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1.05W)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

在上《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我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披文入情 環環相扣

經過這反覆思索,我將落腳點放在“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和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上。把握了這個重點,就以“神”爲線索展開教學,我採用圈畫關鍵語句、讀、批、悟、談等方法進行了有效的突破。上課就按着“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感受姥姥的技藝高超;“姥姥是如何練就這一手絕活的”——讓學生知道姥姥不光是在剪紙,也是在用剪紙教育我,感受姥姥對我的疼愛;“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麼?爲什麼要剪這麼多呢?”——進一步感受姥姥把對我濃濃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這樣學生就深刻體會到姥姥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着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

二、利用好電子白板輔助教學

雖然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使用電子白板的機率不是很高,但我還是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使用電子白板中的“筆”圈畫重點詞“剪”,通過反覆引讀,體會姥姥剪的時間長、次數多;使用放大鏡效果出示“鄉親們對姥姥讚歎的話語”,放大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富有教學機智,注重課堂的生成性

本來板書“神”是在教學完1-3自然段後請學生概括,課堂上有一位學生在讀相應的句子時就把這個字讀好了,我就相機板書。

對“拴”的處理,我認爲也較爲到位。結合當時是“密雲多雨的盛夏”的危險和作者的活動,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裏游泳出危險,“便用剪紙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出課文中的“拴”,與學生進行熱烈地討論“課文中用什麼拴住了什麼”,經過追問明白了姥姥用剪紙拴住了我的身體,更用剪紙拴住了我那顆貪玩的心……爲領悟祖孫倆那濃濃的情作好輔墊。

在快要結束課文時,因時間還有多餘,我就靈機一動,增加了一個板塊“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誰?說說你的理由”,將感恩教育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在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孩子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並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四、板書既體現了人文性,又體現了工具性。

“神”這一個字是對姥姥剪紙的高度概括與濃縮:姥姥的剪紙的神奇不僅在於本身剪紙技藝的'高超,更在於她把對外甥的愛傾灑在一幅幅剪紙中,讓作者的心境與夢境都變得有聲有色。“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是學生習作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對例文寫作方法的剖析,目的在於讓學生今後習作中使用好這個方法。

五、讓學生敢於提問。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們班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非常強,據此,我爲了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在欣賞姥姥的多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後,請學生提問,並順利成章的引入到了下文的學習。

但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1、在處理“這是一位怎樣的姥姥” 時,因課前對此部分的教學時間估計可能會比較長,因此課上想抓緊時間。所以當學生結合“一張普普通通……要什麼便有什麼了”回答到“技藝高超”,我就急於讓學生談“還有哪些地方也體現了技藝高超”,而沒有讓學生很好的體會這句句子:材料平常,方法簡單,姥姥卻無所不能以及講正面描寫,到後來才補上去。

2、課堂上學生髮言積極、精彩,理解到位,感悟深刻,但在朗讀上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體會融入到情感朗讀中,今後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3、此外今後將進一步研究電子白板,儘量讓學生上臺使用電子白板,增強師生的互動性。

我想如果在以後的課堂中,教師用心地解讀教材,努力挖掘課文的訓練點,精心設計,爭取讓每節課都精彩。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2

《姥姥的剪紙》一文中,“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通過這剪紙的高超技藝,姥姥那純樸、善良、熱情的形象,以及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似在我們眼前清晰、豐滿起來。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字裏行間流露出真摯的情味來。讀着語言文字,有一股北方特有的民風民情迎面撲來。

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走進語言文字,走進姥姥的剪紙藝術世界,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建立起姥姥的人物形象,並通過用心品讀語言文字,在鑑賞中體會作者是如何表現人物特點的,對文中具有濃濃的北方風情的詞句表達效果,有所感悟,並對習作語言表達有全新認識。由此,品讀、揣摩語言文字,感悟作者是如何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特點的,鑑賞作者充滿情味的語言表達是教學重點。

教學本課,我嘗試了從姥姥的“剪紙”入手,也花了較多課時,只爲走進那片開闊的草地,和學生一起慢慢品味,發現情,體味美。

一、先體會姥姥剪紙技藝高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剪紙”這個題眼,自由閱讀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語句具體介紹了姥姥剪紙作品。

1.一副“喜鵲登枝”便完成了。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2.一隻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3.一頭老牛和一隻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4.一頭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隻歡蹦着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這些作品以什麼居多?爲什麼?

姥姥爲什麼會剪這麼多牛和兔?(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總是纏着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可見我非常喜歡姥姥的剪紙。姥姥的剪紙作品究竟有什麼魔力,使我總是纏着姥姥剪這麼多牛和兔?

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

(1)“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抓住“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姥姥的剪紙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指名帶着讚美的語氣來讀)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自內心的讚賞。由此可見,姥姥的剪紙形神兼備,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姥姥的剪紙除了“我”很喜歡,還有其他人喜歡嗎?

