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5篇)

讀後感 閱讀(9.14K)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5篇)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

一個人的朝聖歷程也是哈羅德重新回憶,整理,審視自己一生的過程。爲弗萊和艾琳的愛情又喜又憂,喜的是確實感受到了愛情的甜蜜,憂的是看着他們在時間的磨練中漸行漸遠,成爲最熟悉的陌生人。

感慨於哈羅德第一次爲人父母時的心理活動,對一個天才而又患有抑鬱症兒子的又疼愛有時候又手足無措。從兒子誕生時,妻子慢慢的開始改變了,她一切都開始站在兒子的那一方,她變得不愛打扮,敏感多疑,生活失去了戀愛中的以前那種情趣。有時候哈羅德真的像個孩子,不,應該是有時候男人就像一個孩子,會吃醋想要獲得愛。他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兒子的問題,擊破堅強的外表他也有一顆脆弱的心,哈羅德說:原諒我,原諒我,原諒我有時候也很懦弱會讓你失望。兒子自殺去世了,夫妻的關係也名存實亡了,兩人形同陌路。但在朝聖的路上,夫妻兩都陷入了對自己行爲的.審視,發現他們都還是深深愛着對方,經歷了那麼多,一切都釋然了。每個平凡人生命中都是有遺憾的,看着眼前這個有信仰貌似堅定的老人,支持敬佩目送他遠去做那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對生活最後的反抗吧。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2

鼻子無法呼吸、心抑制不住的顫抖下看完了這本書,很美好的結局,希望每個人都找到自己重新孕育生命的感覺。

在自己看最後一章中,不斷的看到想到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並曾經一直在路上爲之祈禱的那些過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快樂精靈留給我的是永遠的微笑,雖然他有煩悶的時候,但他還是會給我微笑;媽媽走時的安詳與解脫,我每日騎車在不同醫院奔波的路上只爲告訴她愛她、想她;我牽着婆婆的手在小區裏四處遊蕩,她撿起一片樹葉視若珍寶,我給她帶上一朵小花她笑顏如花;

最後她們離開時肯定是都已經厭透了這個世界,每個人眼神最後都是空洞的,無論那時我們怎麼想留住她們。如今我才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都有自己的路走,都要重新來過。

寫到這裏時,心理平靜了許多,從新審視這本書,還是值得推薦一讀。在隨着哈德羅一起行走的路上,你也在不斷反省自心,不斷髮現生活中自己和別人新的優點,不斷的看到被自己忽視的各個角落的美!一個人的`朝聖,一個家庭的救贖,慰籍了3個人及其周邊的人,這個圈子有多大,你來想吧!

又一個週末的早晨,一本好書帶給我的快樂把一週的疲憊洗去,看到了早上明媚的陽光。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3

完完整整的讀完了這本書,倒不如說這本書陪伴着我,度過了漫長暑假的三分之二。一個人的朝聖,是對信念(對重要的朋友,我能夠走到北里克郡,奎尼就能活下來)的篤行,是對自我意識的感悟,對身邊周圍所有事物的慢條“梳”理。

一開始的哈羅德大概是一種自我懲罰,失去了去生活美麗的追求,也大概是生活趨於平淡的慣性,但是當得知最好的朋友奎尼,重病將要離世的時候,哈羅德再也不能平靜,去欺騙自己,他要找到一個出口,不能再這樣下去,所以毅然決然的走出了門口,(簡化了走過一個又一個郵筒哈哈)這是他情感發展的必然,再然後的插曲就是同行的朝聖者,是對比也是烘托,來告訴我們真正的朝聖的模樣,是誠懇虔誠的沒錯了。到最後的到達,再然後哈羅德與莫琳的`感情重燃信心,還有個驚喜就是莫琳與哈羅德都正視了喪子之痛,ta們分開的87天就是開始彼此牽掛原諒的過程,這實在太好了。

文章的語言也是含蓄細膩的非常了,尤其是對景物描寫,細節的描繪,凸顯的要素非常明確,也更能表達哈羅德等人物的心境狀態,非常喜歡的一本書,謝謝楊老師厚愛的畢業留念,認真的讀完了一本書。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4

