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白鯨讀後感6篇

讀後感 閱讀(2.7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鯨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白鯨讀後感6篇

白鯨讀後感1

輕輕合上《白鯨》,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我不喜歡杯具,就像閱讀的過程中,我期盼着莫比·迪克的出現,但又有些害怕,因爲它的出現意味着毀滅,不僅僅對於這抹香鯨之王,並且還有睿智又狂熱於復仇的亞哈船長、善良冷靜的斯達巴克、“裴廓德”號上終年風吹雨淋的捕鯨人……

有一段時間,媒體和論壇上鋪天蓋地充斥着對日本捕鯨船的譴責,可直到今日我纔對這個行業有了模糊的瞭解。或者能夠把它當作一部歷史看,傑克·倫敦筆下記錄了美國長達半個世紀的淘金熱,麥爾維爾同樣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幅血腥的畫面,只可是背景從茫茫荒原轉移到了更大的一個世界——浩渺的海洋

書中一向渲染的莫比·迪克與亞哈船長對決,是一個英雄的盛宴,而結局是早已註定的,我想到了離開南塔特時以利亞的神祕出現,“我”在遠處看見的幾個模糊的人影。費達拉被捕鯨索緊緊綁在莫比·迪克身上,作爲亞哈地域之門的領港人,他很盡責,而“裴廓德”號的覆滅則讓這個東方人的預言變成現實。我不明白是否能夠將這個故事理解成人與自然之爭,亞哈是個英雄,可是當復仇的念頭佔據他的心靈的時候,英雄卻意味着毀滅;莫比·迪克也是英雄,它無意於爭鬥,但卻在捕鯨人爲榮譽而戰的圈子中糾纏不休,如果是普通的一頭抹香鯨,也許它能夠在海洋中頤養天年,“做英雄是要付出代價的”。錯的是人,亞哈船長的第三次追擊激怒了它,激怒了從來與世無爭的自然,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不會留情面的.。

國家地理上一期關於澳洲考拉的節目,因爲考拉的過渡繁殖對澳洲的森林造成了災難,有人在爭論誰之過,人類的救助固然無可厚非,但千百年來繁衍生息的生物卻在人類高度發展之際頻臨滅絕,而人類的工業現代史,僅有短短可是300年。於是,我們開始付出高昂的代價,對其遷移、節育,誰又能斷言,這樣違背常理的行爲不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

麥爾維爾在書中陳述了鯨類不會滅絕的理由時說到了南極和北極,可是在他謝世百年之後,人類把觸角伸向了以往的禁區,抹香鯨也失去了最終的蔭庇之地。當茫茫海面重歸於平靜時,我彷彿聽到了鯊魚頻頻撞擊木板的聲音,“我”伏在裏面,而這是魁魁格的棺材,是人類爲自我打造的歸屬地。遠處,是那個白色的神話,莫比·迪克很安閒地浮在水面,噴水孔上插着亞哈船長的標槍,在夕陽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白鯨讀後感2

小說《白鯨》是19世紀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代表作,被譽爲世界文學名著。

《白鯨》講述了主人公“裴廓德”號捕鯨船船長亞哈,是一個狡猾老練的捕鯨手。他在一次捕鯨中,被白鯨“莫比迪克”兇猛地咬掉了一條腿。從此他性情大變,認定白鯨是世間一切邪惡和痛苦的代表,發誓要追殺它報仇雪恨。爲了實現他的目標,亞哈不惜違反捕鯨業的一切行規,不顧大自然一次又一次地警告和船員的反對,歷時半年,搜遍了全球最蠻荒的海域,終於和莫比迪克狹路相逢。亞哈與之大戰三個晝夜後,用標槍刺中了白鯨。白鯨暴怒,撞沉了“裴廓德”號。最終亞哈以及全船人員與白鯨同歸於盡。只有以實瑪利,也就是這部小說的敘述者被其它捕鯨船救起,得以活下來。

看了這部小說,我心中有隱隱的傷痛。對捕鯨者表示深深的同情,對白鯨表示深深的哀悼。

捕鯨者們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工作環境都非常艱苦,收入也極其微薄,但是他們爲了生存,不得不在這十分兇險的環境中辛苦勞碌。他們付出汗水、鮮血乃至生命,爲統治階級賺取財富,但他們依然得不到社會的尊重,被統治階級稱爲“社會渣滓”。小說中的白鯨是作者構想的統治階級,亞哈是與統治階級對抗的社會底層人物的代表,試圖用自己的力量統治階級抗衡,但最終同歸於盡。

