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優選)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

讀後感 閱讀(2.0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選)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在夏至的尾巴與即將迎來成熟的秋季的交接之際,我們通過了一本不厚不薄的書,穿越了時空縫隙,在一個個古樸的文字間結識了一羣飽受爭議的英雄豪傑,他們或許被人高聲歌頌,也或許被人以刻薄的語言所嘲諷,但是或悲或喜的結局也爲他們各自或短或長的人生點上了或輕或重的最後一筆。

同一本書,同一個故事,同一個人,不同的時刻,不同的人看到的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我看完一本《三國演義》後,我特意上網搜索了關於關羽的各種評論,有人說他居高自傲,有人說義氣凌雲,也有人說他椎魯。其實這都是他。

然而最令我刻骨銘心的還是那個豪放自傲的他。在袁紹率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虎牢關守將華雄一連斬殺聯軍多員大將,而袁紹對此毫無對策時,關於主動請纓。卻因身份卑微而被人輕視嘲笑時,他毅然瀟灑的以他自己的方式迴應他們惱人的輕藐。不輕不重的一擲,地上人頭,桌上溫酒,立者,高傲,自信,不可一世。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段歷來被人所稱讚的精彩片段,無需過多的描寫卻能讓人不禁浮想到他打鬥時剛強有力的風姿。

在華佗爲關羽刮骨療傷時,關羽手上皮肉綻開,白森森的骨頭,嘩嘩直流的血,觀者都寒心,而他卻可與兄弟喝酒吃肉,談笑下棋,從容豪放的笑聲掩蓋住黑血滴落的聲音。那種對痛楚無下限的極度忍耐,是需要多麼堅定的'意志才能做到的?他的這種豪豁與淡定是我最想摘取的星辰。屋外細雨飄飄,屋內喧譁不斷,桌上一灘血,石地斑斑紅,坐者,談笑自若,置身事外。

在曹操慘敗赤壁之後,狼狽逃經華容道之時,無路可逃的曹操只能請求埋伏在此的關羽念及往日情分放他一馬。書上寫的皆是重情重義的他“心一軟”,便放了曹操。而爲什麼不是“經過了強烈的思想掙扎”,他放了曹操。或許在我們這些早就熟知結局的人看來,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等於爲自己生命的終結下訂單,但在我看來去不盡然。正是這份重情重義造就了他光輝璀璨的一生,這份純粹的性情也許把他引進了一條註定悲劇的路,但是卻爲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啓迪——獨屬於英雄的情義與堅持。竹林蕭蕭,微風颯颯,騎者,臉色凝重,眉頭緊蹙,默然頷首,背身離去。

在麥城,在他最後一場戰役,不敵的他被曹操和孫權聯手殺死。

他的一生,忠肝義膽,誠信磊落;叱吒風雲,孤高自傲。想通過淺薄的語言感受到一代英雄的喜怒哀樂,看看他的身姿,聽聽他的笑聲。希望以此讀到他的高傲,堅毅,坦淡,重情,能在夏日的某個午後憶起他的種種,然後堅定自己的信念,毅然往前,無論過失,若他一般。

三國演義讀後感2

四大名著中最喜歡看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繪了一個動盪的時代,一羣動盪時代的崛起英雄。時代是大環境的必然趨勢。善,惡,智,愚,信,疑,明,暗。但是,真正英雄的境界不是爲自己創造舞臺,而是爲人民創造時代。其中,我喜歡最好的“桃園”這個好故事。上面寫着:劉蓓,張飛和關羽,偶然在一家茶館見面,三個人在各個方面都相處融洽,在桃園成了兄弟,一起參軍。

故事主要講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書中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空城計等早已是家喻戶曉;那些閃爍着藝術光輝的典型人物,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重情重義的關羽和狡詐多疑的曹操等也是人盡皆知。

在這其中,我最喜歡關羽這個人物,他重情重義,忠肝義膽,英勇無比,在華佗給關羽刮骨療傷時,關羽還依舊和手下將領喝酒吃肉,談笑自如,由此可見,關羽的氣度是多麼豪邁!可無奈“驕兵必敗”,在關羽攻打樊城時,陸遜只不過用了一個計謀、一封信,就把一代名將騙得暈頭轉向,最後步步緊逼、咄咄逼人,關羽的性命竟落在孫權的手上!我爲關羽而感到惋惜,惋惜他一生銳不可當,卻敗在自己的虛榮心下。同時,我也從關羽的失敗上悟出了一個道理:謙受益,滿招損。我要把這句話運用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

有人問:你覺得哪一部分讓你感觸深刻?我會回答:當然是諸葛亮三氣周瑜。

諸葛亮一氣周瑜講的是諸葛亮如何奪荊州和南郡。他先讓周瑜去打,周瑜使計讓敵人出城,準備改天再把兩座城攻下。可諸葛亮卻趁沒人時,攻下了兩座城,把周瑜氣得箭傷冒血。

隨後諸葛亮又幫劉備娶到了孫權的妹妹。這件事差點沒把周瑜氣死!

