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2.62W)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

課前讓學生們閱讀對應的拓展閱讀,初步瞭解丹頂鶴。上課時,我注重培養學生自學一篇課文的能力,和指導朗讀。一上課,首先讓學生看丹頂鶴圖,發現其身上三種不同的顏色,指出“丹”就是紅的意思,在板書課題時,用紅粉筆寫“丹”字,學生們都清楚明白了。給學生15分鐘時間充分自學,先學後教,我在教室內巡視指導,考考這個學生的生字詞,聽聽另一位學生的課文朗讀……發現問題,及時點撥,通過巡視,發現這節課孩子們都能獨立的'有步驟地進行自學,可能都想在自己的爸爸媽媽面前好好表現,學得很認真。

指導朗讀,我首先範讀課文,學生在自學時讀課文兩遍以上,全班交流時,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出示填空,給學生一個扶手,引導學生填空,瞭解全文大意。接着重點指導表現丹頂鶴美的句子,指名讀,看圖後,在腦海中有印象後再讀,給“小老師”展示讀等,讓學生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得更好。“引吭高歌”理解起來有點難,先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再出示圖看圖,“展翅飛翔”讓學生在腦海邊想象邊讀,再加上動作讀,學生們朗讀得更好了。

不過,這節課對生字指導不到位,低段語文寫字是重點,不但要教孩子學寫字的方法,還要不斷訓練讓孩子教難寫的字,老師做點評、做補充和範寫。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2

1.引導學生髮現美。多次讓學生去發現丹頂鶴的美。如:丹頂鶴到底美在哪裏,請小朋友打開書,輕聲自由地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完後劃一劃表現丹頂鶴美麗的句子。再如:請同學們自己讀第三自然段,看看美的地方就劃出來,多讀讀。

2.激發學生讀出美。爲了激發學生讀出丹頂鶴的美,抓住一些關鍵字詞讓學生品析和體會,如“潔白”,“鮮紅鮮紅”等等,讀好了重點詞語後再讓學生放在句中以及段中讀,層層遞進.並且採用了各種形式的讀:有範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加上動作表演讀,想象讀等,讓學生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3.鼓勵學生說出美。在讓學生完成塗色之後說:”現在你們就是手中美麗的丹頂鶴,能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美麗的外形嗎?學生上臺邊展示圖畫邊介紹,說出了美。在學第四自然段時,還讓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再次讓學生說出了丹頂鶴的.美。

4.帶領學生感受美。美的畫面帶給孩子美的享受。上課剛開始,屏幕展現一幅幅潔白無瑕的丹頂鶴畫面,並且配有丹頂鶴的叫聲,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一個個走近了丹頂鶴,全神貫注地欣賞起來。學生從直觀的圖片中初步感受了丹頂鶴的美。在學了丹頂鶴的顏色美之後,又帶領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給畫塗色,既幫助學生有效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讓學生感受了顏色的和諧之美。在學習”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時,老師又出示了兩副圖,讓學生感受到了丹頂鶴的高雅美。還讓學生看了一段錄像,讓學生感受到了丹頂鶴“引吭高歌“與”展翅飛翔“時的美。最後又讓學生欣賞不同姿態的丹頂鶴圖,讓學生感受到丹頂鶴的美真是無與倫比。讚歎、驚喜……不言而喻,學生感受到了故事與歌曲的悽美,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使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3

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出示教學掛圖,首先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印象,引發他們想了解丹頂鶴的興趣,教學中間的比較句子、第三節內容及資料都設計了天空的背景,帶給人一種空靈灑脫之美,不斷激起學生的新奇感。還有,課前先在黑板上畫上背景:藍天、白雲,青草地,清清的湖水,多麼清新自然呀!一副簡單而又漂亮的圖畫就映入眼簾,教學時,讓學生一邊飛一邊貼丹頂鶴圖,再用文中的語言介紹丹頂鶴在幹什麼,並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畫中的丹頂鶴,自由徜徉在湖邊的情境,體會它們歡快、喜悅的心情。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另外,我認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程最爲核心和最爲關鍵的環節。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像春雨一樣滋潤着我們的課堂,澆灌着孩子們懵懂的心靈。如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後提問: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了丹頂鶴的美?然後根據課文內容給紙上的丹頂鶴塗上顏色,加深了對丹頂鶴顏色美的印象。最後,在此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所要傳達給人的感受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悟。又如在教學第三節時,在朗讀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丹頂鶴哪些地方逗人喜愛?通過交流,理清了這一重點段的層次,給接下來的背誦作好了鋪墊。這樣做,既保護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裏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孩子們也能愛上這樣的課題。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4

