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實用11篇)

讀後感 閱讀(1.9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昆蟲記》讀後感(實用11篇)

《昆蟲記》讀後感 篇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書,是美味的精神食糧。有這樣一本書,它描寫着大自然最尋常,最不引人注意的可愛精靈,它是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他是一位偉大的昆蟲學家的偉大著作,它就是《昆蟲記》。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用畢生精力所創造出的奇蹟,書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輕鬆詼諧的語調生動形象地、細緻地描寫了昆蟲的習性與生活,讓我們不禁感嘆,作者該是多仔細認真吶!連那麼微不足道,還沒指甲蓋大的昆蟲都描寫的那麼全方位!I服了him.我們也要感謝他,要不是他,我們怎麼會了解到昆蟲的真實生活情況呢?向這位偉大的昆蟲家致敬!

大家還記得《伊索寓言》中“螞蟻與蟬”的故事嗎?故事中,蟬在夏天只顧着唱歌,冬天來了,什麼食糧也沒準備,就去向螞蟻討要。可螞蟻卻說:“你夏天忙着唱歌,那冬天就去跳舞吧!”故事中蟬被化身成了不勞動就想獲得“食糧”的懶者,可事實恰恰相反,蟬纔是真正勤勞的一方,而螞蟻則是可惡的討要者!七月,當其他昆蟲都在爲口渴苦惱,失望的在已經枯萎的花上想找點喝的東西的時候,蟬則舒服地坐在樹枝上唱歌。當蟬唱到口乾的時候,就會伸出他那好像錐子一樣的嘴巴,刺入柔軟的樹皮吸食裏面的汁液,這個時候,偷偷躲在一旁的螞蟻就會跑出來,想要趁機舔、吸。而蟬則會很大方的擡起身子,讓他們享用。但沒想到,螞蟻得寸進尺,咬住蟬的腿尖,拖住蟬的'翅膀。爬上它的後背,甚至抓住它的吸管,想把吸管拔掉。最後,蟬則沒有辦法,不得已拋棄自己所鑿的井,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於是,螞蟻的目的達到了,霸佔了蟬的井,喝光裏面的汁液。

靜謐的夏夜,紗窗上點起了一盞又一盞綠色的燈籠,給整個夏夜帶來了無盡的美好與幻想。相信大家對螢火蟲都不陌生吧!我以前特別喜歡螢火蟲,認爲他們就是夏夜的美麗精靈,他們是那樣的美好。可看了《昆蟲記》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披着羊皮的狼”!我以爲螢火蟲是吃植物的,可事實上,它們吃的是蝸牛。吃蝸牛就算了吧,還要把蝸牛變成液體,不就是把蝸牛化成汁嗎?想想都覺得噁心……

常聽大家說螳螂殺蟲不眨眼,會吃同類,原來我一直不信,後來從這本書中瞭解到,螳螂之間確實存在自相殘殺的局面,而且,在它吃同類的時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若,那副神情簡直和他吃蝗蟲、吃蚱蜢的時候一摸一樣,彷彿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螳螂還具有食用自己丈夫的習性,這可真讓人吃驚!再吃自己丈夫的時候,雌性的螳螂會咬住她丈夫的頭頸,然後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後,剩下來的只是它丈夫的兩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螳螂真的比狼還要狠毒十倍啊!聽說,即便是狼,也不吃他們的同類。這樣看來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動物了!

怎麼樣?這本書不錯吧!還在等什麼?心動不如行動,快拿起《昆蟲記》,在昆蟲的世界裏遨遊吧!