最後一氣是諸葛亮不光破了周瑜的計謀,還寄去了一張連勸告帶挖苦的`信。這封信氣得周瑜頭昏目眩,又因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所以長嘆不已。最終周瑜哀嘆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最後合上了眼睛,一命嗚呼了。

讀到這裏,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睿智以及他寬廣的胸懷。她不僅把周瑜耍得團團轉,還能趁機拿下兩座城……他的智慧讓我十分敬佩。同時他在周瑜死後給周瑜弔喪,還爲周瑜題詩,陳述了對周瑜至死的傷心之情。這讓我覺得諸葛亮的心胸寬廣,畢竟他們還是一對敵人啊!

除了諸葛亮,我覺得周瑜死的活該。如果一個人的心胸太狹隘,一定會像周瑜一樣被活活氣死;如果一個人像諸葛亮一樣心胸寬廣,這樣的人才算聰明。

請大家做個聰明的人,心胸寬廣的人吧!這樣世間會充滿和諧,沒有嫉妒。

作爲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既有精緻細膩的細節描寫,也有簡練概括的輪廓勾勒。故事情節曲折跌宕,引人入勝,以至於我是常常看的廢寢忘食。這樣一本《三國演義》,會是我終身受益。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看書能帶給我們許多好處。在我不計其數的閱歷中,有一本我國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在我的印象中頗深。《火燒連營》這個故事讓我深有感觸,從而得到了人生的啓示。

在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劉備,因爲東吳殺死了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心生悲憤,於是就一賭氣率領七十五萬大軍進攻東吳。但由於劉備一時心急,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草率的作出了決定。所以在與東吳的戰爭中,劉備一方由於紮營不當和氣候問題,被東吳的軍師陸遜採用火攻,導致蜀國的軍隊被火燒連營,將近全軍覆沒。

我不禁爲劉備深感惋惜。七十五萬大軍,爲了一口沒掙到的氣而喪命黃泉,多悲慘啊!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實力強大,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猛將,完全有能力統一天下。但由於劉皇叔的衝動,讓怒氣衝昏了頭,不聽手下的勸告,氣沖沖的去攻打東吳,結果把更多的兄弟的性命都搭了上去。這對劉皇叔是多大的恥辱!劉皇叔因自己的私人恩怨沒有顧全大局。但凡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它都將成爲無法改變的過去,自己的結拜兄弟在戰場上犧牲,固然會悲痛欲絕,但是劉備應當更加有志有謀的統治蜀國,不辜負自己的兄弟對自己的期望纔對。不要因爲過去的事情影響現在,這纔是正確的選擇。

讀了《火燒連營》,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因小失大的.過錯嗎?

曾與否,我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一本精美的小本子。我對它愛不釋手,正當我還美滋滋的想着這本本子的用途時,一個消息如霹靂般劈中了我:本子被弄壞了。正值氣頭上的我,找到了“兇手”後也不管她是誰,就朝她一頓罵。她低聲辯解:“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的,我……我就輕輕的碰了一下……”她緊張得語無倫次,我卻火冒三丈,一時被怒氣衝昏了頭腦,居然提出了絕交這麼過分的要求。她在心中也明知我不講理,便一咬牙說:“.…..絕交就絕交。”打那以後,我們再也沒說過一句話。

現在回想起來,我十分懊悔,後悔當初自己太沖動,竟因一本本子這樣的小事失去了一段珍貴的友誼。

雖然過去遇到了許多波折,但是正因爲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所以纔會在前進的道路上頻頻出錯。很多人忘記了,我們有改變未來的能力,卻沒有改變過去的能力。我們不應該沉浸在過去的悲痛之中,而是要展望未來。我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不要再因小失大、衝動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則,你將會失去更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你是一段崢嶸的歲月:烏黑的狼煙,遍地的焦土,一面染血的殘旗熊熊燃燒,紛紛擾擾,血如殘陽,浪潮滾滾,亂世英雄競相涌,血鏽軲轆,是崢嶸歲月。

再回三國,再起崢嶸。是蒼天白日,董卓奸詐狡猾謀權篡位,持傀儡號令諸侯民不聊生;望盡東,好一計火燒赤壁,兇狠的烈火吞噬強悍艦隊,挫敗了來勢洶洶的曹軍;手持彎月刀,長鬍須,怒目圓睜,紅臉關公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那份鏗鏘勇猛在豪氣震得你熱血沸騰。

當你讀完“三國志”後,你會敬佩書中各種人物,他們的傳奇故事在你的心裏不停地播放,給你最深的觸動,你的內心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天降一場甘霖將你逗得正歡。讀書是一種非凡的享受,像是傍晚時光中海上的晚風,在映得紅紅的海面上給你絲絲的涼爽。也許,你可能嗜書,也可能厭書,但“三國志”是一本讓你讀之一遍,心存百味,還想再讀一遍的經典。