課文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以及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引起讀者對丹頂鶴的喜愛,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課文圖文並茂,文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態,使人讀了如臨其境,頓生喜愛之心。

因此在第一環節我鋪設美麗的畫面,在導入課文第一段時設置一幅羣鶴飛翔圖,首先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印象,引發他們想了解丹頂鶴的興趣;第二自然段教學中間的比較句子;第三段內容及資料都設計了天空的背景,不斷激起學生的新奇感;第四段中的視頻播放等,讓學生通過直觀形象感受丹頂鶴無憂無慮的生活情景。

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後提問:你從那些詞語描寫丹頂鶴的顏色?讓學生合作交流,圈圈畫畫。然後根據課文內容給紙上的丹頂鶴塗上顏色,加深了對丹頂鶴顏色美的印象。最後,在此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所要傳達給人的感受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悟。又如在教學第三節時,在朗讀後讓學生同桌交流:哪些句子丹頂鶴寫了逗人喜愛?通過交流,理清了這一重點段的層次,給接下來的背誦作好了鋪墊。同時也通過動作來感受丹頂鶴的形體美和姿態美。不僅激發了興趣而且加深對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的'理解。

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想象力,激發人的情感。最後,我播放音樂創設情感,讓學生在音樂中朗讀整篇課文,感受丹頂鶴的美,產生對丹頂鶴的喜愛和保護之情。

整節課我注重朗讀和感悟。組織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以讀爲主線,以讀代講,讀中感悟,使學生讀的形式多,讀的時間長,讀的效果好,在閱讀實踐中培養語感。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做的不夠。我沒有關注教學細節,比如學生的坐姿讀書的聲音,一心想着自己的教學環節、教學過程,對於學生的課堂管理忽視了,沒能較好的關心每一個學生。評價藝術不夠豐富。儘管平時一再強調紀律問題,舉手發言的習慣,但是在課堂上還是有部分學生隨意發言,自言自語。我想:在今後的課堂管理中應多下功夫,爭取把課上好,學生能學好。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5

《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丹頂鶴的美麗的外形、優雅的姿勢,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丹頂鶴的喜愛之情。教完《美麗的丹頂鶴》一文,覺得有所收穫。

一、以讀促思。

由於這篇課文優美的語言,讓我們好似看到了那一隻只高雅、美麗的丹頂鶴,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中,讓學生多讀書,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把一隻只美麗的丹頂鶴讀到了自己的心中。例如在教學丹頂鶴的外形這一小節,我抓住丹頂鶴的顏色讓學生感悟它的外形的美麗。由“潔白”和“黑”這兩種顏色讓學生感受到黑白分明的`對比之美,潔白如雪的羽毛上鑲嵌着一圈黑邊,對比鮮明,煞是好看。從“鮮紅鮮紅”一詞與“鮮紅”的比較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頭頂那一抹鮮豔的紅色,是那麼耀眼,那麼奪目!不愧是嵌着的一顆紅寶石。接着讓學生用“因爲—所以—”的句式相機進行說話練習,從而自然理解了丹頂鶴名字的由來。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中,逐步感受到丹頂鶴外形的美麗。爲孩子們配上舒緩悠揚的音樂,讓他們用朗讀給大家展示這美麗的丹頂鶴,我彷彿看到一隻只美麗的丹頂鶴在天空展翅飛來。

二、緊扣關鍵詞。

教學第三小節時,學生對“高雅”不太理解。我緊扣課文內容,逐步讓學生理解。首先,出示了一幅丹頂鶴引吭高歌的圖片,從三個“長”字讓學生對丹頂鶴修長的身材有了直觀的感知,修長的身材顯得很高雅。接着,我讓學生上臺來指一指它的兩種不同的姿勢,無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麼高雅。由姿勢來感受丹頂鶴的高雅。緊接着,我讓學生欣賞了幾幅丹頂鶴的圖片,一組說話訓練讓學生感受丹頂鶴的高雅。丹頂鶴不論是在低頭覓食,還是在翩翩起舞,都顯得那麼高雅。不論是在竊竊私語,還是在水中悠閒散步,都顯得那麼高雅。緊扣關鍵詞“高雅”,不難理解丹頂鶴爲何如此逗人喜愛。僅有直觀感知和體會還不夠,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讀來詮釋,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受丹頂鶴的高雅。