《昆蟲記》讀後感 篇2

近日,我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感到很驚訝,不愧是“昆蟲荷馬”,能把文學與科學如此完美地結合起來。他其實還有更優良的品質和素養。

法布爾是一個十分細心的人。在書中有一章,他描寫了螳螂的外貌:“螳螂的腰肢內側飾有一個美麗的黑圓點,中心有白斑,圓點周圍有幾排細珍珠點作爲陪襯”,“總之,大腿是一把雙排平行刃口的鋼鋸”。這些細緻的描寫必定有仔細觀察作爲基礎。如果法布爾是一個粗心大意的人,他是不會看到螳螂這些隱祕的特點。他在書中對螳螂描寫的那一段十分詳細,寫了小刺的大小、形狀和排列方式,法布爾甚至還數了小刺的數量!我相信,那細如針尖的小刺不用放大鏡是看不清楚的,不細心觀察是數不清的。書中有好幾章都寫的是各種食糞蟲,如果問你那些食糞蟲用來產卵的“糞球”是什麼形狀的,你肯定會說是球形的.。法布爾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法布爾在大自然中經過一番細緻“考查”後發現,食糞蟲的“糞球”是梨形的;還有一種特殊的叫米諾多蒂菲的食糞蟲,它的“糞球”是圓柱體,這與其打洞方式有關。由此可見,細心是法布爾的法寶之一,否則他是寫不出《昆蟲記》的。

圖片法布爾是一個執着的人。書中他在研究米諾多蒂菲時,養了幾隻在自家花園裏。後來發現它們的洞深達一米五,想系統地研究它們就要把整個洞挖出來。法布爾年紀大了,就叫全家人一起來挖,終於,在法布爾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整個洞穴出現在人們面前,這使他之後研究米諾多蒂菲家庭提供了便利。法布爾的執着,使他對這種昆蟲有了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理解。在法布爾研究小闊條紋蝶時,他遇到了更大的困難。他僅有的一隻雌性小闊條紋蝶在研究開始沒有多久時被螳螂吃掉了,而研究必須要用到雌蝴蝶;雪上加霜的法布爾所在的地區並沒有這種蝴蝶。研究被迫停止。但法布爾並沒有放棄,而是一直想辦法弄幾隻來。終於在三年後,他託人從遠方買到這種蝴蝶,蝴蝶一到,研究立馬開始了。如果不是法布爾的執着,今天的《昆蟲記》上可能就沒有小闊條紋蝶的名字。

法布爾還是一個專業的人,具有極高的科學素養。在他研究大孔雀碟和小闊條紋蝶時,他發現雌碟能吸引來雄碟,可他家周圍根本沒有這兩種蝴蝶,說明雄碟是從遠方飛來的,那麼雌碟是怎樣“聯繫”雄碟的呢?法布爾採用控制變量法,一會兒把雌碟裝入紙盒,一會兒用玻璃罩罩住,一會兒給實驗室加上簾子。實驗後分析數據,進行猜想,然後再實驗。最終法布爾得出結論:雌碟會分泌一種有揮發性的物質,這種物質發出的氣味人聞不到,但雄碟可以聞到。法布爾沒有想當然,而是以實驗來得出結論,這便是科學素養,誰讓他既是文學家又是昆蟲學家呢?這樣的專業使《昆蟲記》不僅是文學鉅著,也是科學鉅著。

法布爾身上還有其他優良品質,這只是其中一部分。這些都源於他對昆蟲的熱愛。我們不僅要學習他的品質,還要像他一樣熱愛大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 篇3

今天,我懷着無比喜悅的心情來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到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

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

法布爾一生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着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爲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祕,爲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

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髮脾氣。

讀過《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於一隻揹着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麼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麼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遊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隻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隻小甲蟲,都知道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爲什麼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爲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裏,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麼,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昆蟲記》讀後感 篇4

寒假期間我讀了好些書,相信你們也是吧!我讀了散文類的、童話類、科普類的還有小說類的等等。散文類的我特別喜歡豐子愷爺爺的,重溫了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讀了好幾本中外名著小說,我最喜歡的還要數法國作家法布爾所著的《昆蟲記》了。

可能還有一些同學不知道法布爾,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吧。法布爾的全名叫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他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和動物行爲學家,被世人稱作“昆蟲之父”。最讓我敬佩的是法布爾先生一生都在堅持自學,取得了不起的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法布爾從小就嘗試接近自然界的萬物,如果有人認爲那是祖先遺傳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爲他祖先只關心自家的牛羊,他本人也沒有受過任何訓練,但他從小卻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在研究昆蟲的科學史上記錄下一些對昆蟲的見解。這個目標實現了嗎?當然實現了啊。這本世界名作《法布爾昆蟲記》不就是最好的證明麼?

