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2.3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鍾書《圍城》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1

錢鍾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裏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我說:“心靈也是一座圍城,生活在自我的陰影中,只會越困越深,只有戰勝自我,才能走出圍城。” ——題記

先哲們曾說過:“外在的敵人縱然強大,但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我。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務必征服自我。”

的確,應對生活,有的人因爲曾有過失敗,便不敢主動去接觸;有的人因爲平凡,便以爲無能而不想去接觸;有的人則因爲已經取得過成績,怕弄不好有損自我的榮譽而不願去接觸。。他們總是生活在自我心靈的陰影中,受到心靈的束縛而不願去嘗試,不願去拼搏,最終也只能在心靈的圍城中越困越深。因而,只有不看自我纔能有所突破,纔能有所超越。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應對困境與束縛,只有戰勝自我,才能取得成功。愛迪生作爲美國的發明大王,在他的.發明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就如發明燈絲而言,他就歷經了1000多次的失敗,但他並沒有放下,並沒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在困境中振作,從失敗中奮起,坦然地應對挫折,最終,他取得了成功,成爲大名鼎鼎的發明大王

彌爾頓曾說:“人是有意志的動物。”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這麼一個人,一個真正的人。他很平凡,甚至比平凡人還要平凡。因爲他先天殘疾。但他並沒有就此而放下自我。他堅信“瀑布是江河走投無路時創造的奇蹟。”因此,他努力克服着自我的自卑心理,戰勝自我並不斷嘗試,不斷奮鬥,最終成爲意大利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被人稱爲是:“在琴絃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新一代哲學家們的提法。在世界各國的印象裏,中國女排是一個神話。她們以前創造了奧運會的五連冠,她們創造了驕人的戰績,她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們並沒有在成績面前沾沾自喜,更沒有怕有損自我的榮譽而不願拼搏,她們沒有像克拉克那樣束縛在心靈的圍城裏。她們不斷地奮鬥拼搏,因此她們成功了。她們再次取得了奧運冠軍。 的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在失敗面前,我們不應當氣餒;在平凡面前,我們更應當執着;在成功面前,我們更應當拼搏。人生最大的對手莫過於自我,只有走出心靈的圍城,才能取得成功。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2

唐曉芙是錢鍾書疼愛的一個女子,也是《圍城》中唯一一個沒有被諷刺利刃所砍殺的人物。唐小姐一出場,作者就有大把大把的好話送她:

唐小姐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窩。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讒,彷彿是好水果。她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反襯得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大而無當。古典學者看她說笑時露出的好牙齒,會詫異爲什麼古今中外詩人,都甘心變成女人頭插的釵、腰束的帶、身體睡的席,甚至腳下踐踏的鞋襪,可是從沒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頭髮沒燙,眉毛不鑷,口紅也沒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彌補造化的缺陷。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裏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

錢鍾書在一開始就營造了一個沒有被上海這個物質社會污染、沒有經歷過男女情感風雲的美麗、飄逸的少女。那麼可想而知當方鴻漸看到她的一刻,自然而然的也就愛上了她。所以方鴻漸纔會“立刻想在她心上造個好印象”。而從整個故事來看,唐曉芙無疑是方鴻漸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但是先於方鴻漸接觸到唐曉芙的趙辛楣卻對這一女子倒無如此這般感覺,如是用趙辛楣的`口吻敘述,那唐曉芙不過是個“黃毛丫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唐曉芙不造作、不化妝,但不化妝不等於不打扮,也許唐曉芙最懂得不打扮恰是她最好的打扮,或者說她懂得如何打扮得了無痕跡,她可能非常瞭解她的容貌的“非人工”色彩恰是她最好最美的顏色。

唐曉芙聰明漂亮、活潑可愛又率性。就是這樣的一個女性形象,也逃不掉命運的哀嘆。她在沒有打算和方鴻漸戀愛的時候愛上了方鴻漸,而這次愛情遠離她心中的理想,“我愛的人,我要能夠佔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着空白等待我——”當她對有豐富過去的方先生說這句話時,粉碎的不僅僅是方鴻漸的夢,連自己純潔的少女情懷也留下了傷痕。唐曉芙所佔據的筆墨固然不多,但是她的淡出代表着完美神話難以存在於現實的悲劇。

