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對對聯>名勝古蹟對聯>

北京故宮外東路寧壽宮楹聯欣賞

名勝古蹟對聯 閱讀(2.36W)

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初爲寧壽宮後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四十一年(1776)將前殿建爲皇極殿,原匾額移至後殿,遂改稱後殿爲“寧壽宮”。寧壽宮建於單層石臺基之上,臺與皇極殿相接,四周以黃綠琉璃磚圍砌透風燈籠矮牆。宮面闊7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式頂。檐廊柱枋間爲鏤空雲龍套環,枋下雲龍雀替,皆飾渾金,堂皇富麗。內外檐裝修及室內間隔、陳設皆仿坤寧宮。東次間開門,置光面板門兩扇,上爲雙交四椀亮子,門左右下砌檻牆,上安直櫺吊搭窗。餘各間均爲檻牆、直櫺吊搭窗。每間上部各安雙交四椀橫披窗3扇。後檐明、次間爲門,每道門雙交四椀菱花槅扇4扇,餘各間砌牆。室內吊頂鏃花蝙蝠圓壽字天花。迎門一間後檐設一小室,內置煮肉鍋竈。西側3間敞通,安木榻大炕,設有薩滿教神位及跳神用法器,爲祭祀之所。東側兩間相連爲臥室,後檐設仙樓,東山牆闢門,可通廡房。寧壽宮兩側建廡房及南轉角與東西兩廡相連,兩廡各9間,均於南數第3、6間開門。殿後左右各有一座磚砌的方形煙囪,上安銅頂,爲寧壽宮竈房及室內煙道所用。改建後的寧壽宮成爲紫禁城內除坤寧宮以外的另一處體現滿族風俗的重要建築。乾隆皇帝《寧壽宮銘》補記稱:“盛京大政殿後曰清寧宮,祖宗時祀神之所,祭畢,召王公大臣進內食祭肉。國初定鼎燕京,則於乾清宮後殿坤寧宮行祀神禮,一如清寧宮之制,至今仍循舊章。餘將來歸政時,自當移坤寧宮所奉之神位、神竿於寧壽宮,仍依現在祀神之禮。”說明了寧壽宮改造的原因。寧壽宮原爲龍鳳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曾一度住在寧壽宮,遂將外檐圍廊改爲蘇式彩畫,失去了莊嚴的風格。1979年重新修繕後,恢復了乾隆時期的風貌。

北京故宮外東路寧壽宮楹聯欣賞

四周應接真無暇;
一晌登臨屬有緣。
——佚名題寧壽宮

周雅慶攸寧,長宜茀祿;
箕疇徵曰壽,遞演京垓。
——乾隆題寧壽宮

九重敷斂範,陳箕曼羨,蕃釐共錫;
萬國會歸光,戴鬥蕩平,軌路同遵。
——乾隆題寧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