其實同一本書,每個人都會寫出不同的書評,我們不過是在每一本書裏搜索自己的期許與共鳴罷了,或是歡喜,或是悲哀。一個人的朝聖,一直很想讀的,現在可能是最適合的時機。很欽佩哈德羅的朝聖,其實,不止欽佩……一條沒有人相信的路,一個滿是質疑的決定,無助,逃離,那痛苦像是平坦公路上的一個大坑,每一次,他總是忽略它在那兒,狠狠地摔進去,像是皮膚一層一層被撕下,獨自承受所有的恐懼和痛苦。再後來,所有的承受變成了生活的一分部,他不是不痛了,而是已經知道它在那兒,繞開就好。

他不再需要別人相信,一個人便是一個世界,心中有光便不再害怕,習慣了孤獨便不再孤獨……難得的'朝聖,孤獨的朝聖,令人敬仰卻又好遙遠的朝聖……?不過沒錯的是,有一天當我們醒來,依舊會是晴空,就像戴維還在一樣……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5

我的事,是我的事。

一個意外的觸動,決定去做一件事。上路。剛開始忐忑,緊張,別人會不會嘲笑?但總有人會理解你,於是獲得力量,堅定信念。一段路之後,覺得當初的信念不夠用了,再次向外尋找力量。終於,自己有堅定的信念,裝備更加專業,信心倍增,於是追隨者衆。但是衆多的.追隨者,太多的責任,終究會累,方向也會被帶偏,於是在習慣了追隨者之後,再次做出主動或被動的決定,迴歸一個人的狀態,再次朝着原來的方向出發、前進。快到了,心怯,可不可以放棄?不可以呀,你會遺憾的。他人對你說,於是彆扭着繼續。終於,終於到了目的地,看到了風景。

嗯,目的地不過如此啊,沒有原來設想的激動、興奮,感覺貌似不過如此。不過如此,但又不僅僅如此。

那些在路上遇到的人,看到的風景,聽到的故事,做出的思考,都變成了氣質和靈魂的一部分。它們或許微不足道,但足以改變你的人生。是的,不過如此,但又不僅僅如此。

我的事,是我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看不懂嗎,看不懂就對了。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6

在一開始,我的想法與哈羅德的妻子莫琳相似,一個沒有帶任何東西只穿着爲了出門寄信的鞋子衣服的老人怎麼可能可以堅持漫長的步行,怎麼也要回家換雙鞋子,帶上一些用品吧。沒有想到哈羅德是下定了決心,就這樣踏上了去往貝里克的路。一路上,有一些人給予了他信心,也有一些人讓他懷疑自己,但他還是堅持前行着,他認定只要他走到了貝里克奎妮就能好起來。

在徒步開始前,哈羅德是一個與妻子疏離的老人,他活的`渾渾噩噩,彷彿人生毫無樂趣。而他在徒步過程中,經常會想起以往令他痛苦的往事,他也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這些鮮活的生命使他漸漸地從麻木的生活中脫離開來,莫琳在家中也漸漸放下了往事。

然而等他到達了貝里克見到了奎妮,他才真正地將所有的往事拋之腦後,不再被它們煩擾着,他與妻子也重新開始了。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西遊記,不過西遊記是戲劇化的,而這本書的劇情相對來說樸實些。這本書的主人公並沒有遇到所謂的九九八十一難,只有崩潰又重建的信念和疲憊的身體。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7

水平實在有限,但還是沒忍住水了一段。

18暑假,家中無聊,因徐大樂的一首同名歌曲《一個人的朝聖》開始翻看。前幾天出校與兩同學閒逛,也剛好看到了“要麼庸俗,要麼孤獨”的網易熱評。這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巧合吧。至此,全書讀完,也不過幾個小時,雖未擱下,但這過程我卻使其持續了半年多。雖有走心但並不太多,這也許是假讀書吧。書中諸多細節,記憶已然模糊,有時甚至成爲催眠之佳品,細細想來,並非書中不足,實屬個人問題。此問題緣由,也剛好與我目前對看書的想法相對立:多讀書,多修心。

關於想法:原生家庭對於個人的影響,是不容易被自己注意的,是潛移默化的,更不是隨便就能改變的。但不管何時,這是值得自己哪怕用一生時間去跳出來的的。?應有一天,你心中雖仍有疑惑,但已充滿勇氣,“不計得失”的走向那“一個人的`朝聖”。

以上便是此刻的我,與《一個人的朝聖》的全部交集了。也許以後還會有,也許沒有。不管怎樣,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吧。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8

初看書名,我以爲,是宗教題材的。細讀才知道,“聖”,是心中的信仰。心中信仰給予了無限的力量和勇氣。孤獨地踏上看似不可能的旅程,遠離喧囂,然中,與過往和解,與深愛的人和解。

哈羅德是幸運的。自我救贖是漫長且痛苦的.旅程。在朝聖的路上,他做到了。可是,爲什麼我們總是得在生死麪前,纔想去做某些事情?爲什麼總是得在生死麪前才能懂得有些事的不值得和有些人的重要?

