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1.2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文集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1

拿到《陶行知文集》這兩本書的時候,有些犯難情緒。因爲不知該從哪兒入手。於是就翻開了目錄,立刻地,就被《師範生第二變——變個小孩子》這個題目所吸引。

“不可忽視小孩子的情感”,當此句躍入眼簾時,我陷入了沉思,思緒也不由千迴百轉,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腦海中迴盪:每當下課後,孩子總愛圍在身邊,頂着那一張張無與倫比的燦爛笑臉,連太陽都爲之失色。他愛說笑話給你聽,希望換得你的一笑;他愛爲你捏肩捶背,換得一句輕聲的“謝謝”,然後再歡呼雀躍般的回句“不用謝”;他愛興奮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點滴的成果,希望聽到你的一句讚美:“你真是了不起!”;他愛向你報告同學們之間發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賦予他神聖的職責;他愛將自己帶來的水果與你分享,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愛不厭其煩地向你介紹着家庭成員最近的動向,以期你對他有更深層的瞭解。他愛,在他犯了錯被批評後,滴落下悔恨的眼淚,再伴上一句深切的'懺悔:“老師,我知道錯了。”以期得到你的原諒,然後轉身,又是一片歡聲笑語。

可是,每每此時,在短暫的課間休息時間裏,我們總是埋首於作業堆中,或者在訓斥那幾個“慣犯”。所以,當他要說笑話時,一句“下次吧”,凍結了孩子的笑顏;當他給你水果時,你的拒絕接受讓他心傷;當他......總之,他們的滿腔熱情總是被我的敷衍而大打折扣。其實,孩子的心思很單純,是希望與你多親近,而我們不停歇的腳步,讓他們抓不住,於是,距離就越拉越遠,也許,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再也無法懷有當初的盛情。

如若,放慢腳步,降低身姿,變成他們中的一員,也許,學校將成爲師生共同的樂園。“等到您重新生爲一個小孩子,您會發現別的小孩是和從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2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不免爲這樣一所國小校叫好,因爲“這個學校不但教學生讀書,並且教學生做事。”

即使是現在,在人們的觀念中,還是以爲學校就是學生讀書的地方,教他們做事,學生家長也認爲沒有這種必要,只是認爲在這裏能夠接受知識即可,這裏所講的知識,主要是講書本知識。而燕子磯國小,卻在短短的半歲時間內,使學生從原來的七十人,加到一百二十四人。思考其原因,我想是因爲學生在學校學習了一些合乎生活需要的學問,學生在學校裏既然肯做事了,會做事,在家裏也肯做事,會做事了,自然也贏得了家長對他們辦學理念的認可,所以這所學校在短時間內規模擴大也應是在情理之中的。

燕子磯坡上因爲經常有人倒垃圾,很不乾淨,丁超校長就領學生們把所有的垃圾掃除一空。村民不知道衛生,仍是時常把垃圾倒在這個地方,但村民只要往這裏倒,他就會去打掃,村民倒一回,他就打掃一回,後來,鄰居竟然也責備起往這裏倒垃圾的人了,燕子磯也就從此乾淨了。

看到這兒,我不禁對丁校長的.行爲豎起了大拇指。對於村民們亂倒垃圾的行爲,他既沒有抱怨,抱怨他們素質差,不懂得講衛生,也沒有在那裏豎一塊“此地禁止亂倒垃圾”的牌子。他採用的方式是別人倒我就掃,正是這種無聲的舉動影響了村民,使他們自己在內心意識到自己行爲的不當,後來形成了村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情形。

“潤物細無聲”,在無聲之中他的這種行爲影響地也不僅僅是燕子磯國小的師生了,而且影響了村民,讓一種好的行爲影響到周圍所有的人。

是呀,當我們面對的現實與我們的理想不一致的時候,與其抱怨,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態,通過自己的行動努力去改變。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3

好書就是好人生的導師,它時時處處都在啓導着你的人生,爲你披荊斬棘;爲你鋪路建樹;爲你剔除人生的“棘”。人離開了好書就是放棄了追求好人生,放棄了嚮往新未來,就等於放棄了鮮活的生命。

與好書形影不離的人就會遠離貪心,不再自命不凡,而是大智若愚。有好書相伴的人生,更會因物質世界中的貧乏,才恰恰可能在其心靈世界中謹慎地恪守着己欲,竭力使其慾望與能力相平衡,不貪慾;對其喜好的事物更具持久性,見異思遷的可能性就很小;由於物質的欠缺而更接近靈魂深處,並因生活中點滴獲得而對命運多一份誠謝,從而更能保持一份難得的內心的感恩、寧靜與平和;從而認真做事,規矩做人,成就好人生。

蘇東坡詩曰:“舊書不厭百回讀”,這“舊書”就是讀書人最心愛的書,是讀過不知多少回的`書,也就是能給人的靈魂乃至人生以啓迪,併成就好人生的好書。

我早已深切地感悟到一本好書對人生是多麼重要。在臨大學畢業之際,《陶行知文集》就成爲指明我迷茫心路,乃至成就而今好人生的一本好書。從那時,我就走出了困惑中的我,清除了前行的屏障,改變了人生的追求,頑強地直面挫折,不斷走向一條鮮亮的人生之路。

當我在從教生涯中一次次遇到困難時,每每想起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哲理明言: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我百讀不厭,津津樂道。正是它改變了我的追求,改變了我的人生。

正是這本書,我才理清了人生之路;正是這本書,我纔看清了人生之望;正是這本書,我才揚起了人生之帆;正是這本書,才成就了我好人生。這本好書就是我美好人生的導師,是這本好書爲我點起了一盞好人生之光明永恆的燈。

好書,就是好人生的導師!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4

陶行知常說:“在我的教育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尊重學生”,作爲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爲“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餘,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於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爲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爲,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罰非愛,而是對學習的傷害。作爲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鬥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着教師自身的失職。

當然,愛不是放縱,愛裏有紀律,愛裏有教育。作爲現代的教師,在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能去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才能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

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當我們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鐵塊,需要更多的愛去熔鍊鍛造呢?當一些學生輟學,是否反思自己將愛灑向他的心間去了呢?有一個鄉村女教師爲走訪學生翻山越嶺,不幸摔傷,但第二天又冒雪走訪了,她硬是以滿腔的愛找回20多個輟學生。我們能否用自己的愛將孩子牢牢留住,不讓他們流失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於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說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自己的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