三國是一段時期的鬥爭歷史,自然少不了戰爭,而在我們這個“信息化戰爭”的時期更需吸收其精髓。劉備三顧茅廬,是皇室貴族劉備爲求得賢才而放下身段的故事。雖然我們現在沒有戰亂,更沒有戰爭,但其中的精髓仍貫穿古今永恆於世;又如赤壁之戰,給人的印象就像那場熊熊烈火,照得明亮,當你細細回想時,它彷彿低聲細語的告訴你:身處困境,應學習利用身邊的有利條件、鑄造一條光明大道。《三國志》中金戈鐵馬、鐵血焦袍、戰鼓震天、怒浪濤濤,有忠臣精忠報國一腔熱血橫濺殘垣,有奸賊賊膽包天大逆不道禍亂山河,有謀士橫空出世算盡天下,有佳人捨身報恩深入虎穴欲刺奸臣,“鐺鐺鐺”是古琴的嘶鳴,宛如萬古英魂迎聲極盡豪邁奔放的舞姿,舞動蒼穹。這一切讓你生出一種恍惚,這一切彷彿讓你身臨其境。好似又聽到了董卓深夜幽房密謀謀反之事,驚得你花容失色。好似又看到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智慧與膽識,忍不住爲之拍手叫好。妙語連珠,精彩絕倫的`故事一段接一段,豪情壯志在心中疊了一層又一層,澎湃的熱血滾了一番又一番。到最後內心就像是向東的水悠揚,悠揚,直至永恆。

泛黃的紙頁,像黃土那樣厚重,埋葬的歷史重重疊疊,在那樣崢嶸的歲月裏;熱血的戰歌、嘶鳴的戰馬、沖天的怒吼······一筆一畫,牽動心神,帶你領略獨特的三國風情,爲你繪出精彩動人的畫面。

嗚呼,這血凝重的寒啊,墜斷了三千厚土,凝了萬方積雪,是在發泄你的不甘麼?悲哉!悲哉!嗚呼,這刀沖天的怒啊,極致的殺氣像是要爆發的火山,勢不可擋,無盡的豪情,無盡的悲傷,無盡的三國,壯哉!壯哉!

再回三國,再起崢嶸,再感珠璣之理。

再登高嶽,天地爲坐,靜而撫琴,琴聲昂昂,再唱三國。三國!三國!我心中的三國,你永遠不朽。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歷史是死的,沒有多少人會對枯燥無味的歷史感興趣,惟有在歷史中注入民俗文化情感,使歷史變爲廣大人民羣衆所喜聞樂見的故事,那麼它纔會生動形象惹人喜愛,《三國演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三國是一段紛爭的歷史,一百多年的腥風血雨在中國歷史中,可它卻成廣大民衆茶餘飯後喜愛談論的話題,這主要歸功於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傾注的民俗文化情感。

羅貫中曾雲遊四海,網羅天下對三國的民族記憶,這種記憶其實受到人們對歷史的改編,融合人們的愛狠情仇,包含人們的真是理想,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情感。

《三國演義》中,神化兩位關鍵人物,一位是武聖關羽,另一位是諸葛亮。

關羽有着“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的健朗體魄,又有將義氣看成是比生命比戰爭勝負更重要的事。這儼然是一個人民心中的理想形象,人民十分渴望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出現。關羽“溫酒斬華雄”估計是人們最喜愛的'篇目,位居弓馬手,武藝擎天地,溫酒未涼而取強敵首級,轉瞬之間,數行之言而關羽武藝,氣質,威嚴全顯,怎能不讓人驚歎。後來關羽被孫權,呂蒙等人設計殺害,其靈魂附身呂蒙痛罵孫權:“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認我否!我來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讓孫權魂不附體。呂蒙七竅流血而死。這樣的死後復仇怎不讓人驚歎,讓人大呼痛快!因此,關羽正在小說中並非人的形象,而是神,是世人推崇嚮往的神。

諸葛亮又是一個典型,草船借箭,借東風。七擒孟獲,錦囊殺魏延等早已成爲婦孺皆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不是都發生過,有些可能是人民添加上去體現諸葛亮智的,當他們都體現當時人們希望當朝統治者任用像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人的願望。其中最精彩的我認爲就是智激周瑜的故事,赤壁之戰前夕,周瑜原本不希望江東發生戰爭,希望請和於曹魏,諸葛亮在於他一次交談中,不經意間默誦曹操的兒子曹植所賦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大喬可是孫權的妻子啊,小喬又嫁給周瑜,怎能不讓周瑜憤怒!“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老賊欺我太甚。””。可見諸葛亮不僅讓周瑜改編觀念,又讓他與曹氏集團結下不共戴天之仇。我想各位讀過後都會對諸葛亮的只會感到敬佩。

《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不僅爲整部小說增添別樣的風味,有恰如其分地展現出人民羣衆的理想,有君主,就會有文臣武將,《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爲正統的,劉備旗下五虎上將,劉備龐統的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表現當時人們渴望社會安定,渴望生活幸福美滿的願望。

三國演義讀後感6

自古以來,大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曹操的成見都很深,認爲曹操不僅奸,而且殘,可我不這樣認爲。細細地品味曹操,他也有英雄的一面。