換句話說一個像唐曉芙一樣清新、自然、純真的女孩,在現實中只是一個夢境,可以遠遠的觀望、想象,只是一旦你去觸碰,這個夢會毫不留情的破碎。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3

錢鍾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裏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心靈也是一座圍城,生活在自己的陰影中,只會越困越深,唯有戰勝自己,方能走出圍城。

先哲們曾說過:“外在的敵人縱然強大,但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須征服自己。”

的確,主人公方鴻漸在三閭這座事業的圍城中,因不堪忍受同事間的爾虞我詐、明爭暗鬥而離開那裏,卻又面對一個集父母的.封建、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大圍城之中,而天生怯懦的他只會逆來順受,接受朋友的施捨,還義無反顧的踏入愛情的陷阱,最後落得一個悲涼的結局。可見,過分看重自己反而不斷退步,在心靈的圍城中越困越深。

縱觀全書,從婚姻是“圍城”,到最後映射人生是“圍城”。真正要闡明的便是:人生本就是一座大圍城,誰都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圍牆下過完一生,既擺脫不了這樣的命運,那就竭盡所能的拼搏於每一個階段,始終保持着一顆積極的心去創造這座城池裏的異彩,精彩的活在當下。假如你始終想着衝出圍城,那麼你將永遠獨守空城,碌碌無爲終生。

多次讀《圍城》後,方纔發覺它不僅是一部充滿了喜劇性諷刺的小說,而且真正探入圍城,去感受城裏城外不一般的感覺,就發現它不僅是一本書,並且是一座城——一座被圍住了的城!

本書主要講述知識界青年男女關於愛情的圍困與逃離,婚姻好似圍困的城堡,城裏城外人與人思想對立。而層次再深則表現在戰亂頻繁的年代,國家無疑也是一座圍城,可在城中的男男女女卻稀裏糊塗,只顧於眼前小小的“圍城”。所以,不禁爲當時國家的一蹶不振而慨嘆。

現實生活中如此“圍城”隨處可見,大到國家,小到個人,例子信手可得。對於家庭,很多在家的學子只想逃離這片苦海,可在外的學子卻時刻懷念着家的味道。在想:這樣的“圍城”並不是城裏城外對與錯的問題,而是要人們積極地去面對現實。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學習與娛樂、發展與落後、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當一切人與事因爲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我願心中存此美好的幻想,並努力實現。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4

“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錢鍾書用詼諧的語調寫出了人生中的圍城的悲哀。 主人公方鴻漸想進入唐曉芙的圍城卻始終不得其門;蘇文紈曾經以爲已經進入了方鴻漸的圍城,其實仍在外面張望;外表文弱卻攻於心計的孫柔嘉把方鴻漸網入自己的婚姻之城中。三閭大學是事業之城,裏面的人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令方鴻漸不堪忍受,當他逃出這座城,緊接着投入到擁有封建思想的父母和自私的妯娌還有無情的現實組成的社會之城。方鴻漸想逃,卻無處可逃,天涯海角都是牢!!!

小說深刻反映了人性的弱點。方鴻漸是怯懦的、意志不堅定的、經不住誘惑,他沒有勇氣面對社會的殘酷和嚴重的精神危機而缺乏與之對抗所應有的理性、熱情和力量,只知道整天和一個女人吵架而不是用理智需求解決的辦法。孫柔嘉更是個甜蜜的圈套,攻於心計,吵起架來是個活脫脫的潑婦,她努力地支配她的婚姻和方鴻漸的幸福,於是拉開了一幕幕捧腹大笑的吵架大劇,堪稱“藝術的爭吵”。他們像兩個不知疲倦的刺蝟相互攻擊着,留學生的`傲氣致使他們互不相讓!沒有良好的愛情基礎的婚姻早就埋伏了失敗的危機。另外,方鴻漸的媽媽和弟媳也不是等閒的角兒,他們自私狹隘,放言“她孫柔嘉算什麼東西”,方鴻漸的弟弟甚至調查孫的嫁妝。人性的醜陋表現得酣暢淋漓。