四年前,有人跟我說,你還只是個孩子,不應該承受這麼多。然後四年過去了,我在三場葬禮面前,學着成長,學着放下過往。

卻始終放不下,那年初秋,猝不及防的離開。

一直相信,心中信仰,能指引我你在的方向。等到我釋懷所有的悲傷,夢醒,不再噙着淚。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9

很幸運能看到這樣一本書。

很佩服作者對人物心理的描寫如此細緻。看到男主的一段段獨白,不禁會聯想到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會有這種感覺,明明想去做的事情,卻沒有去做,比如關心親人,朋友,好似覺得這不重要吧,對他們來說。其實,這是有必要的'。

哈羅德總是一個人,他沒什麼朋友,他害怕坐到陌生人當中,這樣他顯得很不自在。然而,在朝聖的過程當中,他慢慢的發現,和陌生人相處沒那麼難,人和人不同,卻又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有故事,或美麗或哀傷。現在的我喜歡獨自一人待着,隨心所欲。若是和一羣人在一塊,我往往是那個最安靜的人,聽他們說話就好了,真不知道說些什麼好。我是一個不太會聊天的人,嚐嚐要把天聊死的那種,或許是因爲自己的一根筋。

本書對我有另一個啓發,關於婚姻,夫妻應該相互扶持,包容與理解,多溝通切勿冷暴力。男主妻子因兒子去世後,就開始與男主分房睡,日常溝通也不多,並一直怨男主,無疑對雙方都是折磨,長達二十多年的煎熬最終因爲一封信纔開始解脫。在如今社會,離婚率升高,很多都是不滿冷暴力。女人要的是安全感,男人要的是支持。若愛,請珍惜;若不愛,請不要傷害。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0

剛看完這本書不久,看了前面的回答,覺得都挺文藝,所以想寫寫自己看這本書的一點收穫。讀完這本書的第一時間,合上書,閉上眼,忘掉所有或瑣碎或簡潔的語言,忘掉所有書中的明線暗線和情緒中的細枝末節,留在我的腦海中的只餘下一個畫面:一位在自己人生中所有角色都一敗塗地的懦弱男子,在一條望不到邊的路上艱難前進。

無數次想過放棄,又因爲或是覺醒或是被鼓勵而最終堅持到了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個老人的普通,他不像很多小說中的主人公,他既不巍巍然如山川湖海也沒有卑劣無恥沒有下限,他就是你身邊的他他和他,就是與你擦肩而過的某某某,就是你和我。這本書讓我明白,讓一個人堅持下來的'動力,往往不僅僅是意志貫穿始終,更多的是掙扎、猶豫、疼痛和痛苦後的自省。當然還有不可避免的外界環境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爲提供給如我們這樣普通的人也可以拾級而上的一個故事,一份期冀,一個朝聖成聖的救贖之路。

一棵草可斬星,一粒塵可填海,沒有去嘗試,便不能說不可能。多年以後,我忘記了哈羅德,忘記了莫林和奎妮,但是喬伊斯帶給我的那種信仰會一直存留。這本書給人的,是勇氣。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1

朝聖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奎妮來說,是信念的支撐。當她聽到他的好朋友要來看她,不是開車下午就到,而是要走上好幾十天,是爲了能夠醫治她的疾病。這是多麼大的信心和鼓舞。並非真的`可以醫治癌症,但卻是這份信念,讓奎妮堅強快樂的撐過了最後的歲月,最後見到哈羅德之後,她滿意的微笑着離開了世界。

對於哈羅德來說,是內省和醫治。內省這麼多年來對於家庭的失職,也醫治他對於妻子,對於優秀卻最終吸毒而亡的兒子的愧疚和負罪感。是哈羅德重新想起起初對妻子莫琳的愛情,和現在仍然深埋心底的愛。

對於莫琳來說,是獨處的時間,是理解。獨處的時間讓莫琳清楚的看見自己的內心,即便是兩個人分房睡了20年,即便曾經覺得這個人無關緊要,甚至希望不要看見他。但是最後,她深深的發現,丈夫永遠是他心頭最溫柔的愛,是最深切的依靠。這就是婚姻,深沉又平淡的愛情。她也原諒了哈羅德在兒子生命中教育和保護的缺席,理解哈羅德年幼被母親拋棄的困境。