豁達篇

曹操有任人唯才的博大胸襟。關羽被曹操俘虜之後,曹操並沒有因爲他是劉備的一員干將而誅殺關羽,而是以禮相待,並任爲將軍。當他討伐袁紹時,曾被陳琳一紙繳文罵得狗血噴頭,辱及祖宗。但他愛惜陳琳的才華,不但不殺,反而委以重任。在打敗袁紹時,曹操從圖書中發現曹操部下和袁紹暗通的書信。有些謀士提出建議,把這些懷有二心的人統統抓來殺掉。不料,曹操卻下令把這些書信燒燬,他對周圍的將士說:“大戰在即,敵強我弱,連我亦自身難保,何況屬下將士呢?謀個好出路,人之常情也。”

或許正因爲他豁達的情懷,才使攀龍附鳳的謀士紛至沓來。此乃英雄的胸襟。

仁義篇

當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被張繡所殺時,他在典韋墓前痛哭:“典韋呀,失去你比失去吾兒還要痛心呀!”可見曹操愛將勝愛子,多好的首領!此外,曹操對賢士絲毫不敢怠慢,意見都能採納,曹操說過:“唯纔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仁義,法令有度,當他的馬受驚而踐踏麥田時,曹操割發代首。曹操不是一個好臣子,但三國的亂世如果沒有他,北方人民怎能有安定的生活?他在“忠君”與“忠天下”中選擇了後者。此乃英雄的品質。

理想篇

53歲的曹操繼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後,又領兵北征烏桓,經過數月的鬥爭,終於統一了北方。當他勝利班師回鄴城時,他想到了劉表、劉備、孫權等依舊各霸一方,國家依然還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中。他深感到雖然自己老了,但仍身肩重擔,還要不懈努力。頓時他激情涌上心頭,雄心勃勃地揮筆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是一種偉大的政治抱負,有着讓生命變爲永恆的味道,顯得大氣中略顯深沉的品位。此乃英雄的謀略。

感受曹操,學會以一種豁達的心態去看待一切事物,何必斤斤計較?爲了搶到座位而在上車時你推我擠,這種情況我不止一次遇到,有些人腳都踩痛了仍“毫不遜色”地擠。

有時班級同學間相互推讓重活,都不願去幹,其實,以班級爲重,把“小”我在“大”家中磨合。吃些虧,倒能收穫心理上的快樂!這也是仁。

心中有理想,有人生目標,向着目標奮鬥,不畏艱險,終能成功。這不也是英雄的行爲?

在這源源不斷的歷史長河中,讓我們再一次感受曹操,感受曹操的豁達、仁義、有理想!用自己的誠實的心態去面對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那麼你將收穫快樂。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我用一個寒假的時間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改編的,主要講了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故事。在以前讀少兒版的《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只覺得曹操很奸詐,很不喜歡他。但是讀完原著以後,我對他的認識有了“180°的大轉彎”,覺得他身上也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曹操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樂觀對待。在曹操打敗仗後走華容道時,他在每一個險要的`關卡都笑諸葛亮沒有想周全。但是在他每一次笑完之後,都會出現一員大將,將他打的落花流水。雖然自己在最後因爲關羽的忠義而放了他,但只能說算他走運。在華容道上,曹操差點喪命,也折了很多兵馬,但是他並沒有灰心喪氣,認爲敗兵乃兵家常事,非常樂觀。正是因爲這份樂觀,才使得他在每一次失敗後都東山再起,贏得一分天下。

曹操一生非常愛人才。曹操在長阪坡之戰中不讓手下傷害趙雲,只擒住他,是因爲他想收服趙雲,讓他爲自己效力。曹操爲了讓徐庶成爲自己的謀士,也費了不少心思。曹操知道徐庶是一個孝子,父親自幼去世,便處處都聽母親的。曹操便先把徐庶的母親請來,然後每天給她送禮,徐母便寫信答謝,然後曹操再讓手下模仿徐母的字跡,給徐庶寫信,叫他來爲曹操效力。這兩件事說明了曹操非常喜歡有才華的人,即使以前曾是敵人也無所謂,所以很多能人都聚集到了曹操的帳下,使得自己的隊伍漸漸壯大了起來。

曹操身上雖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他也有很多缺點。

曹操非常多疑,不聽取別人的勸告。曹操在晚年腦袋裏長了一個瘤子,經常頭疼,並且疼起來就生不如死,很多名醫都束手無策。這時曹操請神醫華佗爲自己醫治,華佗說要用鋒利的斧頭把腦殼撬開,然後去除腦瘤。這也就是開顱手術,現在說來很平常,但是在古代沒有這樣的醫治方法,也只有神醫華佗可以做。但是曹操認爲華佗要害他,就放到監獄裏嚴刑拷打,華佗年邁,便死在了獄中,不久曹操也死了。雖然曹操的多疑讓他打了許多勝仗,但是也誤殺了許多能人,還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曹操特別的奸詐。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的情況下,與陳宮一起逃難到了父親的好友呂伯奢家裏。晚上呂伯奢到遠處去打酒,家裏人則準備殺豬招待他們,正當他們磨刀商量怎麼殺豬的時候,被曹操聽見了,以爲要殺他,然後殺了呂伯奢一家老小。再後來,他到廚房裏看見了綁在門上了豬和一鍋開水,才恍然大悟,是主人要殺豬款待他。這時他逃出呂伯奢家中,正與打酒回來的呂伯奢相遇,也將他殺死。與曹操同行的陳宮憤怒不已,棄他而去,而曹操卻說:“寧教天下人負我,休叫我負天下人”。