方鴻漸愛的是唐曉芙,然而在許多次和孫吵架後,他一個人飢餓地走在冰冷的街頭並沒有憶起舊愛的好(事實上一般的小說都會在此刻無限地憶起往昔的愛,悲嘆眼前的傷,這就是《圍城》不一般的成功之處)他明白,換了唐曉芙走進他的婚姻裏也是落得個相同的悲劇吧!誰能逃出圍城呢。

生活不是烏托邦,不是伊甸園,而是一座城,一座牢,城裏城外的人彷徨着張望着,你站在城牆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城外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5

曾經我朋友跟我說,她在高中的時候,她母親不讓她讀《圍城》,因爲讀了以後,會讓人不想結婚。我當時還笑笑,現在真的笑不出來了。確實讀完後,會讓人對婚姻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而且《圍城》也特別的真實,裏面刻畫的人物,在現實中還能再找到原型,包括趙辛楣對同學會的理解,方鴻漸家裏妯娌之間的冷嘲熱諷等等,一切都真實地存在着。

說一下我對方鴻漸這個人的認識,他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帶着封建社會家族特有的軟弱。他想擺脫父親的控制,卻又不能。他不喜歡蘇文紈,但是卻不直接的拒絕,而是拖拖拖。也不直接表達對一個人的喜歡,對唐曉芙,有好感也不直接說,直到離開。對孫柔嘉的'喜歡是被逼出來的,否則,他是不會承認的。 孫柔嘉和方鴻漸的婚姻生活,是既幸福又不幸的,孫柔嘉無法理解方家的傳統規矩,方鴻漸不能忍受孫柔嘉的伯母。最後的結局,有些開放,又令人思考,像一個分岔路口,只要方鴻漸當時沒有離家,上去好好跟孫柔嘉說,或許結局就不是這樣。 最後感想:婚姻不要湊合。

有一天你也會成爲他的圍城,我也會成爲她的圍城? 讀到方鴻漸聽到孫柔嘉姑母揹着他講一些話時,意識到接下來的吵鬧刺耳,我實在熬不過去,深深睡了下去直到第二天晚上才繼續故事,卻沒想到錢先生將故事戛然而止,容我試想,故事的後來,方鴻漸慢慢被潛意識中的自己逼迫着尋找孫小姐,求得原諒,兩人吵吵鬧鬧,愛意若有若無的度過一生,或是他一心記掛唐小姐,不曾有過的勇氣佔據了他,白月光貌似也緊握在手中;可故事的故事,還是停在了那個大吵過後的夜晚,楊絳先生說,錢老寫圍城時是他本癡人的狀態,有人說,圍城的真義一定要最後沉在唐小姐身上才極好,要我說,如若錢老有一點點他考究學者的樣貌,要有多少人像我一般不再偏好方鴻漸更不再偏愛唐小姐,沒有這些偏,那故事又如何存在。

讀完圍城,我的內心實在是恐懼的要命,恐懼婚姻的圍城圍住我,恐懼錯過那個唐小姐,恐懼婚前端莊的女人也會惡語相向,恐懼自己也不復自己,前半程我還浸在錢老天下月色只有三分的浪漫中難以自拔,後半程卻在不斷唏噓方孫之間的爭吵中難尋自我;可當圍着的城池愈來愈厚,你我又當在城中爲何物,我想彼時你我也是他人之城,甚於圍我之城罷了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6

圍城,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去。言語之間,世間滄桑表露無遺。盡是喜劇又包含悲意,都爲悲劇又蘊含喜樂。 鍾書先生的筆一如魔杖,又犀利,又機智,又俏皮,汩汩流瀉出無窮無盡的笑料與幽默,又包藏着可悲可鄙的內核,冷中有熱,熱中有冷。機智,俏皮,近乎調侃的語言,揭示出一羣人的虛僞與懦弱,活畫出一個時代世態人情的卑齷與困頓。針對世態炎涼,人之品相,凡病態的,都逃不出這支筆犀利的刺擊。