“大平原託着的小屯裏,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着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從小就聽人嘖嘖讚歎” “開口求剪紙的人樂顛顛地走了。”

讓學生尋找並反覆朗讀描述姥姥剪紙的語句,體會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例如“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堅持以讀爲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增加學生的積累,逐步將文中的好詞句內化爲他們自己的語言。我還讓學生仔細觀察剪紙的細微處,深感剪紙之難,由此聯想到姥姥的手藝之精巧,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緻,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瞭解。

接着,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爲中心句,思辯姥姥爲什麼能“熟能生巧”,怎麼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再加上《賣油翁》、《庖丁解牛》等故事的補充,更增加了學生對“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的理解。學生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

二、體味姥姥和我之間濃濃的祖孫情

《姥姥的剪紙》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高超,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剪紙”這個題眼,自由閱讀全文,找找文中哪些語句具體介紹了姥姥剪紙作品,體味姥姥和我濃濃的祖孫情。

1.一副“喜鵲登枝”便完成了。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2.一隻頑皮的小兔子騎在一頭溫順的老牛背上。 3.一頭老牛和一隻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4.一頭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隻歡蹦着遠去的小兔子,聯結它們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以及: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我擺弄着各式各樣的窗花”想象,也許姥姥還給我剪了哪些關於小兔子和老牛的'作品?這些作品圖案有什麼特點?(以牛和兔子居多。)

姥姥爲什麼會剪這麼多牛和兔的作品?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麼?(姥姥生肖屬牛,而我屬兔。我總是纏着奶奶剪更多的牛和兔。)

剪紙中的老牛和兔子各有什麼特點?(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幹活。)從這些作品中,你感覺到了什麼嗎?(就好象姥姥對“我”的喜愛與呵護。感覺到了姥姥和我之間甜蜜、溫馨、依戀的情感。)

甚至連“喜鵲登枝”這幅作品,也是我故意刁難姥姥,姥姥順着我剪出來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我故意刁難姥姥,可姥姥仍然剪得形象至極。”這個生動例子。找找這些文字中是否也藏着姥姥對“我”的喜愛,“我”對姥姥的依戀。引讀學生交流4-5自然段;

師:“刁難”是什麼意思?

生:故意爲難別人。

師:文中的刁難是指——

生:一天,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這就是一次“刁難”。

師:挑剔

生:在細節中過分的找毛病。

師:耍賴

生:使用無賴的手段、抵賴。

師:調皮蛋

生:頑皮

師:爲什麼文中用這些詞語?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反襯了姥姥剪紙的技藝嫺熟

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姥姥剪出了一張無可挑剔的作品,我卻還要耍賴。面對我的頑皮搗蛋,姥姥是怎麼做怎麼說的呢?“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我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姥姥與“我”的對話,使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大家對姥姥說的‘按冒了’是怎麼體會的呢?“‘冒’在字典中的解釋爲:突出,向外涌出。” “‘冒’可以組詞‘冒煙’。”

“《泉城》一課描寫趵突泉時候描寫到‘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還粗的清泉,‘咕嚕咕嚕’地從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這裏的‘冒’和‘冒煙’的‘冒’,聯繫生活實際,我們都很容易想象出來是怎樣一副情景,你們說這裏作者是不是用詞不當呢?”

“因爲我太用力了,那麼使勁按,使姥姥感覺眼珠兒都要蹦出來了。” “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姥姥”

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着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裏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我死死地捂住故意刁難姥姥,姥姥摸着剪好窗花,一句話“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一個動作“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一言一行都藏着姥姥對我的喜愛與呵護。剪紙把“我”與姥姥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作者舉這個例子的時候,對幼時自己的描寫:“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這些詞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我通過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走進文本去體會,從而更深刻地瞭解“我”的調皮是用來反襯姥姥的寬容和慈愛,再用心品味了姥姥的言行,學生易於動情地朗讀來感受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再體味這個生動事例時,爲了加深學生對姥姥與“我”情感的理解,我還讓學生回憶自己身邊的老人對自己的關懷照顧,學生切身感悟了只有在自己真正喜愛的人面前,纔會無拘無束地刁難、耍賴、調皮,一下激起了孩子們感情上的共鳴。透過課文中的文字,再加上學生展開的回憶,從而我們深切感受到作者對姥姥勤勞的讚美和對姥姥的依戀。由此,孩子們讀起來更入情入境了。

三、抓細節品字詞,讓語文課堂充滿花香

繼續品詞品句,體會這份蘊藏在字裏行間的真情,在尋找文中細節描寫時體會到人物內心那至深至愛的情意,從而理解作者的匠心。

作者除了這個“冒”字用得巧,還有此類的妙詞妙語嗎?輕聲讀文,畫出品味交流!

1.讀後交流:“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朗讀,說說理解,再思考:作者怎麼具體表現出“總剪,熟能生巧”的?

2.交流“數九隆冬剪摸黑剪。”

聯繫生活談體會:姥姥的剪得多、時間長、長年累月練習使姥姥的技藝嫺熟如此生動的語言文字,用心揣摩,眼前看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能讀好這一段嗎?

3.讀後交流:“姥姥的手就是手指。”

品評這一比喻如何表現出姥姥的這一特點的?你能體會出什麼?(體會出剪紙在姥姥的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剪紙,已成爲姥姥的重要休閒、娛樂方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了!)

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再說說自己的理解。

其實,作者在描寫同一個事例時,充滿情感的語言展示了姥姥很多方面的特點,這樣的文字是最有魅力、富有內涵的,作者是如何表現姥姥藉着剪紙在表達着對他的關愛與期盼的?

