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工作總結>

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4篇

工作總結 閱讀(2.89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4篇

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1

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基本保證。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加大骨幹教師培訓力度,以骨幹教師帶動我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從而實現我校教育新的發展。爲此,我校本學年在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組織領導結構,確立培養規劃與目標

1.學校成立骨幹教師隊伍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骨幹教師的選拔培養、考覈管理等。

組 長:楊主軍

成 員:李齊 李元剛

2. 培養目標:

1、提高政治素質、師德修養和人文素養,自覺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爲人師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2、掌握現代教育理論,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促進職業成熟度,提高理論文化素養;增強學術能力和自我反思、自我發展能力,提高學術水平。

3、瞭解本學科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動態,更新知識結構,拓寬專業知識,提高學科的專業素養,爲專業上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瞭解國內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把握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念;深入研究學科課程標準,提高對新課程的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及評價等的認識,進一步形成新課程條件下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5、把握基礎教育科研動態,具備從事教育科研的知識和能力,善於發現、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善於把教育教學實踐的經驗昇華爲理論;善於發現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帶頭、示範和輻射作用,推動本學科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二、進一步計劃

1.建立了骨幹教師成長袋與定期考覈制度

該成長袋對骨幹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進行科學評價,促進骨幹教師的自我更新、自我發展,充分發揮骨幹示範和專業引領作用,最終促進學校的發展、學生的發展。通過建立骨幹教師成長記錄袋評價制度,骨幹教師能看到自己的敬業成績,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一步步明確自己前進的目標,實現骨幹教師評價由鑑定性向激勵性,由終結性向過程性的轉變

2.堅持“研培結合,以研促培“爲主的培養模式,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各種有效培訓,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和指導作用

第一、通過集體學習研討和自主學習研修的形式,對骨幹教師的教師職業道德、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新課程理論與實踐、教育科研等進行了培訓。本學年每位骨幹教師都寫出近兩萬字的`理論學習筆記和兩篇理論學習心得。

第二、組織了培訓,並組織他們參加了上級骨幹教師培訓,促進了骨幹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第三、骨幹教師通過各種培訓與活動,在學科教學中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本學年,骨幹教師基本上都是學科備課組長,在組內開展了教育教學專題講座或研討,指導引領教師們實施素質教育和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新課程理念的教學實踐。骨幹教師都上了至少一堂優質示範課,對全校教師進行專業引領和指導。 第四、骨幹教師積極參與或指導其他教師參加各級教學競賽,並取得較好成績。

第五、骨幹教師都參與到教育科研中,每位骨幹教師本學年都進行了一個或兩個微型課題的研究,並且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達到了預期目標。

第六、骨幹教師都非常注重與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並且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本學年每位骨幹教師都上交至少兩篇優秀教育教學論文,有的老師多達四篇,

三、骨幹教師培養的思考骨幹教師的培養還有許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我們在以後將盡量拓展培養模式提高骨幹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造就一批高素質、高水平,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能真正發揮帶頭、示範和輻射作用的骨幹教師隊伍。儘快把骨幹教師培養成一代名師或教育專家,促進我校教師隊伍整體實力的全面提升,實現我校教育的飛躍發展。

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2

爲了培養高素質的骨幹教師隊伍,我校以宛城區校本培訓、科研沙龍爲依託,努力提高骨幹教師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創新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帶動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了領導,保障了實施。

1、年初,我校調整了繼續教育組織機構暨骨幹教師培訓小組,由校長任組長,配備了各項培訓的專職培訓教師,明確分工,完善了崗位職責,使培訓工作有條不紊、緊張有序。

2、盡全力支持骨幹教師培養,提供時間,每一項培訓所需的費用投入,學校盡力支持。

(二)重新確立了培養、培訓對象,明確了培訓方向。

我們通過對教師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考覈,將愛崗敬業、積極進取、銳意創新的教師姜偉明、李忠超等確立爲骨幹教師。建立骨幹教師名冊。遵循“重點培育、整體推進、全面提高”的原則,重點抓好骨幹教師的培訓。

(三)、給骨幹教師創造了脫穎而出的機會。

首先,我們對骨幹教師進行跟蹤聽課、個別指導、集體點評。其次,爲骨幹教師創設條件,通過優秀課觀摩、典型經驗彙報、外出學習、研討交流等形式,爲骨幹教師提供適宜的環境。最後,激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與實踐,儘快的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使之形成了各自的教育教學特色。本學期三月份,我校組織教師進行了主題備課、校內研討課、在此基礎上,4月上旬由周明會、許劍冰代表青年教師進行了送教下鄉活動。通過組織骨幹教師上課,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提高了骨幹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激發了教師研究教育教學方法的興趣,帶動了全體教師的研究熱情。促進了全體教師素質的提高。