三、巧用音樂渲染。

課文看似在描寫美麗的丹頂鶴,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什麼。丹頂鶴之所以生活的無憂無慮,是因爲黃海邊的人們珍惜丹頂鶴、愛護自然環境,所以這裏蘆葦叢生,魚蝦肥美,食物充足,寧靜祥和,因而逐漸成爲了丹頂鶴生活的快樂家園。丹頂鶴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到目前爲止,全世界野生丹頂鶴只有一千五百多隻了,我國北方就有九百隻左右。曾經有一個女孩,爲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不幸滑入了沼澤,再也沒能上來,讓我們隨歌聲來一起來聆聽這個動人的故事!我適時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讓一段悽美的音樂讓學生油然而生保護丹頂鶴、保護野生動物之情。恰當的音樂渲染,滲透了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達到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本課教學不足之處頗多,老師牽着學生走,導的太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能很好地發揮出來,還需不斷學習。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6

《美麗的丹頂鶴》一文介紹了丹頂鶴的顏色美、體形美、姿態美。教學目標是:1、通過多讀,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丹項鶴的美,初步培養學生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2、培養學生語感,能用“三五成羣”說話。3、背誦重點段。

在學習這篇課文教學中,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我營造了一種師生平等、互動、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下面我從語文新課程的三個維度來談談我這節課突出的地方。

(一)“知識與能力”方面,重視並加強了語文的雙基訓練

讓學生讀書後給丹頂鶴塗色,模仿丹頂鶴的姿態,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並增強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通過師生對比讀,教會學生學會傾聽、比較,並初步感受語文文字的魅力及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學生理解了“三五成羣”的.意思後,指導造句,以及創設情境:有人捕殺丹頂鶴,你想對他說什麼?這樣就豐富了學生說話內容,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上,注意增強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中,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讀自悟,給丹頂鶴塗色,體會顏色美,然後生生之間合作、探究體會丹頂鶴的體形美、姿態美。最後配動作朗讀,以讀悟美,以動悟美,然後師生合作背誦。通過人人動手、動腦、動口,使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參與。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滲透了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我向學生介紹全世界僅剩1200餘隻野生丹頂鶴,並且指出有人捕殺丹頂鶴,對這種行爲,問學生該如何去勸止?並且以《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曲引出一個女大學生爲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而獻出了生命,來喚起學生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這樣在指導學生學好和運用祖國文字的同時,達到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整堂課下來,孩子們和我的情緒都非常高漲,並且孩子們甜美的讀書聲、優美的動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之這一節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書和活動的空間,給學生表現自我和成功的體驗,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足之處,教學的內容過多,略顯倉促。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7

這學期的研究課我執教的是蘇教版第三冊課文《美麗的丹頂鶴》。 在這節課上,我致力於使整節課教師以一個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閱讀、欣賞、實踐與探索,讓學生或讀,或思,或議, 使學生積極參與了教學全過程, 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第一個環節我就設計爲寫這一課中的兩個半包圍的字“遙”和“慮”。具體操作中我先展示兩位小朋友的寫字作業,鼓勵孩子多讀帖背帖。然後設計了一個和字寶寶捉迷藏的遊戲,讓學生嘗試記憶字寶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後出示生字卡片和學生的字比較,看誰找得準。這樣的設計既激發了孩子的寫字興趣,又讓孩子有法可循,知道要想寫好字必須認真地讀帖背帖。

教學中我還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到 “鮮紅鮮紅”一詞時,我引導學生使用這樣表示顏色的疊詞:春天到了,油菜花開了,黃得耀眼,我們送給它一個這樣的詞——金黃金黃;秋天到了,滿山的楓葉紅了,紅得像火,我們送給它一個這樣的詞——火紅火紅······教到第三節,引導完學生體會丹頂鶴的姿態美以後,我出示一組丹頂鶴不同姿態的圖片,指導學生用上書上的句式“不論······都”來讚美丹頂鶴的姿態美。