4.讀後交流:“拴”字

文中寫道“我是一個出名的調皮蛋”,“密雲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裏游泳出危險,便且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的是什麼?姥姥是如何用剪刀把我拴在屋檐下的?從文字上看,這裏拴的是孩子調皮地野性。姥姥正是用她的剪紙,爲“我“營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剪紙世界,爲我打開了剪紙的藝術之門,讓我感受到了來自於她的關愛體貼之情,讓我享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有了姥姥,有了她剪刀下的“老牛”和“兔子”,有了這樣一個藝術天地對“我”的薰陶,才讓我迷上了剪紙,讓我纏上了姥姥。

姥姥的剪紙和她剪出的藝術形象,是作者一生的難忘,那有聲有色的夢境是回味,是思念,也是緬懷的心境。姥姥的剪紙裏藏着濃濃的祖孫情。那是長者傾心地像牛一樣地付出,是後來者在長者的關愛之下像兔子一樣快樂成長。是感悟親情之後的美好回味。姥姥的剪紙,他對我的關愛,剪紙藝術的種子,剪出的美好形象,已經是一粒粒飽滿的種子,在我長大成人之後的心田裏萌發,萌發出一片充滿綠意的思念。而這,正是糾纏着的濃濃親情之感。而這,恰恰讓“我”多少次夢迴故鄉,夢迴那剪紙的世界,而姥姥,成爲“我”夢中的主角。於是,姥姥的剪紙,帶給的不僅是我,還有的是鄉親們的濃濃的愛。這是親情,也包着鄉情。

5.交流:“纏”字

一個“纏”字,說明了什麼呢?

“我總是纏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蹦跳跳的兔子,睡覺的兔子;拉車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幹活兒,我擺弄着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 “纏”什麼呢?啓發學生想象說話;

A “我”看不懂剪紙的內容,不解地發問,熱情地交談,表現出姥姥對我的親暱、關心。

B想象,也許姥姥還給我剪了哪些關於小兔子和老牛的故事?

C姥姥只是剪着玩耍的兔子、幹活兒的老牛嗎?

“我擺弄着各式各樣的窗花,對活潑的兔子與敦厚的老牛充滿了好感。”其實,姥姥是在藉着剪紙表達對“我”的喜愛、呵護,傳遞着對我濃濃的親情。

表面上看,這些語言文字都在寫姥姥對我的喜愛,透過這些文字,你還悟到了什麼?(“我”對姥姥勤勞善良的讚美、對姥姥依戀之情。)這樣內涵豐富的語言,我們該怎樣讀好它?先自由練讀,再指名讀。

這裏的“纏”不是糾纏,而是情深意長的“纏”繞。這個“纏”字,是喜愛,是依戀。這個“纏”字,是我對剪紙的迷戀。一個“纏”字,說的是我迷上了姥姥的剪紙,迷上了剪紙藝術,也迷上了姥姥與我剪紙聊天的親情。我忘記了,夏天那密雲多雨的盛夏,忘記了那河裏自在的游泳。

在剪紙的天地裏,“我”體會到了兔子的快樂,那不就是童年的我的快樂嗎?我也體會到了老牛的敦厚,那不就是姥姥的敦厚與樸實嗎?姥姥的關愛,讓我擁有了別樣的童年快樂。

6.交流學習:“有聲有色”

“我”與姥姥濃濃的親情伴着我的成長經歷。

當我憶起姥姥的剪紙聲時,我眼前、夢境會出現怎樣的景象?我的心境會變得如何?作者是如何表達出這種感受的?引導學生聯繫具體語言文字談。

滿懷着依戀、不捨、思念。

文中值得細細品味的詞句還有很多,如“清清爽爽”“嘖嘖讚歎”等,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地方特色,匠心獨運,使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文字,品味起來卻蘊含萬千真情。

四、適時進行寫法指導,讓文本回味無窮

在課文感知過程中,適時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是很重要的。文中對姥姥的描寫,作者從:

家家戶戶貼滿姥姥的勞作;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翻來折去,便要什麼就有什麼;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從小聽人嘖嘖讚歎,引用大家說的話證明;廣結善緣,有求必應的事例;我的故意刁難;姥姥用剪紙把一個調皮愛玩的孩子“拴”在屋檐下;

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默讀找出體現姥姥剪紙技藝高超的詞句,讓學生逐步感受語言的份量,感受到刻畫人物圍繞主題循序漸進描寫的好處。作者在表達上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描寫;既有誇張、比喻修辭手法應用,又有反面襯托;既有引用、想象,又有事例列舉。層層鋪墊,層層遞進,有聲有色地把“我”對姥姥的美好情感直接表達了出來,從而讓姥姥的立體形象沁入學生心靈,讓學生感悟到姥姥對“我”濃濃的愛。

語文教學本就應拿出時間,拿出情感,拿出耐心,同學生慢慢品味,引導學生髮現、感受漢字之美,在學生純淨的心田留下漢字的故事,使學生能喜歡上漢字,喜歡上語文。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3

《姥姥的剪紙》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課標指出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含義,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根據這一階段目標的要求和這篇課文的特點,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爲:在第一課時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學習課文,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文中相關詞語;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語言材料中感受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我把難點和重點定爲: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本節課我採用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充分誦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讓情感在朗讀和體驗中昇華。

教學中,我通過圖片再現剪紙,讓學生先從剪紙圖片中感受到姥姥技藝的高超,再讓學生找出“剪紙”圖的.語句品讀感悟。例如抓住第1自然段的“都”字,抓住鄰居的嘖嘖讚歎聲“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突出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嫺熟,然後緊扣環節設計問題“姥姥的剪紙爲什麼那麼神呢?”又帶領學生圍繞“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句進行引導學習,品味語言,體現姥姥的技藝的高超是付出了努力練成的,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詞,深刻表現剪紙給姥姥帶來的投入與快樂。7-12自然段,我讓學生自由讀,找出“我”與姥姥的對話,然後再利用課件展示牛兔圖讓學生結合生活想象牛的勤勞、兔的頑皮,看到圖想到了什麼,聯繫生活實際說說,最後抓住姥姥與作者的對話進行朗讀訓練指導。爲了加深學生對姥姥與“我”情感的理解,我還讓學生回憶自己身邊的老人對自己的關懷照顧,激起孩子們感情上的共鳴。透過課文中的文字,再加上學生展開的回憶,從而我們深切感受到作者對姥姥勤勞的讚美和對姥姥的依戀。由此,孩子們讀起來更入情入境了。

