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工作計劃>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範文六篇

工作計劃 閱讀(5.33K)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纔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範文六篇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認真鑽研切實有效的教學模式,大膽嘗試,勇於創新,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並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培養其成爲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認真培養其數感,提高其計算能力,培養其空間觀念,並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班級學生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3人,其中女生有28人、男生有35人。孩子們來自鄉下,基礎較差,學習欲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規定。在這學期的教學裏要把基礎知識講解作爲重點來抓。但有部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學習基礎又不紮實,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本學期將針對班級實際情況,切實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三、課本教材分析

教學任務:本冊教材內容包括:負數,比例,圓柱、圓錐和球,簡單的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等內容。

(一)、教材的教學目的:

1.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 1

解決簡單的問題;能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數據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量的值估計另量的值。

3.會看比例尺,能方格紙等按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能從統計圖表提取統計信息,解釋統計結果,並能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體會數據產生誤導。

6.經歷從生活中問題、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對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作業、書寫整潔的習慣。

(二)、教材教學要求:

1、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徵,掌握幾何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學會正確計算它們的體積。

2

3、學會繪製複式統計表和統計圖,並能看懂、分析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所說明的問題。

4、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解比例,能正確判別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學會解答比較容易的比例應用題。

5、通過國小數學知識的系統複習整理,鞏固和深化所學的數學知識,提高計算和解題能力,培養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圓柱、圓錐 ,比例的應用,國小階段主要數學知識的複習。

四、培優輔差的主要教學措施: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在集體備課基礎上,還應同年級老師交換聽課,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駕御課堂的能力。教師應轉變觀念,採用“激勵性、自主性、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爲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難點,變多講多練,爲精講精練,真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教與學的效益。

3、在教學中,爲學生提供創造參與教學活動的情境,努力構建“和諧有效”課堂,通過操作、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先形象具體,後抽象概括,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4、 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教給學生恰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了解知識間的橫向聯繫。

5、 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6、 抓好育尖補差工作,利用課餘時間爲他們補課。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由“微小世界”“物質的變化”“宇宙”和“環境和我們”四個單元組成。

“微小世界”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昆蟲、晶體、細胞及微生物,使他們既瞭解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歷程,又對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部分成果進行梳理,擴大視野,提高認識。

“物質的變化”單元,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觀察和認識物質變化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物質的變化分爲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種類型。在研究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將根據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認識到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從而將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區別開來。

“宇宙”單元,學生將在感知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建立有關環形山、太陽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對月相、環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認識。希望他們能認識到宇宙是一個龐大的、運動變化着的系統,不同宇宙空間分佈着不同的天體。人類通過不斷的探索,將發現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祕。

“環境和我們”單元,從垃圾和水兩個主題出發,學生將探究垃圾的來源、成分和處理方法;將探究水污染的成因,瞭解污水處理的方法等,從而對人類生活帶來的環境問題有一定的瞭解,真切地認識到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並且能夠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開展環境保護行動。

通過以上不同視角對周圍世界的探究,學生將會對國小階段所學的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世界是變化着的,多樣的;世界是物質構成的,人無時不刻不在與之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我們應當保護地球環境。

在本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本冊的重點是:

1.通過系列化的探究活動,較全面地收集證據。在本冊,學生除了通過觀察、實驗方式外,還將學會用統計、調查、收集資料等方式來收集證據。比如對垃圾問題、水資源問題的研究。

2.對各種證據進行處理,尤其是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如根據資料對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據八大行星數據表建立太陽系模型等。

3.學習對現象進行科學解釋,獲得概念性理解。本冊將讓學生學習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對探究的結果進行解釋,如畫出通過顯微鏡觀察出的結果,畫日食成因圖,建立環形山模型,形成垃圾問題的解決方案等。

4.加深對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質的變化”單元中,分辨現象與證據的關係,認識證據支持結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單:

1.“微小世界”單元

觀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玻璃片,平面鏡片,顯微鏡。

觀察對象:昆蟲或昆蟲器官(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標本;食鹽、味精、礦物晶體;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蟲、眼蟲等;洋蔥、動物、植物和人體的細胞裝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脫脂棉或其他纖維。

觀察的圖片:多種生物細胞及細胞作用的課件或圖片。

2.“物質的變化”單元

實驗材料:火柴、生鏽的鐵釘和鐵片、蠟燭、米飯、澱粉、碘酒、幾種常見的食物、小蘇打、白醋、鐵鏽、硫酸銅溶液、塗有油漆的鐵製品、小自行車、白糖、檸檬酸、自制電路檢測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頭、鑷子、玻璃杯、小飲料瓶。

3.“宇宙”單元

模擬實驗材料:圓紙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氣筒、注射器、沙盤、電筒、蠟燭、紙板、橡皮泥、棉線、鐵絲、星空圖。

