多關注自身,他們的想法大多是:我要打開電腦玩遊戲(看電視),一次玩個過癮;我要大吃一頓,吃遍各種美食;我想爸爸媽媽能從廣州回來,帶我去遊樂場痛痛快快地玩一天等。我便提示學生注意自己是怎幺玩的,心情如何,人物之間有什幺表情、對話等等。另一方面,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於是我讓學生不要光想着我們自己幸福快樂,還應該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羣。這樣,學生便想到村中的孤獨老人、低保戶黃奶奶,便萌生到他們家中慰問,幫助他們搞衛生,給他們表演唱歌、講故事等節目。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爲寫作提供素材,還能使學生因切實的體驗而萌發感想,在習作中寫出情感。

2、放飛想象,爲習作添香增色。

想象既是本次寫作之魂,有了寫作的素材,不要忘了在作文中加上豐富、新奇的想象。尼爾斯的鵝本就是虛擬想象出來的角色,因此我通過整合教材資源的方式,引導學生由生活中需要幫助的人羣再向教材回顧,關注語文教材中出現過的諸多虛擬角色:獨腿的西西、在聖誕節前夜給爺爺寫求救信的凡卡、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請學生想象,如果自己擁有尼爾斯的鵝,最想去幫助誰,怎幺幫助它。分析學生學情和實際水平,預測學生所寫的內容多會枯燥乏味、缺少情趣。我讓學生抓住“奇妙經歷”之“奇妙”,結合尼爾斯的鵝是虛擬想象出來的角色這一特點,想象自己和尼爾斯之間會發生哪些奇妙之事。這就引導學生源於現實,而不囿於現實,跳出現實去放飛想象。

三、任務驅動,巧妙指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把寫作指導隱含在學生個人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合作學習等一系列的任務驅動當中,巧妙地把寫作方法在環環相扣的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指導給學生,很好地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路者。

本次作文教學,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得大部分學生樂想象,願交流,有話寫。從學生上交習作來看,學生們也基本能把和馬丁鵝所歷之事情敘述清楚,寫得較詳細,但從內容來看總體缺乏情趣,未入想象之化境,習作語言也不夠精煉優美,尚欠打磨。

總的而言,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教學更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事。教師需從根本上着手,注重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探索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方法和途徑,於難處點撥,於精處提煉,巧妙、恰當地把寫作“金針”度與學生,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進行讀、思、議、聽、寫等活動,使學生樂於動筆,樂於表達。

參考文獻

[1]管建剛.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我的作文教學主張[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xx.

[2]丁平.兒童寫作興趣的消解及重建[J].國小作文創新教學,20xx(03):4-5.

習作教學反思 篇6

這個學期,我擔任的是五年級一、三兩個班的語文教學。相對於一二年級而言,五年級屬於高年段的語文教學,其教學的要求也較之低年段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說,五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加註重引導學生品讀文字,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從基本的“誦讀”轉變成爲高一級的“品讀”。再如寫作,也是隨着年級的逐漸攀高,從短小的簡單記事的日記,逐漸變成敘事抒情的小篇幅文章。

作文教學是國小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公認的一個重點內容和難點關卡,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以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然而在實踐的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就現在的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作了如下的反思:

一、國小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原因

1.學生自身的因素

對於五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本身的生活積累比較少,平時也缺乏對生活的思考,再加上現在社會上一些因素的影響,學生思想的認識不夠深刻。但是作文是一門生活的藝術,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發現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使作文是真實的、心靈的寫照。但即便是有些學生,有着豐富的課餘生活,也由於家庭背景和教育的原因,會接觸較多的外界事物,但是,如果學生對於寫作沒有正確的認識,依舊追求華麗的辭藻,而無法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寫出來的文章,依舊是缺乏真情實感、違背生活現實、缺乏生活智慧的。

再加上當前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家家都有電腦。有些學生沉迷於電腦遊戲無法自拔,缺乏閱讀,生活圈子狹隘,眼界狹小,即便是對生活有所感悟,也苦於不知如何表達。還有一些學生即便是在讀書,也是閱讀一些武俠小說,於作文寫作沒有太大的幫助。這也就是爲什麼冰心說要讀書,要多讀書,而且還要讀好書了。