這部宏偉的鉅作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形態各異前所未聞的昆蟲,有聖甲蟲、蟬、螢火蟲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蜜蜂了。在本書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許多蜜蜂的大小,體態、習性、結構、功能、覓食等。而且這些蜜蜂不是我們常見的如:礦蜂、赤條蜂、黃蜂等。比如礦蜂。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礦蜂麼?有沒有跟我一樣會聯想到挖礦的小蜜蜂麼?它們確實要比一般的蜜蜂擅長在地下的坑道中來回奔波築巢,身形也更加細長。在腹部的底端有一條明顯的溝,這溝裏藏着的便是礦蜂們禦敵的利器。因爲它們非常擅長在結實的泥土裏或者幽靜的小徑裏活動,所以給這些小生靈們取名叫礦蜂。四月份可是它們最忙碌的季節了,緊鑼密鼓地忙着採蜜儲備食物。強烈推薦看昆蟲記的同學們一定要看看這章,可有意思了。

我第二喜歡的要數“傻傻”的松毛蟲了。松毛蟲,顧名思義,應該能猜出它是以吃松葉爲生的吧!我們先來看看松毛蟲的卵吧。如果我們經常觀察松樹,應該會發現在松葉中會點綴着一個個白色的小圓柱。那就是松毛蟲的卵。松毛蟲在他們走過的路上會留下一種像絲的一種東西,不然他們可能會迷路的。無論是隻有幾隻的小隊伍還是超級無敵長的大隊伍,都會有一隻領頭的松毛蟲。但他們每次都會沿着線走,這也是“傻傻”的松毛蟲的由來。而且松毛蟲能預測壞天氣的到來。一旦壞天氣即將要來,它們就會躲在洞穴裏。這不就是強大的大自然界裏的天氣預報專家?而且它們預測得非常準確,當天氣預報預告要下雨時,它們一定會躲在巣裏避雨。是不是非常的神奇?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們瞭解了各種昆蟲的習性。我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收穫了快樂,我覺得最有魔法的莫不過大自然本身了!

《昆蟲記》讀後感 篇5

科學無處不在,世間萬物都存在着種種靈性,善於發現,善於觀察,或許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呢!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內容情節十分的吸引人,作者的語言讓我們感到親切,文筆十分生動有趣,讓人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中。

邊品讀《昆蟲記》這本書,邊觀察身邊的昆蟲,纔會發現,作者竟觀察得如此細緻入微。每種昆蟲都有自己的奇特之處,但它們卻如此的小,小得幾乎沒有人會刻意地去觀察它們。但作者達爾文卻不是這樣,他相信昆蟲都有生命,它們都值得被發現,都值得讓人去尊重。作者喜歡昆蟲,喜歡去觀察它們,去了解它們小小的生活世界。團結是沒有什麼能阻擋的。說到最團結的昆蟲,這一響亮的名稱就非螞蟻莫屬了,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不僅僅是人,其實螞蟻也可以。

螞蟻家族們一起覓食,一起生活,一起面對困難而不屈服,真可謂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它們團結是因爲它們弱小,但又不向命運屈服,這些小小的生靈難道不值得被人們去讚美嗎,去佩服嗎?它們能承受比自己體重重許多的東西,因爲它們有堅強的毅力。螞蟻是令人佩服的,但卻也是令人害怕的。比如說:白蟻。白蟻的破壞性非常強,它們會把木製的房屋一點一點吃掉,會將木製的`傢俱啃得零零碎碎。所以人們十分懼怕它們。

