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3.02W)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秒的認識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

《秒的認識》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分秒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神舟七號”發射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習材料來源於沸騰的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本節課開始由“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錄像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裏用到了秒,通過回憶、說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和理解。練習中,評一評跑步比賽誰第一及選擇適當的'時間單位填空等,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當學習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由此,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秒,樹起有意義學習的意念,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3、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看電子鐘上數字的變化,聽秒針走的聲音,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

4、通過欣賞1秒鐘能做哪些事情及有關時間的格言,讓學生感悟1秒雖短但不能忽視,一定要珍惜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這堂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1、學生帶來的小鬧鐘沒有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學生胡亂的擺弄小鬧鐘。3、我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引申,學生說“小朋友每天睡9分鐘”可見,他對知識還沒完全掌握,我卻因爲怕影響進度,只讓個別學生說說他錯在哪,忽視了這個本該是閃光的地方。4.學生課堂的參與還有待加強,說明我對學生的鼓勵還不夠,今後還有待提高。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2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以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實效發展“已經成爲我們的共識和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創設有利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全心全意的,創造性地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臺。

在學生藉助自己的鐘表體驗1秒時,我讓學生聽、看自己的鐘表1秒鐘是怎麼表示的,然後全班交流,通過這個有趣的過程,學生不知不覺的體驗了1秒鐘的`時間,接下來設計一個動作表示1秒,更強化了1秒鐘的時間觀念……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處在有趣的活動中,但這個活動始終爲教學目標服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真正的發展。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3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鈔、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習材料來源於沸騰的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數學來自生活,又爲生活所用。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或用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借用“紅綠燈”等用秒計時的場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能激起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並且在練習中,也力求練習學生的實際生活,例如讀出日常鐘錶的時間,做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多長時間,給短跑的運動員排名次等等。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當學習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由此,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秒,樹起有意義學習的意念,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3、讓學生去體驗探究過程。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1,在教學“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的學具小鬧鐘或手錶,聽秒針走的聲音,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藉助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4、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

一秒時間很短,在體驗一秒的時候學生就認識到自己做不了多少事情,但通過看現代化工具一秒鐘能做什麼及劉翔奪冠的精彩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一秒雖短,但價值無窮,只要認識抓緊,努力拼搏,一秒是可以成就很多事情的。

這堂課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在學習“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4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象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首先,我認爲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鐘聲即將敲響倒計時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數學來自生活,又爲生活所用。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或用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實踐表明,如果所學的新知識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的話,那麼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將“秒的認識”放置在生活情境中,學生就會倍感親切。本節課開始由“欣賞鐘錶店的一角”的引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借用“紅綠燈”等用秒計時的場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能激起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秒的體驗:體會1秒是一段時間而不是時刻,是教學的難點。於是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提供給了孩子們不同的計時工具,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和體驗中認識時間單位秒,建立起“秒”這一時間觀念。而且在活動中還發現了分與秒的關係,感受了秒的長短。另外,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爲同學們收集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各種交通工具1秒鐘行駛的路程爲同學們播放,這一切使學生切身體會到了1秒鐘蘊藏着的巨大的價值,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關注生活,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實踐活動:體驗1分鐘。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利用孩子們的特長,讓他們在1分鐘的時間裏寫數字、畫畫、跳繩、踢口袋等。在緊張的學習中渡過了短暫的一分鐘,孩子們在濃厚的興趣中體驗到了1分鐘的價值,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感受到了時間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探究空間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因而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係”等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例如,我設計了同桌互相觀察分針和秒針有什麼變化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並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針的鐘表有哪些“小祕密”知道:1分=60秒。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問題是開放的,目標是明確的,思維是發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在有以上成功之處的同時,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自己這節課中存在着的不足:我的數學語言不精練,提問時不嚴密,導致學生回答不精。這也是本課的缺憾之一。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5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下面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成功之處:

在本節課,課始我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鐘聲即將敲響倒計時的場景,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達到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目的。老師抓住這個契機出示生活中的各種鐘錶來認識秒,通過課件認識1秒、5秒、15秒等時間,讓學生動手撥一撥感受1小格是一秒一大格是5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長,加深了對1秒的體驗。1秒看不見,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讓學生看着鐘面秒針的走動點頭、拍手、數數,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能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體驗了1秒的長短,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文化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爲“思者”、“做者”的角色。本課一改傳統的方法,強調感悟和體驗1分和1秒的時間長短,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秒”的時間觀念。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學1分=60秒時,因爲學生通過前面認識幾秒的學習,已經知道秒針走一圈是60秒,在通過課件演示,就更加清晰秒針走1圈的同時分針走1小格,接着讓孩子們討論剛纔發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分和秒的關係,總結出分和秒之間的進率,最後體驗1分有多長,在體驗1分鐘時還讓學生觀看1分鐘做不同事情時的不同感受。由此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意識。