2.教學方面的因素

寫作本是生活的需要,是內心情感的流露。這也就是說,作文教學就是要實事求是,但是在實踐的教學中,教師卻將其功利化。作文教學中,缺乏對學生進行生活的引導。在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多數教師的做法,都是一味地傳授給學生一些作文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一些固定的模板,只追求考試的高分,卻忽視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引導。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爲了寫作而寫作,就像是做數學題一樣,死記硬背作文公式,套用作文格式。要麼就是作文呈現千人一面的情況,沒有自己的個性和情感,要麼就是五花八門,各有不同,使書寫和表達的都是虛情假意的情況。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作文興趣,而且還會影響作文教學的效率。

此外,還有一些教師,本身的寫作素養並不高,自己也不能堅持寫作文,研讀和積累寫作的理論。只是有時候迫於職稱的壓力,偶爾寫寫論文,或者應學校的要求,寫一些教學反思、教學總結等,爲的也只是應付差事,完成任務罷了。沒有時常的寫作、練習和積累,自然寫作的素養也沒有增進。

3.教學手段的因素

隨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教育行業也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各種教學媒介的出現,也帶給學生繽紛多彩的感官體驗和衝擊。很多學生選擇在QQ空間等地方,進行簡短、明瞭的情感表達,使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深受影響,寫作在學生的心中變得越發的不重要,而被逐漸地淡忘。

二、有效進行國小語文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1.要樹立大作文的教育觀

在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兵器教育的功利性色彩,認識到學生學習作文,並不僅僅是爲了應對考試,爲寫作而寫作,更多的是爲學生增加文化底蘊,打下精神底色,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先要培養學生愛讀書,多讀書的興趣和習慣,多積累,積澱語言基礎,最終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2.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寫作素養

“學高爲師”,教師學生的典範,要做好帶頭的作用。教師要在平日的閒暇中,多讀書,多寫作,並且將一些自認爲比較好的,適合學生的書籍,文章推薦給他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只有正視作文的,才能讓學生重視作文。

3.要善於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一雙慧眼,善於觀察、發現和捕捉生活點滴,感受周圍人事情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習作教學反思 篇7

我上了《童年趣事》作文指導課,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環節的:

一、以歌曲<童年>導入,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

二、出示作文要求,板書題目;使學生明確寫作的要求。

三、引導學生審題,在“趣”字上做指導。

四、拓展學生思維,談童年趣事。可以藉助所帶照片,回顧童年往事,先在小組內交流,在此基礎上指名彙報。

五、在選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寫,先引導學生談想法,然後教師做必要補充。

六、學生編作文提綱,動筆習作。一節課下來,教學任務基本在40分鐘內完成了,但有些地方仍讓我感到遺憾:

一、結合本學期

“激活學生思維,指導學生寫出內容鮮活的作文來”這一教研專題,我在教學環節的處理上,重點抓住第四和五環節,即寫什麼和 樣寫的問題,先引導學生說童年趣事,由於在寫作範圍上我統得過死,限定了童年的時間是八歲之前的事,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沒有說出趣事來,有的雖然說了,但沒突出趣字來,如有同學說旅遊時同蟒蛇照相,自己很害怕,並沒覺得有趣。在此情況下我沒有做進一步指導和提示,開拓學生的思路,學生說的過少,視 不開闊。

二、注重了習作方法的指導

根據記事類記實作文訓練的重點和難點,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感悟如何有序地表達,如何抓住重點寫具體等方法,強調在寫事的過程中注意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使事情在顯得有趣的前提下讓人感覺真實可信。實現了教與學的'動態平衡。在總結寫作方法時,語言太囉嗦,不精煉準確。

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

重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首先要求學生自主選擇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來寫,從而使學生習作具備了鮮明的個性色彩。其次,引導學生自主命題,命題要結合所寫內容,做到文題統一。這一環節可結合學生所說材料集思 議,先一兩個典型材料請同學們給起個好題目,可以趣拋 引玉的作用,可我沒進行,所以在寫時有部分同學沒想好題目就空着。

四、新課程強調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

積累習作素材。可是從課前準備來看,個別學生準備不充分,沒有挖掘到生活中的素材,無話可說,扮演了忠實聽衆的角色,沒有體現出主體地位。

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方法的積累,爲順利地完成本次習作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表達形式,這樣就避免了束縛學生的思維,真正使學生的習作具有個性色彩。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的自主參與、合作學習貫穿在選材、構思、評議和評賞登臺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和引導者。

