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2.47W)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1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全文分兩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看荷花。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通過想象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

教學本課我引導學生多層面的瞭解文本內容,通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審美體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出示《荷花》,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麼。揭示課題。學生交流後引入: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看荷花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邊讀邊想這一段,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的體會。引導學生抓住寫荷花特點的詞語教學寫荷葉的句子,通過看圖,指導有感情讀,想象一池荷葉長勢之美。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後,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長、鑽、伸、露、探、衝),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麼?(“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盎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後想幹什麼?”組織學生想象寫話。隨着對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學生的情感被激活了,無窮無盡的讚歎充塞於胸腔,他們迫不及待的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有的說: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彷彿在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容貌......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相應畫面。這樣的教學設計,既鍛鍊學生想象力,又訓練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可謂一舉三得。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2

《荷花》描寫了公園裏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後用課件呈現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後,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爲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裏,作者爲什麼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後用不同的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通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儘快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節: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後,我讓學生根據我提供的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說話,學生有的說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說“有的荷花歪着頭,像在和蜻蜓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溫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薰陶,可以說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3

《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作者葉聖陶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完成寫一種植物的教學任務。

1、隨文識字。爲了讓學生能正確讀好句子,先學習生字以掃除在朗讀時可能遇到的障礙。這樣的生字教學設計既能提高識字效率,又能避免由於識字教學的介入而中斷的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2、朗讀體會。本文語言優美,在閱讀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以讀爲本,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積累文本語言。如:教學第二小節時,抓住這節中的一些精言妙語—描寫荷葉多、荷花各種形態的句子,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誦讀,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荷花的各種美姿,感受荷花的美,體會作者的情,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讀好這部分課文,熟讀成誦,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在賞讀中培養審美語感。同時遷移到寫一種植物的方法上來。

3、藉助媒體。爲了更好的使學生與文本、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體會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我藉助媒體,創設了一個學生與作者一起“看荷花、賞荷花、想荷花”的情景,讓學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從而更好的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例如:課文第二段中三種荷花的樣子。

4、教學不足。學生髮揮想象的餘地不多,可能受到媒體和同學回答的影響,在作業時有點千篇一律。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反思4

語文教學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對於一個教師來說,一節課的結束往往是自己教學理念完善的開始。教師在不斷地探索中獲得提升,使自己不斷獲得潤色和磨練。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效果,其中包括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品味的上升。因此,課後的反思至關重要。下面我就以《荷花》爲例,談談我通過反思獲得的點滴收益。

課堂教學開始,我展示了一系列的荷,鮮豔的色彩、優美的造型、動聽的音樂,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學生的學習情趣馬上被調動起來。我順勢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很踊躍,他們說我看到了美麗的荷花、看到了碧綠的荷葉、看到了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兒、看到了嫩綠的小">教材時更能貼近學生,使教學生成更具可行性。

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抓住了許多的重點詞彙,幫助學生感悟文本。例如通過“挨挨擠擠、一個個”寫出荷葉的多而密。“碧綠、像……大圓盤”寫出荷花的色彩美、形狀美,展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抓住“展開”、“露出”、“飽脹得……破裂似的”來領會文章的語言美以及荷花的外形美。通過“冒”與其他字例如“長”“露”等的比較反映荷花頑強的生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參與,教師也能恰當引導,對於文本學生能較好地理解。這時我見好就收,轉入到對“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訓練。課後我反覆揣摩此處還需修飾,因爲本年級段的學習任務含有對自然段的整體認識,要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此時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零碎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將這些零碎的感性認識形成一個整體清晰的理解。教師可以結合第三自然段進行引導。例如可以這樣說“荷花真美啊!它們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大家來看看,這一池的荷花又時怎樣呢?”也可以幫助學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提高學生的概括和歸納能力。通過反思,我加深了對教學大綱的理解,把握好教材分析程度的尺度,提高了分析教材的能力。

語文教學是缺憾的教學,蘊涵了教師成長的軌跡。教師在不斷的探索與反思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語文教學的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揚棄,就能完善教學過程的每個細節,就能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理念,就能使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