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應用中,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水平。練習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做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幾秒鐘,還引入生活中用秒來計量如:火箭發射的倒計時,賽跑,過馬路的紅綠燈,這些都是用秒來計量的。由此,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是由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應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二、問題反思

1、在教學“1分=60秒”的這個環節中,應適時地“放”一下學生,讓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提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部分討論的不到位,有的學生學的不實。

2、對後進生關注不夠,分組學習考慮的不周。

3、教師有的時候還是不放心學生,說的話有時過多,如:30秒從哪走到哪是多少秒?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不必說的太多,因爲前面已認識1秒、5秒、15秒,學生能說出來的一定讓學生說。

4、本節課的內容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原來已經設計這樣的環節名人名言,由於前面用的時間稍長,所以這個環節由老師代言了學生受的教育不深。

三、教學重建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含認識鐘錶、認識時間單位秒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涉及的內容不少,知識比較抽象,容量比較大。只要老師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利用電教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學生就能夠熟練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在讓我教本節教學內容,我會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多照顧中差生,總結自己的不足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實踐讓我感受到:老師的教法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老師的教學藝術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因此,老師要不斷探索教學,融入課改,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更好的。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6

“秒的認識”是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實際情境中,感受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本節課我擬定了四個學習目標 :

1、學生觀察鐘面,認識鐘錶的結構,及較小的時間單位秒,通過觀察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一小格,知道1分=60秒。

2、學生在“老師計時學生做動作”的活動中,體驗一分和一秒的長短。

3、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互相撥動鐘面上的秒針,明確秒針從一個數字到下一個數字所表示的時間。

4、通過“紅燈停,綠燈行”的活動,學生親自經歷估算時間的過程,進一步體會1秒的長短。

根據這四個學習目標,我設計了6個環節:

1、通過學生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中新年鐘聲即將敲響時倒計

時的場景,學生知道在計量很短的時間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

2、通過觀察鐘面,讓學生認識秒針,知道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3、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相互撥動鐘面上的秒針,明確秒針從一

個數到下一個數字所表示的時間,知道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一小格。

4、通過學生熟悉的“紅燈停”“綠燈行”的活動學生親自經

歷估算時間的過程,進一步體會1秒的長短,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5、學生在“老師計時學生做動作”的活動中體驗1分1秒的

長短,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

6、學生談收穫,自由說說自己的學習感受,重現知識體系,

有利於學生鞏固新知識。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煉。

2、各個環節銜接的不夠緊湊。

3、和學生交流這方面還有待提高。

4、在學習“1分=60秒”這個環節中雖然也放手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但是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以後的實際教學中,我依然堅持精心備好每節課,認真寫反思,多聽課,多向老師們請教,還要不斷地加強語言組織能力,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多多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7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時間有一個更完整更深入的認識。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明確了國小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因此,數學教師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抽象爲數學問題。

我利用學生熟悉的新年聯歡晚會的場景,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聯繫實際探索。

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而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是通過對生活內容經過提煉後最終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體的“原型”。所以,我讓學生從身邊找一找在哪裏見過“秒”?使學生對各種鐘錶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實踐表明,如果所學的新知識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找到原型的話,那麼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新知識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和理解。

3、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增大探究空間。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覆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共識。因此,我們應該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全心全意的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臺。

在學生把能計量“秒”的鐘表拿回去之後,我設計了同桌互相介紹“好朋友”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錶、電子錶、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並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針的鐘表有哪些“小祕密”?學生們發現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從而得出1分鐘=60秒。以及“秒針走得最快,時針走得最慢”……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問題是開放的,目標是明確的,思維是發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4、讓學生去體驗探究過程。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繫。”而自己探究,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

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秒針走動,聽秒針走動的聲音,猜測1秒鐘你可能會做些什麼,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觀念,是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

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5、注意讓學生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證明,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變革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這是有效教學的策略之一,這應成爲今天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價值取向。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8

一、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應用;其次是通過觀察、體驗等教學活動,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而且還要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二、教學過程

首先是出示教材情景圖,讓學生描述並說一說自己經歷的比1分鐘短的事情;接下來讓學生觀察鐘面,認識1秒;學生藉助自己手中的鐘表感受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課件計時,自己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體驗一分鐘與一秒鐘,強化1秒鐘和一分鐘的時間觀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有趣地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這節課,學生的`主動性很強。