由此可見有些極小的昆蟲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煩惱,不可忽視它們微弱而又強大的力量呀!兇殘,是它的本性。螳螂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昆蟲。它們的兇殘使得多少弱小的昆蟲死於“非命”呀!但,螳螂的可怕之處不在這兒,它們最可怕的就是六親不認,兇殘的螳螂們有時連自己的親人們都不放過,它們一點一點地把親人們殺死,再一點一點地把它們全部吞進肚裏,這可怕得讓人無法想象。

可這螳螂們又是不屈的,當它們面對飢餓有時連自己都不放過,它們寧可把自己殺死,也不願被活活餓死。螳螂們手上的“雙刀”就是最可怕的殺人武器了,可謂是“殺人不見血”,在它們鋒利無比的快刀之下,又有多少數不清的亡魂呢?其實除了昆蟲學家,還有許多領域的科學家。爲我們揭開了生活中的層層面紗,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生活。愛迪生在艱苦的環境下發明瞭電燈泡,牛頓明白地心引力是因爲一次偶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科學的範圍更是廣闊。我相信,只要人人都像法布爾一樣,認真,用心去觀察世間萬物,就一定能探索世界的奧祕。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留意身邊的事物,用心去觀察身邊的點滴,科學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螳螂的愛是殘忍的,蜘蛛的愛是無私的……這本書最令我爲之佩服的還是法布爾那勇於實踐的精神。蜜蜂是多麼的可怕,但在法布爾眼中,它們的價值不只這些,蝴蝶是多麼的美麗,但在法布爾眼中,這根本不值一提……仔細想一想科學事物是不是十分地有趣呢?《昆蟲記》使我明白了我們一定要學會善於觀察!

《昆蟲記》讀後感 篇6

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

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枝,一直以來,人們用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不斷探索人類未知的領域,開拓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法布爾對於昆蟲世界的探索,更加證實了這一真理。

《昆蟲記》的內容生動有趣,講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它是由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28年寫成的,是一部語言幽默、筆觸細膩的昆蟲史詩。

關於蟬的一則寓言家喻戶曉,蟬夏天不收集食物,而螞蟻辛苦地儲存過冬糧食,結果冬天蟬飢腸轆轆地乞討,但還是凍死了,在這本書裏,事實卻截然不同,它從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施捨生活,反而螞蟻卻是“強盜”,在人們眼中,蒼蠅是傳播細菌的始作俑者,可誰知他是一位自然的清潔工。

螢火蟲看上去弱不禁風,但膽量大,蝸牛的個頭比螢火蟲幼蟲大一百多倍,卻敢與蝸牛較量,使它成爲昆蟲裏個頭最小的食肉動物。蝸牛雖然爬行速度緩慢,但在舌頭上長了1。4萬顆牙齒,它們糟蹋棉花,偷吃蔬菜,破壞農作物,可厲害得很,可是地地道道的莊稼害蟲。但螢火蟲卻有一套捕食它們的本領,它用針頭一樣的嘴巴,在蝸牛身上輕輕地敲打幾下,是在給蝸牛打麻醉針,連打幾針後,蝸牛變得迷迷糊糊失去知覺,最後癱瘓不醒,然後又狠狠地給蝸牛注射消化液,此時蝸牛的皮肉開始化成肉汁,於是螢火蟲呼朋喚友,大家興高采烈地圍在蝸牛周圍,一起將試管般的嘴巴插入蝸牛身體裏,津津有味地吸起來,享受一頓大餐。

螳螂又叫先行者,它是南方的一種昆蟲,與蟬一樣,很能引起人的注意。農夫看見它半身直起,在陽光灼燒的青草上,態度很莊嚴,輕紗似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狀如臂伸向半空,好像在祈禱,在無知的農夫看來,像個女尼,所以後來就被稱爲祈禱的蟑螂。