習作教學反思 篇8

又是一節習作課,從李老師《觀察中的發現》中受到啓發,我決定嘗試改變傳統的習作教學模式,賦矛它新的活力,讓學生在快樂中習作着,在習作中快樂着。

上課鈴響了,我拿着燒杯、雞蛋和鹽向教室走去。剛到門口,正在大聲唱歌的同學們就發現了我的“異常”,他們面面相覷,歌聲也漸漸變小,進而停止了。我收住竊笑,走上講臺,親切地對孩子們說:“同學們,這節課我給你們做個小實驗,你們想看嗎?”我話音剛落,教室裏就“耶”聲一片。“不過,我有個要求”同學們又立即安靜了下來,“我在做的時候,你們必須認真看,不許鬧。能做到嗎?”“沒問題!”同學們如釋重負地響亮回答。於是我擺出燒杯,慢吞吞地給裏面倒了兩小杯水,再輕輕地把雞蛋放了進去,只見雞蛋馬上沉到了水底。我偷偷瞥了一眼同學們,他們都瞪大雙眼看得津津有味。看到沉在水底的雞蛋,異口同聲地小聲驚呼:“好大的雞蛋!”此時,我剪開鹽袋,給燒杯裏添加食鹽,並用勺子不斷攪動,讓鹽完全溶解於水。隨着食鹽的增多,橫在水底的雞蛋慢慢立了起來。我繼續加鹽,雞蛋越立越直,然後慢慢脫離水底,懸在了水中。興奮的孩子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叫了起來:“雞蛋浮起來了!”“雞蛋浮起來了!”我也停下來,舉起燒杯仔細看了看懸在水中的雞蛋。等孩子們興奮夠了後,我接着往水裏倒鹽,雞蛋繼續上升,最後完全浮出了水面。孩子們更興奮了,教室裏簡直就鬧開了鍋,坐在後面的同學還不知不覺地離開了座位。我沒制止他們,而是讓他們看了個夠。這時,一個同學問到:“雞蛋爲什麼會浮起來呢?”“非常不錯,學會了邊看邊思考。”我稱讚着他。“我知道”“我知道”無數雙小手舉了起來,我還沒來得及點名呢,他們又迫不及待地嚷嚷:“大概和死海的原理差不多吧!”“太棒了!不過到底是個什麼原理,你們回去查了明天再告訴我,好嗎?”同學位欣然答應。接下來,我說:“剛纔我是如何做這個實驗的,你們看清了嗎?”“看清了!”“說給我聽聽,看是不是真的看清了。”教室裏小手林立。我點了一個平時從不舉手,特別膽小的女同學,她竟清楚地描述出了我做實驗的全過程,而且還穿插了許多我的神態描寫,我異常興奮。又說:“從我進教室那一刻說起,還別忘了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以及同學們當時是什麼表現。誰再說說?”我以爲加大了難度,會冷會兒場呢,沒想到依然是小手林立,且描述的精彩程度超乎我的想象,真可謂妙語連珠!接下來,我讓孩子們把剛纔所說的用日記的'格式記在作文本上,沒有一個同學面有難色。他們拿到本子就刷刷地寫個不停,以前寫作文時看天花板的現象也消失了。看到孩子們言如泉涌,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這次成功的嘗試讓我明白,習作教學的難源於我們教師自己。我們把學生從生活中脫離出來,反覆強調習作的技巧,不僅讓習作教學變得空洞、枯燥,更嚴重的是打滅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對習作產生了畏難情緒。其實,我們若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充分運用學生無意注意的心理特點,寓習作指導於觀察和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觀察和活動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一篇習作,學生不僅能回報我們精彩,更能感受到習作是一件愉快、高興的事。葉老曾經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我想,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生活這廣闊的泉源,和孩子一起融入其中,習作這條小溪裏就會充滿歡快的樂曲!

習作教學反思 篇9

習作3的教學內容是讓孩子們學會觀察,做個有心人,在草叢、樹林、池塘甚至泥土中去發現,並把自己的發現寫下來。

經驗告訴我,這次習作是非常難寫的,因爲,孩子們最缺乏的就是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經歷。怎麼辦呢?那就引領孩子們去觀察。

在觀察之前,我設想了教學思路:

一、猜謎導入:

上邊草,下邊草,中間一顆黑葡萄。謎底是眼睛。人人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現在正是春天,你發現了什麼 ?