他們六十多歲的時候又重新戀愛了。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2

 《一個人的朝聖》主要講述了一個退休老人爲探望病危友人而獨自踏上漫長旅程。

這是哈羅德千里跋涉的故事。從他腳步邁開的那一刻起,與他六百多英里旅程並行的,是他穿越時光的另一場內心之旅。

他最終卻實現了自我救贖,激發了對自我價值的再肯定、對成長缺陷的'新認知及對現實命運的接受和理解。

同時,其妻子在等待及關注哈羅德的過程中,對痛苦的過往逐一進行審視,觸發了對愛的全新領悟和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一路人上遇到的人讓哈羅德想起過去的種種,他與妻子、兒子、父母、還有朋友奎妮的故事。這場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在這場旅途中,我們會了解自我、走過現代社會百態、也會跨越時間和地理風景,當我們敞開自己傷痕累累的心時,會有溫暖,會有感動,讓世界之光走進來,讓生命重新發光。

《一個人的朝聖》作者:蕾秋·喬伊斯(Rachel Joyce),1962年出生於倫敦。英國暢銷書作家、BBC資深劇作家。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3

一個人,神聖而孤獨。當一個人有了目標而爲之去奮鬥時,它不僅僅是一段人生的經歷,而更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禮。

書的主人公是哈羅德·弗萊,一個六十歲老人。一天他收到了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妮的信,在震驚和悲痛的心情下,他寫了回信,在寄出的過程中,越走越遠,最後橫跨了整個英格蘭。他只有一個信念,他只要走着,朋友就不會死!合上這本書,我感慨萬端。

哈羅德的.人生幾乎是平淡的,可就是這樣的生活,使他竟然在一瞬間做出了一個充滿勇氣的決定。哈羅德的這條路,不單單只是走在路上,還有對過去人生的一種反思和尋找,沿途也收穫了愛與責任。主人公在寄信的過程中明白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人是一定要有信念的,它就像光一樣射入了生命中,縱然前方山高路遠,懷揣那一份信念,便必定活成一支隊伍一般!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4

讀完了這本書,記住了什麼呢?說記住了什麼,好像太功利了,這一切是爲了什麼呢?不知道,我好像從來不知道答案。

哈羅德最終見到了奎妮,可她已經記不得他了,但在最後一刻,奎妮記起來了,並且走的很安詳,這就是意義嗎?一路走來,哈羅德經歷過現實的苦難,孤獨,到了別人的認可,一羣人同行,再到一個人,恐懼,不安,他最終走到了,卻找不到了意義。回顧了一生,有些東西他也許放下了,也許從未放下,沒有經歷過,怎會知道那種苦呢?看完後,我腦子浮現一個人,熱血尖兵裏的司馬戰歌,他曾在一次跳傘事故中懷疑自己的人生意義。死於訓練,真的有意義嗎?如果是戰爭,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衝向戰場,可那不是。最終他像是尋到了什麼,一次演習中,他和同伴在海里漂了三天,差點死在海里,有意義嗎?有什麼意義。

我想到了演員春夏,一個堅持做自己的`女孩,看姜思達採訪她的視頻中,大致意思是,姜思達問她爲什麼要和別人不一樣,她的回答讓我心裏一震,如果和別人都一樣,那我是誰?有時候我也想問,那我是誰?旅途中哈羅德也像是在尋找自己,那個丟失了的自己。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15

《一個人的朝聖》是哈羅德的朝聖,是對自己前半生的直視,通過它,哈羅德正視了父母沒有教會自己愛的能力的事實,正視了刻意隱藏的那段20年前的記憶,對戴維還是深深地歉意,但是也意識到戴維是代替自己去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情,喚醒了和莫琳相遇時一切鮮活的記憶。沒有戴維了,他們也不能一直這樣死寂地互相對待對方。愛永不會死!

哈羅德本是個高大的男人,卻一輩子彎着腰生活,像是隨時防備着前方會突然出現一道低樑,他從不高調過活,鮮有朋友,低進塵埃裏;而看到這我也會想,我們個人在這個喧雜的世界裏不也是活的如螻蟻,有時會感覺自己湮沒在人羣中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樣子。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哈羅德其實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自己,他一路踏過來的艱難也亦然代表着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征程。希望我們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