它那高舉着的手臂纔是最可怕的利刃,它捕食時是兇猛如餓虎,殘忍如妖魔,它專吃活的動物,看來在它溫柔的面紗下,隱藏着十分嚇人的殺氣。如果說螳螂的大腿像是兩排刀口的'鋸齒的話,那它的小腿可以說是兩排刀口的鋸子,生長在腿上的鋸齒要比長在大腿上的多很多,小腿鋸齒的末端還生長着尖而銳的鉤子。平時在休息,不活動的時候,這個異常兇猛的昆蟲,只是將身體蜷縮在胸坎處,看上去特別平和,可只要有其他昆蟲從它身邊經過,它都會立刻原形畢露。

《昆蟲記》教會我們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我喜歡從中瞭解每一種昆蟲妙趣橫生的生活習性。它在表現蟲性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反觀了人性。昆蟲的雙面性,對應着人性的雙重性,甚至多面性。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它作爲科學百科的嚴謹,也感受到了它作爲文學著作的生動,這本書體現出作者不斷探索和求實的科學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 篇7

世界因有了生命而精彩,世界上正是因爲有了各種各樣的生命才顯現出它的活力。

人類可以說是世界生命中的傑作,然而昆蟲卻比人類擁有更悠久的生命長河,昆蟲的世界更是爲自然增添的幾許生機。人們對昆蟲的探索是從未間斷的,其中成就最爲突出的,我想便是法布爾的《昆蟲記》吧!

《昆蟲記》所記載的昆蟲可以說是種類繁多。當一個人發現面前竟有十大卷關於昆蟲的書籍時,不免會十分驚訝。你會驚訝於世界上竟有如此多種類的昆蟲,你會驚訝於其內容的齊全,你更會驚訝於作者那堅持不懈完成寫作的精神。

《昆蟲記》是世界公認的科學著作。書中對於昆蟲的各種介紹可以說是詳略盡致的,而每一段詳略的資料都是作者經過實際的實驗所得出的。可以說其中的每一個字背後都有作者那辛勞的汗水,這整本書就是作者汗水與心血的結晶。使我不得不由衷讚歎作者的智慧、刻苦與嚴謹,使我對書產生了一種熱愛與尊敬的感情。

本書除了是科普著作,更透露出文學的氣息。科普知識本是無味的,但當優美的文筆給枯燥的科普知識注入了美的靈魂時,每一個文字都變得生動起來,提升人的`好奇心,使人對其中的科學奧祕更加樂於探求。《昆蟲記》正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作者法布爾以優美的藝術描寫,將人類的思想與昆蟲的習性相互結合,使一隻只昆蟲躍然紙上。當讀者讀到“螢火蟲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還要稍加休息一下。”時,眼前似乎真的出現了螢火蟲那輕捷的身軀,它們閃着光,彷彿在與獵物玩耍;當讀到“螳螂一雙劫持爪,起初是收縮着並排在胸前,現在卻左右張開,交叉甩出”時讓人想到螳螂那威武矯健的身姿,一對鋒利的大刀刃似乎一下就可將獵物撕成碎片。每一段對昆蟲的描寫都栩栩如生,就如一張張標本貼在書上,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昆蟲無疑是世界上微不足道的生命,但在本書的描寫中,卻看到的是昆蟲們豐富多彩的生活,昆蟲的生命在本書中更是得以充分體現出它的意義與價值,也是世界上生命的傳奇。作者在書中透露的不僅僅是科學的知識,更是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佩。那多彩的生命組成了繽紛的世界。我們應該學會去讚歎那些與我們同樣生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作者對生命的鑑賞更是獨具慧眼,在書中的每一句每一行無不蘊藏着作者的愛。同時作者更是透過昆蟲的生命體現出我們人類的社會,我想作者要是沒有對生命的關愛與敬畏是絕對無法寫出如此真實可信又蘊含豐富的著作。

《昆蟲記》是一部值得稱頌和謳歌的史詩鉅著,它以優美的文筆讓人知道了許多曾經被我們忽視了的小生命,知道了昆蟲們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知道了自然的奧妙與世界的多彩。