相關資料:有關月球、日食、月食、太陽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類宇宙歷程的圖片或多媒體資料。

4.“環境和我們”單元

觀察實驗材料:廣口瓶、洗淨的小石子、紙巾、墨水、有回收標誌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裝盒。

常用工具:彈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鏡、顯微鏡。

相關資料:有關垃圾場、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圖片或多媒體資料。

三、各單元概述、教學目標和實驗清單:

(一)“微小世界”單元:

1.單元概述:

本單元按人類觀察工具的不斷髮展,視野不斷開擴的線索編寫。學生將經歷用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的過程。對昆蟲、晶體、細胞和微生物進行進一步的觀察,激發他們深人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到,人類爲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斷地改進觀察工具。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的視野越來越開闊,發現了原來不知道的許多祕密。

教學的重點是拓展學生觀察的範圍,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鼓勵他們探究和發現大自然的奇妙,學習和領悟使用觀察工具的好處,體會科學、技術、社會的關係。

第1課:學生通過討論和體驗,對放大鏡的構造和功能有進一步的瞭解。

第2-3課:指導學生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器官和物體的微細結構,體會用放大鏡比用肉眼觀察更有利我們對身邊世界的瞭解。

第4課:幫助學生了解從放大鏡到顯微鏡的發明過程,認識到是顯微鏡的發明及不斷改進,使人類觀察到越來越小和越來越精細的物體及結構,發現了微生物和細胞。

第5-7課: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及細胞,瞭解人類用顯微鏡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時認識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徵。

第8課:對單元學習進行回顧和總結,對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以及對人類探索自然的成果進行梳理,並通過查閱資料彙報交流,瞭解更多的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2.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放大鏡和顯微鏡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使我們能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

爲了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透鏡應是透明的、中間較厚的,放大倍數與中間的厚度直接有關。

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生物都由細胞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着,它和我們的生活、生產、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

一些微生物太小,沒有放大鏡或顯微鏡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點,也由細胞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環境下生存的結構。

物質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種多樣的。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手執透鏡及顯微鏡觀察生物及非生物標本。

學習使用適當的器材及技術觀察細胞和微生物。

通過文字、繪畫、討論等形式記錄、交流觀察結果。

通過觀察實驗及收集資料,瞭解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並以多種方式交流及彙報。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索微小世界的興趣。

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會促進觀察工具的不斷進步,觀察工具的不斷進步對促進科學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認識到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對人類的探索精神和發明成果表示敬佩。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六年級一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八冊。全冊教材包括了“人的一生,無處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紗,信息與生活,談說宇宙五個單元,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3、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研究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爲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教學措施教學進度和時間分配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4

一、首先做好回校教育

教育學生嚴格按照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學習與生活,嚴格執行一日常規,從學習、衛生、紀律等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其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我認爲要作好學生工作,關鍵在於抓好學生的心理,不能把他們看成孩子,其內心世界可以說豐富多彩,這時候不僅表現在學習上,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培養,紀律觀念形成,助人爲樂思想品質培養,作爲班主任只有俯下身子和學生交心,做學生的朋友,學生纔會和你敞開心扉,暴露學生的內心世界,向你坦言,爲班級管理獻計獻策,爲搞好班級工作提供依據。

三、再次教育學生要自尊、自重、自信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只有自重,才能自尊自愛,如果沒有自尊,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看到學生有了長處,有了閃光點就要表揚,讓其樹立自信,使其有成功感,而不是諷刺挖苦打。別人做了好事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應該羨慕,而不應該嫉妒,尊重別人實際上就是尊重自己,這樣同學與同學之間關係纔會越來越融洽,只有這樣學生之間團結的纔像一個人一樣,人人都不去計較得失。真正做到“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四、教育學生做心胸寬廣的人

學生作爲學生,心胸要開朗、寬廣,遇事不要鑽牛角尖,要有君子風度,大將風度。無論什麼樣的.事,都能容的下,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別人若指責你,你要好好想想自己的過錯就改正,不是自己的過錯就引以爲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一時衝動鬧得不可開交,顯得沒有肚量,太小氣,心胸太狹窄,班主任希望每個同學都是心胸寬廣之人,同別人不計較,默默學習,默默幹工作的同學。

五、再要教育學生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成績

我們來到學校就是爲了學習,現在社會需要的是有文化、守紀律、有創新的一代新人,只有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將來才能適應社會,纔不會被淘汰,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可一部分同學不注意上進,厭惡學習,要經常教育他們: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付出,有頑強拼搏精神。有些同學的成績總是不夠理想,就是與他們下功夫不夠,沒有毅力直接有關。教育他們不能只看到別人的成績,還要知道他們成績背後的付出。