三、存在問題

1、只注重對秒的認識,沒有與學生的已有知識(時與分)相聯繫;

2、在學生動手播時間的時候,課堂紀律較差;

3、課上對於感受1秒鐘的體驗有些少,不利於學生真正理解1秒鐘。

四、改進措施

1、在課上應該強調一下,今天學的秒與之前學的分、時的關係,便於學生理解時間觀念及時間單位的大小;

2、每次在組織學生活動時,都要提前明確要求後在開始,並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小組活動能力;

3、適當增加學生對具體時間的感受,例如:5秒、15秒、30秒等。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9

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驗1秒時間,建立1秒、幾秒和1分的時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教學生“秒的認識”時,就利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神舟七號”發射的錄像,使學生直觀認識了生活中“秒”的存在,知道秒是比更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通過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長短,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習材料來源於沸騰的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2、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本節課開始由“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錄像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着又讓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裏用到了秒,通過回憶、說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和理解。練習中,評一評跑步比賽誰第一及選擇適當的時間單位填空等,這些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教學時學生將數學知識迴歸到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當學習材料來源於現實生活時,對學生將產生強烈的吸引力。由此,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秒,樹起有意義學習的意念,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

3、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

秒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怎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和體驗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長短,我做了如下嘗試:

1,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看看電子鐘上數字的變化,聽秒針走的聲音,再用課件演示秒針的走動,親自試驗一下等方式體驗“秒”的實際意義。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在學會認識秒的過程中,提出從幾到幾經過了幾秒,爲什麼或者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認識秒的方法。

4、通過欣賞1秒鐘能做哪些事情及有關時間的格言,讓學生感悟1秒雖短但不能忽視,一定要珍惜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這堂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1、學生帶來的小鬧鐘沒有充分利用。

2、我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引申,學生說“小朋友每天睡9分鐘”可見,他對知識還沒完全掌握,我卻因爲怕影響進度,只讓個別學生說說他錯在哪,忽視了這個本該是閃光的地方。

3、學生課堂的參與還有待加強,說明我對學生的鼓勵還不夠,今後還有待提高。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0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國小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

下面我首先說一下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本節課的第一個學習目標是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感知時間單位“秒”,體驗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建立“1秒”的概念。這一目標中感知一秒時間,學生認識了一秒,知道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學生掌握較好,會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填空。但是對一秒時間的體驗不夠充分、估計較短時間不夠準確,有一部分學生在估計時間時誤差較大,原因是對1秒感知浮淺、不真實。這一學習目標達成不夠好。下一學習目標是創設有趣的遊戲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經歷“幾秒”,從中培養學生估算時間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數學活動中,知道“1分=60秒”。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在秒針、分針的變化過程中,從學生的回答提問和進行半分鐘、2分鐘化秒的計算中,可以看出這一學習目標已達成。第三個學習目標是通過對分和秒的體驗、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聽、說秒針走動的聲音,說一說,演一演1秒鐘、1分鐘你會做些什麼,體驗“秒”“分”的短暫。又出示1秒現代化工具所做的事情圖片和劉翔比賽視頻等,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時間無處不在,同時受到惜時教育。

本節課的教學行爲有效性分析如下: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的教學行爲設計主旨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在體驗中,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本課的學習目標”,我首先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初步感知時間單位“秒”。 用學生熟悉的鐘表滴答聲和春晚倒計時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結合學過的時和分,喚醒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又能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

念。但在教學這這一環節時,學生情緒低落,過於拘謹、緊張,原因是沒有進行課前的準備活動,來消除或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學生的緊張使我也緊張,在後面環節沒能靈活調節,又加上備課不夠充分,導致出現種種問題。首先由於學生緊張在迎新年倒計時時學生反響太低落,跟預設相差太遠。然後問:“同學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這一問題問的面廣,學生無從下手,回答偏離目標較大,沒有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應當問: “同學們,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倒計時?”然後再引出秒是小的時間單位。

觀察鐘面,複習舊知這一教學行爲,是幫助學生鞏固以前對鐘面刻度,時、分的計時方法的認識,對後面幾秒、1分的認識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但在進行時問題沒有設計好層次,問的精準一些,而是直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鐘表。導致學生回答東一榔頭西一棒,不得已打斷回答,老師引導複習,現在回想處理非常不妥,應當引導而不能代辦。