這節課的教學中,丹頂鶴圖片的使用也是一個亮點。學生藉助圖片更直觀的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與高雅。

當然,這堂課上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待進一步完善。從整體的過程來看,指導學生朗讀時時間還不夠,而且略顯支離破碎,沒有使學生建立一個整體的概念。在課文內容的朗讀理解上,課堂上沒有引導深入思維,缺少讓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學習的.時間,因而在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上還不夠。一節課的訓練點很多,面面俱到反而貪多不爛,以後的教學中要有選擇的精練。

總之,在這節課後,我感覺自己像經過了一次洗禮,在成長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有很大的收穫。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8

語文教學強烈地呼喚着學生情感的迴歸。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此,教師更應該善於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體驗形象的鮮明性,進而來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達到發展學生語言的最終目的。《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充滿着美的課文,文章的語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頂鶴很美,就連課文中一幅幅插圖也很美。所以我的教學設計也緊緊圍繞着一個“美”字來展開,鼓勵學生髮現美、品味美、體驗美、昇華美。

一、鋪設美麗的畫面,激起情感的漣漪

“教育不是簡單的告訴。”因此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程最爲核心和最爲關鍵的環節。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閱讀,在學文品句過程中,陶冶高雅的審美情操。我在熟讀課文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丹頂鶴的美,到課文中去找出有關美的句子。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後,說說爲什麼覺得這兒美。精讀第二自然段時重點讓學生通過讀發現丹頂鶴的顏色之美,着重品味“鮮紅鮮紅”,並藉助紅寶石圖片比較體會比喻的精當。在預習中還設計了一個讓學生給丹頂鶴塗顏色的環節。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調動孩子們動手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想讓孩子自主走進文本探究文本。要想畫出一隻美麗的丹頂鶴就必須熟悉課文,才能體會到丹頂鶴的`顏色的和諧美。而當學生給丹頂鶴塗上顏色時,一隻栩栩如生的丹頂鶴不僅躍然紙上,更滲透進孩子們的內心。通過對畫畫的介紹,把文本的語言變爲自己的言語。

二、放飛自由的心靈,在美的情境中徜徉

教學中採用了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讀書環節,意在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懂文本,從而感悟語言文學的魅力,受到高雅情操的薰陶。

教學第三自然段時,重點抓住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用做動作與畫面相結合的方法理解“引吭高歌”與 “展翅飛翔”,接着利用多媒體播放丹頂鶴的動作和姿態感知丹頂鶴的高雅;然後出示一組丹頂鶴活動的畫面拓展說話“丹頂鶴不論 ,還是 ,都顯得那麼高雅”。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對於“丹頂鶴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的理解學生藉助丹頂鶴靜立圖,教師在白板上圈畫出相應部位,朗讀時突出“長”。閱讀中放飛學生的思緒,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產生出丹頂鶴的形象美、姿態美。

教學中,努力創設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氛圍,營造濃郁的情感世界,在動情的音樂聲中,在惟妙惟肖的圖畫視覺中,在入情入境地朗誦聲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我想:這樣的課堂纔是充滿語文味的;這樣的課堂纔是美麗的。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9

這節課主要是以讀爲主,在讀中理解詞語,去感受丹頂鶴的優雅和美麗,並結合圖片幫助學生去理解重點詞語以及課文內容。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在第一環節我鋪設美麗的畫面,在導入課文播放丹頂鶴視頻,讓學生對丹頂鶴產生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後讓學生自己找出描寫丹頂鶴美麗的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丹頂鶴的顏色美,並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丹頂鶴的形態美,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

整體來說這節課的學習目標達成的還算不錯,學生基本上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並大致瞭解課文內容。但也發現了其中的不足:1、有的孩子對讀課文沒有興趣,只關注老師提出的問題,導致問題從書上找出來了,但課文沒有讀流暢,所以學習的順序和方法仍需滲透。2、有的孩子只知道順着老師和其他學生的思路走,而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導致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3、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我的.教學準備不夠充分,導致小狀況頻出,因爲我的課堂經驗不足,對於偶發事件處理得也不夠完善、及時,從而有點耽誤了課堂的進程,有些重點沒有講透徹。

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多思考,認真準備每一節課,不斷彌補不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充分的學習。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0