曹操的性格是複雜的,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成敗,使他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讀完厚厚的兩本《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萬千。書中寫了東漢末年,羣雄逐鹿的故事。各類人物輪番登場,劉關張桃三兄弟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曹操煮酒論英雄、趙子龍單騎救主、諸葛亮草船借箭、華容道捉放曹、諸葛亮六出岐山……這一樁樁精彩的歷史演義,讓我在感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鞠躬盡瘁,劉備的仁義、呂布的英勇善戰,曹操的足智多謀和關羽的義薄雲天之餘,我不禁陷入思考,究竟怎麼樣纔算是英雄呢?

起初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極其符合我心目中英雄形象,即使勇猛如關羽和張飛,在三英戰呂布中,三人合力才與呂布打成平手。但呂布不是英雄,因爲呂布爲了金銀錢財就可以殺義父丁原投降董卓,爲了貂蟬又可以背判董卓,做這種不忠不孝的事情,不論他再能打,他也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諸葛亮的聰明才幹毋庸置疑,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觀大局,預測未來。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爲光復漢室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要不是英雄,誰還能稱英雄呢?關羽勇武善戰,義薄雲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溫酒斬華雄的英姿,有他面對榮華富貴不動容和降漢不降曹的氣節,以及過五關斬六將保劉備家人的義氣,雖然最後敗走麥城,但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金庸先生說過:俠之大者,爲民爲民。英雄就是有一定的才能,而且才能不是用在自私自利上,而是用在爲民,或是爲身邊的人。哪怕能力不那麼強,但是敢於有所擔當。荊柯明知刺殺秦王十死無生,仍然當仁不讓,雖然失敗了,仍然讓我們感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英雄氣慨。真正的英雄,知不可爲而爲之,有擔當有格局。英雄是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引領世人的人,在某些瞬間,他們所迸發出的人性的光輝,足以讓日月失色,讓天地動容,而這種人性的光輝,也許來自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敢,也許來自於力挽狂瀾的堅毅,也許來自於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也許來自於不計前嫌的包容忍證,也許來自於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儘管我不知道英雄到底能做什麼,但我知道什麼樣的人不是英雄。英雄是爲他人付出,心裏只有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爲英雄。人生的路千萬條,不過是在一個又一個的路口做出選擇而已。

也許我們在太平盛世,我們年紀還小,成不了這樣的英雄豪傑,但至少,我們可以用英雄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能成爲自己和身邊人的英雄,讓我愛和愛我們的人爲之驕傲,這就夠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三國演義》中,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那心胸狹窄的周瑜,那英勇無畏的張飛,讓我難以忘記精彩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反抗腐朽的東漢,後來被漢軍鎮壓以後,東漢衰弱,皇帝無能,被奸臣把握住國家的大權,後來曹丕(曹操的兒子)逼迫漢末皇帝禪讓其位,魏國成立;孫權入東,獨霸東,消滅了東所有的.敵人,獨霸一方,成立東吳;劉備是漢朝皇帝的後代,但是實力不足,後來三顧茅廬,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實力漸漸強大,成立蜀漢。東漢結束,三國鼎立。最後,魏國末代皇帝也被迫讓位給司馬炎,成立西晉,一統三國。

在《三國演義》中,我看見了武藝高強的關羽,看見了狡詐的曹操,看到了仁義的劉備……在這些人物當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神機妙算的鬼才——諸葛亮。諸葛亮機智多謀,料事如神,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曾經大擺空城計,草船借10萬支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草船借箭了。心胸狹窄的周瑜,心存嫉妒,想要害死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引出話題,本來想讓諸葛亮十天以內造出10萬隻箭,然後故意不給材料,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害死諸葛亮。

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計謀了,不過,諸葛亮爲抗曹大局着想,爲了水戰能夠成功,故意要說三天可以造10萬支箭。他算好了有大霧天氣,算好了以曹操狡詐的性格,絕對不會在大霧期間出兵,也算好了魯肅的忠厚老實,利用草船,曹操“借”了10萬支箭。周瑜不得不服了諸葛亮。諸葛亮真是一個全才呀!能算天氣,能算人性,還想出用草船借箭這個好辦法。諸葛亮讓我們知道,我們要有更多的知識,做事才能胸有成竹,做成一件事。

在《三國演義》中,我非常敬佩諸葛亮,也敬佩仁義的劉備。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在三國中有一席之地,這是因爲他非常的仁義,他的仁義讓他獲得了很多的人才,機智的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說起劉備請諸葛亮,也讓我非常的敬佩,他是非常的有誠意去請諸葛亮。他三顧茅廬,三次去往隆中茅廬,只是爲了能有一個賢才。

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等的都不耐煩了,關羽覺得諸葛亮是徒有虛名,張飛更是要衝進去把諸葛亮綁起來。但是劉備,阻止了張飛,還是在那裏等。最終,劉備被諸葛亮的誠意打動了,諸葛亮爲劉備忠心耿耿,打下蜀漢山。劉備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果你想獲得一個賢才的指教,你一定要帶着十分的誠意。