在多種感觀參與,建立1秒的概念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配音、配動作,調動了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但學生在這個問題上能自由發揮,增加感性認識。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與能力,能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學生就是不會交流、不願交流,比如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時聲音小,而我又沒有及時的鼓勵引導,讓多名學生參與或是集體參與。

體驗1秒的價值環節中,讓學生觀看一秒鐘裏飛機、衛星行駛的路程,我國研製的巨型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發電廠的發電量等資料以及學生熟悉的劉翔奧運會奪冠的成績與學生前面談到的'對一秒的感受是很短的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秒雖短暫,但卻是相當有價值的,引出1秒也無比的重要,使孩子懂得了要愛惜時間,抓緊時間,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在這裏學生觀看後一秒的驚人速度和劉翔的比賽精彩回顧,學生反應一般沒有

幾秒的認識教學先讓學生看課件演示,說出秒針走了多少秒。學生有的用數數的方法說出了秒針走的時間,也有的利用舊知的遷移用秒針走了幾大格幾小格來判斷秒針走了多少秒。又進行同桌互問互答秒針走了多少秒的小組活動。此處教學,再一次讓學生體驗了時間單位“秒”,加深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同時還尊重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最後,加以引導優化了方法。

對於分與秒的關係,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在課前就有所瞭解,因此,此處教學重點又一次放在了體驗上,通過課件上秒針走一圈和分針就走一小格的直觀演示,讓學生能通過觀察,親身體驗分與秒的關係,從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結論。

動靜結合的一分鐘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1分鐘的長短,體驗1分鐘的價值,學生們興味盎然,積極性非常高,同時通過活動還將“時間相同,做的數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數學思想”加以了滲透。

估測時間的活動是利用前面學生對1秒、幾秒的體驗進行的,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測,由第一次的估不準,到聽同學交流方法,再到第二次大部分估準,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估測短時間的方法。鍛鍊了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

雖然在課堂中我完成了知識教學任務,但在教學中應該進一步擴展最大知識空間、活動空間、探索空間,讓活動體驗更加紮實有效,擴大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中掌握瞭解更多的知識。同時,課堂上教學語言不夠簡潔準確、激勵性語言過於單一。不能很好的調控課堂、駕於課堂、組織課堂。使本節課預設的精彩環節沒能很好的實現其價值。不過,我相信隨着不斷的積累與學習,我的經驗會更豐富,在以後的教學中不僅會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更會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變化和發展。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1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由於時間單位比較抽象,所以我認爲本節課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感受1分、 1秒的時間觀念。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如:我讓學生隨着秒針走動時所發出的聲音一起感受1秒的長短;再如:我還讓學生在課堂上親身體驗1分鐘時間的長短——有的學生在1分鐘寫出了22個漢字、有的學生在1分鐘寫出了60個數字、……,在這一系列的親身體驗的活動中,學生不僅對1分、1秒的時間長短有了體驗,而且也初步建立起來了1分、1秒的時間觀念。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時間觀念,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我還在課堂上給他們補充了一些1分鐘之內能做的事情,如: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能播180個字,銀行點鈔機能點1500張人民幣、……這些課外知識的增加,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爲他們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奠定了基礎。

本節課我還增加估測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如:

(1)做一次深呼吸用了()秒。

(2)從教室前面走到後面用了()秒。

(3)你係紅領巾大約需要用()秒。

這些題目的設計不僅檢測了學生對秒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

當然,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如:對學生珍惜時間的教育的力度不夠,多數學生雖然能從1分鐘可以做許多事中體驗時間的寶貴,但很明顯他們只認識到了,並沒有付諸實踐。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2

1、注重梳理,引領回顧。

本人認爲整理與複習課的重點首先在於整理,知識的梳理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本領域的知識點相對較少,我還是讓學生認真細緻地去回顧整理學過的統計與可能性的有關知識,在梳理回顧中,引領學生對時、分、秒這部分知識兩個方面的回憶(這是在新授時不少學生認識模糊的):一是認識時分秒之間的關係;二是認讀與計算。

2、層次分明,引領探索。

在整理出知識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次練習。整理與複習課上,學生不應是進行專項訓練的機器,而應是認知過程的探索者。因此,在設計上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自主探索。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在綜合練習中通過讓學生幫明明計算路程進一步理解時刻的認讀方法及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係;在拓展練習中進一步面對優等生設計了寫數學日記的題目,在動手活動中初步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在層次分明的練習中,繼續引領學生的探索,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3、教不越位,學的到位。

學生的關於時分秒的知識,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在有意義的數學活動中探索得到的,教師的總結概括寬、泛而到位,從而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知識與發展,體會到數學的內在魅力。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3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

