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關於意林的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1.2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意林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意林的讀後感

關於意林的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意林》兩篇使我感受極深。

劉心武的《長吻蜂》,其中有段話頗有同感:“生命單純,然而美麗。活着真好,尤其是能與自己以外的一切美好的東西相親相愛,融爲一體!生命能沉浸在自己喜歡、利己也利他的境界裏,樸實灑脫,也就是幸運,也就是幸福。”別人爲我爲何教書,我不敢說我喜歡但我真真切切感覺到上班我喜歡,沒什麼充分的理由,更不是因爲矯情才這麼說,就是喜歡。每天早上起牀儘管也想睡懶覺,可爬起來去上班一點都沒感覺到負擔。或許更喜歡的同事間的那種氛圍吧,還有就是喜歡上課時的感覺,儘管有時感覺到嗓子冒煙,看到一個個小孩子感覺好可愛,特別喜歡的是低年級孩子,不是我教的,見到卻仍大聲喊我“錢老師好!”最愛看每天早上出操時,張穎那甜甜的,毫無學生跟老師之間那種距離感的笑容,真好!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流淚的是《愛心傳承》。講述的是一對爲了大山裏的孩子能上學而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教育事業的父女的故事。因爲父親的愛心和願望,把自己的女兒和一批批孩子送出了大山。又因爲父親的故園情結,女兒在師範畢業後又回到了大山深處,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關山的孩子,用心血和汗水爲關山的`孩子們托起了金色的希望。說不上到底是因爲故事情節還是因爲作者的寫作水平感動我,但讀着,是真的被感動了。也許是爲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還能有這麼多心靈的淨土,所以被感動,也或許是同爲教育工作者,更能體會其中的艱辛,所以有同感。可這一切,都只是發出了一點感慨而已,也許過了明天,我就不再想起這個故事了。記錄下這些,只因爲那一刻心靈的被觸動。慶幸的是,對這一切,我還沒到無動於衷的地步,我的心還有柔軟的地方還有潔淨的一方。

關於意林的讀後感2

這篇文章寫的是一隻弱小的小紅蟲無意間飄落到了作者的筆記薄上。這位頑皮而仁慈的作者,對這小小的天外來客感到既新鮮又好奇。在觀察中,他發現這小生命有懼怕黑色的特點,因此而引發了本文人與生物的一場遊戲趣事。

作者從小紅蟲對黑色的敏感和懼怕的程度來看,這說明小紅蟲曾經一定遭受過跟黑色有關的災難或攻擊。爲了進一步觀察它,作者對這個不請自來的小東西略加懲罰、設置難關,看它能否通過,如果通過了,就把筆記本讓給它,否則,就毫不客氣的請它另謀出路。

當我讀到作者用筆在小紅蟲周圍塗滿黑色,一步步逼近時,它也會像我們人一樣感到極度的惶恐和無措,像是被包圍在熊熊烈火之中,是那樣的焦慮、無助、亂衝亂撞、幾近瘋狂。但是,這種狀態沒持續多久,那便很快的讓自己靜止下來,沉思着如何決策擺脫困境,在一陣靜默之後,它很鎮定地一步步走向黑暗。沒有慌亂,沒有焦慮,沒有畏懼,這是那麼篤定的朝着一定的方向走去,它似乎早已滲透黑色之後就是白色,他終於走了出來,那圍困他的黑暗囚不住它,作者只好認輸,把自己的.日記薄讓給了他,任它逍遙。他想:這小小的生命甚至有資格遊遍整個地球。

這是多麼頑強的意志,當黑色圍困時,它沒有被禁錮着一直等死,而是發揮了超常的智慧和勇氣,去挑戰極限,超越自我,讓作者對他刮目相看,記憶深刻。

這篇文章啓示了人們在面臨災難和困難時,懼怕和惶恐是沒有用的,我們不妨像小紅蟲那樣讓自己靜止、平復、勇敢而從容的應對當前的困境,或許會峯迴路轉、柳暗花明。

關於意林的讀後感3

《意林》這本書是講了許多感人的事情,其中包括《請允許我不愛秋天和冬天》這篇文章,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懂了珍惜母愛,也懂了孩子對母親的愛,是世界上最好的愛。

星期一,是緊張而又興奮的,因爲教課競賽開始了,有各學校的領導做評委,還有教育界的專家到場。老師正準備去教室,美術老師卻闖了進來,她告訴老師,市裏舉行兒童繪畫大賽,主題是“我最愛的人”,孩子們畫的都非常認真,可是繪畫天分頗高的“我卻”卻搗亂把自己的媽媽畫成了老巫婆。老師看到畫後,非常吃驚:畫上的媽媽沒有一點兒美感可言,眼睛很古怪,一隻畫成了一團渾濁的霧,另一隻眼睛眼角有淚滴下來,手則用了怪誕的紫黑色。讀到這裏,我心裏充滿了疑問,不過好奇心驅使我看了下去。

我們上的是一節口語交際課,題目是《我愛四季》。面對衆多陌生的老師,孩子們緊張的成了小木頭,課堂的`氣氛好像是被冰鎮過,老師微笑着啓發着我們。狐朋忽然,一直沉默着的“我”舉起了手,“我”的聲音很小卻很清晰:“老師,我不愛秋天和冬天可以嗎”?幾乎每個人都轉過頭來看着我。這時,我的同桌站了起來:“她是怪人,他不愛秋天和冬天,連自己的媽媽都不愛”。“我愛我的媽媽”我反駁說。“我的媽媽是清潔工,秋天,落葉掃也掃不盡,媽媽累的氣管炎都犯了”。我的聲音在發抖,“冬天一下雪,我和媽媽半夜就得起來掃雪,媽媽的手都生了凍瘡,經常流血。媽媽的右眼生了白內障,什麼都看見,左眼老是流淚,晚上她流着淚給我織毛衣,給爸爸煎藥。我愛媽媽的手,是這雙手養活了我們全家”。說完後,我看到了許多人都舉起了右手,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

讀完後,我淚流滿面,母親,我愛你,孩子對母親的愛,又何嘗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