讓我心存遺憾的是,文中“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是教學的難點,它不僅是姥姥在講述自己剪紙的經歷,還是在教自己的孫兒做人做事。可是我感覺這句話在我們的兩三句討論中就滑過了,理解得不夠深入。再一個是教學的後半部分從“牛兔圖”體會我和姥姥之間的情感不夠深入,特別是出示了三幅剪紙圖,應該讓學生說說姥姥剪這三幅圖的寓意是什麼,明白姥姥對我的疼愛。但是,我只是集中起來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體會,爲後面對以“姥姥的剪紙”爲題的理解產生了一點阻礙,特別是學生的語言組織上明顯有了障礙,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後進生理解上就要再花一點時間才行,這也是我在挖掘語言文字上最大的問題,常常點到爲止,應該多考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

《姥姥的剪紙》的教學結束了,但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的一系列過程中,我獲得了許多思索。有思纔有所得,發現不足才能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面對這些不足,努力改善,竭力超越。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4

師:這是我們對姥姥的一個初步印象,讓我們再讀課文,姥姥的形象就會更加清晰,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6)自然段,用鉛筆畫出表現姥姥心靈手巧的句子,並在旁邊寫你的體會。

生讀。

全班交流。

師: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太平原託着的小屯裏,左鄰右舍的窗子上,都貼着姥姥心靈手巧的勞作。

師: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姥姥光結善緣,剪出來的窗紙貼滿了太平原託着的小屯裏。

生2:左鄰右舍的窗戶上都貼着姥姥的剪紙,說明奶奶人緣好,有求必應,同時也告訴我們姥姥的心靈手巧。

師:還有哪些句子?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子,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姥姥的手裏翻來折去,便要什麼有什麼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師:哪些詞體現了奶奶的心靈手巧?

生:“普普通通”、“翻來折去”、“要什麼有什麼”、“無所不能”。

師:你能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嗎?

生讀。

師:評價一下,他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

生:“無所不能”讀得好,“普普通通”還不夠。

師:你能再把他讀一下嗎?

生讀。

師:還有什麼句子?

生:我從小就聽人嘖嘖“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師:你也找到這樣的句子了嗎?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體會到了姥姥剪什麼像什麼,真神了。

生2:我知道別人一直對姥姥嘖嘖稱讚。

生3:姥姥竟然能把紙剪活了,真神,我真佩服她!

師:說得真好。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體現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剪紙技藝高超,深入人心。姥姥能把普普通通的彩紙剪紙栩栩如生的東西,這多神啊!你能把這句讀好嗎?

生讀。

師:我相信大家會比他讀得更好。

生齊讀。

……

……

[反思]

這個片段是王龍老師重點講解姥姥心靈手巧的一個片段,我覺得這一部分上得很精彩,讓整節課有了一個精彩的開始,讓學生懂得了如何去分析課文,體會重點,把握重點。

教者在指導朗讀時體現了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讀,自己評價,自己改正,使學生少了很多的依賴,完全靠自己把課文讀好、讀細,讀得有感情。

在整個教學中,他始終圍繞“心靈手巧”來講,讓學生自己找句子,自己體會,並把自己的體會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很好,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些體會,如果不寫下來,讀過後就會忘記,如果寫下來,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筆頭,一舉兩得。

在分析句子的時候,老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但這個體會並不是漫無目標的,老師在學生問答的時候,總提醒“心靈手巧”這個詞語,讓學生在縮小的範圍內尋找答案,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讓學生能更詳細地分析課文。

雖然這一片段僅僅是整節課的一小部分,但值得我去學習。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5

《姥姥的剪紙》課文爲我們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人都讚不絕口。姥姥手裏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着“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太普通,每天燒飯、擇菜、淘米、餵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着化不開的親情。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通過這剪紙的高超技藝,姥姥那純樸、善良、熱情的形象,以及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似在我們眼前清晰、豐滿起來。

教學中,我通過抓住姥姥的“剪紙”,讓學生找出“剪紙”圖的語句,並從中體會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例如“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突出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嫺熟。然後緊扣環節設計問題“姥姥的剪紙爲什麼那麼神呢?”又帶領學生圍繞“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一句進行引導學習,品味語言,體現姥姥的技藝的高超是付出了努力練成的,再抓住“身心入境”一詞,深刻表現剪紙給姥姥帶來的投入與快樂。

前一個環節,我所講的'較多,讓學生自己體會理解的較少,我授課時表達的語速也較快,這給學生造成一定的障礙。在一個是教學的後半部分從“牛兔圖”體會我和姥姥之間的情感不夠深入,特別是出示了三幅剪紙圖,應該讓學生說說姥姥剪這三幅圖的寓意是什麼,明白姥姥對我的疼愛。但是,我只是集中起來理解,缺少深入的挖掘體會,爲後面對以“姥姥的剪紙”爲題的理解產生了一點阻礙,特別是學生的語言組織上明顯有了障礙,而一部分中等生和後進生理解上就要再花一點時間才行,這也是我在挖掘語言文字上最大的問題,常常點到爲止,應該多考慮理解能力差的學生。