作者不惜筆墨,描繪了自然界大海充滿險惡,白鯨龐大凶險。作者描繪大海“冷酷惡毒的,它有幽靈似的白浪滔滔的洋麪,即使晴朗的天氣,在它那一派蔚藍的、柔和的海底裏,隱藏有一種邪惡的魔力。”作者將白鯨比做大自然,描述白鯨莫比迪克“不僅有如山峯一樣龐大的身體,這樣龐大的身軀使人望而生畏。在大海這個寬大的搖籃裏,莫比迪克時常在裏面翻滾,施展出使人膽顫心驚的無比威力······”這些都是在警示人類,要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與大自然和平共處。自然是豐厚和大度的,它是人類的依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人類的衣食父母,失去了它,人類將不復存在。人類如果侵害了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如同白鯨對待“裴廓德”號以及亞哈一樣,對人類進行殊死的反抗和陰險的報復。

《白鯨》這部小說,內含意義十分深刻,需要多讀幾遍並結合當時美國的歷史背景去理解。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告誡人類,一定要停止向大自然的瘋狂掠奪,不再捕殺動物,否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白鯨讀後感3

大家在皮廓號捕鯨船上,跳到了三條比較小的船上,個個拿着魚叉向白鯨刺去,但是白鯨一頭就把一條小船撞了個粉碎。白鯨又一口咬碎小船,上面的水手都掉了下來。亞哈船長十分氣惱,拿着魚叉就刺,但是白鯨似乎太強大了,人們十分渺小,人們雖然輸了,但是最後水手們把白鯨打死了。但是最後就只有麥利韋爾活着,其他人都死了。

白鯨沉入了漩渦之中,鮮血染紅了大海與它那潔白的身軀,以實瑪麗長嘆一口氣:“這個傢伙終於死了。”海面上,破碎的帆板悠悠地晃盪,殊不知,全船人幾乎全軍覆沒了。

幾年前,以實瑪麗來到了出發的海港,在那裏,他遇見了與他志同道合的標槍號手——魁魁克,一個生在土著部落卻有着遠大理想的壯漢。他們立刻成爲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友。在船上,魁梧的船長指着自己那條木頭做的假腿,氣憤地說:“記住,莫比·迪克是你們唯一的敵人,就是這頭邪惡的怪獸把我的腿撕咬下來的。”然而,在與白鯨的第一次交鋒後,魁魁克便病死了,在隨後的戰鬥中,不斷有人犧牲……雖然白鯨還是死了,但這是用一船人的生命換來的,我一直在問自己,這樣做值嗎?

對於白鯨,面對蜂涌而來的尖利漁叉,它完全可以選擇逃跑,而它卻選擇了頑強拼搏,與船和水手們同歸於盡,於人而言,似乎太過殘忍,非置之死地而不得,而在鯨界,莫比·迪克又何嘗不是維護生命尊嚴、爲鯨界獲得榮譽而又誓死如歸的英雄?這也難怪白鯨會成爲海中霸王了。

對於船長,雖然作者筆下花費了大量筆墨力圖將他描寫成雖有點古怪卻十分和藹的老頭,而我卻認爲,與其說他是殺鯨的英雄,還不如說他是整個事件的劊子手和始作傭者。不是嗎?多年的'航海經驗,他應該知道莫比·迪克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分子,他完全可以選擇逃避,而並不會失去人的尊嚴,然而他卻選擇了復仇,至使整條船及全船人的生命毀滅,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固執甚至說是太過自私與殘忍?這樣看來,被作者大力歌頌的船長似乎又是一個反派角色。

可是,我還是在想,其實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並沒有所謂的正派與反派,只是我們站的立場不同罷了。如果我們站在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高度來俯視,那麼作爲地球上進化最快並被認爲最具尊嚴和最具睿智的人類,如果不去驚擾白鯨的生活,與白鯨和平共處,相安無事,我敢說,船長那條可憐的腿就不會被撕掉,那條船及全船船員的生命就不會與白鯨同歸於盡,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然而,我所見到、聽到和知道的卻是,這樣的悲劇卻天天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上演。人類是該反省了,我們應該學會怎樣與我們生存的環境相處,怎樣與周圍的環境打交道,讓地球上到處充滿鮮花和笑聲,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