《昆蟲記》是法布爾將科學知識結合了文學的手法,將自身的觀察伴隨着對生命的關愛,將自然的奧祕與內心的感受相結合的科普鉅著,是一部敬佩自然謳歌生命的不朽詩篇。

《昆蟲記》讀後感 篇8

抿一口茶,心情略微激動地開始閱讀一本書——《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而且,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爲“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被我因爲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

《昆蟲記》讀後感 篇9

在這個寒假中,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那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爲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迷上了這本書。

記得剛開始看到這本書時,我以爲它是一本很難看的書,於是我就懷着這種心態看了起來,結果看了一會就被它迷住了。

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

蟬,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雖然在炎炎夏日爲我們帶來了高昂的歌聲,可人們似乎並不喜十分歡它。法布爾拋開世人對蟬的看法,開始了他對蟬的研究。很快,他便發現蟬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反之,被人們授予極高榮譽的螞蟻竟然是兇悍的劫掠者,它們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這使我懂得看待問題時不能光依據別人對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尋覓真正的答案,並且要從不同的角度去鑽研。更令人讚歎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裏,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後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着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鬆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哪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看到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2

《昆蟲記》讀後感 篇10

文學的小船可以載起一切科學,而一切科學都可以用文學來表達。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便用他的《昆蟲記》搭建起了一個科學與文學交相輝映的殿堂。

法布爾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記錄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揭開了昆蟲世界一個又一個奧祕,爲讀者展開了一幅豐富多彩、詩情畫意的昆蟲畫卷,其科學與文學價值不可估量。

科學首先離不開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崇敬。法布爾在將剪掉觸鬚的石蜂送回自己的巢穴裏時,曾不無可憐地想:“觸鬚可是他們建房的精密儀器啊。這可憐永遠也不會竣工的小窩房啊!”正是這種對生命都有的熱愛,支撐着法布爾完成他對昆蟲的科學研究。

巴普洛夫曾經說過:“觀察、觀察、再觀察。”科學也離不開細心的觀察。在研究蟋蟀的卵時,作家法布爾便耐心地蹲在泥土旁,觀察蟋蟀怎樣用產卵管在泥土中產下一顆卵,並抹去泥土的痕跡,以及卵的顏色、模樣和數量。兩個星期後,法布爾又觀察起他們的'孵化過程,卵的上部顏色變暗,出現兩個黑紅色的大圓點,在兩點上方又出現了一條環形的裂縫。接着,卵變得透明,小蟋蟀掀開裂縫,鑽出來了!這一切需要多麼細緻的觀察才能捕獲到啊!

“實踐出真知。”科學更離不開認真嚴謹與永不言棄的探究精神。爲更好探究昆蟲的特性,法布爾曾多次不厭其煩地進行實驗。在昆蟲們怎樣找到回家之路的問題上,法布爾首先剪掉了幾隻高牆石蜂的觸鬚,帶他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結果他們輕鬆地回到了巢穴。接着,他又對高牆石蜂中的雄蜂、三叉壁蜂和拉特雷壁蜂進行了實驗,發現他們都一個不落地回巢了。然後,法布爾又對紅螞蟻進行了實驗,發現他們回來時執意走來時的路。最終,通過用水、薄荷等實驗得出結論:紅螞蟻並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爲他們認路的是眼睛和強大的記憶力。

爲了讓科普作品更有可讀性,作爲文學家的法布爾在作品的文學性方面也動了不少心思。

首先,本文的文學性體現在了比喻、擬人、對比等多種手法的運用。在蟬剛剛脫殼後,這樣寫道:現在它像獲得新一樣,張開飽滿溼潤的蟬翼。不過它仍然很虛弱,像個剛出生的寶寶,需要一個大大的日光浴,好好泡一個澡,讓自己變得強壯起來。在觀察蝗蟲的“樂器”時,描寫了四種蝗蟲的發聲狀況,通過比較讓我們全面瞭解了蝗蟲。

其次,本文的文學性還來源於詼諧幽默、充滿情趣的語言。在作者的筆下,紅螞蟻變成了“大強盜”,誤發現了蟻巢便是“謊報軍情”,蟋蟀的唾液被當成了“化妝品”,蟬在外吵吵嚷嚷便是“趾高氣揚”,蟈蟈吃完絨毛金龜後吃水果,被說成“來點素食平衡一下營養”……看到這些,我忍俊不禁,原來科學的世界也可以這麼有趣!

