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4.04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

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1

有些書就留下這樣的氣息,引人一再重返,流連不已,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

《雪國》、《千羽鶴》、《古都》的合集,以文學成就而言,《古都》最是單純清淺,恍若以京都四季風物作背景的莫扎特的音樂;《千羽鶴》的編織承轉親密而微妙,近乎不着痕跡,以超然的敘述技巧蜿蜒探入內心的幽深世界;相比之下,《雪國》則與兩部作品都極不一樣,透過那樣秉賦強烈、棱角鮮明的虛構,攤開一幀按捺不住卻無以寄託的精神映像。

從火車穿過隧道的那一刻開始,就處處看見兩相映照的風景:島村眼睛裏的兩個女子,駒子徒勞而認真的生,與葉子悲悽而凜冽的死之間,構成亮色與冷色、濃烈與柔斂、漸悟與頓悟的對照,實與虛、動與靜、續與斷的反詰,如霞光對雪色,如鏡裏照現的.妖嬈紅顏與窗上浮映的迷離秋水;並非對比,亦非張愛玲所偏好的"參差的對照",而是一體之兩面,是生命在抵達死亡以前所兼具的美麗與虛幻,因爲不斷的消逝,涌出不竭的眷戀,讀後感《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島村並不僅僅是敘述的取角,也是風景的一部分:葉子與行男之死別,正照應駒子與島村之生離;而葉子對於死的決然歸赴,像透過一粒沙所洞察的世界,照亮了島村對於生的惝恍繾綣。

解讀這篇小說的虛構動機,讓我想起另一部成雙設對、處處滲透"參差的對照"的作品《石頭記》,貫穿兩者的是如此相似的精神底色:是情,是幻?孰真,孰空?是執著於物哀之美,抑或皈依運命的徒勞?當記憶如此纖毫畢見,刻骨銘心,由誰來了悟紅塵虛幻,懸崖撒手?

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2

川端康成是日本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員,他的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特質。其作品《雪國》是一本講述日本尋常人家在一段旅行中發生的普通平常的事。通過這樣的故事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關係和複雜的內心情感世界。

在《雪國》這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自由撰稿的舞蹈研究家島村在一次機遇中認識了當地的一位藝妓後的情景,那時所謂的藝妓就是平時在家裏做些平凡的家事,過着極爲普通的生活,待到被召喚時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爲一個地道的藝妓,有的時候她們在客人的旅館內一起歇宿,大家坐在火盆旁閒聊一些家常,很自然地同客人們熟悉起來,而後,當她們看到男人們穿着棉睡衣就寢或起牀時便會給予精心的料理,駒子就是這種地方藝妓中普通的一個,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個人逐漸的熟悉起來,並且經常見面。

這部小說重點在於其文字的感染力的成功。通過島村和駒子之間的對話及其之間的關係的演變,極其豐富的表現了其文字的浸透力。在這樣普通的生活場景中,充分的.顯現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文化,將這些特殊的食物連接起來,組成了一個個唯美的畫面,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力,甚至還會有情感的共鳴。

作者通過“雪”這樣的事物,來表達在日本所說的美學的體現。從這些文字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種平靜的心情。人物中島村對於葉子的印象比駒子還要深刻。葉子的出現和逝去,那是一種從靜美的狀態跌落到悽美的情景。

總而言之,這部小說是川端康成對日本傳統文化的擔憂,即營造了雪國這樣一個唯美的環境來寄託自己對日本文化及其傳統美學觀念的情感。整部小說都體現了川端一種孤寂的心靈,表達自己的一種終極理念。

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3

讀了川端康成的《雪國》,約莫讀了一半。誠如譯者在序言中所說,《雪國》如同駒子一般,有着驚豔的美。

不知不覺中折服於川端康成的筆觸與動人。他自己就心中充滿悲寂,從小就心中哀傷,構築了由精神衰弱與眼淚組成的心靈。很明瞭,是一種頹廢的美。

寫的很多東西是獨有的日本風味。譬如腰帶。我見過日本人的腰帶,很寬,很耐看,繡了許多東西,反映出主人的思想境界。日本的一套套大多是從中國學去的,然而也許是中國人太包容了,失掉了一些特色的東西。川端康成在《雪國》《古都》中寫了很多。中國就沒有一件能好好描摹的衣服。(.)

川端康成對於感覺的意識臻於至善。感覺在意識流中波動,同過筆來寫,無外乎是景色、動作、面龐的細膩描寫。他的想象很怪異,“筆挺的小鼻子雖然單薄一些,但下面纖巧而抿緊的雙脣,如同水蛭美麗的輪環,伸縮自如,柔滑細膩。……但白裏透紅的……”總之,他給你的就像一束意識流。

“不知爲什麼,島村還想大聲再說一遍‘徒勞而已‘,忽然之間,身心一片沉靜,彷彿聽得見寂寂雪聲。”象這一句,抓住瞬間流動過的意識流,讓人物生髮出人生如夢的慨嘆。川端康成將整個的故事嵌在幽暗淡色的.環境中,主要寫一眼之所及,顏色配上冷暖,寫人物所思,寫道德與慾望的衝突。如“姑娘映在雪色上的頭髮,也隨之黑中帶紫,鮮明透亮。”簡單的顏色描摹,勾勒出了一絲邪惡與不純潔。雖然沒有寫“寒”與“冷”,但字字透着寒氣。

這第一篇,主要寫了川端康成的手筆,即其描繪瞬間感受的筆上功夫。這些與他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川端康成雪國讀後感4

島村不想被世事牽連,他有妻兒卻四處遊蕩,尋花問柳;他研究西方舞蹈,卻不喜歡直觀肉體的表達,而是欣賞古文字、圖片記載的舞蹈形態,這樣可以任意想象,如同“天堂的詩”。

他欣賞駒子,覺得她世俗中帶着無限的純潔,他形容爲“潔淨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裏大概也是乾淨的”。駒子渴望生活,嚮往城市裏的事物,這無疑給島村虛幻的人生帶來一些真實與靈感,他形容她這種憧憬爲一種“本身的徒勞”,卻帶着純真。

島村也向往葉子,葉子清澈的聲音、車窗裏浮動的'影像就引來他無限遐想。他試圖從駒子那打聽葉子的消息,卻總是徒勞,駒子可以跟他分享任何事,她的身世、她的日記…唯獨對葉子隻字不提。島村很好奇,他不知道駒子在迴避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渴望什麼。

駒子心靈純真,卻被世俗所累,長期的藝妓生活使她不免沾染了風塵氣,一個個的宴會讓她疲於應付又似乎樂在其中,她想破繭而出,繭卻越結越厚,她的抗爭在島村看來“一切都是徒勞”。

而葉子呢?如同初雪一般乾淨、真誠,葉子面對現實生活是侷促不安的,低微得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會,當她面對小孩、需要幫助的人,她又是那麼的輕快、熱心,與衆不同,這與駒子的觥籌交錯、曲意逢迎形成了兩個世界,她認爲葉子就像一個沉重的負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島村欣賞駒子身上奮爭的美,更被葉子天生的純淨所懾服。

駒子傾心於島村,島村傾心於一種虛幻美,對島村來說,駒子的存在只是“徒增了幾許旅愁遙遠的聲音罷了”。最後,葉子帶着她那侷促不安的真善美消亡在火海中,如同一個玩偶,毫無反抗,卻由於失去生命而顯得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