掩卷閉目,白鯨鮮紅的血總是揮之不去,久久思索,終不得其解。

白鯨讀後感4

只要仍然存活,一切都不重要。

這是小說《白鯨》裏的一句話。看封面,這本書咖啡色的背景中,一頭白鯨在巨浪中開闢道路,無數海鷗在白鯨的頭頂飛過。這本書是美國著名浪漫主義小說家赫爾曼·麥爾維爾於19世紀創作的。19世紀,正是捕鯨運動風靡全球的時刻。不同國際、不同年齡、不同膚色的人們爲了相同的利益而聚集到了一起,揚帆出海。而這本書的主人公亞哈船長恰恰相反,他爲了除掉咬斷自己一條腿,奪走上千條人命的惡魔白鯨——莫比迪克,這纔出海。亞哈船長爲了追逐並殺死白鯨莫比·迪克,四處航行。最後,亞哈船長使白鯨身負重傷,白鯨也帶着亞哈船長沉入了海平面下。他們的決鬥,早與生死無關。

亞哈船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勇士,具有頑強無畏和驍勇善戰的勇氣和能力。說出“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就不會放手”的人,不是瘋子,而是一個有膽識、有魄力的英雄。

居里夫人說:“人類也需要有夢想者。”歌德說:“不要懷有渺小的夢想。”亞哈船長最後葬身海底,這無疑是一個悲劇,但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

亞哈船長更是個瘋狂的人。他爲了白鯨,可以放棄利益;他爲了白鯨,可以放棄自己的船;他爲了白鯨,可以對自己的老朋友不管不顧。他說:“我所敢做的,我就有決心做;而我有決心做的',我就要做!他們當我發瘋了……可是,我是惡魔,我是瘋上加瘋!……我現在預言,我一定要肢解那肢解我的傢伙。”復仇吞噬了他的心,讓他的靈魂變得難以救贖。就是因爲白鯨咬斷了他的一條腿,他就爲了自己的復仇,搭上了幾十條無辜的、勇敢的、團結協作的水手的性命,只有一人生還。

亞哈船長的瘋狂蠻橫、魁魁格的友善勇敢、以實瑪利的誠實善良以及其他船長的貪圖利益,向我們道出了美與醜、善與惡、文明與野蠻、民主與奴役、命運與自由,這個世界的黑暗盡收眼底。字裏行間的悲愴與不安,訴說着19世紀水手們甚至整個世界人民生活的艱苦,性命隨時可能被海上的白色泡沫吞噬。沒有民主的黑暗社會,也許下着暴風雨的黑色海洋就是最好的詮釋吧。

復仇的火焰往往使人成長得最快,也會使人最墮落。《聖經》之中,天使長路西法墮落成撒旦有時因爲什麼?爲了復仇而產生的力量和影響力是巨大的,但這股力量應該用於正途,否則造成的災難將無法估量。

白鯨讀後感5

故事是由主人公——以實瑪利走進“鯨魚旅館”的那一刻開始的,當晚,他被老闆安排和一個名爲“魁魁格”的大個子睡在一起,魁魁格是科科伏柯島的王子,他有一手很好的叉魚技術,魁魁格和以實瑪利有着同樣的志向——出海遠航,做一名勇敢的水手。二人志同道合,就一起上路了,他們簽約了一艘名爲“裴廓德號”的捕鯨船

“裴廓德號”並不是一艘普通的船隻,或許說“裴廓德號”的船長不是一個普通的船長吧。“裴廓德號”的船長名叫亞哈,他是一個瘸子,他的一條腿被一隻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鯨給咬掉了。爲此,亞哈船長與莫比結下了仇,並且發誓:誓死殺掉莫比。但是和白鯨作對自然不是什麼好事,他們最後還是輸了,並且輸的一敗塗地。船破人亡,唯一倖免的以實瑪利因爲一副棺材而獲救,那個本來是給魁魁格準備的棺材,最後成爲以實瑪利的救命物,這實在是一個諷刺,一個對“裴廓德號”的'諷刺,對所有船員的諷刺!