關於丹頂鶴丹頂鶴是世界上的一種珍稀禽類,也是瀕危動物。全世界野生丹頂鶴現僅存1200餘隻,其中70%生活在我國,是我國一類重點保護動物。黑龍江省的扎龍和江蘇省的鹽城建立起來的一北一南兩個自然區,都是供丹頂鶴棲息繁殖的場所。 丹頂鶴全身大部分羽毛爲白色,頭頂皮膚裸露,呈硃紅色。所以稱作丹頂鶴。喙、頸、腿都很長,便於在水中捕食。飛羽黑色,長而彎曲,覆蓋在尾上,往往被誤認爲黑色尾巴。丹頂鶴棲息在沼澤及蘆葦灘上,羣居。主要以魚、蝦、貝殼和植物根莖爲食。每年4、5月在我國黑龍江省一帶繁殖,雌雄成對,邊舞邊鳴,鳴聲嘹亮、舞姿優美。秋天結羣向南遷飛,尋找新的棲息地築巢產卵,孵化幼鶴。江蘇省的鹽城沿海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越冬之地。第二年的3月又自南向北飛回故鄉。 丹頂鶴壽命長達50—60年,常和松樹一起被認爲是長壽的象徵,歷來爲人們所喜愛。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新課標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語文教學強烈地呼喚着學生情感的迴歸。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此,教師更應該善於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體驗形象的鮮明性,進而來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達到發展學生語言的最終目的。

一、鋪設美麗的畫面,喚醒學生情感的漣漪教學這一課時,在導入課文齊背第一節時設置一幅羣鶴飛翔圖,首先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印象,引發他們想了解丹頂鶴的興趣,教學中間的比較句子、第三節內容及資料都設計了天空的背景,帶給人一種空靈灑脫之美,不斷激起學生的新奇感。還有,課前先在黑板上畫上背景:藍天、白雲,青草地,清清的湖水,多麼清新自然呀!一副簡單而又漂亮的圖畫就映入眼簾,教學時,讓學生一邊飛一邊貼丹頂鶴圖,再用文中的語言介紹丹頂鶴在幹什麼,並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畫中的丹頂鶴,自由徜徉在湖邊的情境,體會它們歡快、喜悅的心情。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

二、放飛自由的心靈,調動學生自主合作的情緒新課程理念指出:“教育必須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程最爲核心和最爲關鍵的環節。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像春雨一樣滋潤着我們的課堂,澆灌着孩子們懵懂的心靈。如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後提問: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了丹頂鶴的美?然後根據課文內容給紙上的丹頂鶴塗上顏色,加深了對丹頂鶴顏色美的印象。最後,在此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所要傳達給人的感受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悟。又如在教學第三節時,在朗讀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丹頂鶴哪些地方逗人喜愛?通過交流,理清了這一重點段的層次,給接下來的`背誦作好了鋪墊。最後,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舞蹈形式邊做動作邊背誦,顯得輕鬆效果又不錯。這樣做,既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裏得到了充分的張揚。三、播放感人的音樂,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音樂,本身就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靈魂,豐富人的想象力,激發人的情感。它有時甚至比老師空洞的說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樂或歌曲,創設情感,能讓學生在音樂中產生情感的共鳴。爲了把環保意識滲透教學過程,融入學生的心靈,在教學最後讓學生觀看VCD《一個真實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畫外音,動人的歌曲,那悽美的旋律撼着學生的心靈。教室裏鴉雀無聲,我發現有部分學生已經紅了眼眶,甚至流下了熱淚。學生有了很深的情感體驗,就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借用音樂或歌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音樂與文學都是藝術,在反映生活和表達感情方面有許多相通之處,因此我們可以在特定的課堂環境下藉助音樂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課文。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1

《美麗的丹頂鶴》描寫了丹頂鶴的美麗色彩、修長的形體和高雅姿態,點示了黃海之濱是它的第二故鄉,讓人感到丹頂鶴十分逗人喜愛,生髮出保護丹頂鶴是我們應盡責任的強烈意念。