《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人物,他們在三國中逐鹿中原,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本事。是他們無法讓我忘記精彩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這個學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三顧茅廬》,它主要講了劉備三次前往隆中去拜訪諸葛亮請求他出山,幫助自己恢復漢室江山的故事。聽老師說,這篇課文選自《三國演義》,裏面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火燒赤壁》等,這些究竟是怎樣的故事呢?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放學之後,我便請求媽媽幫我買本《三國演義》,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坐車來到新華書店,走進大門,就看到許多的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擺滿了書,這麼多的書叫我怎麼找呢?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每個書架上都做好了分類:散文,當代文學,近代小說……對了,《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那麼它應該屬於古典小說吧。我仔細按着順序一個書架一個書架找,在最裏面一排書架上面找到“古典文學小說”幾個大字,“應該就在這兒了吧!”我自言自語道。順着書架往下找:《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找到了,《三國演義》在這兒!可是它怎麼有這麼多不同的版本啊,我要挑哪本好呢?連環畫版的?裏面插圖很精美,人物畫得也是栩栩如生,可是文字很少,我已經上四年級了,怎麼能還看這麼簡單的書呢?青少版的?裏面的故事改用了我們常用的現代語言,簡單易懂,但是總覺得缺少了點“味道”,而且還刪減了好多內容……就這樣,我猶豫了好久,突然,我發現了一排硬麪線裝全文版的,我抽出其中一本:藍色鑲白邊的'封面上印着“三國演義”四個大字,上面白描了一個將軍模樣的人物,打開書翻看了一下,實在是太棒了!它不僅僅書中的內容沒有刪減,有一些生僻的字還加了注音,不常用的詞也注瞭解釋,更讓我驚喜的是,每一回的開頭都加了導讀,讓我閱讀起來更加有了方向,還可以幫助我理解書中的內容。

回到家,我就坐在書桌前,迫不及待地翻閱起剛買回來的《三國演義》,原來書中不僅僅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有善於用兵卻又妒賢嫉能的周瑜,義薄雲天的關羽,有勇有謀的趙雲……一個個鮮活的面孔躍然紙上,彷彿把我帶入到了那一個個場面宏大,波瀾壯闊的歷史戰場上去,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精彩的內容簡直讓我愛不釋手……

夜深了,我小心翼翼地合上書,回味着書中的一段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名著四大之一。這部書的人物形象性格十分逼真、顯露無遺、富有真情實感之味。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他寫的文章妙筆生花,更是令人着迷。

有人喜歡他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他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他的'精彩情節;而我卻喜歡他給讀者帶來的單純而五彩繽紛的故事世界。

這本書主要講了五個時段:黃巾起義、董卓掌權、羣雄爭割、三分天下、三國歸晉。三國有魏、吳、蜀三國進行交打。裏面有:神機妙算、智勇雙全的諸葛亮、生性多疑的曹操、忠厚老實的魯肅……其中,我最欣賞神機妙算、智勇雙全的諸葛亮,同時我最喜歡《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也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與智勇雙全。

讓我們一起打開電視,來觀看精彩的《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白髮漁樵江楮上,浪花淘盡英雄,慣看秋月春風……都付笑談中。”僅是首歌將我們帶進電視中,將我們帶進古代的生活,將我們帶進烽火連天的前代。隨着一首,拉開了我着急的心理。

節目終於開了,這集演的《草船借箭》。接下來由我爲大家介紹:周瑜一直對諸葛亮心懷妒忌。總是想方設法,打敗諸葛亮。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 他故意,請諸葛亮來商議軍事。就想趁這機會消滅他。諸葛亮,早就知道了,所以他將計就計。周瑜故意拿造箭打曹操爲理由,並告訴他十天內完成,爲難諸葛亮。諸葛亮機靈一想,說道:“我三天就能造10萬支箭,若造不出,我願立下軍令狀。”諸葛亮,第一天不見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什麼動靜。第三天,諸葛亮讓魯肅借20條船和30名軍士,把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當天大霧迷濛,曹軍不敢派兵出來,所以曹操用箭射,而魯肅和諸葛亮在亭中飲酒,魯肅非常擔心,怕曹軍派兵出來。而諸葛亮卻胸有成竹,說:“這時大霧迷濛,曹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諸葛亮把船都連接起來,當曹軍打滿了一面的時候,就會很快的將船的另一面繼續插箭。當週瑜過來取箭的時候,已經夠了十萬支箭。最後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

諸葛亮真是1、神機妙算。2、智勇雙全。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神機妙算、智勇雙全。表現在:(1)知曹軍用箭打。(2)知魯肅忠厚老實。……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體現在:知第三天必有霧。……

我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能在周瑜的折磨下還依然想出辦法。而我一遇到挫折就放棄,不堅強面對,想起這些我真慚愧呀!