這一課,個別老師給我提出了建議,應抓兩條線,一個是“神”,一個是“情”,把文章結成一個整體,讓學生挖掘文字,至於這樣的設計可能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但是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總之,從今天的這節課我看到自己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爲了使自己的語文課堂充實起來,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動起來,我要儘快解決不足之處。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6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姥姥剪紙技藝高超,廣結善緣,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通過教學,要讓學生讀懂故事情節,準確把握人物特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分成兩個部分:感受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和祖孫之間的濃濃親情。剪紙技藝的高超顯而易見暫且視爲明線,祖孫親情雖不強烈外顯,但是綿延深厚,可以看成文章的暗線。雙線交織,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齊頭並進,敘事與抒情攜手向前,合成課文的主脈。教學時,我們依照這條主脈前行,一定能夠達到理想教學目標實現的彼岸。

題目《姥姥的剪紙》明確告訴我們,剪紙是中心詞。適當的進行剪紙知識的介紹,對於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展示播放剪紙的圖片,配上高山流水的音樂,簡介一下剪紙藝術的來龍去脈。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剪紙的美,還能極大的.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課文很長,如果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那麼教學起來一定顯得雜亂的。讓明線更明。我們可以先來感受一下姥姥剪紙藝術的高超。第一層次,書中左鄰右舍對於姥姥剪紙的評價怎麼樣?文中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寫別人眼裏姥姥的剪紙是個什麼樣子。可以讓學生嘗試着在書上進行批註,嘗試着用一個句子,或者一個詞語甚至一個字來概括。預計學生的答案如下:無所不能嘖嘖讚歎神瞭然後我們一起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更深刻的理解這些詞語所蘊含的情感。進而瞭解姥姥在鄰居們的眼裏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心靈手巧、廣結善緣,有求必應、勤勞善良這些關鍵詞通過咀嚼,讓姥姥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然後再次通過朗讀讓這種情感感受宣泄出來。真正在語言文字中走上一個來回。

第二個層次,我們來尋找我眼中姥姥的剪紙是什麼樣子,這個應該是文章的四到六自然段。在我的刁難映襯下,姥姥的剪紙技藝反而得到更大的展示。這裏要特別注意我的所作所爲對於姥姥的映襯作用。調皮鬼刁難耍賴等詞語形象地描繪出我天真的頑童形象。這個形象越是逼真,越能襯托出姥姥的慈祥,和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對熟能生巧含義的把握,這是一個難點。文中有一段話是最好的解釋: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難怪最熟悉不過了,難怪熟能生巧了。這不僅是剪紙的學問,還是幹好其他事情的學問。

這裏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對於文字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喜鵲登(梅)枝取其諧音喜上眉梢,尤爲中國老百姓的喜愛。圖個吉利,是咱們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感。姥姥其實正是中國廣大勞動婦女的縮影。她的身上具有的特點大多也是中國勞動婦女都具有的。勤勞,善良

第三層次:感受祖孫之間濃濃的親情。課文的剩下部分,以剪紙中的牛和兔代表姥姥和我的形象,通過剪紙作品中牛和兔子之間的關係,揭示姥姥和我之間的依依親情。兔子是頑皮的,老牛是溫順的;兔子是活潑的,老牛是敦厚的。我也由最初的不解,到知道,並充滿了好感。

最後,兔子長大了,老牛更老了,但是仍然滿是期待。此時,童年的剪紙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姥姥的愛也已經深深的植根於我的腦海。

剪紙不光是指姥姥擁有的一種高超技藝,還是一座我和姥姥情感聯繫的橋樑,更寄託了我對姥姥無盡的思念。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當然,這裏還是可以彌補的,以《姥姥,我想對您說》爲題,進行續寫,不僅能積累語言,還可以昇華我們的情感。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7

《姥姥的剪紙》一課,我把重點和難點定爲:感受姥姥剪紙技藝高超,以及我與姥姥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

在學課文前,通過學生回憶自己跟姥姥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質疑問答,以學定教。如此一來,帶着學生不明白的問題走進課文。本文並不是單純寫姥姥的剪紙,而是透過寫剪紙來詮釋姥姥是怎樣的一個人,在瞭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裏,我通過讓學生朗讀,結合關鍵詞句談體會,感受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例如“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感受那麼多人喜歡姥姥的剪紙,稱讚姥姥的剪紙,作者當時內心的自豪與驕傲,體會姥姥剪紙爲什麼那麼“神”。然後在作者“刁難”姥姥的那一部分,我出示了“喜鵲登枝”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剪紙的細微處,由此聯想到姥姥的手藝之精巧。接着,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爲中心句,思考姥姥爲什麼能“熟能生巧”,怎麼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更加佩服。

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圍繞剪紙,讓學生把7—12自然段中具體描寫“牛兔圖”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併爲剪紙起名字,用自己的話說說剪紙的內容。我還將這部分內容中的幾幅“牛兔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小兔騎牛圖”“老牛小兔啃草圖”,並進行換位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如果自己就是姥姥,也要剪紙,還會剪什麼內容的.牛兔圖?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想象明白到,無論怎麼剪,無論老牛和小兔的形象怎麼改變——兔子總是在玩耍,老牛總是在幹活,就好象姥姥對“我”的喜愛與呵護。這樣順其自然,學生就會明白牛代表什麼,兔代表什麼,這牛兔圖的剪紙代表的是作者和姥姥生活場景的再現。

最後一幅剪紙,通過抓詞語“定定地”、“出神地”,感受姥姥內心又是希望朝夕相處的孫兒能留在身旁,又想讓孫兒去更廣闊的田地發展的矛盾心情。姥姥舐犢情深,對兒孫們是如此的牽掛深深打動了作者,也使讀者的內心也掀起了情感的波瀾,所以最後一部分配樂朗讀,很多孩子有感而發,甚至有的眼含淚花。我想這正是我要的教學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並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8