在教學最後一個自然段時,學生在自由讀完後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說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這個問題恰好是個中心問題,本段就是圍繞着該問題進行敘述。我大肆表揚了這個會提問題的孩子,可並沒有即可予以解答,而是播放了一段丹頂鶴在鹽城自然保護區活動的視頻。通過細緻觀察,丹頂鶴在保護區蘆葦裏、溼地旁,成羣結隊嬉戲、追逐,自由自在生活的場景已經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練習說話。然後回到課文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劃出你認爲能表現丹頂鶴喜歡這裏的'詞語。隨即,學生在品讀“丹頂鶴帶着自己的孩子來到這裏,它們三五成羣,無憂無慮地生活着,要在這兒度過整整一個冬天。”中品悟“成羣結隊、無憂無慮、整整”,從而明白正是因爲鹽城自然保護區有適合丹頂鶴生活的環境,在這裏生活非常安全,可以放心的生兒育女繁衍後代。教學至此,理解“爲什麼說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這個問題已經水到渠成。學生自己就能解答開課時提出的疑問了。

本節課通過“自主質疑—感性認識—品讀詞句——品悟情感”這個學習路徑,讓學生逐漸學習抓住語言學語文,感受語言的魅力。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2

新課標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語文教學強烈地呼喚着學生情感的迴歸。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此,教師更應該善於用形象、直觀的表現方式,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體驗形象的鮮明性,進而來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達到發展學生語言的最終目的。

一、鋪設美麗的畫面,喚醒學生情感的漣漪

教學這一課時,在導入課文齊背第一節時設置一幅羣鶴飛翔圖,首先給學生一個美好的印象,引發他們想了解丹頂鶴的興趣,教學中間的比較句子、第三節內容及資料都設計了天空的背景,帶給人一種空靈灑脫之美,不斷激起學生的新奇感。還有,課前先在黑板上畫上背景:藍天、白雲,青草地,清清的湖水,多麼清新自然呀!一副簡單而又漂亮的圖畫就映入眼簾,教學時,讓學生一邊飛一邊貼丹頂鶴圖,再用文中的`語言介紹丹頂鶴在幹什麼,並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畫中的丹頂鶴,自由徜徉在湖邊的情境,體會它們歡快、喜悅的心情。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二、放飛自由的心靈,調動學生自主合作的情緒

新課程理念指出:“教育必須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新課程最爲核心和最爲關鍵的環節。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像春雨一樣滋潤着我們的課堂,澆灌着孩子們懵懂的心靈。如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後提問: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了丹頂鶴的美?然後根據課文內容給紙上的丹頂鶴塗上顏色,加深了對丹頂鶴顏色美的印象。最後,在此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所要傳達給人的感受有了比較深刻的體悟。又如在教學第三節時,在朗讀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丹頂鶴哪些地方逗人喜愛?通過交流,理清了這一重點段的層次,給接下來的背誦作好了鋪墊。最後,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舞蹈形式邊做動作邊背誦,顯得輕鬆效果又不錯。這樣做,既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裏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三、播放感人的音樂,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

音樂,本身就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靈魂,豐富人的想象力,激發人的情感。它有時甚至比老師空洞的說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樂或歌曲,創設情感,能讓學生在音樂中產生情感的共鳴。

爲了把環保意識滲透教學過程,融入學生的心靈,在教學最後讓學生觀看vcd《一個真實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畫外音,動人的歌曲,那悽美的旋律震撼着學生的心靈。教室裏鴉雀無聲,我發現有部分學生已經紅了眼眶,甚至流下了熱淚。學生有了很深的情感體驗,就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借用音樂或歌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音樂與文學都是藝術,在反映生活和表達感情方面有許多相通之處,因此我們可以在特定的課堂環境下藉助音樂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課文。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3

第四環節播放一段視頻《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音樂故事中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這節課我預想了很多,但是由於準備不足等,教學過程中遺漏一環節,這節課出現很多遺憾:

1.第二環節是感受丹頂鶴的姿態美,在一組圖片的直觀感覺後,爲指導學生感悟文字美,我設計了一按課文句式“無論……都……”看圖表達的練習。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卻遺漏了該環節,直接跳到了傳說美。在後來的補充,學生的反應冷淡,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一環節的教學僅有十多分鐘,利用短短的十幾分鍾就要學生達到這麼多、這麼高的要求,確實有一定難度。教學設計上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設計問題。做到教學有效性。

