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教師的力量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2.0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的力量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的力量讀後感

學校的幫助和鼓勵下,利用閒暇時間,我拜讀了魏勇的《教師的力量》,很是喜歡,這本書講述了作爲教師的意義和應有的責任,以及教師擁有的力量,作爲年輕教師經驗不多的我能從中獲取了很多啓示和智慧。

作者是從“教育的力量來自教師的真實存在”,“做老師要‘有種、有料、有趣’”,“大學聯考向何處去”,“千萬不要成爲自己所討厭的人”,“電影讓教師走得更遠”五輯論述教育教學等問題。作者以幽默的語言,再現作爲一代良師教書育人的高尚情懷,引導當今教師們充分認識自身職業的崇高意義,確立職業目標,堅定職業夢想,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塑造孩子未來”的事業中去,做好莘莘學子生命中的點燈人。它更像一面鏡子,讀的時候,讓人不禁時時對照自己,我是這樣做的嗎?我做到了嗎……

經過一番閱讀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千萬不要成爲自己所討厭的人”,這一輯包括:教師的功底是什麼,千萬不要成爲自己所討厭的人,我們爲何喪失了靜謐的激情。之所以讓我記憶深刻是因爲我感同身受,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真切地描繪了我這五年心裏的變化。就教師的功底、千萬不要成爲自己所討厭的人,我們爲何喪失了靜謐的激情這三點我要談談自己的看法。

其實,教師功底是我們老師自身的人生閱歷、對生活的看法、對人生的理解、對社會的洞察,而不僅僅是知識功底這一個選項,只有我們老師本身是優雅的、有修養的人,我們纔可以培養出優雅,培養出人文。

要想提高功底還得多讀書,或許是不爲教書而讀書才能教好書。爲教書而讀書這種功利性的目的雖然可以使我們在技術上得到一些完善,但是不能從根本提升課堂的境界。除此之外“哲學”也會幫助我們提升功底。我們可以適當讀一些普及性的哲學書,比如哈耶克、波譜和漢娜·阿倫特的書。

爲什麼必須讀哲學?因爲在備課時如果你想讓你的課具有穿透力,發現一些別人沒發現的東西,你就需要有能把別人無法提煉出來的東西從複雜的文本中提煉出來的能力,你就需要具備一針見血的洞察,這種洞察來自我們長期思辨的訓練。如果我們有一點點哲學方面的知識,或許只有一點點,也比一點兒沒有的老師強,這能使你鶴立雞羣。因爲哲學訓練人的邏輯、理性、嚴謹,以及從紛繁複雜的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說實話我本身不是特別愛讀書,更何況讀一些看起來和教學無關的書。但魏老師說:“只有堅持下去就好了,忍耐成習慣,習慣成自然”。或許對我來說讀書不再是讀書,而是“啃書”,啃書肯定不是一個很愉悅的過程,肯定需要很大的毅力。我相信通過魏老師的點撥,我會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有先進的知識,而不是重複你的老師給你傳授的那些知識,起一個傳聲筒的作用。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有自己喜歡的老師,也有自己不喜歡的老師,那麼我們現在自己是老師了,就要想想你今天是在做自己當初喜歡的老師,還是做當初自己不喜歡的老師呢?

事實上,很多人有意無意地就在成爲自己當初不喜歡的老師———沒有知識,沒有追求,課堂乏味,閱歷很少。那麼我們爲什麼會成爲這樣的老師呢?這就是我們應該從職業操守角度思考的問題。或許一個真正優秀的老師才能夠做到,幾十年後,你的學生還記得你在課堂上說的某一句話,還記得你是影響他一生的老師。

我們爲何喪失了靜謐的激情?幸福,需要純粹和專注;而快樂,需要新鮮和刺激。當一個人擁有許多快樂時,他就很難體驗到幸福。所以,若要獲得靜謐的激情,不僅需要向內探索,還需要對外節制,即節制情感表達。另一方面,是因爲不加節制的情感表達會讓情感的溪流一點兒一點兒地滲漏,而失去涓涓細流匯成汪洋大海的可能。靜謐的激情一定是在內心飽滿的快要充溢出來時纔會擁有,這就意味着人要儲蓄而不是隨意釋放和浪費情感。

通過品讀《教師的力量》,我對教師這個行業有了重新認識,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在今後的任教過程中,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積極熱心的工作態度,虛心向優秀教師學習,爭取成爲一個有“力量”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