《姥姥的剪紙》爲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裏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着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

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我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形象生動、精巧細緻,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瞭解。接着,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爲中心句,思辯姥姥爲什麼能“熟能生巧”,怎麼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然而,整篇課文要表達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紙技藝,更是祖孫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我先讓學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紙圖,想想它們有什麼特點,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姥姥的勤勞,作者的貪玩。學生在交流這三幅圖片的含義時,能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姥姥對作者的疼愛時,更激起對自己家人的感恩。我想,通過課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欣賞到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紙藝術,更是讓學生體會到親人的關愛,永遠心存一份感激,並把這份情傳遞給身邊所有的人。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9

《姥姥的剪紙》是作家笑源的作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透過剪紙我們感受到平凡普通的農村老太太的不平凡,姥姥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這“我”的心,課文配以插圖,形象地表現了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

課文是是一篇情感類的文章,我的教學以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爲主。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不是流水賬的教學,不是逐段逐段字地講解,“指向內容”的內容應當有選擇性。

如何選擇內容來教學呢?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學生自己能掌握的內容不交,教師教了學生也不懂的內容不教,學生不懂但是教了能懂的`知識要教。就拿《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對於姥姥剪紙受歡迎的表現,學生自己會掌握,教師只需要提問學生解答即可,但是受歡迎的原因,學生能說出具體的,卻不會概括總結,因此需要教師教學指導概括;再如在如何刁難姥姥,學生一眼就能看到明白,“喜鵲登枝”如何精緻,學生也能找到,但是後者對已理解姥姥剪紙技藝的精湛這個線索有輔助作用,因此教師需要提及,而前者可忽略;還有對於姥姥剪紙所傳達出的情感,是後半部分學習的重點,因爲情感隱藏在字裏行間,需要學生體會文本內容,因此後半部分應重在朗讀,讓學生讀書體會,而不是教師一味講解灌輸,但是新教師的我似乎在這塊教學生仍功力尚淺,有待進步。

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還應當注意方法的選擇,如何選擇呢?我認爲可以有以下幾點:一、重點語段注重朗讀。朗讀應當注意方式的多樣化、趣味化,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樂意去接觸文本,從朗讀中觀察學生是不是有所體會。朗讀方法選擇上,需要學生找關鍵語句的可以選擇默讀,便於安靜思考;需要注意角色情感的,可以分角色朗讀,特別是一些對話類的文本;需要有感情朗讀的,教師可以範讀,讓學生有模板可以效仿;需要集體感悟的,可以齊讀,特別是一些表現壯闊的語句,齊讀會更有氣勢。

二、關鍵詞語理解,可以讓學生學會查字典,但是最好是能讓學生學會字面解釋和聯繫上下文理解,這是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訓練,也是理解課文的一個環節。如《姥姥的剪紙》中國的“耍賴”、“調皮蛋”等,原本貶義的詞語,在這裏卻能褒用。

指向內容的閱讀教學,對於文中精彩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教師也應當提煉,讓學生學習,並利用小練筆來運用,這也是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部分。比如《姥姥的剪紙》中的誇張、比喻、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等。

以上便是在教學《姥姥的剪紙》後的一點思考。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0

“剪紙”一詞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變化和流露的載體。抓住這條主線,披文入情,就能走進姥姥與作者的情感世界。

在學文前,我將幾張剪紙工藝品展示給學生們看,漂亮的剪紙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在瞭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裏,我通過讓學生尋找並反覆朗讀描述姥姥剪紙的語句,體會姥姥剪紙的高超技藝,例如“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堅持以讀爲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增加學生的積累,逐步將文中的好詞句內化爲他們自己的'語言。我還讓學生仔細觀察剪紙的細微處,深感剪紙之難,由此聯想到姥姥的手藝之精巧。

我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姥姥與“我”的對話,使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紙的意思,不解地發問,到看得懂剪紙的意思,熱情地交談,以至到後來纏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紙把“我”與姥姥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其中,作者對幼時自己的描寫:“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我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走進文本去體會,從而更深刻地瞭解“我”的調皮是用來反襯出姥姥的寬容和慈愛,學生也能夠進行動情地朗讀來感受姥姥與“我”相處時融融的親情。

爲了加深學生對姥姥與“我”情感的理解,我還讓學生回憶自己身邊的老人對自己的關懷照顧,激起孩子們感情上的共鳴。透過課文中的文字,再加上學生展開的回憶,從而我們深切感受到作者對姥姥勤勞的讚美和對姥姥的依戀。由此,孩子們讀起來更入情入境了。

讓我心存遺憾的是,文中“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是教學的難點,它不僅是姥姥在講述自己剪紙的經歷,還是在教自己的孫兒做人做事。可是我感覺這句話在我們的兩三句討論中就滑過了,理解得不夠深入。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1

《姥姥的剪紙》爲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裏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着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

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是張菊燕老師上的。她爲了校際交流反覆試上,反覆磨課。現把參與磨課的一些反思記錄下來。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去感受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姥姥與“我”相處時濃濃的親情呢?在教學中,張老師緊緊抓住“剪紙”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把全文分爲兩部分,第一、二段爲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技藝高超,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瞭解。接着,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爲中心句,思辯姥姥爲什麼能“熟能生巧”,怎麼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課堂片斷:

師:“刁難”是什麼意思?