在學生的發言中,我總結並板書:植物、人物、動物

二、學習例文

在閱讀例文的過程中,總結每一段所寫的內容:

1、發現什麼

2、是什麼樣

3、想到什麼

三、設想發現

如果老師帶你去校園中發現,你覺得會發現什麼?在觀察的過程中要注意: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要發現動態美和靜態美。

在觀察的時候要帶着眼睛看一看、耳朵聽一聽、鼻子聞一聞、用手摸一摸、用心去感受……

四、範文引路

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觀察,我還找出來以前孩子寫的文章,讓孩子們欣賞,這樣,他們在觀察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有了設計思路,到校園什麼地方觀察呢,我多次到校園中採風,確定了學校西南角的小花園爲觀察地點。

萬事具備,之前東風了,這天,天不湊巧,夜裏下了雨,早上起來,有些涼意。不知道小動物們是否能出來呢?帶着期待,我在教室裏指導完之後,就帶着孩子們下樓了,剛到了地點,遠處的楊樹上就飛來了幾隻小鳥,在喳喳叫着,像是歡迎我們。接着,我們來到花園觀察了梨花、海棠花,蘋果花,觀察了花的形狀、顏色、聞了氣味。結合《荷花》一課對花的形狀的描寫,我讓孩子結合實物,觀察花園裏的花。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們還發現了許多植物的與衆不同之處。

接着,我讓孩子們分散開,去尋找小動物的.蹤跡。可能是剛剛下過雨的原因,小動物都躲起來了,那些淘氣的男孩子找了半天才發現了一隻蜘蛛、一些飛蛾、半截蚯蚓。時間關係,孩子們不能再找了,我告訴他們,下課的時候,再來找找呀。

通過這樣的指導,孩子們的習作寫好了,個個有話可寫。寫好後,我又進行了講評,結合孩子們的薄弱環節——增加想象方面,又再次進行了指導,這樣,孩子們寫出了比較滿意的文章。我想這都是因爲他們在校園中真的又發現。

習作教學反思 篇10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重要指標。有效的課堂首先是高效率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必須節約學習時間,有效分配和利用課堂40分鐘,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非學習上;還要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它表現爲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第二是增進學習結果。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教學要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三是強化學習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是有效性的靈魂,學生越來越愛學習是學習有效性的內在保證。

衡量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標準就是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發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是關注全人發展的教學;有效的語文教學是促進語文學習的教學;有效的語文教學是呼喚效益意識的教學。

我想,按照這三個重要指標,我以爲在學生思維方式的發展和強化學習體驗這方面,我是成功的,有一定的效果。而高效率這個首要條件卻沒有得到滿足。我以爲,一堂習作課,40分鐘都花在口頭作文上(當然包括畫畫的時間,爲了讓孩子們體驗秋天這幅圖畫的美,我在習作指導課上讓孩子們畫了秋天),表面上看來,學生熱熱鬧鬧的,而且他們的確經歷了從不知到知,的確經歷了一次愉悅的語言文字旅程,其間還感受到了想象的樂趣,但落實到筆頭的卻很薄弱。習作課沒當堂寫,卻只能在課後去寫,孩子們那些詩一般的.語言會不會就隨着秋風飄走了呢?

李白堅教授強調寫作是“現在進行時”,可我卻讓學生提起筆時只能寫過去進行時了,這符合國小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嗎?所以我認爲這是一堂效率不高的習作課。

當我寫到這裏的時候,我正好看到了學生交回來的習作,絕大多數孩子把自己畫的秋天寫得很美,最突出的特點是,他們把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下是幾個孩子習作片斷的實錄:

秋姑娘悄悄地,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她用魔術棒一揮,大地就變得五彩繽紛了: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蘋果,金燦燦的橘子,都搶着讓大家去摘它們呢!

習作教學反思 篇11

這次“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的專題“我愛閱讀”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綜合性學習的繼續。是對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訪問周圍愛讀書的人,請他們談讀書的體會;去圖書館或書店瞭解圖書的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做書目;做讀書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等項活動的一次綜合展示與交流。也是學生在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讀寫知識和能力的一次遷移,與此同時,提高學生的口語、書面表達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在讀書經歷中的故事;交流採訪經過和體會,整理採訪記錄;圍繞“開卷是否有益”展開辯論,再寫下經過或自己的看法。

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共同交流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要求後,商量一下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能夠使用大多數同學在綜合性學習中的資料,就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還可先讓學生對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據自己在課外的收穫選擇一個角度,然後再請選同一個角度的同學組成小組進行交流。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互說互評,互相啓發感染。教師也可參與其中,瞭解學生在課外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情況。然後選代表性的在班上彙報交流,師生共同評議。最後,在交流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寫下來。

本次口語交際與習作還可以與“回顧拓展”中的“展示臺”結合起來進行,如,在口語交際課中展示自己的採訪提綱或採訪紀要;在辯論時,引用搜集到的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以及展示自己的閱讀記錄卡等。