(四)有效落實了措施,提高了骨幹教師業務素質。

1、開展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

我們努力營造了學校的科研氛圍,引導教師結合實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積極提倡、推薦青年教師參加了各項科研課題的研究。有效的提高了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開展了各項教研活動。在備課答辯、優質課評選、引路課、家長開放課、彙報課、課後反思評課等活動中我校堅持以骨幹教師爲主,組織他們上好示範課和觀摩課。發揮了骨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示範和帶頭作用,輻射和指導作用。

(五)建立了評價機制,讓骨幹教師在激勵中成長。

考評採取了每項培訓隨機評價,專題檢查和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激勵了骨幹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

綜上所述,我校將本着“全員培訓,自學爲主,學用結合,以用促學”的原則對骨幹教師進行了各項培訓,把培養骨幹教師做爲培訓工作的重點來抓,不遺餘力地爲骨幹教師的成長搭建了舞臺。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提高。

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3

我校對每年新來的年輕教師進行了有計劃的培養,對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培訓。培訓的內容豐富多彩,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培訓中,他們進一步認識了新課程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爲青年教師,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們還是有收穫的。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他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他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了更新。

在這裏,我校着重就語文老師的課程給大家做個彙報。

一、語文到底教什麼?

語文姓“語”,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乃是培養學生系統地學習漢語,提高學生運用漢語的語言活動能力。

1、語言訓練的概念、內涵。

語文是語言和言語,語文課既要進行語言訓練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又要進行言語訓練發展學生的言語。對於國小生來說,掌握語言體系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而是爲了自覺地不斷提高言語能力。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訓練的根本就是言語。也可以說就是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的訓練。

2、語言訓練的依據

語文就是語言文字,葉聖陶先生說:“語文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從心理學角度說語言是一種技能(即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這是由國小生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

3、語訓練的內容、重點、根本。

語言訓練的內容不僅是語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語感的訓練,還應包括情感態度的培養和語言學習習慣的養成。根據國小生學習語言的需要,應着重進行幾種語言品格的訓練,即語言完整性的訓練,語言條理性、系統性的`訓練,語言具體性、生動性的訓練,語言明朗性的訓練,語言準確性的訓練,語言構造的訓練和語言速度的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首次把“形成良好的語感”作爲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可見,語感的培養不僅是語言訓練的重要任務,也是語言訓練應達到的境界要求。語感是主體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受力和正確理解力。目前的國小語文教學,條分縷析的理性分析多,動之以情的形象感染少,鮮明生動的文學形象變成了乾巴巴的幾條筋。重視語感培養有助於扭轉這種現狀,既能充分體現語言訓練的“個性”,又能使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感染。語感訓練可以從4個方面抓起:培養語言的準確領悟感,培養語言的流暢舒適感,培養語言的情味品用感和培養語言的形象再現感。

4、樣進行語言訓練?

首先,樹立科學的語言訓練觀;其次,確立“時時”“處處”皆語言訓練思想;最後,科學地進行語言訓練。

二、語文該怎樣教?

1、學語文教學規律

(1)語文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是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兩者的關係是“魚到水裏”、“鳥到林裏”(陶行知語),只要我們植根現實,面向生活,語文學習就有廣闊的天地。

(2)學習語文就是學習文化。語言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習民族先進文化與民族優秀品質的過程。

(3)語言與思維訓練同步。學與教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髮展存在兩類相互作用的活動,一方面是感覺、思維、知覺和智慧的活動,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緒、意志和性格的活動,換句話說,在教學情境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這兩類心理活動過程中轉來換去,語言學習與思維訓練才能緊密結合,學習效果纔好。

(4)語言積累有助於語感的培養。在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的時候,除了要豐富他們的語言形式的積累、言語內容的積累外,還需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的積累、情感體驗的積

累,如此,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5)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言語的實踐。聽、說、讀、寫是言語實踐的基本方式,在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中,學生的言語實踐能力即聽、說、讀、寫的技能才能逐漸得到培養和提高。

2、學語文教學的模式

教學模式主要由六個方面構成: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程序;師生作用;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國小語文教學模式可以分爲愉快教學模式和語感教學模式。