《三國演義》裏面的故事情節非常有趣,裏面也有一些做人的道理。一次,我從下午一直看到晚上,廢寢忘食,就連媽媽叫吃飯都沒聽見,直到知道了,我還捨不得放下,還是被媽媽拖進餐廳裏的。

《三國演義》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你也要來看喲!別忘了看“神算”與“智勇”的諸葛亮喲!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我們班開展了“多讀書、讀好書”的讀書節活動,我也看了不少,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還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令我受益匪淺,其中《三國演義》至今也令我記憶猶新。《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唐代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塑造了近200個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無雙的關羽、寬厚仁義的劉備等人性格尤爲突出。《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小說和歷史文化小說,他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讀來使人驚心動魄、蕩氣迴腸、感人肺腑、帶來豐富的歷史文化體驗。“紅臉大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風度不凡,頗有英雄氣概。”這句話描寫的是忠勇無雙的關於。小說多處描寫了他英勇無畏的英雄事蹟,“刮骨療毒”就是其中一則:關羽率軍向樊城進攻,不料被曹軍毒箭射中右臂。關平拔出臂上的弩箭,發現毒性已經入骨,關羽的右臂很快變得輕腫,不能正常活動了,但關羽決心,攻下樊城,不肯退軍,衆人只好四處求醫,忽然有一天,一個人從江東駕着小船,經直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字元化,要求面見關羽,來給他醫治。關平一聽,大喜過望。

來人竟是天下聞名的神醫華佗!關羽請華佗坐下,命人獻茶,然後問華佗怎麼治?華佗說“我自有醫治辦法,只是擔心君侯害怕”關羽大笑道:“我視死如歸,沒什麼好怕的。”華佗說:“立一根標柱,柱上釘上一個大鐵環。把手臂塞在鐵環立,用繩子捆住右臂。我用刀子刮開皮肉,刮開骨頭上箭毒,在敷上藥縫合就沒事了。”關羽稱不用標柱鐵環,飲了幾杯酒,人在與馬良下棋,華佗取出尖刀,叫人在下面接污血,割開皮肉,用到刮骨,發出了細細碎碎的聲音。關羽臉上也沒有痛苦的表情。傷好後關羽設宴答謝華佗。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內心被關羽的鎮定和頑強深深地震撼了。大家假設一下,如果自己是關羽,也會在刮骨療毒時飲酒吃肉,笑談下棋嗎?我想所有的回答幾乎都應該是“不可能會”。

記得幾年前,我生病了,媽媽帶我去醫院檢查。當我得知要做胃鏡時,膽小害怕的我立刻放聲大哭,死活不願意,又哭又鬧。媽媽連拖帶啦才強行讓我做完了檢查。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關羽不畏艱險、鎮定自若、樂觀直爽的精神與性格,那我們也會變得堅強起來;面對困難,毫不懼怕。我們還要去人之長,補己之短。誤學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俯臥“的心理,只學劉備寬厚仁義,之人善仁的品質;勿學關羽的心高氣傲,只學他的勇敢頑強……作爲21事蹟這個款新時代的人,社會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英雄精神,做祖國的棟樑之才。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部書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這部書主要故事情節是: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朽,引發了黃巾軍起義,各地諸侯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乘勢而起,形成了許多割據勢力,在羣雄紛爭的局面中,魏、蜀、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這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其中我影響最深的諸葛亮和周瑜。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纔出山。正是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劉備立足於蜀漢、結好東吳、共抗曹操。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周瑜,字公瑾,身爲東吳的大都督,他儀表英俊,聰明過人。在諸葛亮的幫助下火燒赤壁,爲東吳求得安寧。但周瑜心胸狹窄,一心想害死比自己高明的諸葛亮,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他死時大叫“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中,我們體會道周瑜的自私。但周瑜畢竟是一名英雄,年輕有爲,值得我學習。

在讀《三國演義》時,我深深的體會到人民對於和平的嚮往。由此,我也聯想到我們當今的社會多好啊!沒有動亂、沒有戰爭,各國之間和平相處,人們在幸福美滿的生活着,真希望永遠都能這樣!,這部書給我的感觸很深。

這部書主要故事情節是: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朽,引發了黃巾軍起義,各地諸侯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乘勢而起,形成了許多割據勢力,在羣雄紛爭的局面中,魏、蜀、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這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其中我影響最深的諸葛亮和周瑜。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纔出山。正是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幫助劉備立足於蜀漢、結好東吳、共抗曹操。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周瑜,字公瑾,身爲東吳的大都督,他儀表英俊,聰明過人。在諸葛亮的幫助下火燒赤壁,爲東吳求得安寧。但周瑜心胸狹窄,一心想害死比自己高明的諸葛亮,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他死時大叫“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中,我們體會道周瑜的自私。但周瑜畢竟是一名英雄,年輕有爲,值得我學習。

在讀《三國演義》時,我深深的體會到人民對於和平的嚮往。由此,我也聯想到我們當今的社會多好啊!沒有動亂、沒有戰爭,各國之間和平相處,人們在幸福美滿的生活着,真希望永遠都能這樣!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在一千年前,司馬光撰寫了爲後人所銘記的絕唱:《資治通鑑》。千年後,當我們翻動書頁,去品味那塵封已久的書香、史香的時候,不禁感嘆:此真經典矣!

