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野蜂飛舞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2.47W)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野蜂飛舞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野蜂飛舞教學反思

野蜂飛舞教學反思1

《野蜂飛舞》是國小一年級的一節音樂欣賞課。本週這節課我上了兩節,卻給了我兩節不同的感受。

首先講第一節。本節課是欣賞此去的第一班,根據以前欣賞的經驗,我認爲學生聽出此去描繪的音樂形象因該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直接提出問題:“請聽聽這段音樂表現的是那種小動物?”在聽得過程中,有個孩子說聽着很害怕。我想,蜜蜂的確是一種讓人害怕的動物,所以就附和了這個學生的說法,結果這樣一句不經意的話卻給了孩子們很大的誤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以後,就不再聽音樂了嗎,直接說老虎、獅子、這些猛獸的名字,別說是蜜蜂了,就連說一個帶翅膀的搭邊的音樂形象都沒有。於是,爲了扭轉這個局面,我請同學們再次聆聽。這次我將問題的範圍縮小了一些:“聽聽音樂想一想,這段音樂表象的小動物是地上跑的,水裏遊的還是天上飛的?”以爲這樣的問題可以改變學生的思維,但是由於思維定式的影響,依然有許多學生說是地上跑的那些猛獸。無奈之下,我只得告訴他們是天上飛的小動物,然後選出幾種帶翅膀的小動物供他們聆聽選擇,但學生的思維依然打不開。總之這節課由於課前的小失誤,上的很累,很失敗。

鑑於第一次的'失敗,在第二個班級上這節課時,我第一次提出的問題不像第一次那樣問的比較的寬,而是直接提出一個有選擇性的問題:“聽聽音樂想一想,這段音樂表現的小動物是地上跑的,水裏遊的還是天上飛的?”每說出一種動物形象都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從聽覺視覺上都給學生一種形象的感受。在這個問題的引導小,以及動作的模仿影響下,多說學生很快聽出是帶翅膀的小動物。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聆聽第二遍,提出問題:“帶翅膀的小動物有很多,比如小鳥、蚊子、蜜蜂、蜻蜓等,這個音樂到底是描繪那種小動物呢?你能從音樂中聽到這個小動物的叫聲嗎?它會是誰呢?”通過這些問題的步步引入,學生很快聽出音樂形象,並能做出相應的動作。

經過這兩個班級的欣賞教學,使我明白了不是學生聆聽的感受能力不強,也不是學生的想象力不夠豐富。如何上好欣賞課,關鍵在於老師怎麼去引導,怎麼去設置問題。問題設置的巧妙、合理,學生的思維就會向着正確的方向流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欣賞課上對問題的設計,要合適、合理、有步驟有計劃。

野蜂飛舞教學反思2

在教學中,爲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爲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審美爲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美、聽覺美、肢體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發,創設一種寬鬆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用富有童趣的親切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作爲學生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第三,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產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能力。

在上半節聆聽《野蜂飛舞》部分時,學生的反饋是不錯的,基本能按照我設計的環節進行,而且聆聽音樂很到位。但是過程中,還是有少部分學生不能按要求去聆聽。上一年級的聆聽課,難度比較大,如果設計不好,會導致課堂的乏味枯燥,單調或是一片混亂。所以如何在靜中聽,靜中玩,靜中體會音樂的美,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重要把關,也是爲後面的教唱《小蜻蜓》做鋪墊。在聆聽環節中,更多的是通過說說、演演來完成,這樣的形式學生很喜歡。

後半節教唱歌曲《小蜻蜓》,但由於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小朋友,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表演歌曲這環節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活潑好動和參與表演的高漲熱情,以至於圍着我爭着要頭飾表演。在圍着教室學飛時也出現小小的喧鬧。沒有注意很好地聆聽音樂,表現出蜻蜓優美飛舞的三拍子節奏特點。學生身心是投入到了音樂當中,可是這首曲子旋律簡單,但很難把握。爲了讓學生可以清晰感受該曲的輕柔優美,一方面我設計好良好的音樂氛圍,另一方面通過多元化來表現音樂。但是可能由於聆聽部分時間過多或是自己課堂效率沒把握住,導致最後的教唱有點倉促。學生是記住這節課了,但是有沒有掌握到這節課的知識點呢?我在設計該課前忽視了。

教學真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並根據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我們的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審美的愉悅,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動。讓音樂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成爲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