習作教學反思 篇12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喻、象徵、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孩子們都喜歡看漫畫,但是用“漫畫”來描寫自己的老師就有點無從下手了。

鑑於此,本課我先從漫畫的特點及方法入手給孩子們進行介紹。漫畫常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也有純爲娛樂的作品,有較強娛樂性,娛樂性質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創造型。直接或隱晦、含蓄地表達作者對紛紜世事的理解及態度,是含有諷刺或幽默的一種浪漫主義的繪畫。它同其他繪畫的主要區別在於獨特的構思方法和表現手法。它具有諷刺與幽默的藝術特點以及認識、教育和審美等社會功能。

做好了相關準備後,便是指導學生如何抓住老師的特點配上動人的情節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來。於是,我引導學生先思考自己最喜歡的老師是哪一位,他(她)具有什麼特點。他(她)的特點可以是外貌特點,也可以是說話、行動的'特點亦或是教學的特點。注意語句通順,內容要具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作文只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才真切感人。因此,本次習作要通過一兩件具體的事例來表現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的特點,如《將相和》一文是怎能把藺相如的英勇無畏、顧全大局的性格特點和廉頗知錯就改的性格特點介紹給他人又表達出自己對他們的敬重與讚揚的呢?首先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在“漫畫”老師的習作時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自己的老師的特點,如:總是愛穿裙子,說話像連珠炮;整天笑眯眯,走路一陣風;教學中怪招迭出……

這次習作指導教學給我帶來不少的思考:學生只有細心觀察,充分準備,作文才能出彩。因此,在今後的習作教學上,應引導學生多觀察、多體驗、多思考,激發學生“說真話,道真情”。

習作教學反思 篇13

最近,我看了一份《國小作文教學改革實驗報告》,其中,作文教學“四步走”的部分因操作性強而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個“四步走”其實就是課內一次作文訓練按“看“、“說”、“寫”、“評”四步進行。

看,即觀察事物(含閱讀),獲取寫作材料。觀察是學生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種主動形式,它是靠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實現的。由於國小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觀察時很容易被一些無足輕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對那些應該仔細觀察的事物反倒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致使觀察流於形式,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要使學生學會觀察,教師必須善於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根據習作要求,在觀察前和觀察中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同時注意做好立意、選材等方面的有意識的啓發、引導。

說,即寫前指導學生構思文章、口頭表述。進行“說”的訓練,要求教師首先依據習作要求複習課文的有關章節,從讀學寫,強化訓練重點。然後,讓學生口頭敘述觀察到的事物,並談出對所敘事物的看法或見解。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觀察後的反饋,啓發、引導學生依據各自掌握的材料和對事物的認識,從命題、立意、選材、組材等方面着手構思文章。最後,訓練學生口頭表達。教學的每個環節應注意羣體作用的發揮,視具體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評論。

寫,即書面作文(指起草文章)。要求學生寫完後,至少要讀兩遍,注意改正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仔細斟酌詞語的運用,修改不通順的句子,刪去可有可無的字、詞、句、段。

評,即評改作文。評改作文要在教師掌握全班學生作文總體情況並在課堂上做出總結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評改作文的方式大體有羣批羣改、互批互改、民主講評等幾種。羣批羣改主要是集中解決值得注意的'共性問題。其做法是:劃印或用幻燈打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後自行修改,之後談修改意見。互評互改是指同桌學生交換習作進行評改。集中講評是在小組或全班內進行口頭講評作文。講評前,教師要明確要求;講評時,學生可以廣開言路,按講評要求各抒己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並提出修改意見。對有分歧的問題,可以展開爭論,教師只做點撥、引導、調控,不要急於做出結論。

其實,作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就是靠一點一點扎紮實實的累積,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又有紮實的教學,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愛上作文,能用筆書寫屬於自己的東西,在廣闊的生活中放飛心靈。我們期待着。

習作教學反思 篇14

這一習作題要求學生刻畫出某個人呈現某種情感時的樣子。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把經過寫下來,特別是要把他當時的.樣子寫具體。怎樣使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是本次習作教學的關鍵所在。

從教學環節來看,從交流到習作,從選材習作到賞析評價,再到反思修改作文,整個過程注重關注學生習作能力和修改能力同步提高,有利培養學生完成習作和修改習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參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學生能按教師的教學流程思考並回答問題,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配合得好。

在評價修改環節,運用個人修改、小組交流、全班評價、修改謄抄等方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培養了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提高了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