2.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是讀,讀中感悟。我設計了在讀中感悟,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的語言過於乾癟,引導的作用起不到,導致學生朗讀興致不高,朗讀形式單一,沒有讓學生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我一心關心自己下一教學環節,對學生的朗讀也沒有給予適時的評價。

3.這是二年級的課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另一重點,低年級教學中要安排足夠的寫字時間。在實際操作中我沒有安排寫字。課文理解的內容多了,但沒有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的學習研究不夠。

4.結尾我安排了小練筆,但時間已到,小練筆的佈置顯得很匆忙,學生有些浮動,多數沒聽清,小練筆成了花哨邊,成了無效的教學。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堂課後面需要的是鑽研,需要的是認真。在職業成長的道路上,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美”無處不在——《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

朝陽二小張迪

一、創設情境感受美。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範圍裏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纔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

丹頂鶴是天地的精靈,它的美無與倫比,它所生活的地方也是景色怡人的,教學伊始我就利用黑板創設一幅美麗的圖景:青青的草地,美麗的蘆葦塘,再加上藍天白雲的映襯,就成了丹頂鶴生活的家園。當學生看到如此美麗的景色時都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急切地盼望着丹頂鶴快快從遙遠的北方飛到這裏,好細細欣賞這美麗的精靈。教學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畫的丹頂鶴貼到了黑板上,有的飛到了清清的湖水邊,有的在藍藍的天空中,多麼悠閒自在呀!“丹頂鶴來到我們身邊啦!”孩子們臉上洋溢着興奮的神情。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更利於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二、合作學習感悟美

(一)欣賞感悟美

丹頂鶴的美首先美在它高雅的色彩,“潔白”、“黑”、“鮮紅鮮紅”這些色彩和諧組合,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我讓學生拿起手中的畫筆,爲丹頂鶴塗上顏色,再學生的精心打扮下,一隻只美麗的丹頂鶴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畫圖,學生不僅對文字中這些表示色彩的詞語有了感性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美的感染。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4

“新、實、簡、美”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的四大特色。《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描寫丹頂鶴的文質兼美的課文,全文充滿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蘊美。面對一篇優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讓“教”材變爲“學”材,從單純地研究如何“教”轉到如何教會學生“學”上來,真正做到以學生爲本,實現語文教學的素質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課文讀通,讀透,讀好,真正讀出味來。凡須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同時注意教材的聯繫,怎麼將“教”材開發成“學”材,憑藉學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實實在在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重視文本語言的內化、吸收。着眼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着力於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興趣、願望和能力。可是由於自己在備教材這一環節上沒有過好教材關,對教材本身的感悟,把握都有偏頗的地方。對學生學情的瞭解不是很準確,對課文中的人文思想,教學內容理解不到位,導致在傳達與灌輸時也做的不到位,還沒能夠跳出文本,將科學與人文緊密地結合起來,並且抽象,提煉到一個更高的程度。自身對教材的研讀缺乏功力,較粗化地處理了教材,較少地考慮了教材傳達的信息,今後對教材的把握要從一元化到多元化,從各個方面去審視教材,落實蘇教版小語教材“起點低、要求嚴、訓練實”的教學要求。教師要立足於教材,充分尊重學習者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維,認認真真地讀書,實實在在地操作,才能體現從教材出發,走向兒童的觀點。

蘇教版語文教材強調以讀書活動爲“經”,語言文字的訓練爲“緯”的一條“讀書感悟——背誦積累——遷移運用”的訓練主線。強調“以讀爲本,以講助練,以演練促讀”。在教學設計中我考慮到了如何讓學生去讀中感悟,並且緊緊抓住課文中每一個美的要素和亮點,激發學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賞。面對一段情境交融的文字,如何引導學生自己去認真閱讀,含英咀華,設身處地領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生動形象和豐富情感,從而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內化積累,並且能夠使學生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而不是去進行理性化的瑣細分析,去忽視語文的整體感悟,把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淡化掉,把原本應該充滿情趣和魅力的語文學習變得平淡無趣。