生:故意爲難別人。

師:文中的刁難是指——

生:一天,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這就是一次“刁難”。

師:挑剔

生:在細節中過分的找毛病。

師:耍賴

生:使用無賴的手段、抵賴。

師:調皮蛋

生:頑皮

師:爲什麼文中用這些詞語?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反襯了姥姥剪紙的技藝嫺熟……

對於以上四個詞語的理解,光理解詞語是浮於淺表的,老師應該深入地引導學生“體會其表達的效果”。課文是“姥姥的剪紙“,作者着力描寫的主要對象自然是姥姥。可作者爲什麼要花上較多的筆墨,用上“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詞語,來表現“我”的頑皮、淘氣甚至於近乎無賴呢?張老師切入時機,引導學生理解這裏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目的還是表現出姥姥的剪紙技藝,“我”的“刁難”、“挑剔”、“耍賴”,有力的證明“我”是個“調皮蛋”,而“我”越是調皮搗蛋,越是能夠顯示出姥姥的心靈手巧。其高超的剪紙技藝,非同尋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令人由衷讚歎。另外,“我”的“調皮蛋”形象地表現了“姥姥”的溫順、敦厚和慈祥。這樣的教學設計,既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又滲透了學法指導。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2

《姥姥的剪紙》圍繞剪紙展開了“我”與姥姥之間的故事,表現了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我”對姥姥的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剪紙”這條主線,引領學生走進“我”與姥姥的內心情感世界。由開始的欣賞剪紙作品到“喜鵲登枝”這幅剪紙,使學生體會到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並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姥姥爲什麼會有如此高超的技藝。進一步感受到姥姥的心靈手巧。整篇課文不僅寫了姥姥高超的剪紙技藝,還寫了姥姥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這在“老牛兔子”剪紙中有了集中的體現,我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並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到姥姥對“我”的疼愛和“我”對姥姥的深切思念,從而激起學生對親人的感恩之心。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分成兩個部分:感受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和祖孫之間的濃濃親情。剪紙技藝的高超顯而易見暫且視爲“明線”,祖孫親情雖不強烈外顯,但是綿延深厚,可以看成文章的“暗線”。雙線交織,“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齊頭並進,敘事與抒情攜手向前,合成課文的“主脈”。教學時,我們依照這條“主脈”前行,一定能夠達到理想教學目標實現的彼岸。

題目《姥姥的剪紙》明確告訴我們,剪紙是中心詞。適當的進行剪紙知識的介紹,對於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展示播放剪紙的圖片,配上高山流水的音樂,簡介一下剪紙藝術的來龍去脈。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剪紙的.美,還能極大的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課文很長,如果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那麼教學起來一定顯得雜亂的。讓明線更“明”。我們可以先來感受一下姥姥剪紙藝術的高超。第一層次,書中左鄰右舍對於姥姥剪紙的評價怎麼樣?文中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寫別人眼裏姥姥的剪紙是個什麼樣子。可以讓學生嘗試着在書上進行“批註”,嘗試着用一個句子,或者一個詞語甚至一個字來概括。預計學生的答案如下:“無所不能”“嘖嘖讚歎”“神了”??然後我們一起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更深刻的理解這些詞語所蘊含的情感。進而瞭解姥姥在鄰居們的眼裏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心靈手

巧”、“廣結善緣,有求必應”、勤勞善良??這些關鍵詞通過咀嚼,讓姥姥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然後再次通過朗讀讓這種情感感受“宣泄”出來。真正在語言文字中走上一個來回。

引導學生體會詞語句子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在瞭解姥姥的剪紙的段落裏,老師通過讓學生尋找並反覆朗讀描述姥姥剪紙的語句,體會姥姥剪紙“神”在哪裏,例如“要什麼就有什麼了,??無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無可挑剔”等語句,堅持以讀爲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增加學生的積累,逐步將文中的好詞句內化爲他們自己的語言。

教者在指導朗讀時體現了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讀,自己評價,自己改正,使學生少了很多的依賴,完全*自己把課文讀好、讀細,讀得有感情。

在整個教學中,他始終圍繞“心靈手巧”來講,讓學生自己找句子,自己體會,並把自己的體會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很好,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有些體會,如果不寫下來,讀過後就會忘記,如果寫下來,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鍛鍊了學生的筆頭,一舉兩得。

在分析句子的時候,老師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但這個體會並不是漫無目標的,老師在學生問答的時候,總提醒“心靈手巧”這個詞語,讓學生在縮小的範圍內尋找答案,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讓學生能更詳細地分析課文。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3

《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采用第一人稱,敘寫了姥姥心靈手巧,剪紙技藝精湛,圍繞“喜鵲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紙展開了“我”和姥姥之間動情有趣的故事,表現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20xx年11月3日我非常有幸聆聽了陳葉青老師執教的《姥姥的剪紙》第二課時,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緊緊抓住“姥姥的剪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姥姥心靈手巧、勤勞善良”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

片斷一:

師:“刁難”是什麼意思?