在讀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有些場面實在是令人氣憤,尤其是那個亞哈船長,我認爲他簡直是固執的可笑。難道爲了一條腿,就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嗎?儘管他的壽命不是很長了,但他完全可以放棄仇恨,安享晚年的。就是因爲他的固執,讓很多抱有夢想的人葬身於大海。

其實,亞哈船長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他之所以那麼恨莫比迪克,還不是因爲莫比咬掉了他的一條腿,如果你說亞哈船長是因爲怕這條白鯨去殺害更多的人而去不惜一切代價去捕殺它,那就錯了,這只是他想要報復的一個藉口,可是,回頭想想,莫比爲什麼要咬掉他的一條腿呢?我們都知道,白鯨其實是一種很善良的動物,他不會故意侵犯你的,如若不是一開始,亞哈船長的貪婪慾望促使他去捕殺白鯨莫比,白鯨又怎會反抗呢?咬掉他一條腿已經是萬幸了。

從一開始,亞哈船長就在爲自己挖墳墓,從他捕殺莫比那一刻開始,他向莫比身上的投的魚叉越多,他給自己挖的墳墓就越深,直到最後,他不僅自己跳了下去,還拉帶這好多人一起跳下那個又深又“恐怖”的墳墓。那些與白鯨的鬥爭都是無意義。亞哈船長看上去很令人欽佩,因爲他的勇敢,因爲他的什麼什麼,但那是自私,另類的自私!從文章中不是沒有看到大家在勸他放棄這個念頭,“拉吉號”的船長勸過他,大副斯達巴克也勸過他,可他就是不聽啊,到了最後,他似乎是完全瘋掉了。

《白鯨》真的給了我很多的啓示,你對待他人怎樣,他人就會對待你怎樣。你不去招惹別人,別人更不會冒犯你的。對待什麼事物,可以不要過分的認真,當然我是指一些無意義的認真,也許就是那些你所認爲的執着會害了你自己。

白鯨讀後感6

只要仍然存活,一切都不重要。

這是小說《白鯨》裏的一句話。看封面,這本書咖啡色的背景中,一頭白鯨在巨浪中開闢道路,無數海鷗在白鯨的頭頂飛過。這本書是美國著名浪漫主義小說家赫爾曼·麥爾維爾於19世紀創作的。19世紀,正是捕鯨運動風靡全球的時刻。不一樣國際、不一樣年齡、不一樣膚色的人們爲了相同的利益而聚集到了一齊,揚帆出海。而這本書的主人公亞哈船長恰恰相反,他爲了除掉咬斷自我一條腿,奪走上千條人命的惡魔白鯨——莫比迪克,這纔出海。亞哈船長爲了追逐並殺死白鯨莫比·迪克,四處航行。最終,亞哈船長使白鯨身負重傷,白鯨也帶着亞哈船長沉入了海平面下。他們的決鬥,早與生死無關。

亞哈船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勇士,具有頑強無畏和驍勇善戰的勇氣和本事。說出“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就不會放手”的人,不是瘋子,而是一個有膽識、有魄力的英雄。

居里夫人說:“人類也需要有夢想者。”歌德說:“不要懷有渺小的夢想。”亞哈船長最終葬身海底,這無疑是一個杯具,可是世界上最歡樂的事,莫過於爲夢想而奮鬥,如果一個人不明白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

亞哈船長更是個瘋狂的人。他爲了白鯨,能夠放棄利益;他爲了白鯨,能夠放棄自我的船;他爲了白鯨,能夠對自我的老朋友不管不顧。他說:“我所敢做的,我就有決心做;而我有決心做的,我就要做!他們當我發瘋了……可是,我是惡魔,我是瘋上加瘋!……我此刻預言,我必須要肢解那肢解我的傢伙。”復仇吞噬了他的心,讓他的靈魂變得難以救贖。就是因爲白鯨咬斷了他的一條腿,他就爲了自我的復仇,搭上了幾十條無辜的、勇敢的、團結協作的水手的性命,僅有一人生還。

亞哈船長的瘋狂蠻橫、魁魁格的友善勇敢、以實瑪利的誠實善良以及其他船長的貪圖利益,向我們道出了美與醜、善與惡、禮貌與野蠻、民主與奴役、命運與自由,這個世界的'黑暗盡收眼底。字裏行間的悲愴與不安,訴說着19世紀水手們甚至整個世界人民生活的艱苦,性命隨時可能被海上的白色泡沫吞噬。沒有民主的黑暗社會,也許下着暴風雨的黑色海洋就是最好的詮釋吧。

復仇的火焰往往使人成長得最快,也會使人最墮落。《聖經》之中,天使長路西法墮落成撒旦有時因爲什麼?爲了復仇而產生的力量和影響力是巨大的,但這股力量應當用於正途,否則造成的災難將無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