走進《昆蟲世界》便走進了一個科學與文學的殿堂。在這裏,我們既可以感受神奇多姿的科學世界,也可以徜徉於香氣逼人的文學花園。

《昆蟲記》讀後感 篇11

在讀《昆蟲記》時,書中一些昆蟲令我驚訝而感到不思議。令我驚訝的不是它們奇異的形態、特殊的癖好或美麗的外觀,而是許多昆蟲間普遍的專注。昆蟲在我的印象中不過是連脊椎都沒有的低等生物,但它們本能的強大專注力卻似乎賦予了它們極其嚴謹的態度。

象態橡慄象,一種不引人注目的象蟲,尤其專注於在橡慄上鑽孔。它們爲了產下的卵孵化後得以嚐到最富營養的汁液,連續幾小時甚至幾天在一個個橡慄上鑽探。法布爾曾花了整整兩個小時觀察一隻象態橡慄象,用它的長鼻極緩慢地鑽着一顆橡慄,但兩個小時還不及它工作時間的一半。在法布爾以及其家人八個小時的輪班監視下,象態橡慄象鑽探大功告成,可是它並未產卵——它認爲這個橡慄的深處不符合要求,對新生象態橡慄象來說不夠柔軟多汁——於是,橡慄上鑽出的深井被廢棄了,整個下午的勞動白費了,象態橡慄象又開始尋找其他橡慄,以便重新開始那漫長的工作。

象態橡慄象是多麼專注啊!正是這種專注,使它的後代有極高的存活率。它的同類豌豆象,絲毫不專注於挑選,隨處產卵。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無數卵還未孵化就乾癟而死,剩下的幼蟲大部分死於殘酷的同類競爭,勝利者少之又少,最終成爲成蟲的屈指可數。專注,果然是一種重要的品質。

我又注意到了法布爾,他耐心地觀察象態橡慄象整整兩小時,不也非常專注嗎?他在五月初的春日裏觀察豌豆象侵食他自己專門種的幾壟豌豆,他在六月末的烈日下用鎬刨蟬的地洞,他在三伏天夜晚尋找草叢中的蟈蟈,他在十月的刺骨寒風中走進荊棘叢觀察象態橡慄象。他爲了觀察聖甲蟲的地洞而躺在地上目不轉睛地注視洞口。他爲了瞭解郎格多克蠍,年近八旬仍然熬夜觀察一直到支持不住纔去睡覺。

這樣的.專注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無趣的,是無法堅持的,然而法布爾卻樂在其中。法國小說家紀德說過:“博物學家是快樂的,他除了昆蟲花草,什麼都不管。”法布爾就是這樣快樂,他把自己的一生專注於昆蟲上,不管身體勞累,不管生活艱苦,不顧自己的形象,不顧酷暑或寒冬。他不理睬當時一些科學家冗長而晦澀的實驗與論文,不在意某些人的質疑與反對,僅僅專注地觀察着他那長着螫針或披着鞘翅的朋友們的一舉一動。這樣”什麼都不管”的專注,不正是昆蟲學家法布爾享有盛名的原因嗎?

如果象態橡慄象不專注,三心二意,那它的後代將像豌豆象一樣慘死;如果隧蜂不專注於守衛家庭,那小飛蠅的入侵將奪走無數隧蜂的生命……如果法布爾不專注,他也就不會成爲家喻戶曉的昆蟲學家,同時也會喪失許許多多樂趣。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樂趣來源於專注。無論是閱讀一本好書,進行一次運動,還是思考出一道難題,我們都能從專注中獲得快樂。

讓我們做一個專注的人,像法布爾一樣在自己的領域中心無旁騖的耕耘,收穫屬於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