透過悲喜相逢,冷熱交融的《圍城》,來看到這圍着我們的城。或許這城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着一個個赤裸的靈魂,映出人性美醜與人生百態,洞穿人性的空疏,寡陋,愚笨,被虛榮與矯作粉飾的面龐,濃妝豔抹下模糊不清的臉。真的,遲早都是假的,假的,永遠也成不了真的。

我們活在一個又一個圈中,甚至自己畫地爲牢,鎖在各式的條例中,又縛手縛腳,又顯得操縱自如。像一顆顆蜜蜂的蛹,牢牢地被縛其中,習慣性的沉重地拖着呼吸。

莊子有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人們只有在擁有共同利益時才變得“團結”“友愛”起來,這既有其可悲,又顯得真實。世間的事,本就非黑白分明,白中有黑,黑中摻白纔是它本身的模樣。

天空似乎永遠都是這樣白寥寥的光線,雲彩凍僵一般,貼向遙遠的蒼穹。樓閣公園暑期,柏油馬路覆蓋住了剛探出頭的`小草,這一切被格式化的美好都像是正在施工的工地,不乏期待,亦沒什麼趣道。我們活在這樣複雜的世界裏,被其中如同圓周率一般毫無規則的事情拉扯着,朝世界盡頭盲目地跋涉而去,奔向下個既定又或許未知的圈。開始在寧靜之中創造喧囂,後來在喧囂之中尋找寧靜。

時間的流逝,人們總愛用“一點一滴”來形容,像是點滴之間世界也變得荒蕪乾涸,點滴之間,生命由一顆飽滿的果實消耗成一顆乾癟醜陋的果核,從一川浩蕩宏偉的胡澤蒸發成乾涸苦澀的沙漠。

誰還能不忘初衷,繼續尋求,最初的夢想。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7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出自《圍城》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此書作爲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

雖是40年代的作品,閱讀多次卻能夠無數次引起我的共鳴!很多的事情,就像是發生在身邊,人物的心情,就像是從自己記憶中掏出來的東西,貼切的讓人吃驚!彷彿去看心理醫生的病人被醫生一下子戳中了心事一樣,有幾分不可思議,又有幾分難堪,卻還有幾分爽快!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更深刻地說,這是一本睿智的書,因爲它源於一位智者對於人性的洞察與調侃。我驚奇於書中既有《儒林外史》式的冷嘲,又滲有馬克·吐溫式的熱諷幽默。那些信手拈來的比喻,不但詼諧生動,而且精闢警人,富於哲理。難以想象,擁有多方面造就的學者竟然還保有如此豐富的'想象力。這不是一般的想象力,不同於孩子般的天真爛漫,它來自於智慧、學識、才華,以及自己的情趣。它時不時地拿起生活中的可笑之處開開玩笑,將生活本身展現在讀者面前,將“圍城”中人在各種背景下的痛苦、感傷、可笑等作爲自己觀察、諷刺的對象,令讀者感覺到一個個看似遙遠但卻離我們很近的鮮活的人物形象。 他從身邊瑣事娓娓道來,總有那麼一處是撞擊到你塵世的靈魂。你看《圍城》中,談話、吃飯、交友、戀愛、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種種細節,極其普通的瑣事,然而正是在這些瑣事中,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中,一個個活生生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是那樣生動,鮮活、逼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讓我們不斷自醒人生是圍城,職業是圍城,婚姻是圍城,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擾包圍。

像我們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小的時候,渴望成長;長大了,卻又懷念童年時風中盪漾的鞦韆。我們永遠都不會對現在滿足。讀完《圍城》,我突然有一種衝動,突然想對身邊所有人大聲地說:“懷念已過去的,珍惜還擁有的。”因爲從這本書中我瞭解到,只有珍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才能看清生活,不致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