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唐代詩詞>白居易詩詞>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詞摘抄

白居易詩詞 閱讀(3.22W)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詞篇一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詞摘抄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賞析】

這首詩作於公元787年(貞元三年),實際上是白居易應考的習作。科場考試束縛較嚴,少有佳作,而白居易此詩在當時就爲人稱道,可謂驚豔。

詩的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詩句在字面上看平常無奇,但卻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徵,爲後文開出很好的思路。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一歲一枯榮”這句的意思看似僅僅如此,然而寫“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後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髮出頷聯的好句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此詩最秒的兩句,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爲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這兩句詩造就了一種壯烈的意境。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

五、六句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詩人勾勒的場景雖古卻生機勃勃。

尾聯,“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這兩句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爲絕唱。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詞篇二

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公元822年(長慶二年)的七月被任命爲杭州刺史的時候創作的。全詩以“行”字爲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爲着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遊人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詩作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蕩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範圍上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髮出來;後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後寫景;後面先寫景,然後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和“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繫: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遊人來往最爲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遊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裏,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遊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餘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詞篇三

賣炭翁

作者:白居易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個別事例來表現普遍狀況,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

《賣炭翁》全篇描寫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詩一開頭就把讀者帶到當時的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上,讓讀者看到一個燒炭的老人過着的十分窮苦的生活。燒炭的老翁連一寸土地也沒有,全部賴以爲生的東西,只不過是一把斧頭、一掛牛車,再加上十個被煙火燻黑的手指頭。他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在南山上伐薪、燒炭,弄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勞動的艱苦是可想而知的。這燒炭的老人對生活並沒有過高的要求,他僅僅希望有吃有穿,維持一種最低的生活。按理說,一個人養活自己一個人,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可是就連這樣一個願望,他也難以實現。木炭,本是供人取暖的東西,這老人辛辛苦苦地砍了柴、燒了炭,給別人帶來了溫暖,可是自己身上的衣服卻單薄得可憐。衣服單薄本該盼望天氣暖和,恰恰相反,被生活所迫的老人“心憂炭賤願天寒”,他寧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賣一點炭錢。這種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現出賣炭翁悲慘的處境。

賣炭翁好容易燒出一車炭、盼到一場雪,一路上滿懷希望地盤算着賣炭得錢換衣食。然而結果呢?他卻遇上了“手把文書口稱敕”的“宮使”。在皇宮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書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聲,賣炭翁在從“伐薪”、“燒炭”、“願天寒”、“駕炭車”、“輾冰轍”,直到“泥中歇”的漫長過程中所盤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爲泡影!

詩作毫不留情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也同時表現出了詩人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