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抓住如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在本節課,課始我利用課件出示一個謎語“小小圓形跑道上,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不一樣,最後時間都一樣”,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之後利用幾個鐘錶幫助學生回憶了時鐘上的知識。

二、聯繫實際,感受數學

由學生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的圖片引出新的時間單位“秒”,接着又讓學生感受1秒鐘的長短,說說一秒鐘能做什麼,並進行了從1秒到60秒的直觀感受,加深了對1秒的體驗。1秒看不見,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長,只有讓學生經歷豐富的活動,才能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讓學生看着鐘面秒針的走動點頭、拍手、數數,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都能同時參與活動,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體驗了1秒的長短,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堂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1.我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引申,學生說“小朋友每天睡9分鐘”可見,他對知識還沒完全掌握,我卻因爲怕影響進度,只讓個別學生說說他錯在哪,忽視了這個本該是閃光的地方。2.學生課堂的參與還有待加強,說明我對學生的鼓勵還不夠,今後還有待提高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4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會讀、會寫幾時幾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秒”是較小的計量時間的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質量單位那樣可以藉助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國小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幾秒有多長。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1秒、幾秒及1分的時間觀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用“經歷”、“體驗”、“探索”等過程性目標動詞刻畫出學生數學的活動水平。而體驗又是一種情感真正投入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學生身處學習環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使之成爲學生的.一種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1秒”時,我讓學生通過反覆看秒針走動,聽、說秒針走動的聲音,說一說,演一演1秒鐘你會做些什麼,體驗“秒”的實際意義。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脫離鐘面的輔助作用進行再體驗從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觀念,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當提到“秒”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就不再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而是和數數、拍手、眨眼、回頭……等現實情境聯繫起來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就有了一個鮮明具體的情境支持。幾秒的認識教學先是讓學生靜靜地體驗五秒、二十秒,再讓學生說出秒針走了多少秒。學生有的用數數的方法說出了秒針走的時間,也有的利用舊知的遷移用秒針走了幾大格幾小格來判斷秒針走了多少秒。此處教學,再一次讓學生體驗了時間單位“秒”,加深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同時還尊重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最後,通過教師的引導也優化了方法。這節課中,始終貫穿的一根主線就是讓學生不斷地,有層次性地體驗,在體驗中,不知不覺他們對秒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個高潮,也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現代教學論認爲: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得以發揮出來。任何的學習都是一種主動建構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就理解了。可見,讓我們的學生親身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本課的另一特點是突顯了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數學不僅僅只是科學,也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份,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強調數學的科學性,忽視了其作爲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只是一些沒有生機的數字和圖形的堆砌。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我們在強調作爲科學的數學時,更要讓學生感受到作爲文化的數學的存在。本課通過讓學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劉翔奪冠的資料,充分地讓學生感受了時間的寶貴,感受到了數學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課極具人文關懷的體現。

秒的認識教學反思15

《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的認識,能看着鐘面說出幾時幾分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相對簡單,但單位時間比較抽象。

一、成功之處

(1)在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新年倒計時……以學生喜歡的情境,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引出了時間單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2)、在體驗1秒的長短時,我讓學生自己講一些一秒能完成的動作:我能拍一下手、我能眨一下眼、我能合一下書……然後展示蒐集的有關“一秒能做的事情”的圖片,如計算機能計算4萬億次等,讓學生感受一秒的“神奇”。

(3)、在探究“1分=60秒”時,我讓學生觀察視頻,體驗一分鐘的過程,秒針每走一格,同時滴答一響,讓學生親眼盯着鐘面上的秒針轉動了一圈,讓學生感覺秒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爲具體,變無形爲有形的`作用。

二、問題反思

1、講課語速稍慢,同時應注意節奏變化

2、面向全體同學的提問,應照顧到每個同學“這節課還有誰沒回答問題”,儘量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回答問題的機會,比如一些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讓大多數人都能回答。

3、問題不夠深入、準備內容略少,總是擔心講不完課,以至於在備課時刪去一些內容導致課堂時間把握的不夠好。

4、在讓學生體驗一秒鐘後,應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感受5秒針,如5秒鐘能寫多少個漢字等

5、讓學生體驗60秒時,設計的活動未達到預期效果,應該設計一些更具體容易實施的:跳繩多少次?寫幾首古詩?跑幾圈?

6、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較少

作爲一名新教師,應該重視“經歷”、“體驗”、“探索”這個過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儘快形成探究性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我也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增強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