教學中我只運用了一些傳統的教學手段,注意到了指導學生去讀中感悟,怎麼讀得有興趣,讓學生喜愛讀哪句就讀哪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課文。可是我卻忽視了課堂的調控,從整體看沒有了一條清晰的主線,顯得較碎、較散。指導讀文時做的不到位,讀與說的訓練不夠紮實,形式較爲單一。在引導學生想象,促進感悟逐步達到誦讀時只忙於了走過場,如“蜻蜓點水”,僅僅是設了一個環節,效果究竟如何卻無睱顧及。當學生對課文的感悟不到位時,教師爲了趕時間,沒有花費時間去引導學生如何去練,而是教師給了他們答案。學生讀的效果不明顯,因爲在訓練中我沒有較好引導與調控,也沒有親自示範,創造一種意境。在教學設計與過程中,我仍採用了老一套的教學方式,沒有進行方式的轉變,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時候,應該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使他們的主體狀態得到激活。應該自己躲到後臺,把學生推到前臺。學生的主動參與主體性發展不必在教師事先安排的框架之中進行。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成爲學習、認識、發展的主體,無論是知識的積累、能力的發展都要取決於學生自身的實踐、感悟、體驗、內化。把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權還給他們,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主動探求的場所,真正讓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與學生情感的交流,並且能夠運用兒童喜歡的方式去幫助兒童建立丹頂鶴的美麗形象,對課文的人文與思想進行整合,讓學生在對文本語言的理解後,把握後自覺地產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想法。但是在課堂上我還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善於從學生髮言中捕捉信息,把握學生細微的情緒變化,不善於觀察學情的發展,熟知學生當時的心理,能夠全身心地傾注到學生身上,隨時切入學生的經驗領域和精神世界。如果我從學生身上捕捉到信息,並且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和好勝心,讓每個學生都能嚐到抵達目標的愉悅和成功感,肯定能爲課堂教學增添色彩。此外,這一課的教學缺少個性化與特色化,要進一步提高教學的品味,讓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摯的情感,教師與學生要合作與交流,通過多種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能夠親切、自然地去調控學生,善於開啓心智,而不硬行牽着學生走,耐心激勵而不壓抑學生,開發學生的潛能,立足“自求得之”而不輕易告之,使學生與教師的關係和諧,學得輕鬆而樂於思考,提高語文修養,不感到語文學習有壓力而是一種藝術享受。

經過這次活動,我感到了自己平時自我學習意識不足,對一些理論的學習還不是自發的、內在的需求。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有較爲紮實的語文功底和寬厚的文化積澱,要真心熱愛語文教學,以科研的態度來對待它,願意爲它傾注全部心血,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語文教學的藝術,用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感染學生,使自己的教學活動富有情趣,不斷提高教學的格調與品味。且要善於把語文教學化興趣盎然的語文活動,老師和學生都成爲活動平等的參與者,讓學生享受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樂趣。要真心熱愛語文,用語文學科自身魅力,讓學生獲取美感享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的志趣。要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認真領悟“新大綱”與“課程標準”的實質思想,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過塊主陣地的作用,加強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真正確立國小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構建開放式的語文教學新格局!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15

“讀好書,寫好字,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是本次興化市國小低年級閱讀和寫字研討會的主題。指導學生讀好書、寫好字就成爲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課題中的“美”一詞,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丹頂鶴的美,在讀的過程中受到美的薰陶、美的教育,並在學的過程中積累美的詞句。課堂上我以一幅丹頂鶴的圖貫穿始終,指導圖文結合來讀好課文。

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在課堂教學中,我沒有過多的講解詞語的含義,而是通過換詞理解,朗讀比較,看圖做動作等直觀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如在教學“丹”時,我讓學生從剛讀過的句子中找一個詞來說一說它的意思,學生剛開始不太明白,我又提示他們是“一種顏色,一種很美的顏色”時,學生很快就明白了是“鮮紅鮮紅”,這樣,“丹”一定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另一重點。在課堂上,我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學習生字。在教學三個生字“顯、卻、所”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瞭解字的間架結構,再範寫,指導學生不但要把字寫正確,還要把字寫得好看。“卻”和“所”的最後一筆都是長長的懸針豎,我聯繫丹頂鶴長長的腿,告訴學生這豎就像仙鶴的腿一樣,要寫得長長的纔好看。讓學生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瞭解學漢字寫漢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從而喜歡學習漢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從學生的作業中,我看到大部分學生都注意到了這長長的“仙鶴腿”。

在課堂中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說有些細節處理過粗,自己的語言缺乏感染力,學生的情緒沒有被完全調動起來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