3、學語文教學方法。

在我國,自古以來一直重視教法研究,朗讀法、背誦法、自學法、練習法、講讀法、談話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國小語文教學方法林林總總,數量可觀。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所以國小語文教學方法整合是必要的,它可以和社會學科、自然學科、藝體學科、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當然,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上更需要創新和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教師的終生必修課。在當今國際化和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學會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才能順應時代發展,做一名合格甚至優秀教師,要讓年輕教師盡最大努力,爲我校的教育貢獻力量。必須加強對他們的培養力度。

國小骨幹教師培養工作總結4

教師是學校的第一資本,是學校最豐富、最有潛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資源,擁有德才兼備、充滿愛心、甘於奉獻的骨幹教師羣體,才能辦出最好的學校,所以,我校把骨幹教師培養作爲學校發展的根本大計來抓。近年來,在區教育局、中心學校的指導下,我校按照引進優秀的人、用好現在的人、留住關鍵的人、培養未來的人的培養思路,加強領導,周密組織,認真落實骨幹教師培養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將本年度的骨幹教師培養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領導重視,科學規劃,確定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

近年來,學校把骨幹教師隊伍建設作爲加快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搶佔教師隊伍建設的制高點,着力建設骨幹教師隊伍。爲此,學校制定了《骨幹教師培養計劃》、《骨幹教師管理辦法》,明確了骨幹教師培養目標,鼓勵教師拔尖、成名成家,打造我校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搭設良好發展平臺,積極培訓,提高骨幹教師、中青年教師素質。

骨幹教師培養是學校工作重點,同時也是繼續教育工作的核心。按上級要求,學校本着選好對象、培養骨幹、分層培訓、講究實效的原則,採用集中培訓,師徒結對等形式,積極組織好骨幹教師的校級培訓。同時,還根據中心學校的要求積極支持中青年教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級骨幹教師培訓活動,爲參訓教師提供經費保障和各方面的便利條件,爲骨幹教師的成長搭設良好的發展平臺。

一是在結對幫扶工作中,採取骨幹教師上公開課-青年教師上公開課-骨幹教師點評-青年教師反思--修改教案--再上彙報課的雙向互動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師的普遍歡迎。二是舉辦教師職業道德輔導講座。圍繞思想政治學習、業務理論學習、師德建設、自身修養等方面,對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和措施。在工作中嚴格要求,狠抓師德建設和作風建設,鼓勵骨幹教師、青年教師積極投身教育事業、樹立他們獻身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多年來,學校堅持評選師德標兵和各類先進向青年教師傾斜,使骨幹教師、青年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師德水平不斷提高。三是搭建骨幹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平臺。學校堅持唯纔是舉,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將骨幹教師送上個人發展的快車道。學校通過鎮中心學校倡導的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在全校開展骨幹教師、首席教師、新秀教師評選活動,通過實施典型引領導航,學術研討促動,外派研讀進修,校本發展培訓等策略,培養德才雙馨的骨幹教師隊伍,在學科前沿中佔領制高點。通過這些措施,加強了中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形成了尊重人才,人才樂於奉獻的局面,真正使骨幹教師能引進來、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爲發展職業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壓擔子、引路子、搭臺子,加快骨幹教師成長

學校明確要求骨幹教師每年做到"五個一":即在地市級以上刊物發表一篇以上教研論文;上一次水平較高的公開課;帶動一個學科組;在本校以上做一場專題講座;參加一項以上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和實驗。爲了使骨幹教師都能完成上述"五個一"任務,學校積極開展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活動、教育教學專題研討講座活動、骨幹教師獻課、青年教師觀摩課活動、學期優質課評選活動,指導骨幹教師培訓,青年教師學習和實踐,爲骨幹教師展示教研成果創造條件。通過壓擔子、引路子、搭臺子,使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教師迅速成長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

四、 制定標準,落實考覈,實行動態管理

爲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促使青年教師不斷成長,培養一批思想作風紮實,教學水平較高,教研能力較強的高水平青年骨幹教師,切實發揮青年骨幹教師在教學中的帶頭示範作用,學校制定骨幹教師考覈辦法,每年考覈認定一次,使骨幹教師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基本保證。我們在以後將盡量拓展培養模式,提高骨幹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力爭造就一批高素質、高水平,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能真正發揮帶頭、示範和輻射作用的骨幹教師隊伍,促進我校教師隊伍整體實力的全面提升,實現我校教育的飛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