六、教育學生嚴格遵守班紀班規,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爲了更好地提高班級工作,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我採取小組管理制度,每小組長管理4—6個學生,組長每天彙報給班主任當天的情況,以便班主任及時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幫助學生做好各科學習計劃,促使學生全方面發展,每門學科都取得優異的成績。

七、班級活動安排:

1、建立健全班級各項規章制度,組建班級各類組織,明確班幹部職責,分工,值日責任到人,衛生責任到人,每週總結評比。

2、“三比”活動,比紀律、比衛生、比學習,每週比一比組的紀律、衛生、學習,哪組的,作出總結,指出不足,加以改進,爭取先進。

3、“獻愛心”,爲他人做一件你認爲最有意義的事,體會助人爲樂的快樂感。

4、比先進,看誰的進步,通過前幾周的比、學、趕、幫、超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評出誰是班裏最先進者,誰進步最快,樹立典型。

5、小組總結評比,總結一學期來班級各小組工作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措施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八、做好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工作,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1、班主任應該維護任課教師的威信,並強化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尊重意識;

2、班主任要提供機會讓任課老師與學生多溝通;

3、班主任要能夠妥善處理任課老師與學生的衝突;

4、班主任應該主動積極地聽取任課教師對班級的意見;

5、班主任還要多關心、瞭解科任教師的工作,努力搞好學科教學的協調,加強學生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的教育指導,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5

一、複習目標

1、繼續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認真完成作業、不懂就問。

2、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

3、準確認讀生字,進一步加強生字連詞、組詞的能力;將每課生字詞和成語做到會默寫,少數詞語必須按要求熟練造句和解釋字義和詞義。

4、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熟練運用口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5、培養良好的朗讀、默讀習慣,學會讀通、讀懂課文,理解課文中心,掌握寫作方法。

6、理解詞語和課文內容。學會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句子;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法,體會句子的感情色彩;認識比喻、擬人、反問、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方法;學習與運用簡單的複句;會修改常見的幾種病句。

7、加強學生的習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其審題、佈局謀篇等能力的培養;

二、複習內容

(一)基礎知識

1、漢字。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

2、 詞語。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句子。

(1)要求學生掌握四種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

(2) 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

(3)能準確運用用關聯詞語。

5、 標點符號

能正確地運用句號、逗號、頓號、冒號、問號、感嘆號、雙引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分號和破折號。

(二)閱讀

能借助詞典,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三)、寫作

從習作的類型來看,有寫記敘文,也有寫應用文。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寫等。從習作的內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

三、複習措施

1、對照《新課標》,認真鑽研教材,認真鑽研複習方法,結合學生以前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認真備、上好每一堂複習課。

2、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讓每一位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輕鬆、自如,沒有壓力。力爭考得輕鬆,讓他們真正在寬舒、和諧、愉悅的氣氛中樂於複習、勇於複習、勤於複習。

3、多參考教育教學資料,借“他山之石”,來提高、充實自己,並運用到複習課實際中來,學以致用。

4、不單純看重學生的測驗成績,要注重其方法的培養,要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授學生以漁。

四、 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 以課文爲單位,抓住課文重點章節及課後習題,並以單元測試卷爲載體,適當練習測驗,加深學生的鞏固與理解,一課一課進行復習。

第二階段 以字、詞、句、篇、習作爲單位,以7個練習爲重點,分門別類進行復習。將全書中的知識進行歸類,循序漸進,適度練習測驗,力爭學生融會貫通,熟練掌握並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階段 全面檢測,查漏補缺。在前兩個階段的複習基礎上,對全冊教材的語文知識進行全面檢測,用相關模擬測驗題進行測驗,找出學生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指導、講解,幫助學生克服困難,解決疑難問題。

五、複習時間和內容安排

複習時間複習內容 課時安排

1月4日—6日第一、二單元 模擬考試及試卷評講3課時

1月7日—9日第三、四單元 模擬考試及試卷評講3課時

1月10日—14日 第五、六單元 模擬考試及試卷評講3課時

1月15日—16 第七單元模擬考試及試卷評講3課時

1月17日—18日 綜合複習 閱讀理解、習作專題 3課時

1月21日—22日 擬考試及試卷評講 3課時 1月23日 自由複習2課時

六、在複習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1、突出重點。要特別注意差生,多幫助他們一點,從而提高分數。在閱讀的複習中,詞、句、段的理解是重點。在作文複習中,怎樣把話寫通順是重點。

2、講練結合。要以學生自己的複習爲主,要以練習爲主,老師作適當的提示、歸納。

3、注意適時、適量地緩解學生心理壓力。調整學生學習狀態。

六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爲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爲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爲本,教材組成員們通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爲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爲“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衆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爲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教學任務

1、演唱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認識反覆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啓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

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爲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爲普通中國小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爲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爲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爲基點,作爲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說,首先是因爲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鑑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繫。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爲主的綜合,是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