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查字典>成語>

一鬨而散的成語意思及成語出處

成語 閱讀(6.18K)
一鬨而散
拼音yī hōng ér sàn簡拼yhes
近義詞作鳥獸散反義詞一哄而起、源源而來、接踵而至
感情色彩貶義詞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哄:吵鬧。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成語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看的人見沒得買了,一鬨而散。”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白鳳、阿男早收拾好錢文,向衆人道謝,看的就一鬨而散了。(清·吳趼人《情變》第六回)
英文翻譯break up a hubbub
歇後語一窩沒王的蜂子
謎語放鞭炮;火點爆竹
成語故事清朝時杭州府仁和縣財主袁鳳賓的兒子袁紹芬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兒,他生性好賭,與賭家沈七欠下272銀圓,沈七去袁家討債未果反挨痛打,於是在袁府門口服毒自盡,圍觀的人羣紛紛衝進去哄搶貴重物品,等袁鳳賓回家時早已一鬨而散了。

一鬨而散的成語解釋及出處

成語正音哄,不能讀作“hōnɡ”;散,不能讀作“sǎn”。
成語辯形哄,不能寫作“轟”。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