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史部>三國志>

《三國志·東吳·周瑜傳》讀後感

三國志 閱讀(3.19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志·東吳·周瑜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志·東吳·周瑜傳》讀後感

品讀《三國志·東吳·周瑜傳》

英才蓋世美姿貌,曾佐伯符勇拓疆。

大纛頻揮鐵馬勁,小喬初嫁錦琴香。

火燒赤壁三分定,劍指江陵六郡強。

青史遍觀年少將,風流千古數週郎。

沈伯俊的一首《詠周瑜》正是實實在在地道出了周瑜的一生。

周瑜,字公瑾,人稱周郎,乃東漢末年名將。

三國志雲“瑜長壯有姿貌”,《三國演義》中也有寫到周瑜“資質風流,儀容秀麗”,民間更是有“美周郎”之稱,可見周瑜長相是極其俊美的。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表現出了蘇軾對周瑜的仰慕之情。的確,周瑜不僅長相俊美,也是一個非常有謀略和軍事才能的人。

李白有詩《詠赤壁》“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赤壁之戰則是最能體現出周瑜謀略高超和軍事才能驚人的一場戰役。

單說“火燒連營”的計謀,周瑜的設計就非常精妙。

周瑜看準了曹軍不習水戰,戰船相連的弱點,設計黃蓋詐降。到了約定的時間,黃蓋便率領二十隻裝滿易燃物的戰船向曹營駛去。在離曹營約二里左右時,黃蓋下令戰船點燃,自己則坐上小船離去。二十隻戰船順東風駛入曹營,曹營頓時變爲一片火海,周瑜至此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而周瑜過人的軍事才能則體現在他的戰前分析。“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爲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矒草,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閒,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他的分析極其到位,且眼光犀利,而赤壁之戰的結果也正是映證了他所說的。

歷史上,諸葛亮並未過多的參與這場戰役,而說這場爲三國鼎立奠定基礎,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的輝煌勝利爲周瑜所取得也並不爲過。

《三國志》記載: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周瑜在音樂方面深有造詣,無人能及,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而在文學方面,周瑜留世的並不多,只能在他的遺書上才能略窺其文采。“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場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採,瑜死不朽矣。”

這封遺書乃周瑜口述,時間倉促,卻全部使用四字駢言,對仗工整,用詞雅緻,得當。而從中也正可見他精妙的戰略思想,臨死不忘國事的忠誠,看人用人的眼光,更是體現了他超高的文學素養。

說到遺書,就不得不談談周瑜的死因。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扮演着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角色,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其實不然,歷史上的周瑜不僅不心胸狹隘,反而非常的心胸開闊。周瑜曾與程普不和,程普認爲自己比周瑜年紀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卻始終折節容下,從不與他計較。程普後來敬重周瑜,對人說“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建安十五年,周瑜返江陵,半路染病,死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龐統擡靈而歸。

不得不說,周瑜的英年早逝對東吳來說是一大損失。

瑜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器量廣大,膽略兼人,謀無不成,規無不細,建獨斷之明,出衆人之表。24歲袁術任瑜爲居巢長,策授瑜建威中郎將。25歲任中護軍,遙領江夏太守。26歲以中護軍於張昭共掌衆事。32歲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次年生擒鄧龍,成爲百姓心中的英雄。34歲權討黃祖,任命大都督。秋又破曹,奪赤壁之勝,成爲名滿天下的大將。35歲南郡之戰走曹仁,拜偏將軍,任南郡太守。

周瑜過世,權痛哭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周瑜在歷史上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男人。然而,這樣一個功勳赫赫的人,卻仍在其短暫生涯中不斷進取,拼搏,讓我如何不去敬佩他?我想,身爲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向上,爲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