生:故意爲難別人。

師:文中的刁難是指——

生:一天,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這就是一次“刁難”。

師:挑剔

生:在細節中過分的找毛病。

師:耍賴

生:使用無賴的手段、抵賴。

師:調皮蛋

生:頑皮

師:爲什麼文中用這些詞語?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反襯了姥姥剪紙的技藝嫺熟……

反思:對於以上四個詞語的理解,光理解詞語是浮於淺表的,陳老師並沒有停住,而是深入地引導學生“體會其表達的效果”。課文是“姥姥的剪紙“,作者着力描寫的主要對象自然是姥姥。可作者爲什麼要花上較多的筆墨,用上“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詞語,來表現“我”的頑皮、淘氣甚至於近乎無賴呢?陳老師切入時機,引導學生理解這裏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目的還是表現出姥姥的剪紙技藝,“我”的“刁難”、“挑剔”、“耍賴”,有力的證明我是個“調皮蛋”,而我越是調皮搗蛋,越是能夠顯示出姥姥的心靈手巧。其高超的剪紙技藝,非同尋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令人由衷讚歎。另外,“我”的“調皮蛋”形象地表現了“姥姥”的溫順、敦厚和慈祥。陳老師這樣的教學教學設計>設計,既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又滲透了學法指導。顯然,教者的處理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片斷二:

師:“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結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師:“熟能生巧”是什麼意思?

生: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從中找到竅門。

生:姥姥如此熟練,因爲老是不斷地剪。

生;姥姥“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就是對“總剪”的具體說明。

師;“準頭”的意思?

生;心中有數

師:出示練習說話:

熟能生巧,總,。

生:熟能生巧,總背,就能默出來了。

生;熟能生巧,總學習,就能考上大學了。

……

反思:陳老師這樣的`教學教學設計>設計很好。通過引導學生理解“熟能生巧,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中感悟姥姥的話是經驗之談,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勤練不止!姥姥爲什麼如此熟練,下面的“總剪”二字透露端倪,因爲老是不斷地剪,豈能不熟練?手都有準頭了,因爲總剪,再熟練不過了,日久天長,剪起來就心中有數,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要注意什麼,剪起來才能得心應手,豈不是有了準頭了。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明白。而在教學過程中,教者引導學生練習說話,我覺得學生的說話練習還需老師進一步引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像姥姥剪紙那樣,因爲不斷地練習,反覆地實踐,達到了熟能生巧、出神入化的地步,從而進一步體會姥姥的話中寓意!

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向陳老師學習,就《姥姥的剪紙》這課,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讓學生明白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勤練不止的道理,同時爲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4

教學本課時,我緊緊抓住“剪紙”這一貫穿全文的線索,帶領學生隨着“姥姥的剪紙”走進課文,然後一步步走近姥姥,去細細體會姥姥對“我”那濃濃的愛和“我”對姥姥那深深的思念之情。

上課之初,我先點到通過本課我們瞭解了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剪紙,再通過剪紙認識了“我”的姥姥。接下來我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問:“你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什麼?”學生紛紛回答知道了“姥姥的剪紙手藝高超”等等,因爲這是最直接、最明顯的一個內容。下來我以學生爲出發點,讓他們欣賞了幾幅剪紙作品,先在頭腦中穩固了“姥姥剪紙手藝高超”這一點,再引出“我”一直魂牽夢繞、不能忘懷的一句話,學生立即找出來是課文最後一句。接下來我以這句話爲突破口,先指導學生在讀中初步體會“清清爽爽”和“有聲有色”的含義。然後放手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現姥姥“手藝高超”的句子,通過作者具體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以及“我”用雙手捂住姥姥的眼睛讓姥姥剪紙這件事,學生不由得深深感嘆:“姥姥的剪紙真的是手藝高超啊!”同時他們也明白了姥姥剪紙手藝高超的原因——熟能生巧。

這一重點學生比較容易就掌握了,接下來的難點便是引導他們體會姥姥和“我”之間的深情。情是文章要表達的重點,剪紙是橋樑、是紐帶,把“我”和姥姥牢牢地連在一起。首先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到姥姥怕我出危險,是用“剪紙”這一方法來對我進行束縛的,再讓他們分別找到姥姥給“我”剪的最多的那些剪紙作品,細細體會每幅剪紙所蘊含的姥姥對“我”的愛。其中“牛望兔”這幅剪紙是重點,寄託了姥姥對“我”深深的牽掛。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時,我讓他們想着前文姥姥和“我”之間相處時的種種,同時又讓他們聯繫自己來體會作者對姥姥的思念。於是,他們被身處兩地的祖孫倆之間的感情打動了,走進了文中和作者一樣深深地思念起了家鄉的姥姥!在這時,我適時地出示了作者的.寫作背景,並配以音樂進行朗誦,那字裏行間露出的愛與悲痛瞬間感染了學生,好多學生流下了眼淚,那是同作者一起表達對姥姥的愛啊!接下來我再一次讓他們讀了文中的“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紙聲,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一句,並讓他們寫出此時自己心中的感受,學生們沉浸在濃濃的愛與牽掛中紛紛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很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想。然後我對課堂做了簡要總結,以“感恩的心”教育學生珍惜身邊的人、感謝身邊的人,讓他們以“姥姥的剪紙——我心中永遠的回憶”爲題,寫一篇小練筆。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15

《姥姥的剪紙》爲我們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的人都讚不絕口。姥姥手裏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着“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他不普通,她實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餵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勞作,與外孫相濡以沫,有着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這麼一個慈祥、勤勞、剪紙技藝精湛的姥姥,深受學生的喜歡。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抓住“剪紙”這條貫穿全文的.線索,抓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體會人物形象,比如“神”、“嘖嘖讚歎”、“熟能生巧”、“拴”等,讓學生從正面和側面感知姥姥的特點。再比如“數九隆冬剪……甚至摸黑剪”這句話,通過分析其中的幾個剪,讓學生通過想象表達,體會姥姥的勤勞。

教學過程中,我還隨時穿插口語表達訓練,比如通過文中的三幅圖,請學生想象,並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數九隆冬剪……甚至摸黑剪”,姥姥還會在什麼時候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