經典,就是永恆。

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王朝的興替、歷史的變遷,就是一面面鏡子,我們用這面鏡子去看過去,去看現在,去放眼未來,去吸取教訓,去超越歷史。

有人會問,知道歷史有什麼用?的確,讀了很多史書的人會有常人不曾有的感覺,俗人稱之爲“迂腐”。真是這樣嗎?舉一個例子:

長平之戰,趙括犯了兵家大忌,導致士氣低迷,士卒無心再戰。又胡亂出軍,終於大敗,四十萬軍隊成了白骨。可是,在爲趙括惋惜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從中思考,得到教訓:輕敵爲兵家大忌,搞好人際關係,穩定軍心更是非常重要,這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寶貴財富。

因此,以史爲鏡,不單單可以知興替,也可以明得失。

夢迴千年,風沙鋪面,大夢覺來,始爲亂世。因爲是亂世,便涌現了許多亂世之奸雄;五穀豐登,民心歸附,始爲盛世。因爲是盛世,便涌現了許多治世之能臣。司馬光,便爲我們展示了這一個個朝代,它們的榮辱興衰。

感謝司馬光,是他,讓我們穿越幾千年的塵埃,去看被掩蓋的真相,去了解往事。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是宋神宗的話。作爲一個皇帝,應該去“鑑”哪些往事呢?應該怎麼“鑑”呢?

司馬光告訴他,應該做一個像唐太宗一樣的人,愛民如子,把重心放到生產上,要讓北宋變成盛唐一樣繁榮的帝國。這就叫做“鑑於往事”。

司馬光寫的歷史,不再是枯黃的紙頁,不再是無聊的說教,而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是真正的案例。這,纔是歷史。

《資治通鑑》上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心頭一顫:“名器既亡,則禮安得獨在哉?”這就讓我想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民不聊生的景象。然而這一切,只是爲了諸侯們的'窮奢極欲,導致“名器亡”。以史爲鏡,我們真的應該去思考這些問題。

千年後的我們,在讚頌,在品味趙武靈王,品味商鞅,品味李世民的時候,除了要感謝專屬於那個朝代的史書,是否還要感謝司馬光先生?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千年前,有一個人,爲了告訴後人真相,爲了寫一部專屬於自己、專屬於歷史的史書,嘔心瀝血,用了十九年。

後來人,可以通過這部偉大的史書,在一張又一張紙背後,挖掘智慧,發掘真理,真正做到“以史爲鏡”。甚至,超越歷史。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我是一個特別現代的學生,並不習慣接觸那些古典文學,因爲我覺得裏面枯燥乏味,毫無生氣可言。那些書在我眼裏是古板的,讓人剛拿起就想扔掉的感覺。這種感覺持續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朋友送給我一本書——《三國演義》。

朋友遠在廣東,他十分了解我的脾性,嘆息過我此生註定無法探尋出古典文學的奧祕。但此次,他還沒跟我打聲招呼就給我寄來這本黃色封皮的小說。並且在msn上給我留言道:“推薦你看這本書,以你最好的朋友的名義。”

他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以至於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書。

這本書的封皮上鍍着四個銀光閃閃的大字——三國演義。

但很顯然,我一整天就這麼看下去了。這個城市籠罩在泛濫的白光裏,在清晨星光還沒有隱去的時刻,就已經悄悄塗抹起了天空,像是一個悠閒的公爵,在耐心地塗抹着他手上的全麥麪包。

驚覺已經晚上七點時,這本書我已經囫圇吞棗似的看完了。這裏面的人物讓我記憶深刻,原本並不瞭解的諸葛亮與劉關張三兄弟的故事,在這本書裏,我漸漸瞭解了他們。

諸葛亮是誰?是劉備三顧茅廬好容易請出的人。臥龍先生熟讀兵法堪稱有經天緯地之才,神出鬼沒之術。先生舌戰羣儒,智鬥八方,三氣周瑜,令其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增竈退兵,唱空城計,更是智勇超人,鎮住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更有草船借箭,借東風,八陣圖,七擒孟獲……先生的天縱之才讓人言之不盡,道之不完矣。先帝兵敗,在白帝城託孤於先生,先生流着淚接下遺詔,誓要輔佐阿斗平定天下。淚潸潸,雨綿綿。天降小雨,爲此哭泣。

劉關張三兄弟是誰?他們雖不出同一族系,但在桃園之中,以天爲證,各喝下三杯酒,留下了“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千古美談。劉備手持雌雄雙股劍,關雲長揮青龍偃月刀,張翼德舞丈八蛇矛,就這樣一個陣容,欲要平定天下,創造太平盛世,真不愧有雄心壯志。關雲長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劉備死前的“愧對兄弟矣”,張飛因雲長陣亡而大發脾氣,從而喪失性命,劉關張的兄弟情真是感天地,泣鬼神。

吐一口濁氣,心中波瀾起伏,三國演義中的種種事,讓我如同身臨其境,沉醉其中,幾乎無法自拔。

想起朋友那句語重心長的話,可能古典文學真的`有它吸引人的一面。這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美麗的眼神,不夠標誌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和舉止,這都在於一個人靈魂的豐富和坦蕩。或許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其實是最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